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体育

搜索文档
广州:培育孵化一批智能体育、虚拟体育、数字体育等高新技术企业
快讯· 2025-07-23 17:38
体育产业数字化升级 - 以人工智能和数字技术为牵引培育电子竞技、线上赛事、智能骑行、智能划船、模拟飞行等数字体育产业 [1] - 推动体育制造业转型升级 鼓励研发智能化健身器材、可穿戴设备、老年运动产品、体医融合产品 [1] - 支持体育企业与高等院校、科研机构组建联合体 聚焦计算机视觉、智能运动康复设备、运动生物力学领域协同创新 [1] 产业生态建设 - 鼓励设立智能体育产业园 吸引体育类高精尖企业研发总部落户广州 [1] - 培育孵化一批智能体育、虚拟体育、数字体育等高新技术企业 [1] - 充分发挥人工智能大模型及虚拟现实、5G等信息技术的赋能带动作用 [1] 技术应用拓展 - 推动人工智能技术在训练系统、运动处方、体育模型等方面的应用推广 [1] - 围绕全民健身领域鼓励体育用品企业研发生产智能化健身器材 [1] - 通过数字技术促进智能体育创新发展 [1]
“2025年智能体育典型案例调研活动”成功举办
齐鲁晚报· 2025-05-20 18:41
活动背景与目的 - 2025年智能体育典型案例调研活动由国家体育总局体育科学研究所和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联合主办,旨在激活智能健身产品消费潜力,加快运动健康产业数字化升级,构建"科技+体育+健康"三位一体的产业发展新格局 [1] - 活动对入选智能体育典型案例的项目进行实地调研,为实施体育强国和健康中国战略注入创新动能 [1] 政策与产业支持 - 国家体育总局将在"十五五"加大对"人工智能+体育"研发的支持力度,推动智能体育成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核心引擎 [3] - 智能体育作为融合智能硬件、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术的体育消费品,是推动体育产业升级、壮大数字经济的关键抓手 [4] - 东莞松山湖加快构建"1+4+1+X"产业体系,主导发展新一代信息技术与智能网联汽车产业集群,重点培育机器人与智能装备制造、半导体与集成电路、生物医药与健康、新材料与新能源四个战略性新兴产业 [4] 典型案例征集与成果 - 2024年度智能体育典型案例征集共申报458项案例,覆盖全民健身、竞技体育、体育设施及其他四大领域,细分14个方向,最终遴选出100项技术先进、成效显著且具推广价值的智能体育创新成果 [5] - 典型案例名单中,全民健身领域有38个项目入选,竞技体育领域有21个项目入选,体育设施领域有16个项目入选,其他领域有25个项目入选 [6] 产业生态与标准建设 - 《2024年智能体育与运动健康产业生态图谱(第二批)》新增了华为、美碳科技、奥力来、西安丝路类脑、南通铁人、喜得、国体智慧7家企业的13个产品 [8] - 智能体育设施及产品标准推进委员会成立,将重点围绕新兴技术,针对智能体育产品、智能体育场馆设施、智能户外运动设施、运动健身APP及平台开展标准研究,建立智能体育标准体系 [11][12] 实地调研与行业交流 - 实地调研活动包括参观国家体育总局体育科学研究所-华为终端运动健康联合实验室和智能体育典型案例展示推广中心 [14] - 下午汇报交流活动中,福建双驰科技、浙江鸵鸟足球等12家具有代表性的企业对入选智能体育典型的项目进行了分享 [16] 机构与科研平台 - 国体智慧体育技术创新中心是国家体育总局体育科学研究所为推动技术创新和成果转化设立的混合所有制"新型研发机构",拥有"数字体育与运动健康科学实验室"、"国家体育总局体育科学研究所与华为终端联合实验室"等科研平台 [16]
独家揭秘北京机器人马拉松:谁在打造下一个“体育科技IP”?
36氪· 2025-04-22 08:08
赛事概况 - 2025年4月19日在北京亦庄举办全球首场人形机器人半程马拉松 人类选手12000名与20余家企业机器人同场竞技 全程21.0975公里 [1][4] - 赛事主题为"亦马当先 智领未来" 由北京市体育局、经济和信息化局及经开区管委会联合主办 [4] - 赛道途经南海子公园、文博大桥、泡桐大道等11个标志性景点 包含平坦柏油路、短陡坡、沙地等多种地形 [4][5][31] - 机器人需应对坑洼裂缝路、石板路、草地等复杂地形 允许热插拔换电(平均耗时10余秒)并配备人类领航员与工程师团队 [5][29] 参赛机器人表现 - 天工战队Ultra机器人以2小时40分42秒夺冠 平均时速8公里/小时 身高180cm/重52kg 具备地形适应能力 比赛期间更换3次电池 [7][8][11] - 松延动力小顽童N2获亚军 用时3小时27分50秒 身高1.2米/重30千克 搭载18个关节和自研算法 独创30秒快速换电系统 [7][12][14] - 卓益得行者二号获季军 用时4小时00分56秒 身高1.7米/重28公斤 最高速度8公里/小时 可持续运行6小时 [7][15] - 宇树G1机器人展现自恢复能力 钢宝队仿生机器人"幻幻"中途退赛 [18] 商业价值与产业化 - 赛事通过"技术竞标"机制为20余家企业带来3.2亿元研发订单 京东与多个机器人品牌达成战略合作并同步销售参赛同款产品 [23] - 无锡具身智能机器人运动会(4月24日)设六大竞技项目 吸引近30家企业参与 预计商业价值达5亿元 [24][26] - 宇树H1机器人通过春晚积累30亿次话题播放量 与安慕希、比亚迪等品牌达成代言合作 [27] - 机器人经纪人职业兴起 2025年相关专业服务市场规模预计突破50亿元 [29][30] 行业活动规划 - 2025年国内规划三场大型机器人赛事:北京亦庄半马(4月19日)、无锡具身智能运动会(4月24-26日)、世界人形机器人运动会(8月15-20日) [26] - 赛事类型覆盖人机同赛、纯算法专项赛及智能体综合竞技 参赛规模最高达30个国家代表队 [26] 技术应用拓展 - AI乒乓球机器人已应用于国家训练基地 可同时带三名运动员进行多球训练 [36] - 中国智能健身市场规模预计2025年突破820亿元 智能健身设备年出货量复合增长率达164% [39] - 赛事奖牌采用可变形交互设计 参赛服融合科技面料与传统文化元素 [34] 赛事社会影响 - 开创"科技+赛事+文旅"的亦庄模式 串联科技创新区与文化地标 [31] - 推动建立人机共赛伦理规范 建议由国家体育总局牵头制定机器人赛事标准 [42] - 未来体育竞技可能分为传统项目保护区、人机共赛试验场和纯技术新赛道三大方向 [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