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母亲河复苏行动
icon
搜索文档
水利部:88条(个)母亲河(湖)复苏行动目标任务全面完成
新京报· 2025-10-23 15:25
就海河流域来看,2024年,流域万元国内生产总值用水量、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较"十三五"末分别下 降23.1%、31.8%,流域水资源利用效率持续领跑全国。流域非常规水供水量达45.9亿立方米,占流域总 供水量的12%,为缓解水资源供需矛盾提供了稳定的"第二水源"。流域地下水超采量较2015年减少 83.5%,超采区面积减少29%,京津冀治理区浅层、深层地下水水位较"十三五"末分别回升3.29米、7.67 米。 断流百年的京杭大运河连续4年实现全线水流贯通,断流26年的永定河连续5年实现全线贯通,52条重点 河流全线有水平均天数由2020年的221天增加到2024年的283天,有水河流长度占比由82.7%增加至 95.7%,海河流域"有河皆干、有水皆污"状况得到根本性扭转。 新京报讯(记者行海洋)2022年以来,水利部在全面排查断流河流、萎缩干涸湖泊的基础上,率先选取了 88条(个)母亲河(湖)开展复苏行动。记者从水利部获悉,截至2025年9月底,88条(个)母亲河(湖)中,79 条河流已全部实现全线贯通,9个湖泊生态水位有效维持,目标任务全面完成。 水利部副部长陈敏介绍,水利部制订印发了《母亲河复苏行动方案 ...
“十四五”我国水利建设实现跨越式发展
央视网· 2025-10-22 20:43
水利基础设施建设成就 - 建成了世界上规模最大、功能最全、惠及人口最多的水利基础设施体系 [1] - 建成9.5万座水库,总库容超1万亿立方米,水库类型、数量及高坝数量均居全球首位 [7] - 水利工程供水能力达到9000亿立方米 [5] 水资源配置与重大工程 - 南水北调东、中线一期工程累计调水超830亿立方米,惠及1.95亿人 [5] - "南北调配、东西互济"的水资源配置格局加快形成,预计"十四五"末国家水网覆盖率达80.3% [5] - 完成投资首次迈上万亿元大台阶,并连续3年突破历史纪录 [5] 水生态修复与保护 - 母亲河复苏行动全面完成,88条母亲河复苏目标任务中79条河流已实现全线贯通,9个湖泊生态水位有效维持 [3] - 海河流域30条断流河流恢复流动,102眼干涸泉眼实现复涌,"有河皆干,有水皆污"状况得到根本扭转 [3] 农业与农村供水保障 - 耕地灌溉面积提升至10.9亿亩,农田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从0.565提高到0.58,为粮食产量突破1.4万亿斤筑牢基础 [9] - 建成全球服务人口最多的农村集中供水体系,"十四五"末全国农村自来水普及率将达96% [9] 水资源利用效率 - 在经济增速年均5.5%的情况下,全国用水总量实现零增长,有力支撑了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11]
让更多河流恢复生命、流域重现生机——水利部介绍母亲河复苏行动成效
新华社· 2025-10-22 18:57
新华社北京10月22日电 题:让更多河流恢复生命、流域重现生机——水利部介绍母亲河复苏行动 成效 新华社记者魏弘毅、徐思钰 江河奔流,滋养流域水土、哺育一方百姓。如何让更多河流恢复生命、流域重现生机?水利部22日 举办新闻发布会,介绍母亲河复苏行动成效。 呵护母亲河,节水是有效途径。 "88条(个)母亲河(湖)中,79条河流已全部实现全线贯通,9个湖泊生态水位有效维持。"谈及 母亲河复苏行动的整体成效时,水利部副部长陈敏举例,黄河实现连续26年不断流,断流百年之久的京 杭大运河连续4年实现水流贯通,特别是断流27年之久的西辽河干流今年春、夏两次全线水流贯通。 海河流域河湖复苏是母亲河复苏行动的重点内容。陈敏表示,近年来,海河流域"有河皆干,有水 皆污"状况得到根本扭转。断流26年的永定河连续5年全线贯通、连续2年全年全线有水;"华北明珠"白 洋淀连续7年平均生态水位保持在7米以上,水生态状况持续向好。 此外,其他跨省及省内重点河流复苏成效明显,地下水超采治理取得实效。石羊河、宛川河、南川 河、格尔木河等一大批河流通过实施生态补水、加强生态流量保障等措施,实现全线贯通或维持全线有 水流动。2024年全国地下水超 ...
母亲河复苏行动目标任务全面完成 79条河流实现全线贯通
央视网· 2025-10-22 15:58
发布会上介绍,"十四五"期间,海河流域年用水总量稳定在370亿立方米左右,2024年万元国内生产总值用水量、万元工业增 加值用水量较"十三五"末分别下降23.1%、31.8%。同时,通过加大非常规水利用力度,2024年海河流域非常规水供水量达45.9亿立 方米,占流域总供水量的12%,为缓解水资源供需矛盾提供了稳定的"第二水源"。 2022年以来,聚焦河道断流、湖泊萎缩等突出问题,水利部通过加强节水、优化水资源调配、实施生态修复、严格河湖管理 与保护等措施,推动河湖生态环境持续改善。88条(个)母亲河(湖)中,79条河流已全部实现全线贯通,9个湖泊生态水位有效 维持。黄河实现连续26年不断流,黑河尾闾东居延海实现连续21年不干涸,断流百年之久的京杭大运河连续4年实现水流贯通,特 别是断流27年之久的西辽河干流今年春、夏两次全线水流贯通。海河流域"有河皆干,有水皆污"状况得到根本扭转。 水利部副部长 陈敏:2024年全国地下水超采量较上一轮评价结果减少31.9%,严重超采区面积减少51%。京津冀治理区浅层地 下水和深层地下水较"十三五"期末分别回升3.29米和7.67米。京津冀地区102眼干涸的泉眼实现复涌。 ...
水利部:复苏目标任务全面完成
中国能源报· 2025-10-22 10:31
大运河连续4年实现水流贯通,特别是断流27年之久的西辽河干流今年春、夏两次全线水 流贯通。海河流域"有河皆干,有水皆污"状况得到根本扭转。 未来,水利部将在全国更大范围开展母亲河复苏行动,让越来越多的河流恢复生命、流域 重现生机。 来源:央视新闻客户端 End 水利部:8 8条(个)母亲河(湖)复苏目标任务全面完成。 水利部今天(10月22日)发布,自2022年启动实施母亲河复苏行动以来,截至2025年 9月底,88条(个)母亲河(湖)复苏目标任务全面完成,取得了显著成效。 2022年以来,聚焦河道断流、湖泊萎缩等突出问题,水利部通过加强节水、优化水资源 调配、实施生态修复、严格河湖管理与保护等措施,推动河湖生态环境持续改善。88条 (个)母亲河(湖)中,79条河流已全部实现全线贯通,9个湖泊生态水位有效维持。黄 河实现连续26年不断流,黑河尾闾东居延海实现连续21年不干涸,断流百年之久的京杭 编辑 | 闫志强 欢迎分享给你的朋友! 出品 | 中国能源报(c n e n e rg y) ...
我国形成世界上规模最大水利基础设施体系(权威发布·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
人民日报· 2025-09-30 06:30
水利建设投资与工程进展 - 水利建设完成投资连续3年突破万亿元,2024年达13529亿元创历史新高 [5] - “十四五”时期预计总投资达5.4万亿元,是“十三五”时期的1.6倍 [5] - 新开工重大水利工程172项,建成水库9.5万座、大中型调水工程200项、大中型灌区6924处、堤防31.8万公里 [5] - 国家水网建设加快,预计到2025年底国家水网覆盖率达80.3% [6] - 开工建设南水北调中线引江补汉等15项重大引调水工程,建成引江济淮一期等12项重大引调水工程 [6] 水资源配置与供水保障 - 南水北调东、中线一期工程累计调水超830亿立方米,为沿线48座大中型城市1.95亿人提供水源 [6] - 新建和改造2150处灌区,完成7.35万处农村供水工程建设 [6] - 预计到“十四五”末农村自来水普及率达96% [8] - 有效应对长江、珠江等流域严重旱情,保障旱区群众饮水和农作物灌溉用水 [5] 水资源节约与效率提升 - 在经济总量和粮食产量增长情况下,用水总量实现零增长 [7] - 2024年万元国内生产总值用水量较2020年下降17.7%,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下降23.6% [7] - 节水灌溉面积达6.38亿亩,农田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提升至0.58 [7] - 非常规水利用量达251亿立方米 [7] - 截至2024年底全国耕地灌溉面积较“十三五”末增加4900万亩,预计“十四五”末达10.9亿亩 [7] 防洪减灾与安全保障 - 洪涝灾害损失占GDP比例由“十三五”的0.28%下降至“十四五”的0.18% [5] - 水库防洪库容1856亿立方米,堤防保护人口6.6亿人,国家蓄滞洪区容积1090亿立方米 [5] - 战胜3981条河流超警以上洪水,其中223条河流为有实测记录以来最大洪水 [5] - 全国大江大河洪水预见期从3天延长到10天 [5] 生态保护与河湖治理 - 实施母亲河复苏行动,京杭大运河、西辽河、永定河等断流河流全线贯通 [10] - 重点河湖生态流量达标率达98.6%,整治“乱占、乱采、乱堆、乱建”问题14万个 [10] - 京津冀治理区浅层地下水回升3.29米,深层地下水回升7.67米,102眼干涸泉眼复涌 [10] - 黄土高原水土流失面积消减超一半 [11] - “十四五”以来新建淤地坝3879座、旱作梯田400万亩,淤地坝新增拦截入黄泥沙能力超12亿吨 [11] - 预计“十四五”末新增水土流失治理面积34万平方公里,水土保持率达73% [10]
保障防洪安全、供水安全、粮食安全、生态安全 我国形成世界上规模最大水利基础设施体系(权威发布·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
人民日报· 2025-09-30 05:58
9月29日,国务院新闻办举行"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水利部部长李国英表 示,"十四五"以来,我国水利发展取得新成效,更好保障防洪安全、供水安全、粮食安全、生态安全。 去年水利建设完成投资创历史新高 "'十四五'以来,我国水利建设完成投资连续3年突破万亿元,2024年达到13529亿元,创历史新高。'十 四五'时期,预计我国水利建设完成投资将达到5.4万亿元,是'十三五'的1.6倍。"李国英说。 全力保障农村供水。"'十四五'时期,水利部门推行农村供水'3+1'标准化建设和管护模式。'3'是指城乡 供水一体化、集中供水规模化、小型供水工程规范化建设和改造;'1'是指农村供水县域统管和专业化 管护。预计到'十四五'末,农村自来水普及率将达96%。"水利部水资源管理司司长于琪洋说。 黄土高原水土流失面积消减超一半 经济增长情况下实现用水总量零增长 李国英介绍:"'十四五'时期,我国水资源节约集约利用能力和水平进一步提升。在我国经济总量连跨 大台阶、粮食产量连年丰收的情况下,用水总量实现零增长。" 如何做到?水利部副部长陈敏说:"精打细算用好水资源,加强灌区现代化建设和改造,实施黄河流域 深度 ...
新华社权威速览·非凡“十四五”|水更清岸更绿景更美,水利部门这么干!
新华社· 2025-09-29 19:14
河湖生态修复成果 - 河湖生态环境面貌发生新变化,重点河湖生态流量达标率达98.6% [7] - 实施退圩还湖,洞庭湖、鄱阳湖、太湖、洪泽湖、洪湖等湖泊恢复水域面积1300多平方公里 [3] - 断流百年的京杭大运河、断流27年的西辽河、断流26年的永定河等一批河流实现全线贯通 [7] 河湖建设举措 - 着力建设安全河湖、生命河湖和幸福河湖 [1] - 实施母亲河复苏行动,加强河湖水系的连通和生态补水,大批断流多年河流实现全线贯通、全线有水 [3] - 支持地方实施122个幸福河湖建设项目,建成一大批各具特色的幸福河湖 [5] 生态与经济效益转化 - 生态好水正在加速转化为"经济活水" [5] - 水利部门以强化河湖长制为抓手,努力让人民群众享受到更多清水绿岸、鱼翔浅底的美好景象 [1] - 开展河湖健康评价 [3]
水利部:多条断流河全线贯通 我国重点河湖生态流量达标率达98.6%
中国经济网· 2025-09-29 11:50
水利部部长李国英9月29日在国新办举行的"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上介绍,我 国实施了母亲河复苏行动,断流百年的京杭大运河、断流27年的西辽河、断流26年的永定河等一批河流 全线贯通,重点河湖生态流量达标率达98.6%,整治"乱占、乱采、乱堆、乱建"问题14万个,河湖面貌 发生新变化。海河流域30条断流的河流恢复流动,京津冀治理区浅层地下水和深层地下水较"十三五"末 分别回升3.29米和7.67米,102眼干涸的泉眼实现复涌。预计新增水土流失治理面积34万平方公里、水土 保持率达73%。 ...
水利部:多条断流河全线贯通 重点河湖生态流量达标率达98.6%
证券时报网· 2025-09-29 10:14
水利工程建设成果 - 实施母亲河复苏行动,京杭大运河(断流百年)、西辽河(断流27年)、永定河(断流26年)等一批河流实现全线贯通 [1] - 重点河湖生态流量达标率达到98.6% [1] - 整治河湖"乱占、乱采、乱堆、乱建"问题共计14万个 [1] 流域生态修复成效 - 海河流域30条断流的河流恢复流动 [1] - 京津冀治理区浅层地下水水位较"十三五"末回升3.29米,深层地下水水位回升7.67米 [1] - 102眼干涸的泉眼实现复涌 [1] 水土保持治理进展 - 预计新增水土流失治理面积34万平方公里 [1] - 水土保持率预计达到73%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