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币信用
搜索文档
警报频发的发达经济体债务疑云
上海证券报· 2025-11-05 03:09
海外经济体债务与财政困境现状 - 近期多家国际评级机构下调美国、法国等欧美国家主权信用评级,范围评级公司将美国评级从AA下调至AA-,核心原因为公共财政持续恶化与治理标准下滑 [1] -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预测到2030年美国政府总债务占GDP比例将从当前水平飙升超20个百分点,达到143.4% [1] - 截至10月21日美国联邦政府债务规模总额首次超过38万亿美元,2024年发达国家公共债务占GDP比例已接近116%,为1850年以来高点 [1] - 穆迪将法国主权信用评级展望从"稳定"下调至"负面",惠誉和标准普尔均将法国主权信用评级下调一级至"A+",导火索为法国在不到两年内四次更换总理 [2] - 美、日、英等国均面临政局动荡或政府停摆等问题,其共同根源为债务率快速攀升下的财政整顿困境 [2] 债务高企的深层次原因 - 多数经济体依赖债务驱动增长,陷入"增长幻觉",高估刺激政策对长期经济的拉动作用,导致债务过度积累 [3] - 全球产业技术周期处于上一轮信息化的生产成熟期,新一轮产业技术周期未能明显提高劳动生产率,同时债务周期进入尾声,私人部门加杠杆乏力 [3] - 发达经济体人口老龄化及高福利制度带来刚性支出压力,养老金等福利支出占GDP比重较高且易升难降,削减福利面临政治阻力 [3] - 应对危机的财政刺激、老龄化推升的社会福利支出以及过去数十年的低利率环境共同助推了全球政府债务规模持续攀升 [3] 债务风险的影响与潜在解决方案 - 短期看,政府利息支出及社会福利支出等刚性支出扩大将推动财政赤字率易涨难跌,中长期人口老龄化及AI技术革命可能加大财政收支压力 [4] - 若公共债务率居高不下,政府干预央行政策的概率将上升,如人为压低利率或推行债务货币化,可能侵蚀法币公信力并引发资产价格失锚 [4] - 债务风险发酵可能导致债券收益率上行引发被迫财政调整,令全球经济陷入衰退,或通过金融市场动荡对新兴市场造成外溢影响 [4] - 历史上公共债务危机通常通过竞争性贬值、高通胀、债务重组等方式解决,高通胀和竞争力贬值可能是易于接受的化债路径,而财政紧缩等措施面临较大阻力 [4][5]
黄金:不要跟黄金对着干
对冲研投· 2025-10-13 20:05
黄金市场表现与驱动因素 - 8月下旬以来现货黄金价格飙升逾20%,一度突破4000美元/盎司关口 [4][5] - 特朗普威胁对华大幅加征关税等事件点燃避险情绪,使黄金成为法币信用时代的“终极保险” [4][5] - 美国政府停摆持续两周,疲软的就业数据使10月29日美联储会议降息成为阻力最小的政策路径 [5] - 10月15日逾百万军人薪资发放问题将成为打破政治僵局的关键时间点 [5] 白银市场表现与驱动因素 - 8月下旬以来现货白银价格狂飙30%,涨幅远超黄金 [4][5] - 白银市场除金融属性外,更叠加了伦敦现货紧缺的产业逻辑,1个月期白银租赁利率飙升至35%,创历史最高水平 [4][9] - 受现货紧张影响,白银期限结构已出现深度倒挂,此异常状态预计难以持续 [4][9] 地缘政治与关税影响 - 关税问题卷土重来,恰逢美国政府停摆期间,显著加剧市场波动,导致标普500指数下跌2.7% [6][7] - 本轮关税升级被视为美方对中国稀土管制措施的被动回应,稀土成为中美博弈中的战略工具 [7] - 与4月广泛高额关税不同,本次冲突更具针对性,其溢出效应和可持续性仍待观察,11月1日新关税生效前存在协商空间 [7]
2025有色金属行业复盘上世纪70年代黄金大牛市的启示黄金:历史的回响
搜狐财经· 2025-09-24 10:55
文章核心观点 - 报告通过复盘上世纪70年代的黄金超级牛市,揭示了法币信用波动、财政与货币政策失衡对黄金价格的深远影响,并探讨其对当前市场的启示 [1][5][6] - 上世纪70年代黄金牛市的根本驱动因素是美元信用体系的动摇,具体表现为美国财政与货币纪律的松动引发的国际收支失衡、严重通胀以及布雷顿森林体系的解体 [2][3][4] - 当前全球经济形势与70年代存在相似之处,如高财政赤字、债务膨胀及货币政策不确定性,但黄金市场的买盘结构更为多元,并受到AI技术、地缘政治等新变量影响 [5][21][25] 上世纪70年代黄金牛市复盘 - **牛市背景与伏笔**:20世纪60至70年代,美国多届政府推行积极的财政刺激政策(如约翰逊政府的“伟大社会”计划、越战军费扩张),导致财政赤字扩大,同时美联储货币政策独立性受到挑战,货币供应量增速居高不下,为通胀和黄金上涨埋下隐患 [2][30][36] - **美元信用危机**:美国国际收支失衡加剧,贸易逆差持续扩大,在布雷顿森林体系下,随着美国黄金储备下降,美元信任危机爆发,最终导致1971年体系解体,美元与黄金脱钩,金价进入上行通道 [3][26][27] - **通胀失控与金价飙升**:美国70年代初的价格管制政策破产后,通胀报复性反弹,叠加两次石油危机冲击,美国CPI同比一度突破13% [4] 黄金作为抗通胀资产需求激增,美国1975年解除国内黄金禁令后,民众大量涌入市场,推动金价从1970年的35美元/盎司涨至1980年初的850美元/盎司,涨幅超23倍 [4][19] - **牛市终结原因**:1979年沃尔克出任美联储主席后,推行强硬货币紧缩政策,将联邦基金利率提升至20%左右的历史高位,成功驯服通胀,稳定美元信用,从而终结了黄金超级牛市 [5][20] 对当前市场的启示 - **政策纪律的相似性**:当前美国财政赤字率长期处于高位(超过6%),政府债务规模不断膨胀,2020年无限量QE后货币纪律显著削弱,尽管2022年激进加息暂时压制通胀,但2024年已开启降息周期,未来政策走向存在不确定性 [5][21] - **联储独立性的挑战**:白宫正加大对美联储的控制(如替换联储理事),明年鲍威尔可能卸任,特朗普政府要求降息以配合财政政策,这可能意味着货币政策再度被财政政策“绑架”,类似于70年代的情况 [21][22] - **通胀前景与金价驱动**:当前通胀中枢可能已系统性上移,回到2%以下难度较大 [22] 若美国财政与货币扩张导致通胀再起,而联储因独立性丧失缺乏加息勇气,可能引发通胀预期失控,从而打开金价上行空间 [22] - **本轮牛市的新特征**:买盘构成更为多元化,新兴市场央行持续增持黄金成为重要支撑力量,亚洲资金买盘强劲;而AI技术若快速发展并提升全球生产率,可能削弱黄金配置价值,否则其长期价值不减 [5][23][25] 1968-1969年牛市序曲 - **黄金总库机制崩溃**:为维持布雷顿森林体系,美国牵头多国形成黄金池干预市场,将金价维持在35美元/盎司 [26] 但随着美国黄金储备从60年代初的1.5万吨降至1967年的约1万吨(约120亿美元),与外债规模(120-130亿美元)持平,黄金池机制难以为继,1968年3月伦敦金市场关闭,黄金双重价格机制确立,私人市场金价开始自由浮动并出现异动 [26][27][33] - **财政扩张与联储困境**:约翰逊政府时期财政赤字在1968年激增至约250亿美元,财政扩张导致失业率下降但CPI同比从不到3%升至6% [30][34][36] 联储主席马丁面临政治压力,1965年加息受阻,1968年曾以货币宽松换取政府增税法案,导致在通胀已达4.5%时过早放松货币政策 [39][40][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