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两创

搜索文档
第十一届尼山世界文明论坛今明两日在曲阜尼山举办
大众日报· 2025-07-09 09:06
文化论坛与学术交流 - 第十一届尼山世界文明论坛于7月9日至10日在曲阜尼山举办,聚焦儒家文化与现代议题的融合[1][2] - 论坛吸引了来自13个国家的22名国际汉学家参与驻研计划,已举办多场学术对话会,包括"儒学作为哲学研究的当代意义"等主题[3][4] - 尼山世界儒学中心联合16所高校合办研究生院,招收1836人,并设立海外分中心和研究基地,推动"尼山品牌"国际化[4] 考古与文化遗产保护 - 山东广饶傅家遗址发现距今4750年前的史前母系社会组织,为世界首次确证[7] - 山东推进"海岱考古"工程,城子崖国家考古遗址公园成为研学热点,打破"中国文化西来说"[7] - 全省博物馆达839家(国家一级馆32家),国有可移动文物286万余件(套),全部实现数字化保护[8] 古籍整理与数字化 - 《齐鲁文库》计划出版13亿字、4000多册典籍,已整理出版《儒典》1816册和《齐书》1096册[8] - 山东省古籍数字资源平台上线408种古籍(4903册),提供36万余拍数字资源,支持智能检索和跨终端阅读[8] 文化惠民与乡村振兴 - 济宁市兖州区开展非遗"课目制"活动100余场,覆盖群众3.7万余人,推动非遗进社区[10] - 山东打造"四廊一线"文化体验廊道,覆盖1200多个乡镇和5万多个村,带动文旅产业融合发展[12] - 全省开展移风易俗小戏小剧巡演,整治高价彩礼等陋习,推动乡村文明建设[11]
尼山世界文明论坛为钥,曲阜解锁传统文化交流传承密码
大众日报· 2025-07-09 09:06
文化交流与传承 - 尼山世界文明论坛使曲阜从"文化深闺"转变为"世界窗口",成为国际文化交流的重要平台 [1][2] - 第十届尼山世界文明论坛吸引近400名外方嘉宾出席,创历届最高规格,推动曲阜融入全球文化交流格局 [3] - 曲阜今年已接待来自数十个国家的近两万名宾客,国际影响力显著提升 [3] 文化创新与传播 - 文化"两创"(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成为传播儒家文化精髓的关键策略 [3] - 孔子博物馆通过拓印技艺等互动体验,将深奥的儒家文化转化为具象形态,增强游客参与感 [3] - "沉浸式"文旅体验(如古乐舞表演、文创产品、无人机光影秀)使传统文化呈现"年轻态",吸引更多游客 [4] 文旅经济与数据 - 曲阜去年接待游客超1400万人次,同比增长27%,其中研学旅游208万人次、增长22.3% [4] - 旅游总收入达189亿元,显示文化"两创"对文旅经济的显著拉动作用 [4] - 70多万人参加文明礼仪培训,35万人次参与经典诵读等活动,传统文化深度融入公众生活 [4]
从地理坐标到文化标识,尼山传承着历久弥新的千年文脉
大众日报· 2025-07-02 08:59
尼山文化传承与发展 - 尼山作为孔子诞生地,拥有观川亭、夫子洞、尼山书院等历史印记,是儒家文化的永恒原点[2] - 尼山五峰并峙、五水汇流,山环水抱中有孔子父亲生活的鲁源村和母亲家乡颜母村[2] - 五代后周建尼山孔庙,元朝设尼山书院,承担祭祀与教育功能,儒家文化绵延传承[2] 传统文化创新实践 - 鲁源新村发展儒学文化体验游、民宿经营,形成崇德向善氛围,实现文化强村富民[3] - 孔子研究院推出"春秋讲坛"和"孔子讲堂",诠释儒家文化并推动转化落地[3] - 文化"两创"路径回答时代之问、文明之问、百姓之问,将答案转化为实践[3] 文明交流与国际影响 - 尼山世界文明论坛成为不同文明对话场所,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4] - 专家学者在尼山研讨中华文明与世界文明的传承创新,加深跨文明理解[4] - 举办"一带一路"年度汉字、世界互联网大会数字文明对话等活动,尼山成为精神家园[4] 文旅融合与教育体验 - 游客可跟随导学老师参与"孔子的课堂",完成乐学任务,体验历史与现实交融[5] - 尼山圣境提供沉浸式文化体验,吸引游客探寻儒家思想[5] - 尼山作为文化标识,持续吸引人们走近、品读、对话千年文脉[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