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无人配送车
icon
搜索文档
A股快递三季报盘点:业绩分化、“反内卷”成效显现,行业座次洗牌助推价值竞争
每日经济新闻· 2025-11-01 18:27
行业整体态势 - 行业经历深刻变革,从粗放式份额争夺转向高质量的价值竞争 [1][6] - “反内卷”政策效果显现,成功遏制非理性价格战,驱动行业竞争回归理性 [2][4][6] - 行业整体呈现“业务量稳健增长、单票收入持续修复”的积极态势,前三季度快递业务量达1450.8亿件,同比增长17.2%,业务收入达1.1万亿元,同比增长8.9% [2][6] - 三季度快递平均价格企稳回升,较二季度增长0.5%,7-9月平均价格分别为7.35元/件、7.36元/件和7.55元/件 [6] 公司业绩分化 - 申通业绩表现强劲,前三季度营收385.7亿元同比增长15.17%,归母净利润7.56亿元同比增长15.81%,第三季度扣非净利润同比大增59.62%至3.22亿元 [1][2][3] - 圆通三季度营收182.72亿元同比增长8.73%,归母净利润10.46亿元同比增长10.97%,但前三季度归母净利润28.77亿元同比下滑1.83% [1][3] - 韵达盈利能力面临挑战,前三季度营收374.93亿元同比增长5.59%,但归母净利润7.3亿元同比大幅下滑48.15%,第三季度净利润下降45.21% [1][3] - 顺丰因战略性投入加大导致三季度利润短期承压,单季净利润25.71亿元同比下降8.53%,但前三季度营收2253亿元同比增长8.9% [1][3][4] 业务量与市场份额变化 - 业务量增速分化,顺丰前三季度业务量增速领跑,同比增长28.3%达121.5亿票,圆通前三季度业务量225.84亿件同比增长19.40%超出行业平均2.2个百分点 [4] - 申通业务量达188.6亿件同比增长17.1%,第三季度业务量65.15亿件成功反超韵达的64.17亿件,对韵达造成市场份额压力 [1][4] - 韵达前三季度业务量191.43亿件继续保持对申通的微弱领先,但单季已被反超 [4] 单票收入与价格策略 - “反内卷”推动单价回升,申通8月单票收入2.06元环比增长4.6%,9月进一步攀升至2.12元同比增长4.95% [4][5] - 圆通展现“量价齐升”态势,8月单票收入环比提升0.07元至2.15元,9月达2.21元实现今年以来首次单月同比回正 [5] - 韵达9月单票收入重回2元队列,同比变动实现今年首次转正,同比增长0.5% [5] - 顺丰单票收入持续下降,因价格高基数和争夺电商件市场,8月单票收入下滑幅度超过15%为今年最大同比下滑幅度 [1][5] 战略布局与未来展望 - 顺丰战略再次转向加大“电商件”布局,通过灵活价格政策获取增量,以规模牵引营运模式革新,其电商集收模式分网运营的业务量规模三季度环比提升20%以上 [3] - 公司启动“增益计划”调优件量结构,9月已实现单价及毛利环比改善,预计四季度落地效果更好 [5] - 行业竞争维度升级,未来竞争将侧重于核心资产控制力、数智化转型深度、成本管控精细度及服务品质稳定性 [7] - 科技应用成为新焦点,AI和无人配送车走向大规模落地,顺丰计划有序引入具身智能以降低转运中心和仓储的物流运营成本 [7]
【快讯】每日快讯(2025年10月21日)
乘联分会· 2025-10-21 17:31
国内政策与市场动态 - 全国汽车以旧换新申请量已突破830万份,相当于每天有超3万人申请换新车,前三季度新能源汽车产量增长29.7%[3] - 截至2025年9月底,中国电动汽车充电基础设施总数达1806.3万个,同比增长54.5%,其中私人充电设施达1358.7万个,同比增长60%[4] - 国家分四批向地方下达3000亿元超长期特别国债资金支持消费品以旧换新[3] 国内整车企业战略与产品 - 东风汽车构建自主可控的固态电池供应链体系,产品能量密度达240Wh/kg和350Wh/kg,最高续航突破1000公里[5] - 上汽集团计划于2026年一季度在马来西亚启动本地组装业务,首批投产车型为MG S5[6] - 东风本田推出“伴终身”动力总成终身质保服务,覆盖发动机、变速箱及混动专属部件,对混动车型关键部件提供无年限与里程限制保障[7][8] - 广汽与华为联合品牌“启境”首款车型计划于2026年年中推出,全系列将搭载华为乾崑智能化解决方案[9] 供应链与科技企业动态 - 蔚来与宁德时代等共同持股的蔚能电池资产有限公司成立新公司,注册资本1亿元,业务涵盖蓄电池租赁及回收利用[10] - 美团无人配送车已在深圳实现规模化部署,累计完成订单500万单,自动驾驶里程突破1500万公里,里程占比超99%[11] 国际政策与市场动态 - 德国预计2026年1月重启电动汽车补贴,计划拨款30亿欧元,为购买价格低于4.5万欧元新车的消费者提供最高4000欧元补贴[12] - 印尼计划在未来三年内实现汽车国产化生产,预算和工厂用地已就绪[13] - 加拿大联邦电动汽车激励计划正式结束,该计划自2019年以来为56万辆电动汽车提供了约26亿美元补贴[14] 国际整车企业产品规划 - 特斯拉确认新一代Roadster将在2025年底前亮相,目标0-100km/h加速不到1秒,Model Y标准版在美国起售价为39990美元[15] 商用车市场动态 - 远程星智F3E在南部市场上市,现场达成188辆签约订单,主打城配物流市场[17] - 江淮1卡推出领跑L6PLUS和L9PLUS版智威动力双车,针对标载城配和复杂运输场景[18] - 郑州日产Frontier Pro皮卡将于10月底开启预售,是日产首款在中国设计、研发、生产并出口全球的皮卡车型[19] - 中国重汽2025年9月重卡出口量达1.5万辆,刷新国内重卡行业单月出口纪录[20]
无人配送车市场刚爆发,就卷成了红海?
钛媒体APP· 2025-09-28 08:53
市场前景与规模 - 低速无人配送车市场需求开始暴涨 2025年销量突破万辆 产业规模化和盈利指日可待[2] - 招商证券测算无人配送车市场空间约为4680亿元至7280亿元 基于全国快递物流网点和小区数量[4] - 新石器CEO预测赛道发展速度将有10倍增长 中国有3000多万辆城市配送商用车市场天花板极高[5] - 菜鸟CTO预判未来三到五年仅快递行业就会部署超过20万台无人车[12] - 东吴证券测算当销量超过5000台时企业能实现盈亏平衡 规模扩展到5万台时单车利润高达4.3万元 净利率超过40%[15] 市场竞争格局 - 新玩家不断涌入使市场迅速变成红海 包括德赛西威发布"川行致远"品牌 佑驾创新发布"小竹无人车" Momenta组建团队 优必选旗下优奇尝试扩大业务范围[3] - 2025年物流巨头集体加速落地 包括邮政 顺丰 三通一达等 上市公司火速下场[8] - 赛道主要有三类玩家:互联网大厂如美团 京东 阿里菜鸟 初创企业如九识 新石器 白犀牛 供应链企业如德赛西威 佑驾创新 Momenta[14] - 新石器已率先完成第10000台无人车下线 在快递行业的销量占比从年初100%下降到70%~80% 预计年底快递以外场景铺设量达4000至5000台[8] 企业战略与动态 - 德赛西威将低速无人配送车作为公司第二战场 匹配顶级车规级资源打造[3] - 德赛西威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146.44亿元 同比增长25.25% 净利润12.23亿元 同比增长45.82%[6] - 佑驾创新2025年上半年营收3.46亿元 同比增长32% 亏损1.62亿元 毛利率提升至15%[5] - 佑驾创新目标年底前交付400至500台车辆 明年销量达到数万台规模[7] - 德赛西威高调发布川行致远首款无人车产品S6系列 宣布六项行业首发技术[6] 技术发展与标准化 - 无人配送车开始向"车规级"发展趋势明显 德赛西威与佑驾创新将汽车行业质量逻辑引入无人配送领域[7] - 德赛西威优势在于车规级可靠性 行业尚未建立真正意义上的工程标准[6] - 随着硬件成本大幅下降 部分车型裸车价格已下降至2万元左右[9] - 截至2025年上半年全国已有103个城市开放无人配送车辆路权 覆盖超过80%主要物流节点城市[12] 融资与资本支持 - 新石器完成10亿元C+轮融资 九识智能完成近3亿美元B轮融资 白犀牛完成2亿元B轮融资[8] - 中国邮政7000台无人车采购订单规模达20亿元 申通快递与菜鸟目标年内投运2000台无人车 顺丰在72城投运1800辆 中通计划未来落地10000台 极兔新增3000台[12] 商业模式与盈利 - 大部分企业采用整车售卖和硬件低价 软件按月收费两种模式 缺乏创新和差异化[9] - 新石器已经实现单月盈利 在单月销量突破1000台时从财务角度可以单月打平甚至盈利[15] - 无人车真正商业模式不在于卖车 而在于提供运力服务 关键是通过最好服务帮助客户降低成本提高效率[9][10]
无人配送车加速“上路” 新石器每月交付超千辆无人车
快讯· 2025-06-02 12:35
无人配送车行业发展 - 今年无人配送车行业发展速度是去年的十倍 [1] - 新石器每月交付量超1000辆 [1] - 预计二季度至三季度单月交付量将突破2000辆 [1] - 4月单月交付量已超越2024年全年总和 [1] 新石器公司动态 - 新石器无人车创始人兼CEO余恩源在深圳未来汽车先行者大会发表演讲 [1] - 演讲主题为《无人配送车变革未来物流形态》 [1] - 演讲内容引发行业高度关注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