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下智能装备

搜索文档
进入10米测距时代!光峰科技(688007.SH)发布首款消费级水下蓝光激光雷达
格隆汇· 2025-09-10 22:42
产品发布 - 公司正式发布两款水下激光雷达产品远眸D10和远眸T1 覆盖消费级和专业级水下机器人市场 [1] - 远眸D10是业界首款消费级水下蓝光激光雷达 将有效测距能力提升至10米 标志着行业进入10米水下测距时代 [1] - 远眸T1面向专业市场 采用三角测距技术路线 可应用于海洋测绘 水下考古和资源勘探等高价值场景 [9] 技术优势 - 产品采用高功率蓝光激光方案 在水下环境中蓝光激光被水体吸收率比红外激光降低近100倍 大幅提升穿透力与抗干扰能力 [3] - 自主研发环境光过滤技术与脉冲激光算法 有效抑制环境光干扰并在高浊度水体中保持稳定测距性能 [10] - 远眸D10符合CLASS 1激光安全标准 仅名片盒大小 可灵活适配各类水下机器人结构设计 [6] 市场机遇 - 全球泳池数量从2021年2888万个预计增长至2026年3692万个 年复合增长率约5% [11] - 泳池清洁机器人全球需求量预计2026年突破1000万台 当前市场存在传感器配置率低和产品同质化问题 [11][13] - 单次人工泳池清洁成本常超过100美元 用户痛点显著推动清洁机器人渗透率快速提升 [11] 合作与拓展 - 公司与欢创科技达成双向意向合作 共同推动泳池机器人产业智能化升级和商业化落地 [2] - 水下激光雷达技术未来有望拓展至水下安防 生态监测和休闲娱乐等更多消费与专业场景 [13] - 公司凭借蓝光激光领域技术积累成功衍生至水下传感场景 体现强大创新扩展能力 [13]
光峰科技发布消费级水下蓝光激光雷达
中证网· 2025-09-10 22:00
产品发布 - 公司发布两款水下激光雷达产品远眸D10和远眸T1 分别覆盖消费级和专业级水下机器人市场 [1] - 消费级产品远眸D10将有效测距能力提升至10米 专业级产品远眸T1采用三角测距技术路线 [1][2] - 产品采用高功率蓝光激光方案 相比905nm和1550nm波段红外激光被水体吸收率大幅降低 显著提升水下穿透力与抗干扰能力 [1] 技术优势 - 远眸D10仅名片盒大小 符合CLASS 1激光安全标准 确保使用安全 [2] - 自主研发环境光过滤技术通过优选激光波长抑制环境光干扰 脉冲激光算法使设备在高浊度水体中保持稳定测距性能 [2] - 蓝光激光方案有效克服传统红外激光易衰减和受环境光影响大的技术瓶颈 [1] 应用场景 - 消费级产品主要应用于泳池机器人 实现快速建图与精准导航 提升清洁效率与智能化水平 [2] - 专业级产品将应用于海洋地籍测绘 水下考古 结构物检测和海底资源勘探等高价值场景 [2] - 产品未来有望拓展至水下安防 生态监测和休闲娱乐等更多消费与专业场景 [2] 合作进展 - 公司与欢创科技达成双向意向合作并完成签约 共同推动泳池机器人产业智能化升级 [1] - 远眸系列水下激光雷达正与多家行业客户积极接洽 加速创新技术商业化落地进程 [1][2]
光峰科技发布业界首款消费级水下蓝光激光雷达 助推水下智能装备行业加速发展
证券时报网· 2025-09-10 19:08
产品发布与技术创新 - 公司正式发布两款水下激光雷达产品远眸D10和远眸T1 分别覆盖消费级和专业级水下机器人市场 [1] - 远眸D10为业界首款消费级水下蓝光激光雷达 将有效测距能力提升至10米 标志行业进入10米水下测距时代 [1] - 产品采用高功率蓝光激光方案 相比905nm和1550nm波段红外激光 水体吸收率降低近100倍 显著提升水下穿透力与抗干扰能力 [1] - 远眸D10仅名片盒大小 符合CLASS1激光安全标准 可灵活适配各类水下机器人结构设计 [2] - 自主研发环境光过滤技术与脉冲激光算法 有效抑制环境光干扰并在高浊度水体中保持稳定测距性能 [2] 市场前景与行业痛点 - 全球泳池数量从2021年2888万个预计增长至2026年3692万个 年复合增长率约5% [3] - 泳池清洁机器人渗透率快速提升 预计2026年全球需求量突破1000万台 [3] - 当前多数泳池清洁依赖人工 单次清洁成本常超过100美元 用户痛点显著 [3] - 水下环境存在激光功率不足 信号弱 阳光干扰 水体反射等技术挑战 导致行业处于传感器配置率低 智能化水平有限 产品高度同质化的初级阶段 [3] - 远眸D10直面红外激光衰减 有限测距范围 环境光干扰与浊度干扰四大行业痛点 [3] 应用场景与合作拓展 - 远眸T1采用三角测距技术路线 面向海洋地籍测绘 水下考古 结构物检测 海底资源勘探等高价值专业场景 [2] - 与欢创科技达成双向意向合作 共同推动泳池机器人产业智能化升级 加速创新技术商业化落地 [1] - 产品未来有望拓展至水下安防 生态监测 休闲娱乐等更多消费与专业场景 [4] - 公司正与多家行业客户积极接洽 推动水下智能装备行业向更高性能 更低成本方向发展 [4]
光峰科技发布水下激光雷达,瞄准泳池机器人与海洋测绘
南方都市报· 2025-09-10 17:49
公司战略合作 - 与欢创科技达成双向意向合作并完成签约 共同推动泳池机器人产业智能化升级和创新技术商业化落地 [1] 产品技术特点 - 远眸系列采用高功率蓝光激光方案 在水体中吸收率远低于常见红外激光 增强信号穿透力与抗干扰能力 [1] - 远眸D10体积小巧 符合Class 1激光安全标准 可灵活适配泳池清洁机器人 具备提升建图和导航能力潜力 [1] - 远眸T1采用三角测距与精密线扫测量技术 适用于海洋测绘 水下考古 结构检测与海底资源勘探领域 [1] - 研发环境光过滤技术与脉冲激光算法 增强设备在高浊度及强光环境下测距稳定性 [1] - 远眸D10作为业界首款消费级水下蓝光激光雷达 将消费级水下机器人有效测距能力提升至10米 [4] 行业市场前景 - 2021年全球泳池数量达2888万个 预计2026年增长至3692万个 年复合增长率约5% [2] - 目前多数泳池清洁仍依赖人工 单次清洁成本常超过100美元 [2] - 泳池清洁机器人渗透率快速提高 预计2026年全球需求量将突破1000万台 [2] - 水下机器人主流消费市场在于泳池清洁机器人 [2] 行业技术挑战 - 水下环境对激光雷达挑战包括激光功率不足 信号反射过弱 阳光干扰感光芯片 水体反射干扰信号感知 [2] - 产品整体处于传感器配置率低 智能化水平有限 同质化严重的初级阶段 [2] - 远眸D10水下激光雷达直面行业四大痛点 红外激光衰减 有限测距范围 环境光干扰与浊度干扰 [2] 业务拓展规划 - 远眸系列水下激光雷达正与多家行业客户接洽 [3] - 未来将拓展至水下安防 生态监测 休闲娱乐等更多消费与专业场景 [3] - 推动整个水下智能装备行业向更高性能 更低成本方向发展 [3] 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9.61亿元 同比下降约11.09% [1]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亏损1.31亿元 扣非后净利润亏损约0.46亿元 [1] - 公司正处于战略落地和业务转型关键阶段 经营活动产生现金流净额有所改善 [1] 战略定位 - 布局水下激光雷达 瞄准泳池机器人赛道 成为寻找新增长点重要落子 [2]
进入10米测距时代!光峰科技发布首款消费级水下蓝光激光雷达
新浪证券· 2025-09-10 15:52
产品发布 - 公司发布两款水下激光雷达产品远眸D10和远眸T1 覆盖消费级和专业级水下机器人市场 [1] - 远眸D10是业界首款消费级水下蓝光激光雷达 将有效测距能力提升至10米 标志着行业进入10米水下测距时代 [1][7] - 远眸T1面向专业市场 采用三角测距技术路线 可应用于海洋地籍测绘和水下考古等高价值场景 [10] 技术优势 - 采用高功率蓝光激光方案 与红外激光相比被水体吸收率降低近100倍 大幅提升水下穿透力与抗干扰能力 [4] - 自主研发环境光过滤技术与脉冲激光算法 有效抑制环境光干扰并在高浊度水体中保持稳定测距性能 [12] - 产品符合CLASS 1激光安全标准 仅名片盒大小 可灵活适配各类水下机器人结构设计 [7] 市场机会 - 2021年全球泳池数量达2888万个 预计2026年增长至3692万个 年复合增长率约5% [13] - 泳池清洁机器人渗透率快速提高 预计2026年全球需求量突破1000万台 [13] - 当前泳池清洁单次人工成本常超过100美元 市场存在显著痛点 [13] 合作与拓展 - 公司与欢创科技达成双向意向合作 共同推动泳池机器人产业智能化升级 [3] - 产品正在与多家行业客户接洽 未来有望拓展至水下安防和生态监测等更多消费与专业场景 [17] - 核心技术从蓝光激光领域衍生至水下传感场景 体现强大创新扩展能力 [17]
第四届世界大学生水下机器人大赛收官
中国自然资源报· 2025-08-27 15:06
赛事概况 - 第四届世界大学生水下机器人大赛于8月13日在哈尔滨工程大学南海研究院举办 涵盖自主水下机器人(AUV)、遥控水下机器人(ROV)和创意概念三个赛道 [3] - 来自国内外27所院校及机构的130支队伍参赛 经过两天角逐共产生AUV赛道一等奖2个、二等奖3个、三等奖4个 ROV赛道一等奖4个、二等奖8个、三等奖12个 创意概念赛道一等奖3个、二等奖6个、三等奖11个 [4] 赛事成果 - 哈尔滨工程大学E唯协会的"星魂""凌云"团队分别获得AUV和ROV赛道冠军 [3] - 大赛通过模拟海底管道巡检、环境样本采集等实战场景 重点考察机器人水下探测、智能控制、自主决策能力 推动水下智能感知与导航技术创新发展 [3] 技术应用 - AUV赛道复刻"深海一号"作业链 要求队伍实现声光双模导航与水下协同操作的高难度作业 [3] - ROV赛道映射儋州养殖场景 要求队伍精准执行投放、捕捞等精细化任务 [3] 战略意义 - 大赛聚焦船海领域行业需求与水下智能装备前沿挑战 引导青年学子瞄准真实应用场景突破关键技术瓶颈 [3] - 赛事由中外六家机构联合主办 包括中国造船工程学会、俄罗斯马林内特行业中心等 已成为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合作与人文交流平台 [3][4]
第四届世界大学生水下机器人大赛在三亚举行
海南日报· 2025-08-17 09:25
行业动态 - 第四届世界大学生水下机器人大赛在三亚崖州湾科技城举行,吸引来自国内外27所院校及机构的130余支队伍参赛 [1] - 大赛依托海南独特区位优势,聚焦船海领域行业需求与水下智能装备前沿挑战 [1] - 设置AUV(自主水下机器人)、ROV(遥控水下机器人)、创意概念三个赛道 [1] - 覆盖水下探测、智能控制、自主决策等多个技术方向 [1] - 关注自主导航、任务执行、水下作业精度、协同控制等前沿技术创想 [1] 技术发展 - 大赛注重实际海洋探索工程场景下的系统协同、精准操控与极端环境适应能力竞技 [1] - 促进产学研深度融合 [1] - 有效促进中外青年在海洋智能装备领域的思想碰撞与技术交流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