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eljanz
搜索文档
Jim Cramer Highlights the Woes of Pfizer and the Drug Sector
Yahoo Finance· 2025-11-07 03:20
公司表现与股价 - 公司股价表现疲软 正挣扎于25美元水平 价格增长有限[2] - 公司股票历史性便宜且正变得更便宜 被描述为“真正的公司”但正在承压[1] - 股东似乎满足于7%的股息收益率 而非价格升值[2] 公司业务与财务 - 公司业务涵盖心血管、传染病、肿瘤学和免疫学等多个治疗领域[2] - 公司主要产品包括Comirnaty、Paxlovid、Eliquis、Prevnar、Ibrance和Xeljanz等领先品牌[2] - 股息被认为安全 且有现金流作为支撑[2]
Here's What Key Metrics Tell Us About Pfizer (PFE) Q3 Earnings
ZACKS· 2025-11-05 00:01
财务业绩概览 - 2025年第三季度营收为166.5亿美元,同比下降5.9% [1] - 季度每股收益为0.87美元,低于去年同期的1.06美元 [1] - 营收超出市场一致预期0.3%,市场预期为166亿美元 [1] - 每股收益大幅超出市场一致预期31.82%,市场预期为0.66美元 [1] 细分业务表现 - 专科护理业务全球营收为44.1亿美元,同比增长2.8%,超出市场预期的43.1亿美元 [4] - 初级护理业务中的Eliquis全球营收为20.2亿美元,同比增长24.6%,超出市场预期的19.4亿美元 [4] - Pfizer CentreOne全球营收为3.44亿美元,同比增长20.7%,但低于市场预期的5.58亿美元 [4] 核心产品表现 - 肿瘤药物Lorbrena在美国市场营收为1.03亿美元,同比增长25.6%,但低于市场预期的1.18亿美元 [4] - 肿瘤药物Lorbrena在国际市场营收为1.65亿美元,同比增长33.1%,超出市场预期的1.44亿美元 [4] - 肿瘤药物Ibrance全球营收为10.6亿美元,同比下降2.8%,但超出市场预期的9.88亿美元 [4] - 肿瘤药物Xtandi全球营收为5.78亿美元,同比增长3%,略低于市场预期的5.91亿美元 [4] - 肿瘤药物Inlyta全球营收为2.26亿美元,同比下降8.5%,但超出市场预期的1.87亿美元 [4] 其他重点产品 - 初级护理业务中的Comirnaty在美国市场营收为8.7亿美元,大幅超出市场预期的6.22亿美元 [4] - 初级护理业务中的Comirnaty在国际市场营收为2.82亿美元,同比增长9.3%,但低于市场预期的5.21亿美元 [4] - 专科护理药物Xeljanz全球营收为3.13亿美元,同比下降2.5%,但超出市场预期的2.26亿美元 [4] - 专科护理药物Inflectra全球营收为1.73亿美元,同比增长37.3%,超出市场预期的1.17亿美元 [4] 股价表现 - 公司股价在过去一个月下跌6.7%,同期标普500指数上涨2.1% [3] - 公司股票目前Zacks评级为4级(卖出),预示近期可能跑输大市 [3]
Pfizer's Q3 Non-Oncology Performance: Here's What to Expect
ZACKS· 2025-10-20 23:15
核心观点 - 辉瑞公司将于2025年11月4日公布第三季度财报 投资者将重点关注其非肿瘤药物板块的表现 [1][7] 肿瘤业务板块 - 肿瘤药物贡献公司总收入的25%以上 关键产品包括Ibrance、Xtandi、Lorbrena、Braftovi/Mektovi以及通过收购Seagen获得的抗体药物偶联物如Padcev [1] 初级保健业务板块 - 与百时美施贵宝合作的抗凝药物Eliquis收入和直接销售额预计增长 主要受全球需求趋势推动 但部分被《通货膨胀削减法案》导致的降价以及部分非美国市场的价格侵蚀所抵消 [3] - 关键疫苗沛儿销售收入预计增长 主要受成人适应症强劲使用推动 但可能部分被儿科适应症销售下降所抵消 [3] - COVID-19疫苗Comirnaty和口服抗病毒药物Paxlovid收入预计增长 与第二季度趋势相似 Paxlovid大部分收入预计来自商业渠道 其第三和第四季度销售额预计高于上半年 [4] - 新型RSV疫苗Abrysvo销售可能受到美国免疫实践咨询委员会对RSV疫苗接种建议范围的限制而受损 [5] - 偏头痛药物Nurtec ODT/Vydura销售可能受美国强劲需求及近期在某些国际市场上市推动 但部分被IRA医疗D部分重新设计和340B计划的影响所抵消 [5] 专业护理业务板块 - 心脏药物Vyndaqel销售可能保持强劲 受持续的需求增长推动 [6] - 风湿性关节炎药物Xeljanz和Enbrel的销售额可能下降 [6][7]
每日投资策略-20251013
招银国际· 2025-10-13 11:22
核心观点 - 报告认为中美贸易冲突升级是近期市场波动的主要原因,但双方态度缓和后市场担忧情绪下降[3] 未来两周中国股市可能随中美贸易冲突变化而波动,11月和12月股市可能迎来新一轮上涨,驱动因素包括元首会见后贸易冲突降级、美联储进一步降息和中国可能开启新一轮财政刺激[3] 进入12月公募基金年底业绩考核期后,板块轮动可能加快,前期涨幅较大板块可能因止盈而回调[3] 全球市场表现 - 环球主要股市上日普遍下跌,其中美国纳斯达克指数单日跌幅最大,达-3.56%[1] 深圳创业板指数年内累计涨幅最高,达45.37%[1] - 港股方面,恒生科技指数单日下跌-3.27%,年内累计上涨40.10%[1] 港股分类指数中,恒生工商业单日跌幅最大(-2.65%),而恒生公用事业和恒生地产单日小幅上涨[2] - 美股上周五大跌,信息技术、可选消费与能源板块领跌,防御性板块如必选消费、公用事业与医疗保健跑赢[3] 中国市场动态与驱动因素 - 中国股市上周五大幅回调,直接诱因是中国拟对美船舶征收特别港务费以及加强对稀土产品和技术出口管制,导致中美贸易冲突升级[3] A股市场中半导体、电气设备与软件服务跌幅居前[3] - 南向资金净卖出3.99亿港币,中芯国际、阿里巴巴与华虹半导体净卖出规模居前,小米集团获得净买入[3] - 9月以来A股券商调研公司集中在机械设备、电子、医药生物、电力设备、基础化工、计算机等行业[3] - 历史数据显示(2010-2024年),前三个季度涨幅靠前行业在第四季度涨幅通常落后[3] 医药行业观点与机会 - 报告看好医药板块回调带来的抄底机会,MSCI中国医疗指数2025年初至今累计上涨74.9%,跑赢MSCI中国指数35.8%,近期回调约3%[4] 看好理由包括资本市场融资复苏、创新药出海交易规模上涨以及美国降息背景下CXO行业有望在2025年下半年迎来业绩修复[4] - 创新药行业的持续上涨动力将主要来源于海外合作伙伴对于已授权管线的临床推动,同时看好消费医疗的估值修复机会[6] 推荐关注三生制药、巨子生物、药明合联、固生堂、中国生物制药、信达生物[6] - 以辉瑞为例,美国药品定价体系正从市场定价逐渐转为政府更多直接参与的模式,但中长期看美国仍将是全球创新药的最大支付方和中国创新药出海的最大市场[5] 重点公司分析:中国生物制药 - 中国生物制药的PDE3/4抑制剂TQC3721二期临床数据亮眼,治疗4周后,6mg组受试者FEV1峰值较安慰剂组高147ml,在LAMA亚组中更是高出239ml[6][8] 该药展现出良好的安全性和耐受性[7] - TQC3721是全球研发进度第二且唯一处在临床三期的PDE3/4抑制剂,具备成为重磅炸弹级别药物的潜力[7][9] 竞争对手Verona的恩司芬群2024年获批,其二季度销售额达1.03亿美元,环比增长44%,默沙东于今年7月宣布以100亿美元收购Verona[9] - 报告维持对中国生物制药的"买入"评级,目标价9.40港元,基于DCF模型(WACC: 10.01%, 永续增长率: 2.0%)[10] 预计其2025年/2026年/2027年收入增速分别为+19.1%/+4.4%/+10.6%[10] 其他市场与资产表现 - 日元兑美元因日本执政联盟破裂出现反弹[3] 欧债收益率回落[3] - 避险情绪上升推动美债与黄金上涨,而原油、铜及加密货币大跌[3] 全球第三大稳定币USDe短暂失去与美元锚定,暴露稳定币机制在极端市场条件下的脆弱性[3] - 美股三季报开启,市场对第三季度盈利增速的一致预测在7.4%左右,AI板块仍是关注焦点[3]
中国医药:回调带来抄底机会
招银国际· 2025-10-13 10:54
行业投资评级 - 报告对中国医药行业持积极看法,认为近期回调带来抄底机会 [1] 核心观点 - MSCI中国医疗指数2025年初至今累计上涨74.9%,跑赢MSCI中国指数35.8% [1] - 近期医药板块略有回调(MSCI中国医疗指数上周下滑3%),认为这将带来抄底机会 [1] - 由于资本市场融资复苏、创新药出海交易规模上涨,国内创新药研发需求出现回暖 [1] - 叠加美国降息,CXO行业有望在2H25E迎来业绩修复 [1] - 建议投资人关注已授权的创新药管线在海外的临床推进 [1][4] - 创新药行业具备高风险、高投入、长周期的特征,BD合作的背后是多年持续的研发成果积累 [4] - 中国创新药的国际竞争力仍将不断增强,但中国在全球创新药授权合作的份额将稳步提升,而非持续爆发性增长 [4] - 建议关注已授权管线在海外的临床推进,原因是临床推进的确定性较高,将成为股价上涨的催化剂,且最终的价值实现仅少部分来自授权交易的首付款,绝大部分仍需依靠品种的商业化成功带来的里程碑付款和销售分成 [4] - 预期辉瑞将在年内公布三生制药的707(PD-1/VEGF)的海外临床计划,关注重点在707与辉瑞的多个ADC产品的联用 [4] - 辉瑞与美国政府达成协议,以降价换取关税优惠,辉瑞将在新设立的处方药直销消费者网站"TrumpRx"上以平均50%的折扣出售部分药品 [4] - 辉瑞承诺在美国投资700亿美元用于建设研发和本土生产设施,并获得了为期三年的药品关税豁免 [4] - 美国药品定价体系正从市场定价逐渐转为政府更多直接参与的模式,但这个转变或将需要较长的过程 [4] - 中长期内,美国或许仍是全球创新药的最大支付方,也是中国创新药出海的最大市场 [4] - 展望未来,创新药的持续上涨动力将主要来源于海外合作伙伴对于已授权管线的临床推动 [4] - 看好消费医疗的估值修复机会 [4] 重点公司估值与评级 - 三生制药(1530 HK):评级买入,市值8,785.0百万美元,目标价37.58,上行空间34%,FY25E P/E 6.8x,FY26E P/E 23.7x [2] - 巨子生物(2367 HK):评级买入,市值7,357.4百万美元,目标价71.30,上行空间33%,FY25E P/E 22.5x,FY26E P/E 18.4x [2] - 药明合联(2268 HK):评级买入,市值11,068.0百万美元,目标价74.00,上行空间3%,FY25E P/E 52.2x,FY26E P/E 39.1x [2] - 固生堂(2273 HK):评级买入,市值984.2百万美元,目标价48.28,上行空间54%,FY25E P/E 16.1x,FY26E P/E 12.1x [2] - 中国生物制药(1177 HK):评级买入,市值18,809.2百万美元,目标价9.40,上行空间21%,FY25E P/E 21.1x,FY26E P/E 32.7x [2] - 信达生物(1801 HK):评级买入,市值20,683.1百万美元,目标价109.48,上行空间17%,FY25E P/E 147.8x,FY26E P/E 102.6x [2] 行业数据与图表 - 图3显示基本医疗保险(含生育保险)结余率 [5][6] - 图5显示医药制造业营业收入及利润总和累计同比 [8] - 图4显示基本医疗保险(含生育保险)基金收入累计增速 [9][10] - 图6显示基本医疗保险(含生育保险)统筹基金收支金额 [11][14] - 图1显示MSCI中国医疗保健指数相对收益率 [12] - 图2显示MSCI中国医疗保健指数动态市盈率 [13] - 图7显示H/A股价差,例如昭衍新药H/A价差-45.56%,康希诺-43.60%,上海医药-39.10% [15] - 图8显示药明生物动态市盈率 [16][17] - 图10显示石药集团动态市盈率 [18][19] - 图12显示迈瑞医疗动态市盈率 [20][21][22] - 图9显示药明康德动态市盈率 [23][24] - 图11显示恒瑞医药动态市盈率 [25][26] - 图13显示智飞生物动态市盈率 [27][28][29]
Is PFE Stock a Buy After 14% Rise Post Drug Pricing Deal With Trump?
ZACKS· 2025-10-03 23:01
公司与政府协议 - 公司与特朗普政府达成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协议 旨在降低处方药成本并增加在美国的创新和制造业投资 [1] - 公司将部分药物价格大幅下调至与可比发达国家一致 并通过TrumpRxgov平台提供关键疗法折扣 折扣幅度最高达85% 平均为50% [2] - 作为交换 公司获得为期三年的药品进口关税豁免 条件是增加美国制造业投资 公司承诺在未来几年额外投入700亿美元用于加强其在美国的研发和生产 [3] 市场反应与行业影响 - 公司股价上涨近14% 因该协议缓解了药品和生物技术行业今年面临的两大担忧 即关税和最惠国定价 [4] - 其他大型制药公司股价亦上涨 因市场预期它们可能成为下一个与政府签署类似协议的候选者 许多公司已承诺投入数十亿美元增加国内投资 [4] 肿瘤学业务实力 - 公司是肿瘤学领域最大和最成功的制药商之一 收购Seagen加强了其在肿瘤学领域的地位 [6] - 肿瘤学收入在2025年上半年增长9% 主要受Xtandi、Lorbrena、Braftovi-Mektovi组合和Padcev等药物驱动 [6] - 公司已进入肿瘤学生物类似药领域 并上市了六种癌症生物类似药 其肿瘤学临床管线有多个候选药物进入后期开发阶段 预计到2030年将拥有八种或更多重磅肿瘤药物 [7] 新产品与收购驱动增长 - 非COVID业务收入正在改善 主要由Vyndaqel、Padcev、Eliquis等关键在售产品 新上市产品以及收购的产品(如Nurtec和Seagen产品)驱动 [9] - 2025年上半年 新上市和收购的产品带来了47亿美元收入 较去年同期运营增长约15% [9] - 公司预计2025年至2030年的收入复合年增长率约为6% Seagen收购预计将在2030年贡献超过100亿美元的风险调整后收入 并在2030年后具有显著增长潜力 [10][11] 面临的挑战与风险 - COVID产品销售额从2022年的567亿美元下降至2024年的约110亿美元 尽管2025年销售额在经历过去两年大幅下滑后趋于稳定 但其销售存在不确定性且可能在未来几年进一步下降 [12] - 公司预计2025年因专利到期对收入的负面影响为中等 但在2026-2030年期间影响将显著 因为包括Eliquis、Vyndaqel、Ibrance、Xeljanz和Xtandi在内的几种关键产品将面临专利到期 [13] - 根据IRA进行的医疗保险D部分重新设计在2025年第一季度生效 预计将对公司产生约10亿美元的不利影响 高价药物受影响最大 [14] 财务状况与估值 - 公司今年迄今股价上涨21% 而行业涨幅为83% [15][17] - 从估值角度看 公司相对于行业具有吸引力 交易价格低于其5年均值 其远期市盈率为870 显著低于行业的1593及其5年均值1063 且股价远低于其他大型制药公司 [18] - Zacks共识预期显示 2025年每股收益预估在过去60天内从307美元升至314美元 2026年每股收益预估从306美元升至310美元 [20][21] 战略举措与未来展望 - 公司正致力于扩大其已批准产品(包括肿瘤和非肿瘤)的标签适应症 如Padcev、Adcetris、Litfulo、Nurtec、Velsipity和Elrexfio等 [8] - 公司预计通过成本削减和内部重组 到2027年底将实现77亿美元的节约 尽管未来三年因专利到期预计收入增长不强 但预计每股收益将增长 [22] - 公司股息收益率约为7% 上月宣布最终协议收购肥胖药物开发商Metsera 以重新进入利润丰厚的肥胖症领域 [22][23]
大涨6.83%!“美国降价换欧洲涨价”!美国政府与辉瑞达成“标杆协议”,并上线药品直销网站“TrumpRx”
美股IPO· 2025-10-01 11:16
协议核心内容 - 辉瑞通过提供药品降价换取为期三年的药品关税豁免,成为首个达成此类协议的药企[3][4] - 辉瑞同意在政府直销网站TrumpRx上以平均50%的折扣价销售部分药品,折扣幅度在50%到甚至100%[1][10] - 辉瑞向医疗补助计划患者提供"最惠国"定价,即药企在美国售价不得高于在其他参考国家的最低价[3][10] - 协议要求辉瑞进一步投资美国制造业以维持关税豁免,公司计划在美国重建药品生产和研发设施[10] 具体药品降价细节 - 辉瑞将以平均50%、最高85%的折扣提供其大部分初级保健治疗药物和某些专科品牌药物[12] - 更年期药物Duavee售价30美元,较当前价格折扣85%;湿疹药膏Eucrisa患者支付162美元,降价80%;膀胱过度活跃症药物Tovias售价42美元,折扣85%[12] - 受降价影响的疾病包括偏头痛、类风湿性关节炎等,超过1亿名患者受到影响[12] - 但降价药物似乎并非公司重要收入来源,例如Xeljanz在2024年全球销售额为3.49亿美元,较2023年下降29%[12] 全球定价策略调整 - 白宫正与G7成员国及瑞士、荷兰谈判,以期提高这些国家的药品价格来平衡美国降价的影响[1][4] - 美国贸易代表和商务部正与其他国家合作解决"压低药价的不公平歧视性做法",白宫官员直言"我们将看到海外药品价格上涨"[1][4] - 如果辉瑞因海外药价上涨获得更多收入,公司同意将部分收入汇回美国用于惠及美国患者[11] - 部分制药公司如百时美施贵宝已开始以更高价格在海外推出新药,调整全球定价策略[11] 市场与行业影响 - 协议宣布后辉瑞股价周二收涨6.8%,盘中涨幅曾扩大到7%以上,刷新日高时涨近7.5%[4] - 特朗普警告其他药企如不能达成类似协议将征收5%-8%的关税,礼来制药股价收涨约5%[6] - 该协议为其他制药企业设定了可循路径,允许在价格方面做出让步以避免更严厉的"最惠国待遇"政策或关税[13] - 协议是特朗普政府推动将美国药品价格与海外较低价格挂钩政策的一部分[8] 政策背景与动机 - 特朗普政府原计划自10月1日起对专利及品牌药品加征100%关税,给制药行业带来压力[9] - 辉瑞CEO表示关税威胁促成了此次协议的达成[9] - 特朗普政府目标是改变国际"搭便车"现象,即美国消费者为全球药品研发成本支付过高份额[11] - 特朗普称正设法降低医疗保险成本,协议适用于联邦医疗保险Medicare、医疗补助Medicaid和商业保险机构覆盖药品[6][10]
特朗普宣布达成降价协议,辉瑞获药品关税三年豁免,盘中涨超6%
华尔街见闻· 2025-10-01 02:55
协议核心内容 - 辉瑞通过提供药品降价协议换取为期三年的药品关税豁免 [1][2] - 辉瑞将在政府运营的直销网站TrumpRx上以平均50%的折扣价销售部分药品 [1][2] - 辉瑞将为医疗补助计划参保人员提供“最惠国”定价,即在美国售价不高于其他参考国家最低价 [1][2] - 辉瑞承诺在联邦医疗保险、医疗补助和商业保险覆盖的新药中提供同样定价 [2] - 辉瑞获得关税豁免的前提是进一步投资美国制造业,公司计划重建在美生产和研发设施 [2] 具体药品降价细节 - 辉瑞将以平均50%、最高85%的折扣提供大部分初级保健治疗药物和某些专科品牌药物 [3] - 降价药物覆盖超过1亿名患者,涉及疾病包括偏头痛、类风湿性关节炎等 [3] - 更年期药物Duavee售价30美元,较当前价格折扣85% [3] - 湿疹药膏Eucrisa患者支付162美元,价格降低80% [3] - 膀胱过度活跃症药物Tovias售价42美元,折扣85% [3] - 但降价药物似乎非公司重要收入来源,例如Xeljanz在2024年全球销售额为3.49亿美元,较2023年下降29% [3] 市场与行业反应 - 协议宣布后,辉瑞股价周二午盘涨幅一度扩大到6%以上 [1] - 分析师认为协议对辉瑞股票和更广泛制药行业是积极的,增加了确定性并可能使总统政策偏离制药关税 [4] - 该协议为其他制药企业设定了可循路径,允许在价格方面做出让步以避免更严厉政策 [4] - 特朗普警告若不能与其他药企达成类似协议,将对其征收关税 [1]
3 Reasons Pfizer's 7%-Yielding Dividend Is Getting Safer
The Motley Fool· 2025-08-13 16:51
核心观点 - 辉瑞公司7%的远期股息收益率吸引力增强 股息安全性得到三方面支撑 [1][2][14] 自由现金流改善 - 2025年上半年股息支付49亿美元 但自由现金流仅5.71亿美元 主要因21亿美元税务汇回和BioNTech毛利分成支付 [3][4] - 公司预计2025年下半年现金流改善 并通过成本削减计划在2027年底前实现约77亿美元节支 [4][5] - 其中5亿美元将再投资于研发管线 其余部分将显著提升自由现金流 [5] 财务灵活性提升 - 资本分配策略优先维持并增长股息 其次为业务再投资和股票回购 [6] - 债务负担约617亿美元 但总杠杆率已从目标3.25降至2.7 为公司提供更大财务灵活性 [7][8] - 完成Seagen收购后现金生成速度快于预期 支持股息维持与增长目标 [8] 新产品管线进展 - 面临专利悬崖风险:Inlyta(2025)、Xeljanz/Eliquis(2026)、Ibrance/Xtandi(2027)、Vyndaqel系列(2028)将失去独占权 [9][10][11] - 新上市产品和收购产品预计抵消收入损失:Elrexfio第二季度销售额同比增长近四倍 多发性骨髓瘤市场预计2027年达440亿美元 [12] - 抗体药物偶联物Sigvotatug vedotin针对非小细胞肺癌市场 预计2030年超600亿美元 [13] - 与中国3SBio达成的双特异性抗体SSGJ-707授权协议 瞄准550亿美元PD-1免疫治疗市场 [13][14]
If You'd Invested $1,000 in Pfizer (PFE) Stock 3 Years Ago, Here's How Much You'd Have Today
The Motley Fool· 2025-08-12 09:16
历史股价表现 - 三年前投资1000美元持有辉瑞股票并 reinvested dividends 至2025年8月8日价值降至585美元 亏损幅度达41.5% [1] - 同期标普500指数年均回报率约17% 同等1000美元投资增值至1615美元 [1] 未来增长前景 - 公司管线包含超过100个活跃研发项目 其中多数集中于肿瘤学领域 [3] - 持续获得药物新增适应症批准 并通过成本削减措施提升盈利能力 [3] - 当前股息收益率高达7% 为投资者提供现金流回报 [4] 业务转型挑战 - COVID-19疫苗和Paxlovid治疗药物需求下降导致近期业绩同比下滑 [3] - 多款重磅药物包括Eliquis、Ibrance、Inlyta、Xeljanz、Xtandi和Vyndaqel将在未来几年面临专利到期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