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期货市场程序化交易管理
icon
搜索文档
大商所就《大连商品交易所程序化交易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公开征求意见
快讯· 2025-06-27 17:00
大连商品交易所程序化交易管理办法征求意见 - 大连商品交易所拟制定《大连商品交易所程序化交易管理办法》并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 [1] - 管理办法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期货和衍生品法》《期货交易管理条例》等法律法规制定 [1] - 管理办法共七章40条 包括总则 报告管理 系统接入管理 主机托管和席位管理 交易监测与风险管理 监督管理 附则 [1]
非银金融行业跟踪周报:险资预计持续增配红利股-20250615
东吴证券· 2025-06-15 19:04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 非银金融行业维持“增持”评级 [1][4][26] 报告的核心观点 - 非银金融目前平均估值较低,具有安全边际,攻守兼备,行业推荐排序为保险>证券>其他多元金融,重点推荐新华保险、中国财险、中国人保、中国平安、中信证券、同花顺、九方智投控股等 [4][48] 各部分总结 非银行金融子行业近期表现 - 最近5个交易日(2025年06月09日 - 2025年06月13日)非银金融板块各子行业均跑赢沪深300指数,保险行业上涨2.07%,多元金融行业上涨1.45%,证券行业上涨0.88%,非银金融整体上涨1.28%,沪深300指数下跌0.25% [4][9] - 2025年以来(截至2025年06月13日),保险行业表现最好,其次为多元金融行业,保险行业上涨3.18%,多元金融行业下跌2.53%,证券行业下跌7.98%,非银金融整体下跌4.31%,沪深300指数下跌1.80% [10] - 公司层面,最近5个交易日中,保险行业新华保险、中国太保表现较好,天茂集团(强制停牌)相对落后;证券行业信达证券、湘财股份表现较好,哈投股份表现较差;多元金融行业*ST仁东、南华期货涨幅较大,海南华铁表现较差 [11] 非银行金融子行业观点 证券 - 2025年06月交易量同比大幅提升,截至6月13日,6月日均股基交易额为14783亿元,较上年6月上涨79.76%,较上月增长7.58%;截至6月12日,两融余额18213亿元,同比提升20.55%,较年初下降2.32%;截至6月13日,6月IPO发行3家,募集资金17.85亿元 [4][15] - 中证协修订发布《证券公司履行社会责任专项评价办法》,将“服务绿色发展和‘双碳’目标”“服务创新发展”等两项指标并入证券公司做好金融“五篇大文章”专项评价,新增“服务区域协调发展情况”“政府支持机构债券中标情况”两项指标,调整“社会责任工作获得表彰或奖励情况”“开展投资者教育活动情况”两项指标的具体要求 [4][19] - 6月权益市场表现亮眼,截至6月13日,2025年6月沪深300指数上涨0.62%,创业板指数上涨2.54%,上证综指上涨0.88%,中债总全价指数上涨0.26%,万得全A指数上涨1.34% [16] - 目前(2025年06月13日)券商行业(未包含东方财富)2025E平均PB估值1.2x,一批优质特色券商有望脱颖而出 [4][20] 保险 - 财政部明确非上市险企自2026年1月1日起执行新会计准则(I17和I9),确有困难需暂缓执行的保险公司,应在6月30日前提交书面材料说明原因,允许非上市险企根据规定简化处理 [21] - 预计新准则执行后,非上市险企将面临净利润波动加剧和净资产下滑压力,执行后将进一步推动险资对OCI股票的配置 [22][23] - 金监总局披露4月保费情况,寿险保费持续复苏,财险业务增速稳健,1 - 4月人身险原保费20966亿元,同比+1.8%,4月单月人身险公司原保费规模达2879亿元,同比+11.6%;1 - 4月产险公司保费达6486亿元,同比+5.2%,4月单月产险公司保费达1331亿元,同比+5.5% [4][24] - 保险业经营具有显著顺周期特性,未来随着经济复苏,负债端和投资端都将显著改善,2025年06月13日保险板块估值0.58 - 0.96倍2025E P/EV,处于历史低位 [4][26] 多元金融 信托 - 2024年信托资产规模达到29.56万亿元,比2024年6月末增加2.56万亿元、增长9.48%,比2023年末增加5.64万亿元、增长23.58%;2024年信托业经营收入为940.36亿元,同比增幅为8.89%;利润总额为230.87亿元,同比降幅为45.52% [30] - 信托行业政策超红利时代过去,进入平稳转型期,信托公司将通过强化管理、完善内部流程、产品创新等谋求转型 [34] 期货 - 证监会发布《期货市场程序化交易管理规定(试行)》,加强对期货市场程序化交易的全过程监管 [35] - 2025年5月全国期货交易市场成交量为6.79亿手,成交额为54.73万亿元,同比分别下降4.51%和1.55% [37] - 2025年4月期货公司实现营业收入30.73亿元,同比下滑5.82%,环比2025年3月下降16.92%;净利润7.82亿元,同比下滑5.08%,环比2025年3月下滑44.60% [41] - 预计以风险管理业务为代表的创新型业务是期货行业未来转型发展的重要方向,截至2025年4月30日,92家期货公司备案设立95家风险管理公司,4月期货风险管理公司实现业务收入162.20亿元,环比3月增长28.24亿元,净利润3.15亿元,环比3月增长1.35亿元 [42] 行业排序及重点公司推荐 - 行业推荐排序为保险>证券>其他多元金融,重点推荐新华保险、中国财险、中国人保、中国平安、中信证券、同花顺、九方智投控股 [4][48] - 保险行业受益于经济复苏、利率上行,储蓄类产品销售占比大幅提升,负债端预计持续改善,长期看好健康险和养老险发展空间 [4][48] - 证券行业转型有望带来新的业务增长点,受益于市场回暖、政策环境友好,券商经纪业务、投行业务、资本中介业务等均受益 [4][48]
期货业大消息!年度“大考”最新修订
券商中国· 2025-06-15 07:15
期货公司分类评价规定修订 - 证监会发布《期货公司分类评价规定(征求意见稿)》,对2009年发布的原规定进行第四次修订,共44条,优化扣分和加分标准并简化流程 [2] - 分类评价采用计分制(基准分100分),根据得分将期货公司分为5类11级(A到E),每年评价一次并公开结果 [3] - 评价期划分:持续合规与风控指标采用上年5月1日至当年4月30日,其他指标采用上年全年数据,财务数据以审计报表为准 [3] 扣分标准调整 - 细化监管措施、行政处罚和刑事处罚扣分(0.5-10分),例如撤销业务许可从扣20分降至7分,罚款从扣15分降至5分 [4] - 新增评价期外监管措施追溯条款:若违规行为发生在评价期内且监管认为必要,可纳入当期评价 [4] - 删除市场竞争力加分的最低合规线,改为严重违规或重大风险事件直接取消加分 [4] - 风险监管指标不达标被扣分时,月均剩余净资本指标不予加分 [4] - 同一违规事项对公司和人员不重复扣分,按较重者执行 [4] 加分指标优化 - 服务实体经济指标调整:将"机构客户日均持仓"改为"产业客户日均持仓",新增"中长期资金客户日均持仓"并明确定义 [5] - 市场竞争力指标重组为3大类9项:新增期货做市、衍生品交易业务指标,资产管理业务评价改为"日均持仓保证金" [5] - 衍生品交易服务实体企业规模排名前10%至80%的公司,按区间加0.2-1分 [6] - 删除"加权调整后日均机构客户权益总额""成本管理能力""净资产收益率"等指标,取消A类评级的客户权益总额限制条件 [6] - 特殊情形激励包括配合风险处置、连续3期无扣分、公司合并等 [6] 监管导向 - 修订旨在差异化配置监管资源,引导期货公司合规经营并提升服务实体经济能力 [6] - 同步发布《期货市场程序化交易管理规定(试行)》,强化全过程监管,2025年10月实施 [2]
期货市场程序化交易管理规定重磅落地,突出对高频交易的重点监管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6-13 23:31
程序化交易管理规定核心内容 - 中国证监会发布《期货市场程序化交易管理规定(试行)》,自2025年10月9日起实施 [1] 定义与特征 - 程序化交易指通过计算机程序自动生成或下达交易指令的行为 [2] - 高频交易定义为具备以下特征的程序化交易:短时间内报单/撤单笔数或频率较高、日内报单/撤单笔数较高、证监会认定的其他特征 [2][7] - 高频交易具体标准由期货交易所制定 [2] 公平性原则要求 - 程序化交易需遵守法律法规及交易所规则,不得影响系统安全和正常交易秩序 [3] - 期货交易所和期货公司应公平分配技术资源 [1] 报告与责任划分 - 期货业协会制定程序化交易委托协议必备条款,期货公司与客户需签订协议明确权利义务 [4] - 程序化交易者需完整报告信息,经期货公司核查后向交易所报告,交易所反馈确认后方可交易 [4] 技术系统规范 - 程序化交易者技术系统需具备异常监测、阈值管理功能,期货公司系统需有验资验仓、权限控制等功能 [5] - 期货公司需测试客户技术系统并保存记录,不得开放管理权限给客户,禁止利用系统非法经营 [5] 席位与资源管理 - 期货交易所需建立主机托管报告制度和席位管理制度,遵循安全公平原则 [6] - 期货公司需公平分配交易席位,对异常交易客户不得提供主机托管服务 [6][8] 监管与风控要求 - 程序化交易机构需建立并执行相关制度,合规负责人需履职 [9] - 期货公司需监控客户程序化交易行为,首席风险官需履职 [9] - 交易所需实时监测程序化交易,重点监控高频交易及异常行为 [9] - 高频交易被列为重点监管对象,交易所需评估其市场影响 [9] - 突发情况下程序化交易者、期货公司及交易所需采取应急措施 [10]
期货交易所对程序化交易进行实时监测监控 对可能影响期货交易所系统安全和正常交易秩序的程序化异常交易行为予以重点监测监控
快讯· 2025-06-13 19:13
期货市场程序化交易监管新规 - 中国证监会公布《期货市场程序化交易管理规定(试行)》,自2025年10月9日起施行 [1] - 期货交易所将对程序化交易进行实时监测监控 [1] - 重点监测监控可能影响系统安全和正常交易秩序的程序化异常交易行为 [1] 程序化异常交易行为监测标准 - 短时间内报单、撤单的笔数、频率或日内报单、撤单笔数达到一定标准 [1] - 短时间内报单、撤单笔数和报撤单成交比或日内报单、撤单笔数和报撤单成交比达到一定标准 [1] - 短时间内大笔、连续或密集报单且成交达到标准,同时期货价格或交易量出现明显异常 [1] - 期货交易所认定的其他需要重点监测监控的情形 [1] 监管细则制定 - 程序化异常交易行为具体标准将由期货交易所制定 [1]
期货交易所应当定期或者不定期对程序化交易者报告的信息进行核查
快讯· 2025-06-13 19:10
期货市场程序化交易管理规定 - 中国证监会公布《期货市场程序化交易管理规定(试行)》,自2025年10月9日起施行 [1] - 期货公司需定期或不定期核查程序化交易客户报告信息,未按规定报告的需督促改正,拒不改正的可拒绝继续接受开仓委托 [1] - 期货交易所需重点核查高频交易者的交易策略类型、最高报撤单频率、单日最高报撤单笔数等信息 [1] - 对未按规定报告的交易者,期货交易所可按照业务规则采取自律管理措施 [1]
期货公司客户从事程序化交易前 应当向期货公司报告有关信息
快讯· 2025-06-13 19:07
期货市场程序化交易管理规定 - 中国证监会公布《期货市场程序化交易管理规定(试行)》,自2025年10月9日起施行 [1] - 期货公司客户从事程序化交易前需向期货公司报告相关信息 [1] - 期货公司需核查客户报告信息是否符合规定及交易所要求 [1] - 核查无误后,期货公司需向相关期货交易所报告并等待反馈 [1] - 客户收到期货公司确认后方可从事程序化交易 [1]
6月13日电,中国证监会公布《期货市场程序化交易管理规定(试行)》,自2025年10月9日起施行。
快讯· 2025-06-13 19:03
期货市场程序化交易管理规定 - 中国证监会公布《期货市场程序化交易管理规定(试行)》 [1] - 规定自2025年10月9日起施行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