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横向拓展
icon
搜索文档
9075万收购背后藏着什么?日联科技控股珠海九源,工业检测格局或生变
仪器信息网· 2025-06-17 14:28
2025年6月14日 , 日联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日联科技")发布公告,宣布以自有资金6,075万元收购珠海九源电力电子科技有 限公司(以下简称"珠海九源")45%股权,并增资3,000万元。交易完成后,日联科技将持有珠海九源55%股权,实现控股并纳入合并报表 范围。 导读: 此次收购珠海九源,是日联科技践行 "横向拓展、纵向深耕" 发展战略,在打造工业检测平台型企业进程中迈出关键一步。 特别提示 微信机制调整,点击顶部"仪器信息网" → 右上方"…" → 设为 ★ 星标,否则很可能无法看到我们的推送。 珠海九源是一家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专注于高端新能源电能变换设备及检测产品的研发、生产与销售,在锂电池电性能检测、储能变流器及 电网模拟系统技术方面具备深厚技术积累和自主知识产权。其产品涵盖新能源电池电性能检测系统、电网模拟系统、储能PCS系统等,在行业 内拥有较高的市场认可度。 日联科技作为国内工业X射线智能检测装备及核心部件的领先企业,产品广泛应用于集成电路、电子制造、新能源电池等多个检测领域。2024 年度,日联科技实现营业收入7.39亿元,同比增长25.89%;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 ...
联合光电(300691) - 2025年6月3日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
2025-06-03 20:44
收购目的与背景 - 收购围绕光电主业,利于发挥产业协同作用,长益光电与公司在多方面互补协同,符合并购重组政策背景 [2][3] 标的公司情况 - 长益光电创始人和管理团队有十几年行业经验,在镜头产品加工制造和成本管控上优势突出,覆盖一批行业头部客户,质地和运营成熟,契合公司产业链横向拓展战略 [4] 泛安防市场前景 - TSR行业报告显示,未来安防监控领域稳定发展,消费类泛安防产品是关键支柱,市场规模和增长速度将快速增长,公司看好并深耕安防镜头领域,借助长益光电竞争力拓宽消费类安防镜头产品线 [5] 交易绑定安排 - 本次交易100%发行股份收购,不涉及现金交易,长益光电实控人自愿延长股份锁定并与上市公司实控人绑定一致行动5年 [6] 收购后整合规划 - 长益光电研产销体系完善,管理稳定,与公司管理理念契合度高,公司支持其运营独立并赋能发展,期望双方形成合力提升竞争力和业绩 [7] 公司发展战略 - 中长期聚焦光学镜头主业,本次收购是布局泛安防镜头重要一环,依托安防监控领域基础,加速新型显示和智能驾驶领域发展 [8]
立讯精密:业绩符合预期,横向拓展+垂直整合+全球化布局持续强化竞争力-20250430
天风证券· 2025-04-30 12:35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行业为电子/消费电子,6个月评级为买入(维持评级) [6] 报告的核心观点 - 24年业绩符合预期,横向拓展、垂直整合和全球化布局持续强化竞争力,25H1业绩保持稳健增长趋势 [1][2][3] - 消费电子以“场景生态、AI赋能、全球协同”战略和“垂直整合+场景创新”驱动,实现业务进化;通讯业务电连接有全球竞争力,各业务构建完整技术矩阵;汽车业务延续强势增长,多产品线支持高速增长 [3][4][5] - 考虑24年地缘政治不确定性,将公司25/26年归母净利润下修到165/205亿,新增27年归母净利润预期240亿元,维持“买入”评级 [5] 各业务板块情况 2024年整体业绩 - 实现营收2687.95亿元,yoy+15.91%,归母净利润133.66亿元,yoy+22.03% [1][2] 分业务板块营收及毛利率 - 电脑/汽车/通讯/消费电子/其他分别实现营收90.02/137.58/183.60/2240.94/35.81亿元,yoy+20.15%/+48.69%/+26.29%/+13.65%/+4.13%,毛利率分别为18.9%/16.1%/16.4%/9.1%/18.9%,yoy-1.87pct/+0.20pct/+0.60pct/-1.50pct/+0.05pct [2] 子公司情况 - 2024年立铠实现营收910亿元,净利润15.2亿元,23年同期营收790亿,净利润19.7亿元,营收增长但盈利能力下滑因部分产品表现不及预期 [2] 投资收益与运营费用率 - 2024年对联营企业和合营企业投资收益33亿,同比增长62%;销管研等运营费用率为5.94%,yoy-0.36pct,因业绩规模效应和内部创新及AI应用提升运营效率 [2] 2025年业绩情况 25Q1业绩 - 实现营收617.88亿元,yoy+17.90%,主要因消费电子、汽车和通讯产业成长;归母净利润30.44亿元,yoy+23.17%,因内部精益管理和人效提升带来成本优化 [3] 25Q2业绩预测 - 预计实现归母净利润34.31 - 37.01亿元,同比+17% - 27%;扣非归母净利润27.82 - 33.02亿元,同比+0 - 19% [3] 各业务发展战略及成果 消费电子业务 - 以“场景生态、AI赋能、全球协同”战略和“垂直整合+场景创新”驱动,纵向上延伸ODM产品线完成“零件→模块→整机”垂直整合,横向上推进客户业务拓展,构建全场景九大产品体系 [3] 通讯业务 - 电连接224G高速线缆产品量产,448G产品24年1月预研;光连接800G硅光模块量产,1.6T产品客户验证,后续迭代5纳米产品,LRO/LPO等技术早期布局;热管理预计25年营收和利润翻倍增长;电源管理模块电源产品通过北美核心客户认证,24年10月底量产,具备一次、二次、三次电源能力 [4] 汽车业务 - 汽车线束发力高压、高速线束领域,24年获新项目定点,2025年陆续量产;汽车连接器高压稳定供货,低压、高速在主流车厂突破;智能控制除EMS模式项目,自主研发产品获头部客户定点,25Q4批量供货;24年新布局智能底盘产品线,25年营收有望从0到1突破;动力系统24年批量稳定供货,25年启动JDM合作模式 [5] 财务数据和估值 |项目|2023|2024|2025E|2026E|2027E| |----|----|----|----|----|----| |营业收入(百万元)|231,905.46|268,794.74|311,801.90|358,572.18|412,358.01| |增长率(%)|8.35|15.91|16.00|15.00|15.00| |EBITDA(百万元)|33,050.70|36,255.99|33,057.18|37,902.81|41,916.48| |归属母公司净利润(百万元)|10,952.66|13,365.65|16,483.80|20,514.91|24,007.34| |增长率(%)|19.53|22.03|23.33|24.45|17.02| |EPS(元/股)|1.51|1.84|2.27|2.83|3.31| |市盈率(P/E)|20.20|16.55|13.42|10.79|9.22| |市净率(P/B)|3.93|3.19|2.63|2.20|1.86| |市销率(P/S)|0.95|0.82|0.71|0.62|0.54| |EV/EBITDA|7.56|8.20|7.17|5.57|5.15| [5]
立讯精密(002475):业绩符合预期,横向拓展+垂直整合+全球化布局持续强化竞争力
天风证券· 2025-04-30 11:17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行业为电子/消费电子,6个月评级为买入(维持评级) [6] 报告的核心观点 - 24年业绩符合预期,横向拓展、垂直整合和全球化布局持续强化竞争力;25H1业绩保持稳健增长趋势 [1][2][3] - 消费电子以“场景生态、AI赋能、全球协同”战略和“垂直整合+场景创新”双轮驱动拓展成长空间;通讯业务电连接有全球竞争力,各业务构建完整技术矩阵;汽车业务延续强势增长,多产品线支持高速增长 [3][4][5] - 考虑24年地缘政治不确定性,将公司25/26年归母净利润从175/210亿元下修到165/205亿,新增27年归母净利润预期240亿元,维持“买入”评级 [5] 各业务板块情况 2024年整体业绩 - 实现营收2687.95亿元,yoy+15.91%,归母净利润133.66亿元,yoy+22.03% [1][2] 分业务板块营收及毛利率 - 电脑/汽车/通讯/消费电子/其他分别实现营收90.02/137.58/183.60/2240.94/35.81亿元,yoy+20.15%/+48.69%/+26.29%/+13.65%/+4.13%,毛利率分别为18.9%/16.1%/16.4%/9.1%/18.9%,yoy-1.87pct/+0.20pct/+0.60pct/-1.50pct/+0.05pct [2] 子公司情况 - 2024年立铠实现营收910亿元,净利润15.2亿元(23年同期营收790亿,净利润19.7亿元),营收增长但盈利能力下滑因部分产品表现不及预期 [2] 投资收益与运营费用率 - 2024年对联营企业和合营企业投资收益33亿,同比增长62%;销管研等运营费用率为5.94%,yoy-0.36pct,因业绩增长规模效应和内部创新提升运营效率 [2] 2025年业绩情况 25Q1业绩 - 实现营收617.88亿元,yoy+17.90%,主要因消费电子、汽车和通讯产业成长;归母净利润30.44亿元,yoy+23.17%,因内部精益管理和人效提升优化成本 [3] 25H1业绩预告 - 预计实现归母净利润64.75 - 67.45亿,yoy+20 - 25%;预计25Q2归母净利润34.31 - 37.01亿元,同比+17% - 27%;扣非归母净利润27.82 - 33.02亿元,同比+0 - 19% [1][3] 各业务发展战略及成果 消费电子业务 - 以“场景生态、AI赋能、全球协同”战略和“垂直整合+场景创新”双轮驱动,在OEM和ODM领域全链条突破,纵向上延伸ODM产品线完成“零件→模块→整机”垂直整合,横向上推进客户业务拓展,构建全场景九大产品体系 [3] 通讯业务 - 电连接224G高速线缆产品量产,448G产品与多家客户预研;光连接800G硅光模块量产,1.6T产品客户验证,后续迭代5纳米产品,LRO/LPO等关键技术早期布局;热管理预计25年营收和利润翻倍增长;电源管理模块电源产品通过北美核心客户认证并量产,具备一次、二次、三次电源能力 [4] 汽车业务 - 汽车线束发力高压、高速线束领域,24年获新项目定点,25年陆续量产;汽车连接器高压稳定供货,低压、高速在主流车厂项目突破;智能控制除EMS模式项目,自主研发产品获头部客户定点,25Q4批量供货;24年新布局智能底盘产品线,25年营收有望从0到1突破;动力系统24年批量稳定供货,25年启动JDM合作模式 [5] 财务数据和估值 |项目|2023|2024|2025E|2026E|2027E| |----|----|----|----|----|----| |营业收入(百万元)|231,905.46|268,794.74|311,801.90|358,572.18|412,358.01| |增长率(%)|8.35|15.91|16.00|15.00|15.00| |EBITDA(百万元)|33,050.70|36,255.99|33,057.18|37,902.81|41,916.48| |归属母公司净利润(百万元)|10,952.66|13,365.65|16,483.80|20,514.91|24,007.34| |增长率(%)|19.53|22.03|23.33|24.45|17.02| |EPS(元/股)|1.51|1.84|2.27|2.83|3.31| |市盈率(P/E)|20.20|16.55|13.42|10.79|9.22| |市净率(P/B)|3.93|3.19|2.63|2.20|1.86| |市销率(P/S)|0.95|0.82|0.71|0.62|0.54| |EV/EBITDA|7.56|8.20|7.17|5.57|5.15|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