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汽车智能化变革
icon
搜索文档
雷军缺席的这次车展:流量褪去之后,回归应有的底色
第一财经· 2025-04-28 17:33
文章核心观点 2025上海车展在流量褪去后回归本质,表现出高水平平台和窗口作用,含“外”量凸显开放,成为全球汽车“超级生意场”,推动产业变革[1][3][18] 流量褪去车展回归本质 - 2025上海车展流量和网红减少,新技术和新产品增多,含“外”量高,业内认为其“返璞归真”回归本质[1] - 此前车企高层打造个人IP搞流量营销,如今企业营销更理性,安全被重视,如比亚迪、华为等更改宣传用语,小米低调,吉利多次提安全[3][5] - 车展将竞争焦点回归创新,企业对智能化营销更理性,明确现阶段新车搭载辅助驾驶,同时安全话题受关注,多家车企围绕安全发布举措[5][7] - 辅助驾驶宣传冷静不代表技术停滞,长安称此举使智能化发展更健康,车展上主机厂和供应商布局更高级别智驾方案,如小马智行、广汽埃安[7] 含“外”量凸显高水平开放 - 上海车展含“外”量高,成为全球汽车重要事件,现代起亚派千余人参加,奇瑞邀请大量海外经销商和主播,还带多国媒体混动长测[8] - 中国市场吸引跨国企业将新技术和产品在上海车展首发,如采埃孚与蔚来合作,其CEO认为中国企业引领创新潮流[9] - 零跑与Stellantis集团合作验证“轻资产出海”模式,海外交付量可观,车展受关注,体现汽车全球化和高水平开放[12] 全球汽车“超级生意场” - 上海车展设汽车科技及供应链展区,参展企业和面积增加,供应商借此展示实力拓展业务,国内外供应商都有收获[13][14] - 车展是全球汽车产业链“超级生意场”,跨国谈判等活动活跃,新势力展示功能获合作意向,中国汽车品牌海外市场表现好[16] - 贸易商来车展寻找商机,目的是找合适车源和符合当地市场需求的新产品[17]
福耀玻璃三个月赚逾20亿研发支出4亿 产能全球化国内外均衡增强抗风险能力
长江商报· 2025-04-21 08:17
财务表现 - 2025年第一季度营业收入99.10亿元,同比增长12.16% [1][4] - 归母净利润20.30亿元,同比增长46.25%,扣非净利润19.87亿元,同比增长30.90% [1][4] - 营收净利均创历史新高,主要因收入增长、汇兑收益增加及产品附加值提升 [1][5][6] - 财务费用-3.50亿元,同比增407.25%,其中汇兑收益贡献显著 [6][7] - 销售费用同比下降22.90%至2.99亿元,管理费用下降3.80%至6.83亿元 [7] 研发与创新 - 第一季度研发投入4.23亿元,同比增长12.50%,占营收4.27% [2][7][8] - 2020-2024年研发投入持续增长,从8.16亿元增至16.78亿元 [7] - 研发人员5671人,占员工总数14.96% [8] - 推出HUD抬头显示玻璃、智能调光全景天幕等高附加值产品,占比提升5.02个百分点 [9][10] 市场地位与客户 - 全球汽车玻璃市占率约34%,中国市占率68% [2][9] - 客户包括宾利、奔驰、宝马、奥迪、比亚迪、特斯拉、蔚来、小米汽车等 [9][11] - 2024年国内汽车产销3128.2万辆和3143.6万辆,新能源车渗透率超40% [9] 全球化布局 - 国内外收入占比分别为53.90%和44.72%,均衡增长 [13][14] - 在美国俄亥俄州建有全球最大汽车玻璃单体工厂,拟向福耀美国增资4亿美元投建新生产线 [12] - 在德、日、韩、俄等10国设设计/研发中心或生产基地,覆盖欧洲主流车企 [12][13] 战略方向 - 从单一产品供应商转向智能座舱场景解决方案提供商 [9][10] - 应对电动化、智能化趋势,强化高附加值产品布局 [9][10] - 董事长曹德旺称将发挥全球化优势应对经济不确定性 [2][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