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质量与品控

搜索文档
雷军的敌人正在变多
商业洞察· 2025-09-30 17:25
核心观点 - 小米汽车业务呈现“冰与火”的双重态势:财务表现强劲,收入和交付量高速增长且接近盈利,但同时也面临产能严重不足、交付周期过长及产品质量争议频发等严峻挑战 [8][15][23][33] 财务表现与业务热度 - 2025年第二季度智能电动汽车收入达206亿元,同比增长230.3%,交付新车81302辆,同比增长197.7% [16] - 汽车业务毛利率持续上升至26.4%,2025年第二季度经营亏损收窄至3亿元,公司高层表示下半年汽车业务有望实现单季盈利 [15][20] - 新车型YU7上市后18小时锁单量超过24万辆,7月和8月连续两个月交付量跨过3万辆门槛,9月某一周销量达1.08万辆 [19][21] 产能与交付挑战 - 截至9月末,SU7标准版交付时间为35至38周,YU7标准版交付时间长达45至48周,远高于行业数周或10余周的水平 [23][25] - 产能受限被认为是交付周期过长的主因,6-7月YU7累计交付量仅8276辆,与超24万辆锁单量差距巨大 [25][26] - 竞争对手推出针对小米YU7用户的定金报销政策,试图争夺潜在客户,产能瓶颈可能导致用户退订转向其他品牌 [28] 产品质量与舆论争议 - 9月公司通过OTA方式召回超过11万辆SU7标准版,以升级辅助驾驶功能 [10][29] - 多位YU7车主反映提车后发现前挡风玻璃有“测试车”字样痕迹,引发对新车质量的质疑 [30] - 9月集中出现关于YU7车辆后排异响的投诉,结合早前的“碳纤维机盖风波”等事件,外界对小米汽车产品质量的质疑进入爆发期 [33][35][36][38]
理想陷入新车“异响门”,数百名车主想维权
凤凰网财经· 2025-07-25 21:47
产品质量问题 - 2025款理想L7 Max车主反映新车行驶1700公里即出现多处异响,包括低速倒车转向异响、门窗异响、安全带调节器异响及雨刮器异响[1] - 2025款理想L6 Pro车主提车当天即发现转向异响,提车三天后问题加剧,主副驾均能感受到明显异响[1] - 第三方投诉平台显示仅本月理想汽车转向系统异响投诉就达227条,涉及L6/L7/L8/L9全系车型[1] 用户信任危机 - 原品牌忠实用户表示因质量问题开始"劝退"潜在购车者,对三十多万购车价值产生质疑[2] - 用户质疑公司明知2025款L系列存在普遍异响问题却继续销售,认为存在安全隐患[2] - 部分用户拒绝拆车维修方案,担心维保记录影响车辆残值,要求直接退车或延长质保[2] 售后服务争议 - 不同门店处理方案差异明显,有门店提出拆车门更换胶条,有门店建议挨个更换配件测试[2] - 直营模式下服务标准不统一引发质疑,有售后未经检测即承诺更换配件并提供积分补偿[3] - 公司官方回应称异响源于新型液压衬套油脂高温粘度变化,不影响性能和安全[3] 市场表现 - 6月理想汽车交付量3.63万辆,同比下滑24%,成为头部新势力中少数负增长企业[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