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监督

搜索文档
河北肥乡:对“证”监督破解不动产“登记难”
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 2025-07-23 11:37
不动产登记问题整治 - 河北省邯郸市肥乡区纪委监委通过12345热线排查发现东方城小区因配套设施验收不过关导致业主无法办理不动产证,随后督促相关部门组成工作组完善消防设施,解决该问题 [1] - 肥乡区纪委监委通过大数据比对、信访举报、12345热线等渠道全面排查不动产"登记难"问题,梳理出5大类28项突出问题,涉及规划核实、消防、质检、竣工验收等方面 [1] - 针对房地产开发项目用地性质变更、消防验收滞后等造成的不动产"登记难"问题,该区推动资规、住建等部门数据共享、流程再造,实现"线上核验+线下督办"协同发力 [1] 审批机制优化与办证进展 - 肥乡区资规、住建、税务等8个部门建立"并联审批+容缺办理"机制,将审批事项整合为"一窗受理" [2] - 针对10个小区不动产"登记难"问题,组建10个工作小组采取"一个小区一个组"的方式,通过入户走访、实地调研、现场座谈等形式制定解决方案 [2] - 通过"互联网+不动产"、设立小区帮办点等措施开辟绿色通道,目前该区1362套房产实现首次登记,为850户业主办理了房屋不动产权证 [2]
锲而不舍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丨大数据助力严防“车轮上的腐败”
新华网· 2025-07-09 20:16
大数据监督系统应用 - 银川市纪委监委自主研发"慧眼"公务油卡大数据监督系统 通过分析加油消费记录识别公车私用等违规行为 设置"小额消费次数""大额消费次数""节假日加油次数"等预警模型进行多层对比 [1] - 系统覆盖传统监督盲区 近两年异常问题线索明显减少 以"节假日连续加油次数"模型为例 连续两天加油行为会被标记为不合常理 [1] - 系统录入车辆油卡信息 采用人机结合方式生成预警提醒 对干部队伍形成纪律震慑 [1] 公务用车智能管理 - 银川市公车管理部门构建"智慧大脑"系统 通过车辆定位装置实时采集运行数据 实现车辆监控 费用核算 统计分析等功能 [2] - 公车使用实行全流程信息化管理 需经过用车单位 管理平台 派车平台三重审核 驾驶员不得随意更改行车路线 异常停放会触发系统预警 [2] - 建立"一车一档"电子化档案系统 完整记录维保 里程 油耗等数据 采取定点加油 维修 保险 审验等无现金结算方式 [2] 管理成效与行为规范 - 实行双台账制度 由公车管理平台统一结算 司机不接触现金 党员干部乘车出行规范意识显著增强 [3] - 系统运行后 公车私用现象大幅减少 驾驶员反映"到家里接或送回家"等违规要求已基本杜绝 [3]
纪委书记谈监督丨系统发力强化基层监督
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 2025-06-18 08:16
基层纪检监察机构优化 - 福建省安溪县纪委监委通过公开招录、考察遴选、择优调任等方式补充法律、财会、审计、工程等专业人才24人,显著增强基层一线监督执纪执法力量 [1] - 完善派驻机构管理体制,制定集中办公管理办法,调整补充乡镇纪委干部36人,推动367名村级纪检委员兼任村务监督委员会主任 [1] - 深化运用"室组地"联动机制,构建"委挂钩、室包联、组协同、镇联动"工作格局,释放基层监督叠加效应 [1] 基层监督机制创新 - 建立"派驻纪检监察组点题、挂钩联系纪检监察室审题、县纪委常委会定题"机制,实施"每季一跟踪、半年一调度、全年一评估"流程 [2] - 2024年督促解决群众诉求217个,发现问题线索26条,立案25件25人,发出纪检监察建议书18份,推动建章立制48项 [2] - 乡镇纪委聚焦教育、医疗、住房、社保等民生领域,在24个乡镇整治36个民生问题,发现问题线索47条,立案28件32人 [2] 数字化监督平台应用 - 基层小微权力监督平台公开村级财务收支、工程建设、资产资源处置等重点环节,群众可通过手机实时监督 [3] - 平台直播功能实现村级重大事务"微直播",累计发现问题线索40条,立案22件,处理54人,解决群众诉求467条 [3] - 乡村振兴智慧监管平台纳入村级工程项目招投标、专项资金管理等,设置智能监督模块,产生预警信息193条,处理13人 [3]
湖北荆州沙市区:大数据监督助力营造风清气正市场环境
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 2025-06-16 10:17
招投标领域违规行为查处 - 湖北省荆州市沙市区纪委监委通过大数据比对发现三家企业在近五年内多次抱团投标、轮流中标村级工程项目,且存在股东和监事关联[1] - 涉事4名党员干部被立案审查,纪委监委采用"数据采集-建模分析-发现问题-线索推送-核查处置-结果反馈"全流程监督闭环[1] - 纪委监委联合区政数局搭建10类数据比对分析模型,调取全区6125条项目数据,通过分析比对精准锁定异常数据和关系链[1] 智慧监督体系建设 - 沙市区纪委监委探索数字赋能智慧监督,精准扫描招投标领域异常数据,揭开违规违纪问题"隐身衣"[1] - 强化"室组地"联动机制,联合政数局、公安分局、财政局等部门对复杂疑似问题开展交叉核查[1] - 深挖围标串标背后存在的党员干部审核把关不严、插手干预工程项目、利益输送等问题[1] 监管制度完善 - 纪委监委督促相关部门制定《加强沙市区工程建设招投标项目招标人代表管理工作指引》等制度[2] - 推动多个行业部门系统梳理36个廉政风险点,研究11项加强镇村项目招标投标监管措施[2] - 重点整治招标人主体责任落实不力、招标代理机构履职不规范等问题[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