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自由贸易港政策
搜索文档
海南自由贸易港内外贸同船运输境内船舶加注保税油和本地生产燃料油政策
海南日报· 2025-11-03 09:12
政策核心内容 - 在海南洋浦港允许从事内外贸同船运输的境内船舶加注本航次所需的保税油和适用出口退税政策的本地生产燃料油 这两种油统称为不含税油 [1][2] - 对上述不含税油免征关税 增值税和消费税 [2] - 政策旨在为特定航运业务提供税收优惠 降低企业运营成本 [2] 政策适用对象与条件 - 政策适用于获相关水路运输许可并向海关备案 同时承载内外贸集装箱货物的特定船舶 [2] - 加注不含税油的航次特指从装载外贸货物的始发港至洋浦港 以及从洋浦港装载外贸货物至目的港的航次 [2] - 本地燃料油生产企业可凭出口报关单等材料向税务部门申报出口退免税 [2]
粤琼(三亚)合作发展对接会在广州举行
海南日报· 2025-10-23 09:29
会议与项目签约 - 粤琼(三亚)合作发展对接会在广州举行,吸引两地政府代表和100多家企业参与 [1] - 现场有9大项目签约落地,涵盖深海及制造业、国际合作、基金投资等多个板块 [1] - 签约项目包括云洲智能南海运维总部、深海监测与观测智能装备研发与制造中心、智多猩科技国际总部、环保与新能源装备研发交易平台等 [1] 深海装备与制造业 - 企业选择在三亚布局深海装备研发制造中心,瞄准海南在“一带一路”深海科技合作中的独特地位 [2] - 海南自由贸易港的“零关税”、“加工增值”等政策能显著降低企业运营成本、提升盈利能力 [1] - 海南的政策优势将助力企业拓展东南亚乃至全球市场 [2] 国际合作与基金投资 - 本质海联海外协同创新中心项目(东南亚站)、中南企业管理集团国际企业服务与孵化咨询项目等国际合作项目签约启动 [1] - 麦麦科技华南区域总部项目、江苏数盒总部项目等多个基金投资项目落地 [1] - 会上发布三亚崖州湾科技城高新区出海服务平台—境外合作机遇清单 [2] 政策与投资机遇 - 海南省商务厅就海南自由贸易港核心政策做梳理,海口海关讲解零关税政策等税收安排 [2] - 交通银行海南省分行围绕EF账户及相关金融开放政策分享自由贸易港政策红利 [2] - 三亚崖州湾科技城管理局就三亚及三亚崖州湾科技城高新区投资机遇做了推介 [2]
10月1日起免征归属海南省地方收入的文化事业建设费
海南日报· 2025-09-19 10:30
政策核心内容 - 自2025年10月1日起,免征归属海南省地方收入的文化事业建设费 [1] - 免征政策实施范围为海南岛全岛,不包括三沙市,且不设置免征期限,为市场主体提供长期稳定的政策预期 [2] - 缴费人可从2025年第四季度起完整享受免征优惠 [2] 政策执行细节 - 文化事业建设费原针对广告服务和娱乐服务经营者征收,按提供广告服务、娱乐服务取得的计费销售额的3%征收 [2] - 税务部门将优化征收系统,实现免征政策系统自动判别,纳税人可“一键确认”完成申报,享受“即申即享”便利 [2] 政策背景与影响 - 该政策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南自由贸易港法》制定,旨在支持海南自由贸易港产业发展 [1] - 政策有利于促进文化繁荣,服务文化强省建设,助力海南文化事业与文化产业繁荣发展 [3] - 海南省文化产业近年来蓬勃发展,但产业基础相对薄弱,产业规模与质量同国内先进地区存在差距 [3]
上半年企业新增享惠货值超31亿元
海南日报· 2025-07-30 09:16
政策实施成效 - 加工增值免关税政策应用攻坚行动成效显著,企业享惠货值规模已突破100亿元 [2] - 2023年以来累计内销货值达100.3亿元,同比增长122%,免关税约8.4亿元,同比增长121% [2] - 2024年上半年新增享惠货值31.6亿元,同比增长4.42倍,减免税款约2.33亿元,同比增长5.1倍 [1][2] 企业参与情况 - 加工增值试点申报企业达到200家,同比增长426%,获批资格企业123家,同比增长224% [2] - 享惠企业数量达48家,同比增长153% [2] - 政策应用场景新增10个,累计达到44个 [2] 行业覆盖与货品应用 - 48家享惠企业覆盖10个行业类别,其中农副食品加工18家、医药制造13家、珠宝首饰制造7家、食品制造4家 [2] - 货品应用场景涉及44种,包括牛羊肉制品、猪肉制品、海参、珍珠饰品、蓝宝石饰品、食品添加剂、聚丙烷等 [3] 未来发展举措 - 持续深化加工增值政策应用攻坚行动,加大新场景挖掘和政策推介力度 [3] - 加快构建加工增值公共服务体系,推进精准招商,重点开展“案例招商、集群招商” [3] - 聚焦细分产业形成典型案例,招引同类型企业集聚发展,打造加工增值产业品牌 [3]
实业巨头方大集团加码三亚,投资百亿元或建医疗健康城,土拍市场频现民企“新面孔”
华夏时报· 2025-06-20 20:48
土地交易 - 海南三亚4宗地块共计546.55亩土地全部顺利出让,总成交金额约44亿元,创下当地单日出让土地金额的新高 [2][3] - 三亚方大健康置业以总价28.75亿元拿下海棠湾2宗地块,刷新了近期海南民企拿地规模和金额的纪录 [2] - 2宗地块占地面积约28.64万平米(约430亩),要求竞得人需在五年内在海棠湾园区投资总额100亿元 [3] 地块详情 - 一宗地块为HT09-15-02住宅用地和HT09-18-06商务金融用地,总价13.10亿元,住宅部分容积率仅1.2,可售楼面价约1.7万元/平米,需无偿配建4.9亿元的公共设施 [3] - 另一宗为"三合一"综合用地,包含HT09-15-01住宅、HT09-18-05医院和HT09-17-03商务地块,总价15.65亿元,住宅部分楼面价同样达1.7万元/平米,医院地块规划为综合性医疗设施 [3] 公司背景 - 三亚方大健康置业于今年5月21日新成立,注册资金为35亿元人民币,由辽宁方大地产集团有限公司持股29% [4] - 辽宁方大集团的产业涉及炭素、钢铁、医药、商业、航空五大板块,旗下有五家上市公司 [4] - 2021年12月,辽宁方大集团以410亿元的现金投资取得海航集团航空板块控制权 [5] 战略布局 - 方大集团本次拿地是为了把握海南自由贸易港政策以及大健康产业带来的发展机遇 [2][5] - 辽宁方大集团计划投资50亿元,在海棠湾建设集医院、康养、酒店、生活社区等业态为一体的医疗健康城 [5] - 将在医药板块加大投入力度,完善产业布局,在制药及药品流通、医疗和康复、养生和养老等领域深耕 [5] 土地市场趋势 - 2025年1—5月,拿地金额TOP100企业中,民营企业的数量有24家,拿地金额占比约16.8%,较上年分别增加13家、8.3个百分点 [6] - 今年以来已有嘉信地产、海成集团、天景房地产、嘉禾兴地产等十余家中小民企在热点城市出手拿地 [6] - 本轮较为活跃的民营企业包括主业为房地产的区域性企业、制造业/实业企业以及房地产产业链条上的企业 [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