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核电核聚变
icon
搜索文档
新特电气的前世今生:营收行业第28,净利润第19,前瞻布局新行业打开新增量可期
新浪证券· 2025-10-31 20:30
公司基本情况 - 公司成立于1985年3月16日,于2022年4月19日在深交所上市,注册及办公地址均为北京市 [1] - 公司是国内变频用变压器龙头,产品布局齐全,行业覆盖较广,市占率超过25% [1][5] - 主营业务为以变频用变压器为核心的各式特种变压器、电抗器的研发、生产与销售 [1] - 所属申万行业为电力设备-电网设备-输变电设备,概念板块包括变压器、绿色电力、核电核聚变等 [1] 经营业绩表现 - 2025年三季度营业收入为3.24亿元,在行业中排名28/29,远低于行业龙头特变电工的729.18亿元和中国西电的169.59亿元,也低于行业平均的56.16亿元和中位数的14.43亿元 [2] - 2025年三季度净利润为3629.55万元,在行业中排名19/29,远低于特变电工的57.35亿元和思源电气的22.71亿元,低于行业平均的4.46亿元和中位数的7419.68万元 [2] 财务状况分析 - 2025年三季度资产负债率为8.17%,较去年同期的4.78%有所上升,但远低于行业平均的50.78%,财务风险较小 [3] - 2025年三季度毛利率为24.08%,较去年同期的29.03%有所下降,但高于行业平均的22.99%,具备一定的盈利优势 [3] 股权结构与治理 - 公司控股股东及实际控制人为谭勇和宗丽丽 [4] - 董事长谭勇2024年薪酬为87.62万元,较2023年的88.71万元减少1.09万元 [4] - 截至2025年9月30日,A股股东户数为2.63万,较上期增加25.94%;户均持有流通A股数量为8324.21股,较上期减少20.63% [5] - 富国优化增强债券C(100037)退出公司十大流通股东之列 [5] 业务布局与产品 - 核心产品变压器收入占比约80%,其毛利率仍维持在30%以上 [6] - 公司前瞻布局数据中心等新行业,已有可应用于数据中心领域的产品,并在研固态变压器配套用变压器 [5] - 公司积极重视AIDC领域,SST固态变压器方案已有布局 [6] - 储能业务持续减亏,有望成为新的正向利润增长点 [6] 机构业绩预测与评级 - 天风证券预计公司2025-2027年营收分别达4.78/6.23/8.33亿元,归母净利润分别为0.42/0.82/1.30亿元,给予2025年PEG=1.92,对应目标价16.43元,首次覆盖给予“买入”评级 [5] - 民生证券预计公司2025-2027年营收分别为4.98、5.87、6.94亿元,归母净利润分别为0.58、0.94、1.13亿元,维持“推荐”评级 [6]
起帆电缆的前世今生:2025年三季度营收行业第四,高于行业平均近3倍,净利润行业第八,高于行业平均70%
新浪财经· 2025-10-31 19:17
公司概况与行业地位 - 公司成立于1994年7月11日,于2020年7月31日在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注册地和办公地均为上海 [1] - 公司是上海地区规模最大的电线电缆生产销售企业,拥有超5万种规格产品,高端特种电缆达全国领先水平 [1] - 公司所属申万行业为电力设备-电网设备-线缆部件及其他,涉及特高压、大飞机、核电核聚变、超导概念、核电等概念板块 [1] 经营业绩表现 - 2025年三季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61.56亿元,在行业中排名第4(共40家公司),高于行业平均数58.23亿元近3倍,行业中位数为29.32亿元 [2] - 2025年三季度公司净利润为2.23亿元,行业排名第8,高于行业平均数1.31亿元70%,行业中位数为8195.22万元 [2] - 中泰证券预计公司2025至2027年分别实现归母净利润3.85亿元、4.50亿元、5.21亿元,同比分别增长184%、17%、16% [5] 财务状况分析 - 2025年三季度公司资产负债率为68.30%,高于去年同期的66.95%,且高于行业平均的54.36% [3] - 2025年三季度公司毛利率为6.14%,虽高于去年同期的5.60%,但远低于行业平均的13.49% [3] 业务发展亮点 - 传统陆缆业务产品类别多、规格全,高端特种电缆达全国领先水平,后续有望通过高端产品研发推广及市场拓展稳步提升 [5] - 海缆业务基本完成全系列产品研发并取得合格型式试验报告,湖北宜昌基地已具备生产能力,福建平潭一期预计6月完成建设,有望加快更高等级海缆订单获取 [5] 股东结构与市场预期 - 截至2025年9月30日,公司A股股东户数为1.55万,较上期减少11.80% [5] - 户均持有流通A股数量为2.67万,较上期增加13.38% [5] - 中泰证券首次覆盖,给予“买入”评级,当前股价对应2025至2027年PE分别为16倍、14倍、12倍 [5]
宝钢股份的前世今生:2025年三季度营收2324.36亿元,行业排名第一,远超行业平均
新浪财经· 2025-10-31 00:02
公司基本情况 - 公司是中国最大、最现代化的钢铁联合企业,核心产品包括碳钢、不锈钢等,具备先进的生产技术和全产业链优势 [1] - 公司主营业务涵盖钢铁业、贸易、航运、煤化工、信息服务等业务 [1] - 公司控股股东为中国宝武钢铁集团有限公司,实际控制人为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 [4] 经营业绩表现 - 2025年三季度公司营业收入达2324.36亿元,在行业17家公司中排名第1,远超第二名河钢股份的965.42亿元 [2] - 2025年三季度公司净利润为89.08亿元,行业排名第1,第二名华菱钢铁为33.64亿元 [2] - 主营业务构成中,冷轧碳钢板卷营收560.27亿元,占比51.22%;热轧碳钢板卷营收311.77亿元,占比28.50% [2] 财务健康状况 - 2025年三季度公司资产负债率为40.65%,低于行业平均的63.37%,显示出较好的偿债能力 [3] - 2025年三季度公司毛利率为7.19%,高于行业平均的5.68%,盈利能力较强 [3] 管理层与股权结构 - 董事长邹继新在企业管理、公司治理等方面经验丰富,历任武钢多个重要职位,2019年1月起任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 [4] - 总经理刘宝军具有丰富的钢铁生产等经验,2024年薪酬240.32万元,较2023年增加39.1万元 [4] - 截至2025年9月30日,公司A股股东户数为22.49万,较上期减少2.54%;户均持有流通A股数量为9.68万,较上期增加2.61% [5] 机构观点与未来展望 - 国泰海通证券维持公司“增持”评级,维持2025-2026年归母净利润预测为102.86/121.47亿元,新增2027年预测为137.20亿元,上调目标价至8.70元 [5] - 华泰证券维持公司“买入”评级,维持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预测为93.62/122.57/142.91亿元,测算目标价8.00元 [6] - 公司“2 + 2 + N”差异化产品销量同比增9.9%,占总销量比重约66% [5] - 未来宝山、青山基地将新增无取向硅钢产能73.8万吨/年、取向硅钢产能44万吨/年;东山基地将新增绿色低碳高等级薄钢板连铸坯产能180万吨/年;宝山基地条钢厂将增加62万吨/年小棒产能 [5]
永兴材料的前世今生:2025年三季度营收55.47亿行业排第三,净利润5.46亿超行业均值
新浪证券· 2025-10-30 20:28
永兴材料成立于2000年7月19日,于2015年5月15日在深圳证券交易所上市,注册地址和办公地址均位于浙 江省湖州市。公司是国内领先的不锈钢及特殊合金材料供应商,拥有完整产业链和先进生产工艺,产品质 量高、成本低。 截至2025年9月30日,永兴材料A股股东户数为5.25万,较上期减少2.28%;户均持有流通A股数量为 7401.01,较上期增加2.33%。十大流通股东中,香港中央结算有限公司位居第二大流通股东,持股3134.95 万股,相比上期增加2594.64万股。南方中证500ETF(510500)位居第六大流通股东,持股470.56万股,相 比上期减少10.49万股。易方达稳健收益债券A(110007)位居第九大流通股东,持股326.11万股,为新进 股东。 长江证券指出,尽管2025上半年锂价持续下跌,但公司成本优势突出,盈利韧性明显。2025上半年锂盐销 量约12050吨,锂电新能源业务毛利率29.76%。公司将销售模式变更为"现货销售为主,期现结合",并开 展套期保值业务。特钢业务保持稳健,2025上半年营收28.31亿元。公司在手资金充裕,年中分红比例达 40%。随着采选冶产能规模配套同步扩 ...
新莱福的前世今生:2025年Q3营收7.09亿行业排11,净利润1.03亿低于行业均值
新浪财经· 2025-10-30 17:43
公司基本情况 - 公司成立于1998年5月8日,于2023年6月6日在深圳证券交易所上市 [1] - 公司是国内功能材料领域领先企业,专注吸附、电子陶瓷等功能材料研发生产 [1] - 公司主要从事吸附功能材料、电子陶瓷材料、其他功能材料等领域中相关产品的研发、生产及销售 [1] - 公司所属申万行业为有色金属 - 金属新材料 - 磁性材料,涉及核污染防治、稀土永磁、核电核聚变、超导概念、核电等概念板块 [1] 经营业绩 - 2025年三季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7.09亿元,在行业14家公司中排名第11,低于行业平均数21.49亿元和中位数12.43亿元 [2] - 主营业务构成中,磁吸附功能材料营收2.78亿元,占比61.70%;敏感电阻器7805.61万元,占比17.31%;高能射线防护材料6460.18万元,占比14.33% [2] - 2025年三季度公司净利润为1.03亿元,行业排名11/14,低于行业平均数1.71亿元和中位数1.27亿元 [2] - 2025年前三季度公司营收7.09亿元,同比增长8.70%;归母净利润1.04亿元,同比减少2.25% [5][6] 财务指标 - 2025年三季度公司资产负债率为6.49%,较去年同期的6.97%有所下降,远低于行业平均的33.39% [3] - 当期毛利率为35.49%,虽较去年同期的37.39%有所下滑,但高于行业平均的24.35% [3] 管理层与股权 - 公司实际控制人为汪小明,董事长汪小明2024年薪酬176.89万元,较2023年减少0.51万元 [4] - 总经理王学钊2024年薪酬172.28万元,较2023年减少0.05万元 [4] - 截至2025年9月30日,公司A股股东户数为9834户,较上期增加7.17%;户均持有流通A股数量为6813.83股,较上期减少6.69% [5] 券商预测与业务亮点 - 浙商证券预计公司2025-2027年营业收入分别为10.0、11.9、13.7亿元,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5、2.1、2.6亿元,维持"买入"评级 [5] - 国海证券预计公司2025/2026/2027年营业收入分别为10.02、12.39、15.36亿元,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47、1.78、2.25亿元,维持"买入"评级 [6] - 业务亮点包括:辐射防护材料维持高成长,透明防辐射材料研发取得重大突破;钐铁氮稀土永磁材料开发进展积极;收购金南磁材落地,聚焦业务协同等 [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