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电子皮肤
icon
搜索文档
又一家深圳机器人企业押注“电子皮肤”赛道!CTO拥有南开&国大(NUS)双博士背景!
机器人大讲堂· 2025-09-14 12:06
公司战略与业务布局 - 正裕工业宣布合作设立深圳斐博森机器人科技有限公司 正式涉足电子皮肤领域[1] - 斐博森公司将专注于机器人用柔性触觉传感技术研发 传感器设计与制造 信号处理系统开发与测试 目标构建完整的柔性触觉传感系统技术闭环[1] - 正裕工业设立斐博森公司目的在于加速推进公司在具身智能及工业领域的战略布局 最终实现投资价值最大化[2] 公司财务与业务背景 - 正裕工业成立于1998年 是国内较早投身汽车悬架系统减震器生产的企业之一 主营业务为汽车零部件 产品包括汽车悬架系统减震器 汽车橡胶减震产品及发动机密封件等[4] - 正裕工业2025年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13.56亿元 同比增长39.62% 归母净利润1.19亿元 同比增长420.67%[6] - 正裕工业表示人形机器人和汽车零部件的供应链存在部分重叠 公司将以在汽车零部件领域积累的经验为基础 在这一高潜力领域寻找产业链上的潜在机会[6] 技术团队与股权结构 - 正裕工业引入技术核心人员董波 董波拥有南开大学光学博士学位与新加坡国立大学电子与计算机工程博士学位 曾在新加坡A*STAR资讯通讯研究院担任科学家 现任深圳技术大学集成电路与光电芯片学院特聘教授[8] - 董波在光子集成器件 SAW/BAW芯片 光电检测等方面贡献突出 发表学术论文140多篇 申请专利30多项 其中10多项已获授权 曾获东盟杰出工程成就奖和新加坡杰出工程成就奖 入选深圳市海外高层次海外留学人才孔雀计划B类 全球前2%顶尖科学家榜单[11] - 斐博森公司由正裕工业与董波合资设立 注册资本1000万元人民币 正裕工业认缴出资600万元占60% 董波认缴出资400万元占40% 董波将负责技术研发工作 组建研发团队并主导传感器相关项目研发[11] 市场前景与竞争格局 - 据Verified Market Reports测算 2033年全球柔性压力传感器市场规模有望达到68亿美元 2025-2033年年均复合增速预计为12.1%[11] - 人形机器人概念受到市场热捧 电子皮肤领域已吸引福莱新材 晶华新材 汉威科技 歌尔股份 申昊科技等头部企业入局[11] 主要竞争对手动态 - 福莱新材2017年涉足柔性传感器领域 2023年7月正式立项 2025年上半年推出一二代柔性触觉传感器 首条柔性传感器中试产线建成投产并已具备批量供货能力 第二代产品实现真柔性 全曲面 三维力感知等关键技术突破[12] - 福莱新材与浙江清华柔性电子技术研究院共建智能感知联合实验室 聚焦柔性电子皮肤与超宽域压力传感器研发 已布局柔性传感器专利20余项 引入海外专家团队 技术成熟度在行业内处于领先水平[14] - 晶华新材2025年6月成立子公司北京晶智感新材料有限公司 专注柔性多模态传感器探索 在世界机器人大会上发布机器人灵巧手全掌全触觉电子皮肤 产品采用压阻式方案 传感核心材料仅0.038毫米厚 每个手指设3个触觉感应点 掌心有4个区域 总计16个感知点[15] - 晶智感在美国硅谷成立分公司并启用研发实验室 聘请柔性电子专家Terry博士担任首席科学家 与灵心巧手等客户联合推进全掌式柔性触觉传感器电子皮肤项目开发[17] - 汉威科技2013年底成立子公司苏州能斯达 是国内最早投身电子皮肤概念探索的主体 掌握柔性压阻 柔性压电 柔性电容 柔性汗液四大核心技术 柔性传感器厚度小于0.3毫米 弯曲100万次仍可正常使用 响应时间不到1毫秒 综合性能达到国际先进水准[18] - 汉威科技已获取百余项相关专利 拥有数条千万支级年产量的柔性传感器生产线 是华为人形机器人的唯一电子皮肤供应商 与小米 雷赛智能 智元机器人等达成合作[20] - 歌尔股份传感器业务收入已占公司营收的15% 碳纳米管电子皮肤研发工作推进顺利 已向行业头部客户供应样品 与国内知名科研院所及韩国浦项科技大学合作开展材料应用探究[21] - 歌尔股份曾验证压电传感器应用于电子皮肤的可行性 凭借在声学 光学 系统集成等领域深厚积累 以及每年超10亿元的研发投入 具备持续突破的技术根基与资金实力[23] - 申昊科技2018年开始关注电子皮肤领域 2021年正式布局该业务 主攻基于电容原理测距的预接触式电子皮肤 自研的电容式预接触电子皮肤已小批量装配于超200套操作机器人内[24] - 申昊科技通过产学研协同模式与斯坦福大学 浙江大学等多所高校携手 电子皮肤基础产品包含接近式 预接触式 接触式 指压式四大品类 正推动下一代接触式电子皮肤研制 计划集成触觉 压力 温度等多模态感知能力 2024年起把电子皮肤与人形机器人视作战略重心[26]
天安新材:参股若铂机器人是公司在智能制造领域战略布局的关键一步
证券日报网· 2025-09-12 21:16
战略投资 - 公司参股若铂机器人 为智能制造领域战略布局的关键一步 [1] - 若铂机器人将获得更多资源和支持 加速技术研发和市场渠道拓展 [1] 技术协同 - 若铂机器人技术产品与公司研发的电子皮肤技术具有协同效应 [1] - 若铂机器人在机器人智能控制方面的技术积累和产品应用经验 将为电子皮肤实践验证与产品落地提供强有力支持 [1] - 此次合作将推动公司在电子皮肤领域的应用突破 [1]
东方电热20250905
2025-09-08 00:19
**东方电热电话会议纪要关键要点总结** **涉及的行业与公司** * 公司为东方电热 主要业务涉及新能源汽车热管理 工业装备 电池材料及设备 家电电加热 机器人电子皮肤等[1][18] * 行业覆盖新能源汽车 光伏 储能 固态电池 硅碳负极材料 机器人等[2][6][9][17] **新能源汽车PTC业务** * 2025年上半年新能源汽车PTC板块实现净利润3500万人民币 订单饱和 24小时加班生产 产能不足正积极扩产[4] * 计划拓展座椅通风 按摩 压力感知等产品 若2026年新产品放量 单车价值量有望从500元提升至1500元[2][4] * 该板块保持高速增长 公司目标是成为汽车热管理集成服务商[4][18] **工业装备板块转型** * 工业装备板块受光伏行业去产能影响 设备需求大幅减少[6] * 公司积极转型熔盐储能和固态电池设备[2][6] * 公司掌握6000伏超高压熔盐储能技术 国内市场占有率超80%[4][13] * 2025年上半年已签订近1亿元熔盐储能合同 全年目标1.5亿至2亿元 预计2026年合同额可达2亿到3亿元[4][13] **电池材料板块进展** * 每月批量供应南京ROG超过2000吨材料[2][7] * 获得亿纬锂能的消费类电池订单[2][7] * 若品质稳定 2026年或批量供应动力类预动力材料[2][7] * ROG年产量约为2万多吨[16] **硅碳负极设备突破与市场前景** * 硅碳负极CVD设备取得突破 单炉产能达500公斤(市场主流为100公斤) 采用非搅拌形式和新型加热方式 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一致性[8] * 已与一家头部企业签订一套供货合同 预计2025年11月中旬交货[8][10] * 该头部企业计划2026年扩产至2万吨 对应设备需求约10-15台 市场份额约1.5亿元[4][10] * 预计2030年硅碳负极需求达50万吨 对应设备市场规模250亿人民币(按每台1000万 共需2500台计算)[9] * 公司凭借技术优势 目标占据30%市场份额 对应75亿人民币市场份额及15亿人民币利润[9] * 设备单台价值量根据配置在1000万到1200万元之间[15] * 预计2026年订单份额可达3至5亿元[10] * 业务板块预计在2026年中旬实现放量[14] **家电板块策略** * 家电板块通过调整产品结构 从传统家用空调转向智能小家电的电加热产品以提高利润率[3] * 销售结构从以内贸为主转向积极拓展外贸客户 三星和ROG已通过审场 预计下半年会有订单放出[3] * 整体稳中向好 公司在家电电加热领域是行业第一[3][20] **机器人电子皮肤业务** * 已向一家主要从事康养方向的头部机器人厂商供应电子皮肤样品 并达成战略合作协议 产线已购置准备批量生产[17] * 2025年下半年该产品将在汽车领域实现批量应用[17] * 在汽车领域 仅传感部分价值约500元 在机器人应用方面 预计未来价值量可超过2000元[19] * 公司未来将聚焦机器人零部件作为百亿级别市场方向之一[18] **其他重要内容** * 公司是预动力材料国内唯一供应商 在新能源汽车PTC领域排名国内第二[20] * 公司目标是在选定赛道中占据30%至50%的市场份额 实现行业领先地位[20] * 硅碳负极作为过渡材料 生命周期预计为5至10年[12] * 已签订硅碳负极设备开发合同 预计2025年第四季度交货[2][6]
电子皮肤,让机器人有了双“灵巧手”
长江日报· 2025-09-06 11:25
技术突破 - 柔性触觉传感电子皮肤为灵巧手单指尖布下96个感应点 全手1000多个感知点 平均每平方厘米集成近100个触觉点形成高密度感知网[2] - 电子皮肤感知精度达到克级 可感知一片羽毛的重量 并能抓取豆腐/果冻/软糖等易碎物品不着痕迹[1][2] - 触觉感应系统响应速度极快 机器手接触物体时数百个感应点在0.1秒内完成压力分析并自动调节抓握力度[2] 生产工艺 - 电子皮肤采用银纳米墨水连续快速打印技术 在柔性基材上一次性完成传感器阵列铺设[3] - 生产工艺实现卷对卷连续化生产 空白材料进入设备后直接输出为成品电子皮肤卷材[3] 产品性能 - 电子皮肤成功通过百万次按压寿命测试 耐受温度范围从-20℃到60℃ 确保长期可靠运行[2] - 目前已开发出手部/躯干/足底三款电子皮肤产品 累计配套人形机器人超千台[3] 市场应用 - 全国超过一半的灵巧手企业采用该电子皮肤技术[3] - 技术延伸至汽车产线和医疗领域 柔性传感技术已应用于智能汽车研发[3][4] 汽车领域应用 - 柔性传感技术应用于智能汽车座椅乘员分类检测和自适应调整系统[5] - 实现方向盘离手监测/内饰板触摸交互/脚踏板智能检测等交互功能[5] - 应用于安全气囊分类分级系统和人体生物学检测功能[5]
鹿山新材(603051.SH):OCA光学胶膜和硅碳负极功能材料有望在人形机器人视觉显示屏模块和电池模块得到应用拓展
格隆汇· 2025-09-01 15:52
核心业务进展 - 公司已实现OCA光学胶膜和硅碳负极功能材料(PAA)的量产并出货 [1] - 上述材料有望应用于人形机器人的视觉显示屏模块和电池模块 [1] 技术优势与研发方向 - 公司拥有27年高性能功能材料领域经验积淀 [1] - 技术优势体现在精密涂布和高分子材料改性方面 [1] - 正整合资源快速切入人形机器人电子皮肤、电子肌肉及仿真皮肤领域(涉及TPE、硅胶等材料) [1] 产业化规划 - 未来将加速人形机器人相关产品的产业化进程 [1]
首程控股:上半年营收7.31亿港元,同比增长36%
新浪科技· 2025-09-01 15:03
财务业绩 - 2025年上半年营收7.31亿港元 同比增长36% [1] - 归母净利润3.39亿港元 同比增长30% [1] - 资产融通业务大幅增长69% [1] - 全年股息率接近8% [1] 战略布局 - 全资子公司首沃投资拟设立机器人先进材料产业公司 [2] - 重点聚焦电子皮肤、腱绳、轻量化PEEK等核心材料 [2] - 通过投资、联合研发与项目孵化推进产业化 [2] - 与科研机构及产业伙伴深度合作弥补机器人性能与成本短板 [2] 投资版图 - 已系统性投资宇树科技、银河通用、松延动力、星海图、加速进化等头部企业 [2] - 投资覆盖人形机器人本体、运动控制、感知交互、智能算法等核心领域 [2] - 推动材料技术突破与应用落地 [2]
业绩增长迅猛,第二增长曲线全面放量!首程控股(0697.HK)演绎"戴维斯双击"
格隆汇· 2025-08-31 20:35
核心观点 - 公司中期业绩表现亮眼 营收和净利润显著增长 股价大幅上涨 展现出强劲的业务韧性和高增长趋势 [1][2][4] - 公司通过双轮驱动战略 以传统基础设施业务为现金流压舱石 同时重点布局机器人产业生态 开辟新的增长曲线 [2][5][9][16] - 公司财务结构稳健 拥有低负债率、高现金储备和高分红政策 为未来扩张提供安全边际和估值弹性 [14][17][20][21] 财务业绩表现 - 上半年总收入7.31亿港元 同比增长36% 其中资产运营业务收入5.11亿港元(增长26%) 资产融通业务收入2.2亿港元(增长69%) [5] - 归母净利润3.39亿港元 同比增长30% 经调整EBITDA为5.87亿港元 同比增长22% [5] - 年内股价累计涨幅超82% 实现业绩与估值共振的"戴维斯双击"行情 [4] 资产运营业务 - 西安咸阳国际机场T5航站楼停车场投入运营 拥有超5200个车位 实现全国交通枢纽"东南西北中"全覆盖战略布局 [6] - 停车场业务向"停车+充电"一体化服务转型 契合新能源汽车发展趋势 [6] - AI智慧客服系统上线后人工客服工作量降低超过50% 提升运营效率和服务质量 [7] 资产融通业务 - REITs业务成功退出部分投资 实现资金回笼 验证"投资-培育-退出"商业闭环成熟运作 [8] - 携手中国人寿设立100亿元人民币平准基金 参与多个REITs项目战略配售 夯实市场地位 [8] - 股权投资基金实现3倍超额收益 其中理想汽车退出带来超70亿港元回报 [5] 机器人产业布局 - 上半年投资宇树科技、银河通用等多家机器人企业 涵盖人形机器人、医疗机器人、工业机器人等前沿领域 [9] - 推动被投企业产品与产业资源深度结合 在工业、智慧交通、医疗和消费端实现多场景落地 [9] - 通过子公司设立机器人先进材料产业公司 布局电子皮肤、腱绳材料等上游环节 完善全产业链生态 [2][10] - 被投企业在世界人形机器人运动会斩获37枚奖牌(12金14银11铜) [11] - 宇树科技已进入IPO辅导阶段 预计2025年下半年上市 [12] 财务优势 - 总资产143.5亿港元 现金储备超80亿港元(含定期存款) 有息负债率仅7.9% [14] - 完全清偿所有银行贷款 可转债转股基本完成 消除二级市场压力 [14] - 连续三年获中诚信、联合资信AAA主体评级 [15] - 2025财年预计派息11.59亿港元 全年股息率近8% [17] - 2025年内累计回购超4000万股 [18] 战略定位与发展前景 - 采用"杠铃策略" 一端以停车、REITs等传统业务为现金流压舱石 另一端布局机器人等前沿科技产业 [21] - 计划到2025年底机器人相关业务实现数千万元收入规模 [16] - 从传统基础设施资产服务企业蜕变为智能经济新基础设施平台 [20] - 获得中金公司、东吴证券等机构买入评级 港股通资金保持增持 [18]
首程控股中期业绩飙升!股息率近8%,新设立材料公司,机器人全链条布局亮相
格隆汇· 2025-08-31 18:48
财务业绩 - 2025年上半年总营收7.31亿港元,同比增长36% [1] - 归母净利润3.39亿港元,同比增长30% [1] - 资产运营业务收入5.11亿港元,同比增长26% [1] - 资产融通业务收入2.2亿港元,同比增长69% [1] - 全年累计派息11.59亿港元,股息率近8% [1] - 回购超4000万股股份 [1] 资产运营业务 - 全国交通枢纽停车网络实现"东南西北中"全覆盖 [1] - 西安咸阳T5航站楼5200车位项目投入运营 [1] - 智能客服系统使人工客服工作量降低逾50% [1] 资产融通与机器人投资 - 通过机器人+REITs双轮驱动业务模式 [1] - 已投资宇树科技、银河通用等十余家头部机器人企业 [2] - 在北京、成都推动机器人在汽车产线、自动充电、医疗手术等场景落地 [2] - 与阿尔特汽车签署战略合作协议,深度应用机器人技术于智能制造与新能源汽车产线 [2] - 被投企业在世界人形机器人运动会共获37枚奖牌 [2] - "冰丝带"场馆外机器人体验店日均流水超3万元 [2] - 首程"机器人4S"店首店将于国庆期间在北京融石广场长期开放 [2] 机器人产业生态布局 - 通过全资子公司设立"机器人先进材料产业公司" [2] - 重点布局电子皮肤、腱绳材料和轻量化PEEK材料等上游关键领域 [2] - 构建"材料—整机—应用"全链条生态 [2] - 为产业化落地提供性能与成本优势支撑 [2]
天安新材受让若铂机器人18%股权 战略布局机器人赛道
中证网· 2025-08-28 14:54
公司战略布局 - 天安新材成功受让广东若铂智能机器人有限公司18%股权 [1] - 此次参股标志公司在智能制造领域布局迈出关键一步 [1] - 双方将实现资源共享与优势互补 [1] 技术协同效应 - 若铂机器人聚焦伺服驱动与控制系统核心算法研发 [1] - 若铂机器人拥有自研工业操作系统及小模型低代码AI算法技术平台 [1] - 其技术矩阵覆盖人工智能、机器人、工业互联网领域 [1] - 若铂机器人技术产品与天安新材电子皮肤技术具高度协同性 [1] - 若铂机器人的技术积累将为电子皮肤实践验证提供有力支持 [1] 应用场景拓展 - 若铂机器人为航空航天、农业及医疗场景提供智能化解决方案 [1] - 天安新材将借助若铂机器人落地场景验证电子皮肤产业化路径 [1] - 此次合作将推动公司在电子皮肤领域的应用突破 [1]
天安新材战略投资若铂机器人,布局智能制造再落关键一子
证券时报网· 2025-08-28 13:31
战略投资概述 - 天安新材通过受让18%股权完成对若铂智能机器人的战略投资 标志着公司在智能制造领域布局迈出关键一步 [1] 若铂机器人技术实力 - 若铂机器人聚焦伺服驱动与控制系统核心算法研发 其自研技术包括工业操作系统 高精度伺服与控制系统及小模型低代码AI算法技术平台 [1] - 公司高精度驱动系统与控制系统的核心算法被列为科技部35项国家级重大"卡脖子技术"之一 技术指标达国际领先水平且完成国产替代 [1] - 若铂为伺服驱动器国家标准发起人之一 技术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 国防军工 农业及医疗领域 [1] - 公司工业AI技术平台已应用于航空航天与农业等高难度领域 包括航空发动机叶片微米级喷涂 热带雨林橡胶收割及水产加工智能化工厂 [2] 行业认可与荣誉 - 航空发动机叶片自动喷涂AI机器人入选《2025年广东省"机器人+"典型应用场景案例》名单 [2] - 水产加工AI机器人入选佛山市首批《人工智能与智能机器人赋能重点行业优秀产品》名单 [2] 战略协同效应 - 若铂机器人技术产品与天安新材研发的电子皮肤技术具有高度协同性 若铂在机器人智能控制方面的积累将为电子皮肤实践验证与产品落地提供支持 [3] - 合作将实现资源共享与优势互补 若铂加速技术研发与市场拓展 天安新材借助机器人落地场景验证电子皮肤产业化路径 [2] - 天安新材作为新材料龙头企业 在产品研发 市场渠道和生产管理方面具有丰富经验 将为若铂提供更多资源支持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