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气象经济
icon
搜索文档
首届气象经济博览会:黑科技云集 气象从“预报工具”蜕变为“经济引擎”
环球网· 2025-07-19 20:37
气象经济博览会概况 - 国内首个以"气象经济"为核心的国家级展会,主题为"气象融入新经济 携手共创好未来" [1] - 汇聚百余家企业尖端成果,1万平方米展区展示AI气象、低空经济保障、探测装备等领域"黑科技" [1] - 首次实现气象科技全产业链展示,覆盖"探测-算法-平台-服务"全链条,吸引专业人士上万人 [22] AI气象技术创新 - 华风集团"中国天气智能体"构建AI气象服务助手,实现"会听、会说、会思考"功能 [4] - "未来60天无缝隙预报"打破传统时限壁垒,为农业种植、新能源调度等千亿级产业链提供确定性 [4] - 墨迹天气AeroMetis系统通过AI智能订正技术减少航司10%返航备降率,提升8%航班正常率,综合经济效益提升10%-15% [7] - 玖天气象"区域气象大模型"提升新能源功率预测速度与时效性,助力精细化能源管理 [9] 低空经济保障技术 - 杭州浅海科技全天空自动成像系统(SCI-100)以1200万像素CMOS+AI技术24小时捕捉4000×3000分辨率云图,精准解析云层参数 [10] - 华盛雷达X波段相控阵天气雷达定量探测云雨空间分布,可捕捉龙卷、强风切变等中小尺度天气 [12] - 中科光电小型测风激光雷达重量<5kg,功率<35W,实现1km以上风场秒级探测,距离分辨率15米 [14] - 大舜激光机载式测风激光雷达适配无人机挂载,高频监测航路湍流,数据直控飞行系统 [14] - 度风科技毫米波测风雷达实时获取10-300m风速/风向/温度信息,适用于无人机起降保障 [15] 国产化技术突破 - 南京牧镭激光三维扫描测风雷达(Molas 3D)可对半径6km范围三维风场精细化测量 [16] - 临境气象"iAMAS仿真预报"实现全球-区域-城市-街道四级嵌套预报 [16] - 弘象科技构建"云边端一体化+数值预报+AI大模型"智能气象服务体系,提升短时临近预报能力 [17] - 视源股份"跨层级指挥平台MAXHUB"整合多源信号实现五级协同指挥 [17] 行业影响 - 气象技术深度嵌入农业、新能源、航空、低空经济等产业,成为撬动千亿级市场的"经济引擎" [21] - 气象从传统预报工具转变为激活经济效能的"引擎",重塑多领域价值链条 [1][21]
“量子科技+气象”赋能精准预报 气象服务从“基础支撑”向“经济引擎”跃迁
央视网· 2025-07-19 13:32
气象经济发展现状 - 我国气象经济产值已超过2000亿元 [3] - 全国有1万多家企业与气象相关 [3] - 气象服务从公共服务"基础支撑"向多领域"经济引擎"跃迁 [1] 量子科技在气象领域的应用 - 量子计算可使短期临近降水预测误差指标降低10% [4] - 祖冲之三号量子芯片能在几分钟内完成超级计算机60亿年才能完成的特定计算任务 [4] - 量子化改造的短时临近天气预报模型在预测精度指标上表现显著优势 [3] 量子技术提升气象监测能力 - 采用量子技术的气象雷达大幅提升监测范围 [4] - 双光子量子技术使温湿度探测高度从1.5公里突破至10公里 [4] - 单光子探测技术实现一机多能 设备重量仅为传统设备的四分之一 [4]
首届气象经济博览会启幕 政产学研共话气象经济发展新机遇
中国新闻网· 2025-07-19 00:24
气象经济博览会概况 - 国内首个以气象经济为核心的国家级博览会在合肥开幕 主题为"气象融入新经济 携手共创好未来" [1] - 博览会汇聚气象 新能源 人工智能 低空经济等20多个领域百余家企业 打造国家级综合性交流平台 [1] - 展区覆盖1万平方米 包含成果展示 专题研讨与产业对接活动 [2] 气象经济战略意义 - 气象经济处于全新历史起点 需推动科技成果转化为生产力 融入经济社会发展全局 [1] - 气象减灾理念需从被动救援转向主动防控 精准预报和行业协同是关键 [1] - 气象是基础性生产要素 与经济的融合创新正成为传统产业倍增器和新领域新引擎 [2] 行业应用案例 - 海南发展特色气象经济 包括热带农业精细化种植和商业航天协同 [2] - 气象数据支撑生态保护修复 防灾减灾和可持续发展决策 [2] - 华风气象发布全球天气风险产品 为大宗商品产业链提供定制化解决方案 [2] 博览会活动亮点 - 设立高校科技交流专区 联合多所高校和科研院所推动科技成果转化 [3] - 引入投融资机构支持前沿项目落地 促进人才 技术与资本融合 [3] - 举办20余场专题研讨 涵盖人工影响天气 低空经济气象保障等热门议题 [3] 参展行业范围 - 涵盖新能源 人工智能 低空经济 交通旅游 健康农业 金融保险等20多个行业 [3] - 全面展示气象技术在不同行业的深度嵌入与协同创新 [3]
首届气象经济博览会合肥启幕,三大亮点赋能“气象+”产业
新京报· 2025-07-18 22:12
气象经济博览会概况 - 国内首个以"气象经济"为核心的国家级博览会在合肥开幕 标志着气象作为基础性、战略性生产要素与经济融合创新的重要性 [1] - 博览会系统性呈现气象经济全貌 构建"大气象赋能大经济"认知体系 涵盖政策理念、产业应用、科技成果和市场化场景 [3] - 展会突出"气象+"新业态 成为传统产业"倍增器"和新领域"新引擎" 覆盖新能源、AI、低空经济等20多个行业 [1][4] 博览会三大核心亮点 - 气象科技全产业链首秀 集结数据采集、智能分析、场景落地等环节 展示数十项创新技术 含多个全球/国内首发项目 [3] - 首创一站式交易平台 整合产业链、资本链与创新链 通过投融资引入、产业对接实现精准链接 拓宽"气象+"产业边界 [3] - 设立高校科技交流专区 联合多所科研院所搭建转化桥梁 引入投融资机构支持前沿项目 推动技术资本高效融合 [4][5] 产业协同与活动安排 - 形成"气象+"共荣格局 深度嵌入交通旅游、健康农业、金融保险等行业 打造行业发展风向标 [4] - 配套20余场专题研讨 覆盖人工影响天气、商业航天气象等热门方向 邀请行业领军人物开展技术交流 [5] - 同步进行产品路演、企业走访等活动 构建全链条实效性交流平台 加速气象经济规模化发展 [5]
MAXHUB亮相气象经济博览会:以“快准稳”为目标构建智慧气象协同新生态
财富在线· 2025-07-18 17:55
气象经济博览会 - 首届气象经济博览会以"气象融入新经济 携手共创好未来"为主题 聚焦人工智能 大数据 低空经济 智慧协作等前沿科技在气象领域的应用 [1] - 视源股份旗下MAXHUB推出三大场景化方案:气象应急调度解决方案 AI会商研判解决方案 国产办公解决方案 构建多级联动智慧指挥体系 [1] 气象经济战略转型 - 气象协作正从灾后应急向经济赋能转型 《气象高质量发展纲要(2022—2035年)》首次将气象定位为"生产要素" 要求深度融入农业 能源 物流 旅游等产业 [3] - 气象服务需从"成本中心"转向"价值引擎" 对协作体系提出"快 准 稳"三大核心要求 [3] MAXHUB技术方案 "快"的解决方案 - 超融合架构打通指挥链路"最后一公里" 支持7大视频会议平台及12大云会议平台 实现多级单位无缝接入 [5] - 可实时接入无人机航拍 单兵终端影像等多种终端数据 支持气象总局"天工"系统快速对接 [5] "准"的解决方案 - 气象应急调度方案实现全域态势精准复现 支持分布式集中管理 指令精准触达每个终端 [7] - 支持远程桌面协作 可对下级单位音视频流进行标注标绘 形成"资源可视 指令精准 融合显控 多级调度"平台 [7] "稳"的解决方案 - 采用全自研MCU+国产芯片 通过等保三级认证 双机热备技术保障10秒内自动切换 [8] - 4K超分与低码超清技术可在1Mbps带宽下实现高清会商 解决基层网络薄弱问题 [8] AI技术应用 - AI会记系统实现实时记录 实时转译 智能纪要生成 多模态算法捕捉语音 资料共享等关键信息 [11] - AI系统清晰记录研判过程和决策依据 实现经验沉淀和效果评估 [13] 气象经济发展 - "快 准 稳"是将气象数据转化为经济价值的关键算法 为发展新质生产力注入气象动能 [13] - 未来将推动应急调度从"被动响应"向"主动防御"进化 赋能气象经济高质量发展 [13]
首届气象经济博览会启幕 共绘“气象+”赋能千行百业新蓝图
央视网· 2025-07-18 15:42
博览会概况 - 国内首个以"气象经济"为核心的国家级博览会在合肥滨湖国际会展中心启幕 [1] - 由中国气象服务协会主办,多家行业协会及基金会协办和支持 [1] - 主题为"气象融入新经济,携手共创好未来",汇聚20余个领域近百余家企业 [1] - 覆盖1万平方米展区,通过展示、研讨和对接活动推动气象服务从"基础支撑"迈向"经济引擎" [1] 开幕式与嘉宾观点 - 开幕式吸引政府部门、国际组织、企业代表及专家学者共1200余人参与 [2] - 中国气象学会理事长谈哲敏强调推动气象科技成果转化为生产力,助力经济社会发展 [5] - 中国灾害防御协会会长郑国光提出气象减灾应从"被动救援"转向"主动防控" [5] - 海南气候治疗和康养协会会长吴岩峻分享气象资源在热带农业和商业航天等领域的应用经验 [5] - 中国绿色碳汇基金会理事长杨超指出气象数据对生态保护、防灾减灾及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 [5] 气象经济与行业融合 - 全球能源互联网发展合作组织副秘书长周原冰称气象为"基础性、战略性生产要素",推动"气象+"新业态 [6] - 2024年我国可再生能源装机达18.89亿千瓦(同比增25%),2025年5月新能源装机16.5亿千瓦超煤电 [6] - 华风气象传媒集团发布全球天气风险产品,为大宗商品产业链提供定制化解决方案 [6] 展会活动与产业联动 - 博览会聚焦"链接"理念,融合应用场景、科研成果、资本资源和产业生态 [7] - 设立高校科技交流专区,联合多所高校和科研院所推动科技成果转化 [7] - 引入投融资机构支持产业链前沿项目,促进人才、技术与资本融合 [7] - 举办20余场专题研讨,涵盖人工影响天气、低空经济气象保障等热门议题 [7] 未来展望 - 中国气象服务协会迎来成立十周年,未来将继续推动气象经济从"隐形引擎"发展为"显性支柱" [8]
中国气象经济前景如何?许小峰:规模已超2000亿元,在低空经济等领域极具潜力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7-07 23:13
气象经济博览会概况 - 首届气象经济博览会将于7月18日至20日在安徽省合肥市举办 [1] - 博览会主题为"气象融入新经济 携手共创好未来" 设立气象赋能新质生产力和民生服务两大核心板块 [4] - 博览会旨在贯通产学研用 加速成果转化 推进行业可持续发展 [4] 气象经济行业现状 - 气象经济是与天气 气候 气候变化相关联的全部人类经济活动的总称 包括生活 生产 流通 消费等环节的收益与付出 [4] - 当前中国气象经济规模已超过2000亿元 未来发展潜力较大 [4] - 气象经济在低空经济 新能源 大健康 文旅等领域仍有较大挖掘空间 [4] 细分领域应用 - 航空气象保障是低空经济发展的关键基础 需要高精度气象探测与预报预警能力 [4] - 博览会期间将举办"航空气象·低空经济·产业融合发展研讨会"推动产业融合 [4] - 气象服务已成为保障景区安全运营 激活旅游资源的核心要素 [5] - 气象数据将在智慧管理 产品设计中拓展应用场景 转化为消费创新动能 [5] 行业合作与发展 - 中国旅游景区协会将深化与中国气象服务协会合作 联合开展气象旅游研究及标准制定 [5]
“首届气象经济博览会”新闻发布会在京召开
新华财经· 2025-07-07 21:58
博览会概况 - 国内首个以"气象经济"为主题的博览会 主题为"气象融入新经济 携手共创好未来" [1] - 设立"气象赋能新质生产力"和"民生服务"两大核心板块 [1] - 肩负展现气象赋能多产业发展和搭建权威气象产业信息交流平台两大使命 [1] - 将于7月18-20日在安徽省合肥举办 [3] 博览会亮点 - 气象经济概念首次规模化落地 推动气象从公共服务向千亿级产业生态转型 [1] - 气象科技全产业链首秀 涵盖AI气象 气象遥感应用 低空经济等多个领域 [1] - 打造千亿级交易平台与全链条服务 通过展产品 展生态 展场景提升供需对接效率 [1] 专题活动 - 召开"商业航天气象专委会成立大会" 涵盖风云气象卫星发展 商业气象小卫星应用等热门话题 [2] - 举办"航空气象·低空经济·产业融合发展研讨会" 推动航空气象赋能低空经济安全 [2] - 承办气象与医疗健康重点开放实验室2025年度工作会议 聚焦气候变化下的健康风险防控 [3] 组织机构 - 主办方为中国气象服务协会 [3] - 协办方包括全球能源互联网发展合作组织 中国灾害防御协会等9家机构 [3] - 支持单位包括世界研学旅游组织 中国科协联合国咨商环境工作委员会等8家机构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