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柔性传感技术
icon
搜索文档
福莱蒽特:斥资2500万元参股钛深科技 布局柔性触觉传感
中证网· 2025-10-19 14:45
投资交易核心 - 福莱蒽特投资钛深科技2500万元,获得6.1106%的股权[1] - 钛深科技是一家专注于柔性触觉传感芯片及触觉AI解决方案的国家高新技术企业[1] 钛深科技技术优势 - 钛深科技首席科学家是第四代柔性传感技术发明者,实现全柔性透明传感器,成本降幅高达90%[2] - 核心技术采用离电触觉传感原理,通过离子材料层接触面积改变感知压力,区别于传统压阻电容技术[2] - 技术实现“温压一体”感知,单点传感器可同时采集温度与压力信号[2] - 技术壁垒根植于完全自主的“材料-配方-工艺”体系,不依赖传统半导体晶圆工艺[2] 福莱蒽特主营业务与协同效应 - 福莱蒽特主营业务为分散染料及其滤饼的研发生产销售,上半年营业总收入3.85亿元,同比下降24.36%,归母净利润3357万元,同比增长24.78%[3] - 营收波动主因是公司优化产品结构,减少低利润滤饼产销,且下游纺织印染行业出现复苏迹象[3] - 投资协同性在于双方可结合材料合成经验与柔性传感技术,研发新型柔性传感高分子复合材料[3] - 福莱蒽特可利用纺织行业客户资源,结合钛深技术开拓智能穿戴、智能服装织物等应用场景[3] 合作前景与市场应用 - 合作有望开发用于智能感知织物、电子皮肤、人机交互界面的新型柔性传感材料[4] - 目标市场包括服饰运动户外等需要高度柔性化、个性化传感解决方案的新兴领域[4] - 合作将推动双方走向战略生态共生[4]
布局北美触觉传感市场 福莱新材于旧金山成立子公司
证券日报· 2025-09-22 21:15
公司战略布局 - 福莱新材全资子公司ApexSensingLLC于2025年9月21日在美国加利福尼亚州旧金山市正式注册成立 [2] - 新公司重点推进北美市场触觉传感产品的销售、技术支持与客户服务 [2] - 通过建立本地化团队快速响应北美客户需求 提供柔性传感全系列产品支持并缩短交货周期 [2] 市场拓展方向 - 新公司依托福莱新材在柔性传感领域的核心技术 为当地合作伙伴提供敏捷供应链支持与定制化解决方案 [2] - 北美是人形机器人创新应用的关键市场之一 公司旨在加强本地合作并深入洞察区域需求 [2] - 加速柔性传感技术与北美产业化进程的深度融合 赋能北美机器人产业实现从"演示"到"实用"的跨越 [2] 全球化战略 - ApexSensingLLC的成立是公司全球化战略的关键一步 [2] - 通过本地化运营提升售后响应效率 加强与国际客户的合作关系 [2] - 子公司设立时间选择在2025年9月21日(美国时间)体现长期战略规划 [2]
招商局创投领投!柔性传感技术新锐力量「赛感科技」完成Pre-A轮融资!
机器人大讲堂· 2025-07-12 11:28
融资信息 - 赛感科技完成数千万元Pre-A轮融资 由招商局创投领投 琥珀资本及博杰股份跟投 资金将用于核心技术投入 产品研发迭代及市场化应用探索 [1] - 招商局创投今年在机器人领域已投资首形科技 千寻智能 逐际动力等企业 此次投资强化其在人形机器人与具身智能领域的布局 [1] 公司背景 - 赛感科技成立于2023年 专注于柔性传感技术 核心业务为高性能柔性智能传感器及机器人电子皮肤的研发 生产与销售 [1] - 技术源自南方科技大学超柔性电子学实验室 研发团队由20余位博士和博士后组成 [2] - 创始人郭传飞为南科大教授 长期研究电子皮肤与柔性电子技术 CEO熊赓超曾任海尔智慧家庭创新中心总经理 具备产业化经验 [2] 产品与技术 - 核心产品包括赛感纳米界面离电型电容技术 触觉传感器 采集器 数据分析软件 提供人形机器人触觉解决方案 [4] - 柔性智能传感器采用可弯曲拉伸材料 具备压力 温度 应变感知能力 具有轻薄化 高弹性特性 [5] - 电子皮肤为柔性传感器集成系统 可模拟人类皮肤的触觉 温度感知及交互功能 [5] 应用领域 - 产品应用于人形机器人 消费电子 汽车电子 医疗健康等领域 智能传感市场规模呈爆发增长 [4] 历史融资 - 天使轮获力合科创 君盛投资等机构支持 [5]
南科大教授创立,柔性智能传感器公司获数千万融资,已在人形机器人、消费电子等行业应用|早起看早期
36氪· 2025-07-11 07:59
公司融资与背景 - 赛感科技完成数千万元Pre-A轮融资 由招商局创投领投 琥珀资本及博杰股份跟投 资金将用于核心技术投入 产品研发迭代及市场化应用探索 [4] - 公司成立于2023年 专注柔性传感技术 聚焦高性能柔性智能传感器及机器人电子皮肤研发 技术源自南方科技大学超柔性电子学实验室 [4] - 创始人郭传飞为南科院长聘教授 国家杰青获得者 研究领域包括电子皮肤 柔性电子技术 申请专利40余件 CEO熊赗超具有海尔集团产业化经验 团队含20余位博士 [5] 技术优势与产品特性 - 采用纳米界面离电型电容技术 通过电子导体与离子导体接触面积变化实现传感 灵敏度与量程兼得 单点传感器量程0-2000kPa 检测限低至1Pa(10mg) [7] - 选用非吸湿性离子凝胶材料 结合微结构仿生设计 在0.1mm超薄基底构建双电层电容结构 解决湿度干扰 温度串扰等痛点 [9] - 实现材料 结构 器件工艺 制备方法到数据分析全链路自主可控 改善传统传感器弊端 达成超灵敏与宽量程统一 [10] 市场应用与商业化 - 产品可应用于人形机器人 消费电子 汽车电子 医疗健康等领域 已进入安踏等头部客户供应链 [10] - 在家庭服务机器人场景可实现衣物材质识别 力度精准调节 在零售场景支持人机交互力度反馈与安全制动 [9] - 全球首条离电型柔性触觉传感器量产线已于2024年拉通 进入批量出货阶段 [3][10] 行业前景与市场规模 - 2022年全球柔性触觉传感器市场规模15.34亿美元 2024年增至26.7亿美元 预计2025年达32.2亿美元 2029年突破50亿美元 [7] - 电子皮肤技术模拟人类皮肤触觉与温度感知 近年成为智能传感领域焦点 呈现爆发式增长 [5] - 投资方认为技术具有显著壁垒 通过标准化与定制化结合 已形成从技术验证到规模应用的闭环 [13]
福莱新材第二代机器人触觉新品发布 解锁机器人三维感知新境界
证券日报· 2025-06-06 11:07
公司动态 - 福莱新材在浙江嘉兴举办机器人触觉第二代新品发布暨产融赋能研讨会,主题为"柔性突破,福莱领航",吸引了人形机器人产业链上下游企业代表、投资机构人士、行业研究者参会 [2] - 公司董事长夏厚君表示第二代产品是对第一代的全面升级,融合了多模态、剪切力等感知能力,优化了材料配方与制备工艺,提升了传感器的灵敏度、耐用性 [2] 产品技术 - 第二代柔性触觉传感器具有三大关键特性:"真柔性"采用全柔性设计,能完美贴合各类复杂曲面,突破传统半柔性或平面传感器的物理限制 [3] - "全曲面"覆盖能力可在机器人灵巧手上完整部署于指尖、指腹、手心、手背等关键区域,实现全域触觉感知 [3] - "三维力"矢量感知能力能精准捕捉并解析垂直力、剪切力等多方向作用力,获取力的大小和方向信息 [3] - 核心技术包括分子层面优化的复合传感材料、仿生表面硅胶模拟人类皮肤结构与微观纹理,以及深度学习触觉识别与多模态感知数据融合技术 [3] 产品线 - 第二代触觉传感器产品线包括FOS-P300(平面版)、FOS-P300T(单曲面版)、FOS-P300S(全曲面版)以及FOS-W500(整手触觉版)等多个型号 [4] - 产品赋予机器人类似"电子皮肤"的全面感知能力,满足智能机器人对高灵敏、多维度触觉反馈的核心需求 [4] 行业前景 - 柔性传感器在未来情感机器人领域具有广阔发展前景,搭载该技术的机器人有望通过触觉反馈实现更自然的人机交互 [4]
【私募调研记录】和聚投资调研明新旭腾
证券之星· 2025-05-20 08:13
公司调研纪要 - 明新旭腾通过多元化材料平台优势参与国内外市场竞争 [1] - 公司在电动化浪潮下深化与新能源车企协同创新,推动传统内饰向智能交互界面转型 [1] - 仿生电子皮肤技术可应用于机器人、医疗健康、消费电子和智能汽车等领域 [1] - 前期研发侧重于核心团队建设,后续将提升表层基底材料性能并寻求柔性传感器合作 [1] - 公司在柔性传感技术领域探索多种技术路径,尚未选定特定路径 [1] - 仿生电子皮肤业务尚处于初期阶段,目前对公司业绩暂不形成影响 [1] 机构背景 - 北京和聚投资管理有限公司成立于2009年,发行并管理十余期私募产品 [2] - 和聚是中国基金业协会的首批特别会员 [2] - 投资团队从业经历均在十年以上,来自国内知名证券研究机构和投资机构 [2] - 团队专注于中国证券市场投资研究,保持主动管理、稳中求进的投资风格 [2] - 和聚多次获得"阳光私募金牛奖"等业内殊荣 [2] - 公司治理结构体现激励充分、投资独立、专业分工、持续经营原则 [2] 机构发展历程 - 2009年3月28日在北京注册成立,7月14日首期产品"和聚1期"成立 [2] - 2010年和聚1期一季度业绩私募排名冠军,全年业绩排名私募前十 [2] - 2011年4月9日荣获第二届"金牛阳光私募管理公司"奖 [2] - 2011年11月2日成为首批新股询价主承销商推荐的机构投资人 [2] - 2013年1月3日成为中国基金业协会第一批特别会员 [2] - 2013年4月20日荣获第四届"金牛阳光私募管理公司"奖 [2] 核心优势 - 长期业绩保持领先 [2] - 经营稳健,治理结构清晰,合规经营 [2] - 独立决策机制保障持有人利益优先 [2] - 健全的长效激励机制保障团队及投资风格稳定 [2] - 专业投资管理团队具备丰富经验和研究资源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