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新兴经济体
icon
搜索文档
全球主要塑料生产商:新兴经济体将是塑料行业重要增长点
中国化工报· 2025-10-28 10:56
行业周期现状 - 全球聚乙烯和聚丙烯市场已进入下行周期的第四年,价格在未来几年内将持续面临压力 [1] - 全球聚乙烯市场仍然供过于求 [1] - 聚丙烯市场在2025年和2026年将处于价格大跌后的底部,有意义的复苏在2027年之前不太可能出现 [2] - 原生与再生聚合物市场的短期前景艰难,2026年底前难有显著改善 [2] 供需与产能动态 - 2024年聚丙烯需求温和增长3.6%,达到9570万吨 [2] - 到2029年,聚丙烯需求预计将攀升至约1.15亿吨,实施关税前的复合年增长率约为3.7% [2] - 2024年迄今有多套聚乙烯装置关停,为市场带来乐观情绪 [1] - 部分聚乙烯项目(如陶氏化学加拿大项目)的推迟将有助于加快行业复苏 [1] 长期增长驱动力 - 新兴经济体是塑料行业的重要增长点,未来20年人口趋势与终端应用行业是聚烯烃需求的核心驱动力 [3] - 2024至2029年,南亚聚乙烯需求复合年增长率预计最快,为7.6%,其次是东南亚为5.1% [1] - 中国聚乙烯需求在过去十年增长率为6.5%,预计在预测期内增长率将略高于3.7% [1] - 全球增长最快的新兴市场对聚合物需求持续扩大,风能、太阳能等清洁能源所需的复合材料需求激增 [3] 历史趋势与宏观经济关联 - 过去二十年间,全球塑料需求实现翻倍,已成为油气市场的主要增长领域 [3] - 2024年石油基塑料原料使用量上升,石化品贡献了全球石油需求净增长的75% [3] - 预计到2030年,石化品原料占原油消费比例将从15.8%增至17.4% [3] - 全球塑料需求与全球GDP密切相关,消费的同比变化与GDP的同比变化呈强线性关系 [3] 新兴市场与成熟市场对比 - 自2000年以来,美国塑料需求增长34%,而新兴市场的消费却飙升177% [4] - 新兴市场的塑料消费增长与其更快的GDP和人口增长相关,2025至2026年全球GDP预计增长3.0%~3.1% [4] - 工业化国家占世界人口的12%,但目前占全球塑料需求的40% [4] - 随着新兴市场继续推进城市化和工业化,其人均塑料消费量与欧美差距可能缩小 [4]
丘应桦:“内地企业出海专班”今日启动 香港多部门携手助力内地企业“走出去”
智通财经网· 2025-10-06 14:46
项目启动与战略定位 - 内地企业出海专班于10月6日正式启动,旨在为内地企业搭建通往世界的桥梁,并作为企业以香港为跳板走向全球的平台[1] - 项目目标是配合国家鼓励内地企业出海的政策,协助企业有序拓展国际业务,并将其转化为香港经济的新动能,巩固香港国际商贸枢纽地位[2] - 香港特区政府将整合其外地办事处,包括投资推广署、香港贸易发展局和香港驻内地办事处,组成一站式平台[1] 组织架构与资源整合 - 出海专班由商务及经济发展局局长丘应桦担任督导,统筹协调商务及经济发展局、政制及内地事务局、财经事务及库务局、创新科技及工业局等相关政策局和部门[1] - 专班将调配跨局、跨部门、跨机构、跨界别的资源,构建一站式支援平台[2] - 项目已汇聚首批来自商界和专业界别的伙伴机构,包括商会、专业协会、律师行、银行、会计师行、投资公司等,提供全方位支援[2] 核心工作维度 - 第一维度为合作共赢,凝聚法律、金融、会计等跨界别力量,促进资源整合与知识共享,发挥协同效应[2] - 第二维度为拓展网络,整合相关政策局力量扩展国际触觉,随着驻吉隆坡经贸办即将投入运作,将进一步扩展经贸办覆盖范围至具发展潜力的新兴市场[2] - 第三维度为实效为本,根据企业实际需要提供针对性的一站式支援方案,包括税务、法律、融资、检测及验证、ESG、知识产权保障等咨询服务[2] 目标市场与企业需求 - 项目重点服务于积极开拓海外市场的内地企业,其目标市场尤其集中在全球南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及新兴经济体[1] - 这些企业出海不仅需要资金,更需要合适的策略、海外网络以及一个能够提供信心与保障的出海基地[1]
新兴经济体研究会中青年论坛在国际关系学院举办
人民网-国际频道 原创稿· 2025-09-28 13:32
会议核心观点 - 论坛核心观点为在全球格局重构背景下,新兴经济体需通过深化合作与推动转型来应对挑战并把握机遇,重点探讨了可持续发展路径、提升全球治理话语权以及应对数字化与绿色转型挑战三大方面 [1][2][3][4] 新兴经济体宏观发展趋势 - 全球南方国家群体性崛起已成为维护国际和平、带动世界发展、完善全球治理的关键力量 [2] - 新兴经济体内部存在一定程度的分化,其承受债务的能力随其在全球经济中地位的提升而变化 [3] - 中国围绕有效市场与有为政府关系的发展经验,可通过对外投资合作等渠道为其他新兴经济体实现现代化提供有益借鉴 [3] 全球治理与制度性话语权 - 在单边主义和保护主义抬头背景下,全球治理面临理念动摇、机制合法性不足、公共产品短缺等挑战 [3] - 以金砖国家为代表的新兴经济体正从全球治理的被动参与者逐步转变为主动塑造者,应在理念、机制和行动上加强引领 [3] - 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的发展经验为探索新型多边合作机制提供了重要案例依据 [3] 数字化与绿色转型挑战 - 人工智能等技术进步对产业结构的冲击存在差异,可能扩大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的发展差距,因此加强南南科技合作至关重要 [4] - 新兴经济体在数字贸易领域积极推动发展导向型规则,但面临数字基础设施建设薄弱、国际和国内规则协调困难等挑战 [4] - 通过共建“一带一路”倡议等平台,新兴经济体在农产品贸易、农业技术等领域的合作潜力巨大 [4]
印度总理莫迪乘机抵达天津 出席2025年上合组织峰会
央视新闻· 2025-08-30 18:10
外交活动 - 印度总理莫迪于8月30日抵达天津滨海国际机场出席上海合作组织峰会[1] - 峰会举行时间为8月31日至9月1日[1] 多边合作机制 - 中印同为金砖国家、上合组织和二十国集团等多边机制成员[1] - 上合组织是两国开展多边协作的重要平台[1] 双边关系基础 - 中印互为重要邻国和新兴经济体[1] - 两国均处于各自发展振兴的关键阶段[1] - 2024年正值中印建交75周年[1] 合作领域 - 印方表示愿深化政治互信[1] - 双方将加强经贸等领域互利合作[1] - 计划增进人文交流[1] - 共同维护边境地区和平安宁[1]
不服就干!印度打响反击第一枪,通告全球,断的就是特朗普退路
搜狐财经· 2025-08-11 10:00
贸易冲突背景 - 美国自2025年8月初对印度商品加征50%关税 旨在解决贸易逆差问题并隐含地缘政治考量 [2] - 美国指责印度农业市场高壁垒和进口俄罗斯石油是贸易逆差主因 后者被指"资助战争" [4] 印度反击策略 - 印度引用欧盟2024年与俄罗斯贸易额达675亿欧元的数据 揭露欧美在俄乌冲突后的双重标准 [4] - 印度通过翻出1971年美国支持巴基斯坦的历史事件 挑战美国道德制高点并激发国内集体记忆 [7] - 印度向WTO提交报复性关税方案但未立即实施 以此保留谈判余地并向美国农业和科技行业施压 [7] 战略调整与联盟 - 印度加速"向东看"战略 恢复对中国公民旅游签证 重启高层互访并适度放宽对中资限制 [7] - 印度获得俄罗斯明确支持 凸显美国单边主义面临的孤立问题 [7] 经济与地缘影响 - 美国国内债务高企 仅靠对印度施压无法解决贸易逆差问题 [8] - 印度14亿人口关乎能源安全与农民生计 不可能为"美国优先"策略让路 [8] - 若印度屈服将使"印度制造"战略受挫 并损害其作为"全球南方领袖"的形象 [8] 长期格局变化 - 冲突揭示新兴国家要求规则公平而非单向让步 单边施压时代正走向终结 [8] - 印度的反击结合历史与现实博弈 预示全球权力格局的微妙变化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