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标准模型
icon
搜索文档
【人民日报】探微观之谜 展创新之力
人民日报· 2025-08-25 08:38
高能物理研究现状与意义 - 高能物理研究物质最深层次结构 是分子 原子 原子核研究的自然发展与深化 [1] - 早期显微镜最小观测尺度为10米 电子显微镜提升3个量级至10米 加速器目前最小观测尺寸达10米 [1] - 加速器结合探测器构成研究前沿微观世界的关键工具 [2] 粒子物理发展历程 - 古希腊原子论为起点 19世纪建立现代原子论 20世纪初发现原子核结构 20世纪五六十年代发现数百新粒子 [2] - 最终确立夸克和电子 中微子为基本粒子 标准模型获约30项诺贝尔奖 [2] - 标准模型成功描述已知粒子相互作用 但无法解释暗物质 暗能量 物质-反物质不对称性等重大问题 [3] 中国高能物理突破与机遇 - 北京正负电子对撞机及北京谱仪对XYZ粒子研究贡献全球关键数据 [3] - 大亚湾中微子实验展现前沿创新能力 [3] - 中国提出先建环形正负电子对撞机后升级质子对撞的"一道两用"方案 比欧洲核子中心早5年确立相同技术路线 [4] - 设备国产化率达95%以上 实现多项概念与技术全球引领 [4] 加速器技术应用与产业影响 - 对撞机技术催生同步辐射光源和自由电子激光等应用 [4] - 同步辐射及散裂中子源成为材料结构与性能研究利器 [4] - 辐照效应直接影响芯片 手机终端 锂电池 先进制造 医药等高技术产业研究 [4] 科学领先与技术主导关系 - 科学领先是技术主导的前提 缺乏源头创新将导致核心技术受制于人 [5] - 必须承担前沿探索风险才能掌控科技创新全链条 [5] - 粒子物理是人类文明标志性成就 中国正从一席之地迈向全面领先 [5]
探微观之谜 展创新之力(院士新语)
人民日报· 2025-08-25 06:40
高能物理研究现状 - 高能物理研究物质最深层次结构 是分子 原子 原子核研究的自然发展与深化[1] - 目前可观测到的最小尺寸为约10米 通过加速器提高能量减小波长实现[2] - 标准模型描述基本粒子间相互作用与转化 共获得约30个诺贝尔科学奖[3] 粒子物理发展挑战与机遇 - 标准模型无法解释暗物质 暗能量及物质-反物质不对称性等重大科学问题[4] - 实验发现中微子有质量等与标准模型不符现象[4] - 中国在高能物理领域取得多项突破 包括北京正负电子对撞机对大亚湾中微子实验[4] 未来研究方向 - 需要突破现有框架探索新的物理规律[4] - 在太空 地下 加速器或中微子设施中寻找暗物质 反物质 中微子等新物理现象[4] - 加速器是解决上述问题的最主要手段[5] 中国高能物理技术路线 - 2012年确定最佳技术路线:先建设环形正负电子对撞机 后升级质子对撞实现隧道资源高效复用[5] - 设备国产化率达95%以上 在许多概念和技术上实现全球引领[5] - 对撞机技术催生同步辐射光源和自由电子激光等关键技术[5] 科技创新全链条 - 科学领先是技术主导的前提 否则核心技术将受制于人[6] - 必须勇于承担前沿探索风险才能打通并掌控科技创新全链条[6] - 粒子物理是人类文明标志性成就 中国正从一席之地走向全面领先[7]
从物理前沿到AI本质,张朝阳对话诺贝尔奖得主戴维·格罗斯
经济网· 2025-07-14 16:28
核心观点 - 张朝阳与戴维·格罗斯围绕物理学前沿理论展开对谈 涵盖渐近自由发现历程、时空本质、质量起源及AI科学属性等议题 [1][3][5][7][8] 渐近自由理论发现 - 20世纪60年代末加速器每周发现新粒子但本质未被理解 1968年斯坦福直线加速器中心意外证实质子内部存在自由运动的夸克 [3] - 格罗斯教授29岁时开启五年研究 原试图证明量子场论无法解释夸克自由运动现象 但1973年与研究生计算发现非阿贝尔规范理论具有反直觉特性:夸克靠近时强相互作用力减弱 [3] 时空本质探讨 - 爱因斯坦打破绝对时空观 揭示时空是动态实体且时空几何效应即引力 [5] - 现代物理学发现时空模型在黑洞奇点或宇宙起源等极端条件下存在局限 格罗斯教授提出时空可能非宇宙基本属性而是源自物质的"涌现现象" 并援引弦论对偶性说明空间可不存在于某些等效理论中 [5] 质量起源机制 - 夸克质量仅几MeV而质子质量约900MeV 希格斯机制并非质子质量主要来源 [7] - 质子质量绝大部分来源于夸克近光速运动的动能和强相互作用能 质能方程起核心作用 体重增加实质是被禁锢能量的增加 [7] AI科学与工具属性 - 2024年诺贝尔物理学奖授予约翰·霍普菲尔德 其工作属于物理学方法拓展至神经科学领域 构建的Hopfield模型揭示大脑神经元网络存储记忆机制 非AI领域 [7][8] - 格罗斯教授明确划分AI仅为工具而非科学 当前AI大模型被严重高估 核心能力是模仿人类 缺乏验证对错能力与真正创造力 仅能取代"说漂亮话的人"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