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TA升级

搜索文档
中国牵头制定的自动驾驶测试国际标准发布,黄仁勋与雷军共同开发自动驾驶软件 | 7月智驾热搜
中国汽车报网· 2025-07-28 09:17
智能网联汽车技术突破 - 武汉开启全国最大泊车代驾场景试点,覆盖8000余车位,支持岚图梦想家等搭载华为乾崑智驾系统的车型[3] - 比亚迪全球首发媲美L4级智能泊车功能,新增三速泊车、车头泊入等,承诺安全损失由公司承担[13] - 广汽复合翼飞行汽车GOVY AirJet首飞成功,最大飞行速度250km/h,续航200km,支持25分钟快速补能[8][9] 行业标准与政策进展 - 中国牵头制定自动驾驶测试国际标准ISO 34505:2025,明确测试场景评价流程与方法[10][11] - 英国就自动驾驶汽车服务许可计划征询意见,首批服务拟2026年春季上路[18][19] - 上海将发放智能网联汽车示范运营牌照,允许Robotaxi收费运营[20][21] 企业合作与技术创新 - 宝马与Momenta合作开发面向中国市场的智能驾驶辅助方案,基于AI大模型技术[15] - 英伟达与小米共同开发人工智能和自动驾驶软件,深化硬件与科技企业合作[26][27] - 奇瑞启动全球最大规模OTA升级,覆盖超百万车主,新增红灯读秒等功能[6] 资本与商业化进展 - 小鹏汇天完成2.5亿美元B轮融资,飞行汽车量产工厂拟四季度竣工[16][17] - 文远知行在沙特启动首个Robotaxi试运营服务,通过Uber平台投入数十辆车[25] - 圆通速递与深圳公交合作打造"公交+物流"无人配送模式,复用公交场站资源[22] 产业生态建设 - 平安产险推出人机共驾事故责任判定方案,构建数据存证-智能判责-司法鉴定流程[4][5] - 汽车智能驾驶技术白皮书发布,细化驾驶自动化分类,提出"全域安全"理念[12] - 鸿蒙智行间接回应辅助驾驶测试争议,公布总里程16.7亿公里,用户活跃度94.8%[23][24]
小鹏汽车何小鹏:四季度进入快速发展期 智驾2026年开始全球化
搜狐财经· 2025-07-06 20:13
公司业绩展望 - 公司预计2025年二季度财报数据会非常好[1][7] - 从2024年开始,公司经营能力每个季度都在提高[7] - 2025年公司经营效果比此前想象好很多[7] 战略方向 - 公司不走性价比路线,而是专注于提升科技能力[7] - 从2022年底到2025年,公司将经历涅槃式、脱胎换骨式的变化[8] - 2025年第四季度开始,公司将进入快速发展期[8] 技术发展 - 智驾技术预计2026年开始全球化[1][8] - 公司面向全球销售的新车支持硬件和软件的OTA升级能力[8] - 公司自主研发图灵芯片,并与英伟达等芯片公司合作[8] - 一辆智能化的车上有超过5500颗芯片,公司只在最主要芯片上做研发[8] 全球化布局 - 欧洲等市场目前智驾法规不健全,但2026年下半年有望出现进展[8] - 公司期待在法规支持后,尽快提升高阶智能辅助驾驶软硬件能力[8] - 未来目标是在全球多地提供小鹏Max或Ultra车型的智驾体验[8] 行业展望 - 未来五到十年,汽车行业将发生巨大变化[8] - 中国汽车行业将涌现几家特别酷、特别强的公司[8]
阿维塔重庆车展晒销量:累计卖了15万辆,平均售价超27万
南方都市报· 2025-06-09 14:13
公司业绩与产品 - 公司累计销量突破15万辆 产品平均售价超27万元 [2] - 五年内计划推出17款全新产品 包括大六座百万级旗舰产品 覆盖轿车 SUV 跑车 MPV全谱系 [2][3] - 自2022年底开启交付以来 为所有老车主提供座椅个性化改装方案 成为全球首个全系标配前排双零重力座椅的品牌 [2] 股东结构与合作伙伴 - 长安汽车为第一大股东 持股比例40.99% 宁德时代为第二大股东 持股比例14.1% [2] - 华为作为合作伙伴 提供智能辅助驾驶算法 智能座舱等智能化部件 [2] 软件与技术升级 - 累计完成36次OTA升级 即将推送重大OTA升级 聚焦用户体验核心领域 [2] - 新增"智慧场景"功能全系普及 全量推送车位到车位功能 打通自主过ETC闸机 [2] - 新增碰撞预解锁功能 可在碰撞前0.5秒提前解锁车门 [2] 渠道布局与市场拓展 - 截至5月底 已实现超700家渠道触点 覆盖212个城市 地级市覆盖率达82% 核心商圈覆盖率达76% [2] - 今年计划进入50个以上海外国家和地区 布局超160家渠道网络 [3]
VIN码随机匹配如同抽奖?长安启源遭车主质疑OTA升级延迟
贝壳财经· 2025-05-19 18:12
车主投诉 - 长安启源A07真香版625旗舰型车主反映车辆存在多个小问题需通过OTA升级解决 包括附件电耗显示不准确 HUD地图需手动点击才能显示 屏幕频繁出现"车道辅助系统故障"提示 [1][3][8] - 车主2024年11月购车后仅在年初收到一次OTA升级 后续未获推送 4S店解释升级采用车辆序列号随机抽取机制 [3][6] - 车主多次联系厂家客服及4S店均被告知无法确定具体推送时间 投诉至黑猫平台后问题仍未解决 [4][8] 公司回应 - 长安启源官方确认A07基础款&真香版最近一次OTA推送为2024年1月 全新真香版为3月 近期无新版本推送 [2][9] - 公司解释OTA升级通过VIN码系统随机分批次推送 与车辆提车时间无关 需提供VIN码才能排查具体原因 [6][9] - 公司承诺将全力处理用户反馈 但未明确后续升级计划时间表 [9] 行业规范 - 法律专家指出依据消费者权益法 厂商需向车主披露OTA升级具体计划及延迟原因 若升级延迟导致功能问题需提供解决方案 [9] - 若OTA升级属于购车承诺内容 延迟可能构成违约 因未升级导致的功能缺陷可视为产品质量问题 [9] - 建议车主通过12315平台或消费者协会渠道维权 同时保存与厂商沟通证据 [10]
智能驾驶遭监管重锤:车企营销话术还能“飞”多久?
犀牛财经· 2025-04-29 15:59
智能驾驶行业监管新规 - 工信部发布《智能网联汽车产品准入及软件在线升级管理指南》,要求车企全面测试验证辅助驾驶功能,明确系统边界与安全措施,禁止夸大宣传 [3] - 新规禁止车企使用用户公测辅助驾驶功能,强制采用仿真测试等科学验证方式,虽增加开发成本但提升产品安全性 [6][7] - OTA升级需申报备案并充分验证,紧急升级需市场监管总局审批,终结"月月OTA"乱象 [7] 智能驾驶市场现状与问题 - 2024年L2级自动驾驶渗透率达55.7%,预计2025年接近65% [4] - 76%用户重视高速NOA功能,64%关注城市NOA,77%需要自动泊车 [4] - 62%年轻车主误将辅助驾驶等同自动驾驶,2025Q1智驾相关事故同比激增217% [5] 车企营销乱象与整改 - 车企使用"全场景智驾""零接管"等夸大宣传,创造"L2.9+"等灰色概念误导消费者 [4] - 新规强制规范技术名称(如禁用英文缩写NOA/NZP),禁止"自动驾驶""解放双手"等表述 [8] - 特斯拉中国区已将"FSD完全自动驾驶"更名为"FSD智能辅助驾驶" [8] 技术标准与消费者保护 - 车企需在宣传中明示功能边界(如无法识别静止障碍物、暴雨环境失效等) [9] - 禁止通过OTA推送未完成功能并收取费用,保障消费者知情权 [7] - 新规终结车企利用免责声明规避法律责任的行为 [7] 行业长期影响 - 安全与真实技术能力将成为核心竞争力,过度营销品牌面临淘汰 [10] - 消费者认知将从盲目追逐概念转向理性评估功能价值 [10] - 行业从"野蛮生长"进入"安全优先"的合规发展阶段 [6][10]
中汽股份(301215) - 301215中汽股份投资者关系管理信息20250427
2025-04-27 22:30
活动基本信息 - 活动类别为特定对象调研和电话会议 [2] - 参与单位包括华源证券、银河证券等多家机构 [2] - 活动时间为 2025 年 4 月 27 日的 10:00 - 11:00、13:30 - 14:30、16:00 - 17:00 [2] - 活动地点为线上(腾讯会议、进门财经电话会议) [2] - 上市公司接待人员有总会计师兼董事会秘书夏秀国等 [2] 业务相关问题 长三角(盐城)智能网联汽车试验场 - 该试验场是募投项目,实际效益受多种因素影响,产能释放需时间,公司已签业务合同,业务处于爬坡阶段 [3] - 主体项目已完成转固,2024 年工程累计投入占预算比例为 85.04% [7] 客户业务 - 2024 年第一大客户为控股股东中汽中心,业务量 7 千多万,其他客户信息暂不便披露,中汽中心业务占比总体保持稳定 [3] 政策法规影响 - 若智能网联检测强制化,将推动公司业务发展,检测企业和车企场地试验业务量会提升 [3] - 2024 年 2 月相关政策强化 L2 级智能驾驶产品管理,已发布网络安全和数据通信等强制性国标,在研核心强标预计未来落地,新规利于公司智能网联测试业务发展 [4] L3 级别自动驾驶技术 - 国内 L3 自动驾驶处于测试验证和示范运营阶段,2023 年 11 月政策支持商业化试点,但面临责任认定等问题,现行均为推荐性标准 [4] 车企选择服务商因素 - 车企会综合评估技术、效率、成本等因素,中汽股份技术能力强、服务效率高、成本效益好 [6] 收入与毛利率 - 一季度收入增长因行业需求提升和产能释放、客户突破 [6] - 一季度受春节等因素影响毛利率下降属常规波动,近年毛利率稳定在 70%左右 [7] OTA 升级测试周期 - OTA 升级测试周期取决于技术路径等因素,周期差异大,难以评估 [7] 标准制定参与度 - 中汽中心承担全国汽车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秘书处职责,牵头标准制定,中汽股份参与起草多项国家标准及团体标准,已发布国家标准 7 项、团体标准 12 项,还协同成立创新中心支持标准验证工作 [7]
零跑(纪要):2025 年销量目标 50-60 万台
海豚投研· 2025-03-11 22:00
财报核心信息回顾 - 2024年公司收入达321.6亿元,同比增长92%,其中4Q24收入134.6亿元,同比增长155% [1] - 2024年毛利率显著改善,全年毛利率8.4%,4Q24毛利率达13.3%,同比提升6.6个百分点 [1] - 2024年交付量29.37万辆,同比增长163.8%,其中C系列占比76.6%,C10和C16四季度月均销量分别达1万台和8,000台 [2] - 单车收入10.8万元,单车毛利0.9万元,4Q24单车毛利提升至1.5万元 [1] - 2025年1-2月销量50,457台,同比增长167.8% [2] 交付与销售情况 - 2024年累计交付量超60万台,C系列成为主力车型 [2] - 2025年销量目标50-60万台,包含海外市场 [2][12] - 销售网络快速扩张,2024年底销售门店达695家,服务门店427家,覆盖264个城市 [6] - 渠道盈利率超80%,"1+N"模式强化核心渠道能力 [6] 产品与技术 - 2024年推出C10和C16两款新车型,C10获国际设计奖项及安全认证 [3] - LEAP3.0技术推动C系列成功,四季度月均销量超3万台 [3] - 2025年3月发布LEAP3.5架构,集成高通8650芯片和激光雷达 [4] - 整车架构通用化率88%,行业领先 [3] 智驾系统研发 - 智驾团队扩至500人,2025年目标600人,投入超8亿元 [5][12] - 2024年实现高速NAP、城市NAC等功能,2025年计划完成城市NOA全面集成 [5] - 算力储备超1.5EFlops,支持端到端高阶智驾开发 [12] - 2024年完成16次OTA升级,新增优化150余项功能 [5] 全球化发展 - 与Stellantis合资成立领跑国际,2024年出口13,726台 [8] - 海外网点超400家,欧洲占350家,2025年目标550家 [8] - 2025年海外销量目标5-6万台,力争盈亏平衡 [9] 战略合作与产能规划 - 2025年与一汽集团战略合作,联合开发新能源车型 [9] - B平台三款新车2025年上市,C平台车型将推年款及改款 [10] - 现有金华两工厂产能,规划新增产能应对产量提升 [11] 2025年经营目标 - 全年交付量50-60万台,毛利率目标10%-11% [12] - 力争全年净利润转正,实现盈利 [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