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天等

搜索文档
首届气象经济博览会启幕 共绘“气象+”赋能千行百业新蓝图
央视网· 2025-07-18 15:42
博览会概况 - 国内首个以"气象经济"为核心的国家级博览会在合肥滨湖国际会展中心启幕 [1] - 由中国气象服务协会主办,多家行业协会及基金会协办和支持 [1] - 主题为"气象融入新经济,携手共创好未来",汇聚20余个领域近百余家企业 [1] - 覆盖1万平方米展区,通过展示、研讨和对接活动推动气象服务从"基础支撑"迈向"经济引擎" [1] 开幕式与嘉宾观点 - 开幕式吸引政府部门、国际组织、企业代表及专家学者共1200余人参与 [2] - 中国气象学会理事长谈哲敏强调推动气象科技成果转化为生产力,助力经济社会发展 [5] - 中国灾害防御协会会长郑国光提出气象减灾应从"被动救援"转向"主动防控" [5] - 海南气候治疗和康养协会会长吴岩峻分享气象资源在热带农业和商业航天等领域的应用经验 [5] - 中国绿色碳汇基金会理事长杨超指出气象数据对生态保护、防灾减灾及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 [5] 气象经济与行业融合 - 全球能源互联网发展合作组织副秘书长周原冰称气象为"基础性、战略性生产要素",推动"气象+"新业态 [6] - 2024年我国可再生能源装机达18.89亿千瓦(同比增25%),2025年5月新能源装机16.5亿千瓦超煤电 [6] - 华风气象传媒集团发布全球天气风险产品,为大宗商品产业链提供定制化解决方案 [6] 展会活动与产业联动 - 博览会聚焦"链接"理念,融合应用场景、科研成果、资本资源和产业生态 [7] - 设立高校科技交流专区,联合多所高校和科研院所推动科技成果转化 [7] - 引入投融资机构支持产业链前沿项目,促进人才、技术与资本融合 [7] - 举办20余场专题研讨,涵盖人工影响天气、低空经济气象保障等热门议题 [7] 未来展望 - 中国气象服务协会迎来成立十周年,未来将继续推动气象经济从"隐形引擎"发展为"显性支柱" [8]
特朗普发出最后通牒,威胁对俄罗斯加征100%关税,还不如说是奖励
搜狐财经· 2025-07-16 13:50
美国对俄关税政策 - 特朗普宣布对俄罗斯施加高达100%的关税 要求其在50天内达成结束战争的协议 否则将实施制裁 [1] - 该政策表面施压 实则给予俄罗斯50天宽限期 暗示其可在此期间自由行动 [1] - 特朗普曾威胁对俄贸易伙伴征收500%关税 但最终落地100% 显示政策执行存在不确定性 [2] 俄罗斯经济与贸易现状 - 俄罗斯对美出口量自俄乌战争爆发后大幅下滑 处于1992年以来最低点 [1] - 2024年俄罗斯对美出口总额预计仅为31.2亿美元 低于对乌兹别克斯坦的出口水平 [1] - 2024年俄罗斯对美出口比重低于0.5% 主要商品从石油、鱼类等转为化肥、铀、铂金和航天零件 [2] 俄罗斯出口商品结构变化 - 2020年俄罗斯对美主要出口商品为石油、鱼类、钻石和镍 [2] - 2024年转为出口美国短缺产品如化肥、铀 以及国际硬通货如铂金和航天零件 [2] 政策潜在影响 - 次级关税威胁将影响中国、印度、巴西及中亚、拉美国家 欧洲国家仍未完全停止进口俄罗斯商品 [2] - 特朗普政策善变 未来结果充满不确定性 [2]
发挥央企优势激发消费活力
经济日报· 2025-05-18 05:50
央企助力提振消费 - 央企在资源、技术、品牌等方面具有显著优势,可培育壮大内需增量市场,全方位扩大国内需求 [1] - 消费领域正处于加快转型升级的关键阶段,消费政策扎实推进,消费结构持续优化,消费潜力加速释放 [1] 增强激励力度与财富增值 - 加大央企技能人才激励,构建"技能价值+创新贡献"导向的薪酬分配体系 [1] - 促进农民收入增长,强化产业联农带农,助力盘活资产资源 [1] - 提升上市公司投资回报,加强投资者关系管理,讲好传统产业"第二增长曲线"和新兴产业"新质生产力增长点"故事 [1] - 适度提高现金分红比例及频次 [1] 新赛道就业与场景创新 - 培育先进制造就业空间,增加科技研发部门见习岗位,配合数字化转型和绿色转型需求 [2] - 围绕人工智能、生物制造、商业航天等领域开展"订单式"定向培养 [2] - 创新住房消费供给模式,定向挖潜公积金群体住房刚需和改善性需求,建立央企保障房项目库 [2] - 延伸汽车后市场服务链条,推出"以租代购"方案,拓展汽车改装服务,布局房车驿站综合体 [2] 低空经济与航天技术应用 - 扩充央企低空经济创新联合体,加快低空装备制造、基础设施、网络布局等全产业链资源整合 [2] - 推动卫星通信、卫星遥感、卫星导航等航天技术商业转化,推广智慧农业、碳监测、灾害预警等场景应用 [2] 县域经济与银发消费 - 深化央企定点帮扶,推动消费帮扶转向品牌共建、订单农业等长效合作机制 [3] - 布局银发消费市场,整合央企存量土地、地产开发、医药医疗等资源,孵化"康养+"融合业态 [3] - 创新"文旅+"跨界消费,探索文旅与农业、工业、科技、教育等融合 [3] 央企协同与政策保障 - 鼓励央企资源互联互通,支持构建央企"名品方阵" [3] - 完善资本协同机制,加大消费新业态投资,拓宽融资渠道,研究成立消费促进专项基金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