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惠国待遇政策
搜索文档
美国总统特朗普宣布与礼来、诺和诺德达成协议:大幅降低减重药物价格,并将部分药物纳入联邦医疗保险覆盖范围
格隆汇· 2025-11-07 14:45
协议核心内容 - 美国总统特朗普宣布与礼来公司和诺和诺德公司达成协议,旨在大幅降低其部分肥胖治疗药物的价格[2] - 协议规定,2026年联邦医疗保险和医疗补助计划的受益人购买GLP-1类药物的价格将下调[2] - 特朗普政府将于2026年1月推出名为"TrumpRx.gov"的网站,消费者可通过该网站以折扣价直接购买药物[2] 药物定价细节 - 即将上市的肥胖治疗口服药物,起始剂量版本对所有通过联邦医疗保险、医疗补助计划或TrumpRx平台购买的人群,定价均为每月145美元[3] - 在TrumpRx平台上,诺和诺德的Wegovy、礼来的Zepbound等现有注射剂的起始剂量版本,当前定价为每月350美元,未来两年内将逐步下降至每月245美元[3] - 礼来公司宣布在其自营直客平台"LillyDirect"上,将部分药物价格下调50美元[10] - 礼来的口服减重药物在获得批准后,其最低剂量版本的定价将为每月149美元[11] - 目前,肥胖治疗药物的标价(未计入保险前)约为每月1000至1350美元[8] 医疗保险覆盖范围扩大 - 从2026年年中开始,联邦医疗保险将首次为部分患者覆盖肥胖治疗药物的费用[2] - 对于所有已获批用途的GLP-1类注射剂和口服剂,符合条件的联邦医疗保险患者每月只需支付50美元的自付费用[2] - 联邦医疗保险计划覆盖约6600万人,是65岁及以上人群的主要保险来源[9] - 约10%的联邦医疗保险受益人(约340万人)将有资格获得GLP-1类药物用于治疗肥胖症及改善心血管和代谢健康[9][14] 协议对药企的要求 - 礼来和诺和诺德同意将两类GLP-1类药物的联邦医疗保险支付价降至每月245美元[8] - 两家公司需保证其上市的所有新药均执行"最惠国价格"[9] - 需向美国所有州的医疗补助计划提供"最惠国价格",并在TrumpRx平台上对初级保健药物提供不高于美国净价或最惠国价格[9] - 需就现有产品因"国外药价上涨"而产生的成本节约部分与政府共享[9] 新产品上市进展 - 诺和诺德旗下肥胖治疗注射剂"Wegovy"的口服版本有望在2025年底前上市[3] - 礼来的口服药物"orforglipron"或于2026年推出[3] - 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已向这两款口服药物授予"优先审评券",可加快审评进度[3] 行业影响与公司表态 - 此次协议标志着美国医疗政策的关键转折点,是礼来公司发展的里程碑事件[12] - 诺和诺德公司首席执行官指出,声明将让更多美国患者以更低价格获得司美格鲁肽类药物[14] - 美国卫生与公众服务部部长表示,GLP-1类药物是美国市场需求最大的药物类别,此声明是"最惠国待遇"政策下最重要的一项,将对所有美国人产生重大影响[5] - 预计到2026年同期,美国民众的总减重规模将达到1.25亿磅(约合56.7万吨)[5]
大涨6.83%!“美国降价换欧洲涨价”!美国政府与辉瑞达成“标杆协议”,并上线药品直销网站“TrumpRx”
美股IPO· 2025-10-01 11:16
协议核心内容 - 辉瑞通过提供药品降价换取为期三年的药品关税豁免,成为首个达成此类协议的药企[3][4] - 辉瑞同意在政府直销网站TrumpRx上以平均50%的折扣价销售部分药品,折扣幅度在50%到甚至100%[1][10] - 辉瑞向医疗补助计划患者提供"最惠国"定价,即药企在美国售价不得高于在其他参考国家的最低价[3][10] - 协议要求辉瑞进一步投资美国制造业以维持关税豁免,公司计划在美国重建药品生产和研发设施[10] 具体药品降价细节 - 辉瑞将以平均50%、最高85%的折扣提供其大部分初级保健治疗药物和某些专科品牌药物[12] - 更年期药物Duavee售价30美元,较当前价格折扣85%;湿疹药膏Eucrisa患者支付162美元,降价80%;膀胱过度活跃症药物Tovias售价42美元,折扣85%[12] - 受降价影响的疾病包括偏头痛、类风湿性关节炎等,超过1亿名患者受到影响[12] - 但降价药物似乎并非公司重要收入来源,例如Xeljanz在2024年全球销售额为3.49亿美元,较2023年下降29%[12] 全球定价策略调整 - 白宫正与G7成员国及瑞士、荷兰谈判,以期提高这些国家的药品价格来平衡美国降价的影响[1][4] - 美国贸易代表和商务部正与其他国家合作解决"压低药价的不公平歧视性做法",白宫官员直言"我们将看到海外药品价格上涨"[1][4] - 如果辉瑞因海外药价上涨获得更多收入,公司同意将部分收入汇回美国用于惠及美国患者[11] - 部分制药公司如百时美施贵宝已开始以更高价格在海外推出新药,调整全球定价策略[11] 市场与行业影响 - 协议宣布后辉瑞股价周二收涨6.8%,盘中涨幅曾扩大到7%以上,刷新日高时涨近7.5%[4] - 特朗普警告其他药企如不能达成类似协议将征收5%-8%的关税,礼来制药股价收涨约5%[6] - 该协议为其他制药企业设定了可循路径,允许在价格方面做出让步以避免更严厉的"最惠国待遇"政策或关税[13] - 协议是特朗普政府推动将美国药品价格与海外较低价格挂钩政策的一部分[8] 政策背景与动机 - 特朗普政府原计划自10月1日起对专利及品牌药品加征100%关税,给制药行业带来压力[9] - 辉瑞CEO表示关税威胁促成了此次协议的达成[9] - 特朗普政府目标是改变国际"搭便车"现象,即美国消费者为全球药品研发成本支付过高份额[11] - 特朗普称正设法降低医疗保险成本,协议适用于联邦医疗保险Medicare、医疗补助Medicaid和商业保险机构覆盖药品[6][10]
特朗普宣布达成降价协议,辉瑞获药品关税三年豁免,盘中涨超6%
华尔街见闻· 2025-10-01 02:55
协议核心内容 - 辉瑞通过提供药品降价协议换取为期三年的药品关税豁免 [1][2] - 辉瑞将在政府运营的直销网站TrumpRx上以平均50%的折扣价销售部分药品 [1][2] - 辉瑞将为医疗补助计划参保人员提供“最惠国”定价,即在美国售价不高于其他参考国家最低价 [1][2] - 辉瑞承诺在联邦医疗保险、医疗补助和商业保险覆盖的新药中提供同样定价 [2] - 辉瑞获得关税豁免的前提是进一步投资美国制造业,公司计划重建在美生产和研发设施 [2] 具体药品降价细节 - 辉瑞将以平均50%、最高85%的折扣提供大部分初级保健治疗药物和某些专科品牌药物 [3] - 降价药物覆盖超过1亿名患者,涉及疾病包括偏头痛、类风湿性关节炎等 [3] - 更年期药物Duavee售价30美元,较当前价格折扣85% [3] - 湿疹药膏Eucrisa患者支付162美元,价格降低80% [3] - 膀胱过度活跃症药物Tovias售价42美元,折扣85% [3] - 但降价药物似乎非公司重要收入来源,例如Xeljanz在2024年全球销售额为3.49亿美元,较2023年下降29% [3] 市场与行业反应 - 协议宣布后,辉瑞股价周二午盘涨幅一度扩大到6%以上 [1] - 分析师认为协议对辉瑞股票和更广泛制药行业是积极的,增加了确定性并可能使总统政策偏离制药关税 [4] - 该协议为其他制药企业设定了可循路径,允许在价格方面做出让步以避免更严厉政策 [4] - 特朗普警告若不能与其他药企达成类似协议,将对其征收关税 [1]
特朗普:进口药品先征小额关税,最终税率将升至250%
财联社· 2025-08-06 07:54
关税政策 - 美国计划对进口药品征收最高250%的关税,初期将实施"小额关税",随后在一年至一年半内逐步提高至150%再到250% [2][3] - 特朗普政府于4月启动"232条款调查",以评估药品进口是否对国家安全构成威胁 [4] - 关税政策旨在促使制药公司将生产业务迁回美国,因过去几十年美国本土药品生产规模大幅萎缩 [5] 行业影响 - 包括礼来和强生在内的制药公司已在过去六个月宣布增加在美投资计划 [6] - 制药行业警告称关税可能推高成本、抑制在美投资并扰乱供应链,从而对患者造成风险 [8] - 制药企业同时面临特朗普药价政策的冲击,认为这些政策威胁公司利润和研发投入能力 [9] 药价政策 - 特朗普5月签署行政命令重启"最惠国待遇政策",旨在通过将美国药价与海外低价挂钩来削减药品成本 [9] - 特朗普上周致信全球17家制药巨头,要求它们在9月29日前承诺降低美国药价 [10] - 特朗普威胁称若公司不配合将"动用一切手段"保护美国家庭免受高价药品影响 [11]
特朗普重推“最惠国”药价政策,对医药市场短期影响可控
2025-05-18 23:48
纪要涉及的行业和公司 - 行业:全球医药行业、中国创新医药行业 - 公司:艾博维 纪要提到的核心观点和论据 特朗普药价政策影响 - 观点:短期对全球医药市场影响可控,长期国内生物医药企业需警惕对美市场依赖风险 [1][2] - 论据:政策细则不明,落地性待验证,实施具有不确定性且需较长时间 [1][2] 美国医疗费用支出情况 - 观点:2023 年美国医疗卫生支出高,处方药支出占一定比例 [3][4] - 论据:2023 年美国医疗卫生支出 4.87 万亿美元,占 GDP 17.6%,处方药支出约 4497 亿美元,占医疗总支出 9.2% [3][4] 美国与其他国家处方药价格差异 - 观点:美国品牌处方药价格显著高于其他发达国家 [5] - 论据:2024 年美国品牌处方药标价平均比其他发达国家高 422%,去掉回扣仍高 308% [5] 美国医药定价体系 - 观点:美国医药定价体系复杂,涉及多方利益主体 [6] - 论据:生产商自主定价,与经销商谈判确定实际出厂价,零售商加价,最终由患者或保险公司支付 [6] WAC 与 ASP 差异 - 观点:WAC 与 ASP 存在差异,终端售价更高 [7] - 论据:差异通常在 20% - 30%之间,WAC 随上市时间增加而上升,ASP 不一定同步上升,终端售价通常比 WAC 高 40% - 50% [7] 艾博维定价策略及效果 - 观点:艾博维修美乐采用高 WAC 和高返利模式维持高市占率 [8] - 论据:专利到期后仍维持较高市占率,因每年给 PBM 提供大量折扣 [8] 中间商在美国医药流通环节的角色 - 观点:中间商在定价和分销中占据主导地位 [9] - 论据:100 美元处方支出中,保险公司留存 19 美元,PBM 留存 5 美元,非制造商收入份额从 2013 年的 33.2%提升至 2020 年的 50.5% [9] 特朗普最惠国待遇政策内容 - 观点:政策针对 Medicare Part B 中高价药品,有四项核心内容 [10][12] - 论据:与 OECD 高收入国家挂钩确定报销最高限额,包括制定目标价、扩大低价药品进口、采取关税反制、推行 DTC 模式等 [10][12] 最惠国药价政策面临的挑战 - 观点:政策面临多重挑战,短期影响有限,长期落地周期长 [13][14] - 论据:无明确实施细则,需在奥巴马医改框架下实施,行政命令无法律强制效力 [13][14] 最惠国药价政策对中国创新医药企业的影响 - 观点:对中国创新医药企业有多方面影响 [15] - 论据:跨国企业对中国创新医药 BD 需求增加,中国创新医企需构建差异化产品管线,仿制及生物类制剂企业可能迎来发展窗口但竞争加剧 [15] 最惠国定价政策对全球创新医企战略布局的影响 - 观点:长期影响全球创新医企战略布局 [16] - 论据:中国创新企业可能调整研发投资策略,加强对美市场依赖风险管控,探索新兴市场授权合作 [16] 其他重要但是可能被忽略的内容 - 2022 年美国处方药价格是其他 33 个国家平均水平的 2.78 倍,其中品牌创新药价格是其他国家的 4.2 倍,无品牌仿制药价格是其他国家的 0.67 倍 [5] - 仿制药占美国整个处方销售量 90%,显著高于其他国家 41%的比例,而品牌创新药销售量仅占 7%,从销售额来看,创新药占整个美国处方支出的 87%,仿制销量虽占 90%,但其销售额只占 8% [5] - 零售商在 AWP 基础上加价约 20%形成最终零售价 [6] - 拥有健康保险者通过 PBM 向保险公司提交索赔,由 PBM 代表保险公司与生产商谈判获取返利并收取管理服务费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