文化养老
搜索文档
从“老有所养”到“老有所享” 智慧养老、文化养老“加码”幸福夕阳红
央视网· 2025-10-29 10:56
央视网消息:今天是重阳节,来关注养老新方式。目前,北京常住老年人突破500万人,占常住人口的23.5%。其中,大部分老人选择居 家养老。为了让他们的生活更安全、更便利,不少社区为老人添置了智能化的养老设备。 相关负责人介绍,社区安排有7×24小时的呼叫作息,一般情况下,老人发出服务需求之后,由呼叫中心统一接单、派单,最后完成服 务。基本上,老人呼叫几秒之后就可以响应,遇到一些紧急的情况,基本上社区的专干在10分钟之内就能到老人的家中。 北京的李美珍今年83岁,由于患有腰间盘突出等疾病,走路都需要辅助工具。为了便利日常生活,近期,李美珍的家里添置了一批适老化 的"新装备"。 记者了解到,李美珍老人所在的街道超过九成的老人都选择了居家养老。为了让老人的生活更安全,社区给不少老人家里免费配备了适老 化器具、烟感报警器、AI毫米波检测仪等智能设备。相关工作人员介绍,街道为162户独居、空巢等特殊困难老人"一户一策"装了7类智能设 备,像AI毫米波监测仪10秒内就能触发跌倒报警,门磁传感器会按老人活力定制规则,特殊困难老人安全保障能做到100%覆盖。 吕瑞华和老伴由于没有子女在身边照料,近期,社区工作人员为他们配备了智 ...
从旁观者变传承者!“文化+”赋能乡村振兴 村民增收有了“金钥匙”
央视网· 2025-10-26 15:19
文化活动赋能乡村振兴 - 浙江淳安千岛湖畔举办创意生活周活动,其中“浙里乡音”文艺展演的表演者多为当地普通村民 [4] - 文创产品成为带动村民增收的关键,在文化特派员帮扶下,当地农民从表演者转变为开发非遗元素文创玩具的参与者和传承者 [7] - 开发出的单一文创产品销售收入已超过35万元,下姜村冰箱贴产品在首批迅速售罄后,第二批又生产了3000枚 [10] 文化养老模式探索 - 江苏镇江在重阳节临近之际,通过文化展演、诗意阅读等多元形式推动“文化养老”理念融入日常生活 [12] - 活动组织医疗专家开展健康科普,供电部门为有吸氧需求的老年居民改造电表箱,将关怀转化为具体行动 [14] - 供电公司深入应用“电力关爱码”服务,通过采集用电信息智能化判断独居老人生活状态并及时预警,以便网格员第一时间上门查看 [14]
上银养老|艺术课堂来到银龄“家门口” 上海银行网点变身“沪剧乐园”
华夏时报· 2025-07-14 17:12
核心观点 - 上海银行奉贤支行通过举办沪剧研修班 成功将银行网点转型为社区文化服务中心 强化银龄客户黏性并拓展养老金融服务场景 [1][4][8] 社区需求洞察与响应 - 基于反诈课程活动中观察到的老年群体文化需求 发现千余名65岁以上学员存在沪剧学习痛点 包括路途远和师资短缺等问题 [4] - 通过联动奉城成人学校与奉贤区文联 促成非遗传承人进驻银行网点 将艺术课堂移至老年人"家门口" [4] 文化服务实施细节 - 研修班历时八周 于网点多功能厅开展每周一次的沪剧课程 由区级非遗传承人系统教授唱腔技巧与身段表演 [1][5] - 班级规模从原计划20人扩容至30余人 学员出勤率100%且次次提前到场 形成高参与度的文化课堂 [7] 金融业务协同效应 - 学员在参与文化活动同时 主动浏览金融消保知识并办理养老金开户 支取及理财咨询等业务 [8] - 银行通过文化服务将金融服务融入日常生活 强化客户关系并提升网点非金融功能价值 [8] 战略扩展计划 - 与上海老年大学合作筹建两家新教学点(闸北支行与市南分行) 计划于9月1日正式开课 [8] - 持续加大适老化服务供给 致力于构建"终身学习"平台以响应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 [8]
文化养老的“萧山样本”:当银发族遇见“社彩枫呈”
杭州日报· 2025-07-01 10:29
文化养老创新模式 - 萧山区人社局创立"社彩枫呈"文化养老品牌,通过四维服务体系重塑养老内涵与外延 [1] - 品牌实现养老理念范式转换,让老年人从被照顾者转变为文化传承者和价值创造者 [1] - 两年来全区开展数十场文化活动,包括企退模特秀、民族舞、戏曲联唱等,实现乡镇全覆盖 [1] 科技赋能养老服务 - 采用"智慧+人文"模式,"无感认证"系统通过大数据完成99.6%资格认证 [1] - "萧然企退"APP实现业务"指尖办",村社退管队伍确保服务"最后一百米" [1] - 技术应用注重保留对特殊群体的上门服务,使服务更有温度 [1] 地域文化特色活动 - 各镇街打造"一镇多品"特色活动,如党湾龙虾节、南阳观潮节等 [2] - 闻堰老街越剧沙龙、湘湖年鱼会民俗展演成为联结银龄群体的精神纽带 [2] - 活动让老年人在乡土文化中找到归属感,缓解城市化进程中的精神失落 [2] 多元主体协同机制 - 企业退休人员大学采用"一校多点"办学模式整合社区学院等社会资源 [2] - "社彩市集"引入文旅企业等市场主体,形成社会化运作机制 [2] - 该机制既减轻政府负担又激发市场活力 [2] 养老服务三大突破 - 从物质保障向精神关怀延伸 [2] - 从政府主导向社会协同转变 [2] - 从统一供给向个性服务升级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