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检测

搜索文档
日联科技20250813
2025-08-13 22:53
行业与公司概述 * 日联科技是国内工业X射线检测设备和射线源双龙头 具备高稀缺性和高成长性[2] * 工业X射线检测行业是量价齐升 国产替代空间广阔的千亿级蓝海市场[3] * 日联科技正从千亿级X射线检测市场拓展至万亿级工业检测市场 计划通过并购扩张[4] 财务表现与增长 * 营收从2020年的2亿元增长至2024年的7.4亿元 复合增速接近40%[2] * 净利润从0.21亿元增长至1.43亿元 复合增速超过60%[5] * 2025年上半年新签订单翻倍增长 受益于锂电需求复苏和PCB等泛AI需求增长[2][6] * 瑞云科技预计2025-2027年营收分别为11.8亿元 16.3亿元和22.5亿元 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8亿元 3.2亿元和4.7亿元[4][13] 核心竞争力 * 国内唯一同时生产工业X射线检测设备和射线源的企业[5] * 实现从普通射线源到大功率射线源全系列产品矩阵覆盖[5] * 工业与视觉检测设备大批量应用于几乎所有工业领域[5] * B管射频产品性能逐步与海外厂商对标 设备友商使用国产射频源意愿增强[10] 业务发展 * 重庆生产基地已投产 占地总面积75,000平方米 聚焦铸件 焊接及材料检测[6] * 收购珠海九元55%股权 增强电化学性能检测能力[2][6] * 成立控股子公司日联世界 拓展食品异物检测市场 预计未来两到三年内有望实现接近翻倍增长[2][8][9] * 射线源耗材替换需求将迎来爆发点 毛利率高达70%[10] 市场前景与预期 * 2024年全球市场规模574亿元 预计2030年突破1,000亿元 2025-2030年CAGR约13.3%[3] * 半导体 电子制造 铸件焊接等领域预计未来两到三年内保持高景气度[2][7] * 食品异物检测市场空间达百亿级别[8] * 外延并购逻辑逐步兑现 市值增长潜力巨大[4][14] 风险与挑战 * 市场对设备增长持续性存在担忧 但公司通过覆盖多工业领域降低单一行业影响[2][7] * 射线源对外销售业务量一直未能显著提升 但国产替代趋势下有望改善[10] 发展战略 * 横向拓展至光学 超声等技术路径 纵向深耕零部件延伸 提升毛利率[4][12] * 账上拥有超过20亿元IPO超募资金 可用于并购[12] * 计划通过持续收并购成为工业检测平台型龙头[12][14]
日联科技在上海成立AI研发中心
证券时报网· 2025-08-13 14:20
公司动态 - 日联科技在上海建立以AI智能检测技术为核心的工业检测人工智能研发中心 [1] - 公司与张江集团签订战略合作框架协议,深化工业智检技术的AI融合 [1] 行业趋势 - 工业检测领域正在加速AI技术的融合与应用 [1]
日联科技(688531):订单高景气,内生+外延打造全球检测平台型龙头
开源证券· 2025-08-04 22:42
投资评级 - 维持"买入"评级 目标价对应2025-2027年PE分别为48.5/29.0/21.3倍 [1][5] 核心观点 - 报告研究的具体公司是国内工业X射线检测龙头 具备全产业链技术能力 覆盖普通射线源至大功率射线源全产品矩阵 并实现半导体/新能源电池等多领域批量应用 [5] - 内生增长动力来自2025H1新签订单同比翻倍 驱动因素包括泛AI需求增长/海外产能爬坡(马来西亚工厂)/设备升级(2D向3D-CT转型) [6] - 外延扩张战略明确 利用20亿元超募资金实施横向(光学/超声检测技术)+纵向(磁控管等核心部件)并购 已启动收购珠海九源 [7] 财务预测 - 上调2025-2027年盈利预测 归母净利润分别至1.87亿(+30.2% YoY)/3.12亿(+67.2%)/4.26亿(+36.5%) 对应EPS 1.13/1.88/2.57元 [5][8] - 营收增速显著提升 预计2025年达12.16亿元(+64.4% YoY) 2027年突破20.62亿元 CAGR 29.5% [8] - 盈利能力持续优化 毛利率从2023年38.6%提升至2027年47.8% ROE同期由3.5%升至10.5% [8][11] 市场表现 - 当前股价54.7元 总市值90.58亿元 近3个月换手率143.51% 一年股价波动区间35.74-74.99元 [1] - 估值指标显示P/B从2025年2.7倍降至2027年2.2倍 EV/EBITDA同期由25.8倍压缩至12.6倍 [8] 行业地位 - 报告研究的具体公司是国内极少数实现工业X射线源自主产业化+智能检测装备全领域覆盖的企业 技术稀缺性突出 [5] - 通过"设备高端化+应用场景拓展"双轮驱动 正从国内龙头向全球检测平台型企业升级 [5][6][7]
中小盘周报:看好工业X射线检测,关注可降解餐饮具-20250803
开源证券· 2025-08-03 20:43
工业X射线检测行业 - 工业X射线检测市场需求持续提升,受益于电子半导体需求旺盛和锂电需求修复[2] - 日联科技2025年上半年新签订单增长近一倍,内生增长边界有望持续拓宽[2] - 日联科技IPO超募资金超20亿,计划通过"内生+外延"打造全球工业检测平台型龙头[2] - 日联科技在集成电路及电子制造、新能源电池、铸件焊件及材料、异物检测四大领域均有布局[13] 可降解餐饮具市场 - 预计到2029年全球一次性餐具市场规模将增长到439.5亿美元[4] - 预计2034年全球可生物降解一次性餐具市场规模将达到186亿美元[4] - 禁限塑政策推进和"双碳"目标设立为可生物降解餐饮具提供发展机遇[4] - 恒鑫生活作为可降解餐饮具领域头部企业有望持续受益于行业发展[4] 资本市场动态 - 本周A股市场普跌,中小盘指数表现优于大盘指数[3] - 本周新增竞价定增预案5例,平均折价率21.6%,平均收益率23.6%[3]
硬科技”持续进阶,创新“加速度
新华日报· 2025-07-28 08:40
科创板江苏军团发展概况 - 科创板开市6周年累计IPO与再融资募资超1.1万亿元,江苏企业占比显著,114家科创板企业数量居全国首位,总市值破万亿元,累计募资超1898亿元 [1] - 生物医药、集成电路、新能源等战略性新兴产业成为江苏科创板主力赛道,形成资本与产业共振效应 [1] - 江苏科创板企业研发投入总金额超200亿元,专利数量合计超2万件,体现强科技属性 [5] 代表性企业案例 - **华兴源创**:科创板首家公司(代码688001),募资8.81亿元投入平板显示与半导体检测产线,多款检测设备市占率第一,并通过10.4亿元收购欧立通切入智能穿戴检测领域 [2][3] - **纳微科技**:募资3.08亿元攻克纳米微球"卡脖子"技术,成为全球少数能量产高端色谱填料的企业 [3] - **泽璟生物**:以未盈利状态上市(科创板第五套标准),募资19.08亿元推进肝癌新药多纳非尼临床与产能建设 [4] - **麦澜德医疗**:研发投入占比连续三年超10%(2022年10.97%、2023年17.09%、2024年14.67%),产后康复设备覆盖超1万家单位,细分市场占有率全国第一 [5] - **纳芯微电子**:研发投入占比从2022年24.17%升至2023年39.79%,拥有229件发明专利和189件集成电路布图设计,中国模拟芯片厂商前十中唯一覆盖传感器、信号链、电源管理三大产品的企业 [6][7] 区域产业生态与政策支持 - 江苏省政策对拟登陆科创板企业分阶段给予最高300万元补助,各市构建全周期扶持体系 [8] - 苏州(57家)、南京(16家)、无锡(15家)为科创板企业主要聚集地,形成差异化产业布局:苏州侧重制造业转化,南京依托高校研发,无锡聚焦集成电路/新能源集群 [8][9][10] - 江苏251家企业处于IPO辅导阶段(占全国16%),其中科创板辅导企业占比约25%,计划2025年前推动130家企业登陆科创板 [10] 行业趋势与资本动向 - 科创板改革推出"科创成长层"及六项制度优化,进一步包容高研发投入未盈利科技企业 [10] - 纳芯微计划A+H双重上市推进国际化战略,反映科创板企业"出海"趋势 [7] - 科创板推动技术价值资本化,如微球材料赛道从默默无闻发展为聚集四五十家企业 [4]
日联科技刘骏:以“纵横之道”铸就检测科技领军者
上海证券报· 2025-07-28 02:48
公司发展战略 - 公司采用"纵向深耕,横向协同"的发展策略,形成独特的竞争优势 [2] - 2025年是关键布局年,通过收购珠海九源、投产重庆基地和设立海外工厂等举措,构建全球检测科技版图 [3] - 公司计划未来3-5年通过完善海外运营体系,实现可观回报 [9] 业务板块表现 - 集成电路及电子制造检测设备2024年营收3.32亿元,增速40.75%,占主营业务收入44.94% [4] - 新能源电池检测设备2024年营收占比18.91%,2025年订单量同比翻倍 [4] - 新开拓食品异物检测业务,已与海天味业、三只松鼠等头部品牌合作 [4] 核心技术优势 - 自主研发X射线源技术,是中国唯一实现X射线源自研且型号全覆盖的企业 [4][5] - 设备持续迭代升级,从2D到3DCT,从离线到在线,从单一到多功能检测 [5] - 正在开发X射线影像领域专业大模型,推动检测智能化 [5] 全球布局 - 海外工厂布局马来西亚、匈牙利和美国,形成"3+3"联动(3个海外+3个国内基地) [7][8][9] - 马来西亚工厂服务于东南亚市场,直接供应当地集成电路和半导体产业 [7] - 匈牙利工厂位于东欧中心,服务于欧洲汽车电子产业集群 [8] - 美国项目通过收并购缩短建厂时间,上半年因避开关税壁垒销量增长可观 [7] 并购战略 - 以6075万元收购珠海九源45%股份并增资3000万元,拓展工业检测技术能力 [9] - 组建两支专业并购团队,分别负责海外和国内标的搜寻 [9] - 并购逻辑强调技术协同和市场互补,已初步筛选多个优质标的 [10]
9075万收购背后藏着什么?日联科技控股珠海九源,工业检测格局或生变
仪器信息网· 2025-06-17 14:28
收购交易概述 - 公司以自有资金6075万元收购珠海九源45%股权并增资3000万元 交易完成后持股比例提升至55%实现控股并纳入合并报表范围 [2] - 交易对方承诺珠海九源2025年7-12月及2026-2028年净利润分别不低于500万元、2000万元、2250万元、2500万元(扣非后净利润) [4] - 业绩未达标时交易方按持股比例补偿 超额完成则40%超额利润奖励管理团队 [4][5] 战略协同效应 - 收购符合公司"横向拓展、纵向深耕"战略 助力向新能源电能变换与智能检测设备领域延伸 [1][3] - 产品协同:整合新能源电池检测与工业X射线检测技术 增强综合竞争力 [5] - 市场协同:双方客户群体交叉 可实现渠道共享与品牌影响力提升 [5] - 技术协同:联合研发团队加速新产品开发 珠海九源拥有锂电池检测及储能变流器自主知识产权 [3][5] 财务与业务表现 - 公司2024年营收7.39亿元(同比+25.89%) 归母净利润1.43亿元(同比+25.44%) [3] - 珠海九源2023-2024年营收分别为3048.31万元、3992.16万元 主营业务毛利率超60% [5] - 珠海九源为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 产品涵盖新能源电池检测系统、电网模拟系统等高毛利领域 [3] 交易执行细节 - 交易分阶段支付股权转让款 工商变更完成后支付增资款 [4] - 现有股东屈世磊及珠海长乔中益投资放弃优先认购权 [4] - 协议包含交割安排、过渡期管理及公司治理条款 [4]
日联科技前4月新签订单4.36亿倍增 拟9075万控股珠海九源拓展业务布局
长江商报· 2025-06-17 07:50
公司并购交易 - 日联科技拟以9075万元收购珠海九源55%股权,交易包括6075万元股权收购和3000万元增资 [2][5] - 珠海九源主营业务为高端新能源电能变换设备及检测产品,与日联科技现有业务形成互补 [2] - 交易完成后珠海九源将成为控股子公司并纳入合并报表范围 [5] - 标的公司整体估值1.37亿元,评估增值1.09亿元,增值率391.78% [6] - 交易将产生商誉4818.98万元,占公司2024年净资产1.49% [6] 标的公司情况 - 珠海九源成立于2013年,专注锂电池电性能检测、储能变流器及电网模拟系统技术 [5] - 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包括4项发明专利、13项实用新型专利、1项外观专利、35项软件著作权 [5] - 2023年和2024年营业收入分别为3048.31万元和3992.16万元,同比增长30.96% [6][7] - 2023年和2024年净利润分别为1113.71万元和1551.09万元,同比增长39.27% [6][7] - 2024年扣非净利润1498.81万元,同比增长50.59% [6][7] - 最近两年主营业务毛利率均超过60% [8] 业绩承诺 - 交易设置业绩承诺,未来三年半合计净利润不低于7250万元 [3][6] - 具体承诺:2025年7-12月500万元、2026年2000万元、2027年2250万元、2028年2500万元 [6] 公司经营表现 - 上市两年营业收入整体增长52.37%,净利润增长99.4% [3][10] - 2023年和2024年营业收入分别为5.87亿元和7.39亿元,同比增长25.89% [10] - 2023年和2024年净利润分别为1.14亿元和1.43亿元,同比增长25.44% [10] - 2024年扣非净利润9617.32万元,同比增长56.82% [10] - 2025年前4个月新签订单4.36亿元,同比增长100.87% [4][11] - 截至2024年末在手订单2.88亿元 [11] 业务协同效应 - 收购将丰富日联科技业务和产品结构,拓展工业检测领域技术能力和业务边界 [2] - 双方将整合研发团队,结合工业检测经验与新能源电能变换技术实现协同创新 [9] - 有助于公司向新能源电能变换与智能检测设备领域延伸,巩固行业领先地位 [9] 细分业务表现 - 2024年集成电路及电子制造检测设备收入3.32亿元,同比增长40.75% [11] - 2024年新能源电池检测设备收入1.4亿元,同比增长4.41% [11] - 2024年新能源电池检测设备产量158台,同比增长18.8% [11]
日联科技:拟6075万元收购珠海九源45%股份并增资3000万元
快讯· 2025-06-13 19:10
收购交易概述 - 公司拟使用自有资金6075万元收购珠海九源45%股份 [1] - 同时使用自有资金3000万元对珠海九源进行增资 [1] - 交易完成后公司将持有珠海九源55%股权,成为其控股子公司 [1] 目标公司业务 - 珠海九源主营业务为高端新能源电能变换设备及检测产品的研发、生产与销售 [1] - 目标公司掌握关键技术并拥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 [1] 战略意义 - 收购有利于整合双方技术与产品、市场与客户资源 [1] - 将丰富公司现有业务和产品结构 [1] - 与公司现有业务形成互补关系 [1] - 在市场拓展方面形成协同效应 [1] - 有效拓展公司在工业检测领域的技术能力和业务边界 [1] - 助力公司打造工业检测平台型企业 [1]
让“人工智能+”加速为企业“变现”
新华日报· 2025-05-27 07:27
江苏智能制造发展现状 - 4月份江苏规模以上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增长12.9%、数字产品核心制造业增长11.4% [1] - 苏州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达4.7万亿元 [1] - 江苏企业利用AI+共同驱动新型工业化进程 [1] 三一重机智能工厂案例 - 微挖智能工厂面积1.4万平方米,可同时生产200多种型号微型挖掘机 [2] - 自主研发智能化系统可实现操作任意切换,单班月产3000台挖掘机 [2] - 通过人机协作实现持续"进化",两人一天可下线一台挖掘机 [2] 亨通光纤智能制造实践 - 全球光通信行业首个"灯塔工厂",光棒拉丝速度超180公里/小时 [3] - 自主研发超大尺寸光纤预制棒可连续拉丝6天、总长度达上万公里 [3] - 开发轻量化模块服务产业链企业,提升整体智能化水平 [3] 思必驰AI技术应用 - 自研跨模态"东风"大模型赋能垂直行业升级 [4][5] - 开发材料化学科研垂域大模型和文旅垂域大模型 [5] - 对话式AI技术已从概念普及进入实际应用阶段 [4] 科沃斯产品创新 - 旗舰产品"地宝X8"搭载恒压活水洗地技术,5个月全球销售23万台 [5] - 全产线优化AI能力,实现"万物可识别、万物可沿边" [6] - 利用视觉语言大模型提升建图、导航、避障能力 [6] 华兴源创AI应用成果 - 年度营收近20亿元,将AI应用于生产检测环节 [6][7] - AI检测模型使客户切换新机种时间从1周缩短至简单训练 [6] - 与京东方联合探索AI修复技术,年内将应用于产线 [7] 博众精工竞争优势 - 研发投入占比12%以上,拥有1800多名研发工程师 [8] - 3C领域最高纪录一周交付1000台设备 [8] - AI工具提升研发效率30%,助力承接更多订单 [8] 友达光电技术领先 - 拥有全球第三条、国内首条6代LTPS生产线 [8] - 强调AI技术变现需要长期投入和技术积累 [8] 汇川技术战略布局 - 关键环节自主程度达97% [10] - 重点开发新能源、低空经济、工业机器人等新赛道 [10] - 强化工业韧性,把握"人工智能+"先机 [10] 行业整体评价 - 江苏企业突破共性难题,实现AI在产业集群间广泛应用 [9] - 形成大中小企业融合发展的典型案例 [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