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底盘技术

搜索文档
为什么宁德时代押注的滑板底盘不是一门好做的生意?
新浪财经· 2025-05-26 13:36
滑板底盘技术概述 - 滑板底盘技术由通用汽车在2002年率先推出,特点是上下车体分离,将动力驱动功能集成在底盘上,实现底盘标准化[1] - 宁德时代首席科学家吴凯比喻称上车体是"大脑",底盘是"小脑",二者分离后可独立演进[1] - 应用滑板底盘可将新车开发周期缩短至12-18个月,降低整车厂开发成本[1] 滑板底盘的市场挑战 - 汽车公司视底盘技术为差异化核心,不愿外包"灵魂"技术[1] - 跨国零部件企业8年前验证欧洲市场发现难以覆盖研发投入[2] - 潜在客户主要为无人配送车/改装车制造商(第一类)和无人驾驶出租车公司(第二类),但这两类市场规模有限[2] - 乘用车公司(第三类)仅在细分领域试错时可能采用,但市场份额有限[2] 技术落地障碍 - 需平衡标准化与定制化矛盾,满足不同车型的悬架/轴距等差异化需求[3] - 与传统承载式车身开发模式存在冲突,整车测试需整体进行[3] - 线控制动/转向等技术在成本/法规层面尚未成熟,高度集成化带来热管理挑战[3] 宁德时代的市场布局 - 现有客户包括阿维塔/江淮/北汽新能源等缺乏自研能力的车企[4] - 凭借动力电池业务的技术/资金优势及话语权支撑滑板底盘发展[4] - 面临Rivian/悠跑科技等新兴企业及大众MEB平台等传统厂商的竞争[4] 智能底盘发展趋势 - 智能底盘成为车企差异化竞争新战场,聚焦线控技术/辅助驾驶协同/轮边电机集成[5] - 比亚迪云辇/蔚来天行等自主底盘品牌已落地,蔚来ET5可通过自研底盘调节操控模式[5] - 智能底盘可重构座舱空间/提升驾乘体验/重新定义汽车安全[5]
智能底盘解锁汽车出行新可能,其中隐藏着哪些鲜为人知的奥秘?
中国汽车报网· 2025-05-13 11:19
行业趋势 - 智能底盘成为继智能驾驶与智能座舱后车企重点布局的竞争焦点,是"AI定义汽车"的重要路径,将为智能电动汽车带来全新用户体验 [2] - 2025年智能底盘将成为智能汽车赛道技术热点之一,整车智能竞争全面开启 [2] - 智能线控底盘市场规模预计2030年突破1435亿元,年复合增长率超25% [7] 技术驱动因素 - 智能驾驶进阶至L3级以上需依赖线控转向,其解耦设计可取消方向盘物理连接,为无人驾驶奠定基础 [3] - 新能源汽车渗透率提升倒逼底盘智能化转型,线控制动系统可将制动能量回收率提升17%,全主动悬架可优化电池布局 [3] - 线控技术响应时间从传统机械系统的数百毫秒缩短至10毫秒级,制动距离在100km/h时速下最多缩短9米 [6] 技术应用现状 - 线控油门和线控换挡已广泛应用,线控悬架因成本高渗透率低,线控制动和线控转向因技术门槛高处于爬坡阶段 [5] - 智能底盘从高端乘用车市场落地,30-50万元新能源车预计2025年渗透率超50%,华为途灵底盘等采用"空气悬架+CDC+后轮转向"组合 [6] - 本土供应商突破线控制动阀、空气悬架等核心零部件,单套空气悬架成本从2019年3万元降至目前1万元 [7] 技术发展方向 - 行业从单一系统独立应用转向"底盘+智驾"深度融合,如激光雷达预瞄路面坑洼悬架提前调整阻尼 [7] - 域控成为新趋势,中央域控制系统将控制更多底盘功能 [5] - 线控系统采用多传感器、双电机冗余方案达ISO 26262功能安全Level D等级,配备双路通信总线和备用电源保障极端工况安全 [6] 市场竞争动态 - 多家供应链跨国巨头加速布局智能底盘,线控转向、线控制动系统将进入批量生产阶段 [3] - 国内智能底盘市场投资热潮持续,EMB、CDC和磁流变悬架等新产品将量产上车 [7] - 行业智能化竞争加剧,技术发展推动汽车从"机械时代"向"电驱智能时代"跨越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