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方大集团(000055)
icon
搜索文档
方大集团:2024年第四季度高端幕墙及新材料产业新签订单7.74亿元
证券时报网· 2025-01-17 17:44
公司业绩 - 公司2024年第四季度高端幕墙及新材料产业新签订单7.74亿元 [1] - 截至2024年末累计已签约未完工的合同金额(含已中标尚未签约的合同)57.76亿元 [1] - 2024年末累计合同金额是2023年公司幕墙及新材料产业营业收入的1.66倍 [1] 行业表现 - 公司高端幕墙及新材料产业在2024年第四季度表现强劲,新签订单金额显著 [1] - 公司累计合同金额的增长显示出行业需求的持续增长 [1]
平安集团总经理谢永林会见辽宁方大集团董事局主席方威一行
证券时报网· 2025-01-09 09:12
公司合作 - 平安集团总经理兼联席首席执行官谢永林与辽宁方大集团董事局主席方威会面,探讨多领域合作 [1] - 谢永林表示希望通过创新金融合作模式扩大业务合作,实现互利共赢 [1] - 方威表示希望本着双方有利的原则开展合作,为社会服务 [1]
方大集团(000055) - 方大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2024年深圳辖区上市公司投资者集体接待日活动)
2024-12-12 19:37
财务表现 - 2024年上半年净利润下降35.88%,主要原因是幕墙及新材料产业和轨道交通屏蔽门产业不同项目毛利率差异导致整体毛利率同比下降3.3个百分点,以及项目结算及收款进度延缓导致计提的应收款项坏账损失增加 [3] - 2024年上半年幕墙系统及新材料实现收入17.38亿元,毛利率13.75%;地铁屏蔽门及服务实现收入2.63亿元,毛利率22.44% [2] - 2024年前三季度净利润同比下降,主要原因是部分项目毛利率下降,以及项目结算及收款进度延缓导致本期计提的应收款项坏账损失增加 [5] 资产与运营管理 - 公司围绕"控风险、拓市场、去存量、谋创新",加大精细化管理力度,重视应收账款回收管理,实行资金集中管控,提高资金效率 [1] - 公司积极洞察市场机会,加快科技创新步伐,聚焦主业,稳健经营,努力提升盈利能力 [2] - 公司通过加强应收账款催收、项目现金流管理等措施改善现金流状况,2022年度经营活动现金流净额为2.21亿元,2023年度为3亿元 [4] 技术与创新 - 公司加快科技创新与成果转化,推动智能化建设,将大数据、云计算、5G等新兴科技运用到生产和管理中,打造现代化工厂 [1] - 2024年上半年研发投入8,563.96万元,占营业收入的4.01%,未来将持续推动产品技术创新,增强核心竞争力 [5] 市值与股价管理 - 公司A股与B股股价长期低于市净率,未来将聚焦主业,稳健经营,努力提升盈利能力,积极探索落实其他有效措施以推进公司市值管理工作 [2] - 公司重视市值管理工作,未来将按照《上市公司监管指引第10号——市值管理》的文件精神,积极探索落实有效措施以推进公司市值管理 [4] 项目与产能 - 方大(赣州)低碳智能基地一期工程建设工作已完成,设备已按计划完成安装和调试,产能正在逐渐爬坡及释放 [2] - 截至2024年第三季度末,幕墙及材料累计已签约未完工的合同金额(含已中标尚未签约的合同)617,502.32万元,是2023年公司幕墙及材料产业营业收入的1.78倍 [4] 行业与市场 - 公司主要从事智慧幕墙系统及新材料、轨道交通智能屏蔽门设备、新能源、商业管理及服务等业务,涉及多个行业和产品,与其他上市公司可比性不强 [3] - 公司未来如有扩张或并购计划,将严格按照相关法律法规的要求,及时履行信息披露义务 [4]
方大集团(000055) - 2024 Q3 - 季度财报
2024-10-28 18:38
营业收入与净利润 - 公司2024年第三季度营业收入为10.73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5.70%[2] - 公司2024年第三季度营业总收入为32.07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0.3%[11]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3291.61万元人民币,同比下降60.95%[2] - 公司2024年前三季度累计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下降43.81%,主要由于部分项目毛利率下降及应收款项坏账损失增加[2] - 净利润为1.51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44.2%[12] - 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1.50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43.8%[12] - 基本每股收益为0.14元,同比下降44%[13] 现金流量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1.53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638.74%[2]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153,244,581.17元,同比下降638.8%[14] - 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2.11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232.54%,主要由于方大(赣州)低碳智造基地项目建设投资支出[5] - 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211,120,896.56元,同比下降232.7%[15] - 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316,688,658.24元,同比增长232.36%,主要由于增加方大(赣州)低碳智造基地项目固定资产投资贷款所致[6] - 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316,688,658.24元,同比增加232.3%[15] - 期末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余额为733,433,343.25元,同比下降37.1%[15] - 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的现金为3,132,581,238.40元,同比增长5.8%[14] - 购建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和其他长期资产支付的现金为214,200,443.48元,同比增长235.4%[15] - 取得借款收到的现金为2,945,000,000.00元,同比增长44.8%[15] - 支付的各项税费为127,423,375.56元,同比下降31.4%[14] 资产与负债 - 公司总资产为135.52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31%[2] - 货币资金为1,451,158,865.61元,较上期增长1.8%[8] - 应收账款为1,072,877,496.00元,较上期增长17.7%[8] - 存货为735,243,864.10元,较上期下降2.7%[8] - 合同资产为2,517,625,542.46元,较上期增长1.2%[8] - 其他应收款为149,241,379.25元,较上期增长2.8%[8] - 预付款项为57,663,537.60元,较上期增长69.7%[8] - 其他流动资产为305,440,475.49元,较上期增长23.0%[8] - 投资性房地产为56.82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1.3%[9] - 长期股权投资为5.47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0.1%[9] - 短期借款为22.75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3.0%[9] - 长期借款为8.90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34.8%[10] - 预付款项同比增长69.72%,主要由于预付购货款增加[5] - 在建工程同比增长126.26%,主要由于方大(赣州)低碳智造基地项目建设投入增加[5] - 长期借款同比增长34.85%,主要由于增加方大(赣州)低碳智造基地项目固定资产投资贷款[5] 其他财务指标 - 信用减值损失同比下降405.52%,主要由于增加计提应收账款坏账准备[5] - 研发费用为1.27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2.2%[11] - 其他综合收益的税后净额为2928.89万元人民币,同比增加429.3%[12] - 综合收益总额为180,338,022.53元,同比下降31.1%[13] 股东与股权 - 报告期末普通股股东总数为48,064人,前10名股东中深圳市邦林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持股比例为11.11%,持股数量为119,332,846股[6] 项目进展 - 方大(赣州)低碳智能基地一期工程建设已完成,主要大型设备已按计划完成采购、安装和调试,部分厂房已完成生产设备调试并进入试投产阶段[7]
方大集团东北制药:干字当头 全力奋战四季度
证券时报网· 2024-10-23 01:54
文章核心观点 - 东北制药通过研发创新和市场开拓,成功获评辽宁省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 [1] - 东北制药在"大干四季度"中,全力以赴冲刺年度指标,助力公司高质量发展 [1] 生产 - 东北制药生产系统全面开车,主导产品满负荷生产,四季度产量较前三季度大幅增加 [1] - 东北制药通过提升产品收率、节降能耗、提升生产效率等措施,优化生产流程,实现能耗和成本的有效降低 [1] 销售 - 东北制药销售系统深入市场一线,分析需求变化,制定针对性销售策略,提升产品销量和市场份额 [2] - 东北制药原料销售公司对各事业部和业务员设定明确目标,并实施激励措施,推动销售进展 [2] 研发 - 东北制药持续加大研发投入,在多个治疗领域取得新进展,并推出多个新产品 [2] - 东北制药拟收购北京鼎成肽源生物技术公司,全面进军细胞治疗新赛道 [2]
方大集团(000055) - 2024 Q2 - 季度财报
2024-08-27 20:05
营业收入和利润情况 - 公司2024年上半年营业收入增长2.65%[11]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下降35.88%[11] - 主要是幕墙及新材料产业和轨道交通屏蔽门产业不同项目毛利率差异导致本期整体毛利率下降3.3个百分点[11] - 公司2024年上半年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下降359.70%[11] - 公司2024年上半年基本每股收益下降35.29%[11] - 公司2024年上半年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下降1.19个百分点[11] 主营业务情况 - 公司主要从事智慧幕墙系统及新材料、轨道交通智能屏蔽门设备、新能源、商业管理及服务等业务[16] - 公司充分发挥技术和品牌优势,大力推进智能制造和绿色制造,公司主要产品智慧幕墙和轨道交通智能屏蔽门系统等产品已成为全球行业标杆[16] - 公司的智慧幕墙业务伴随着城市建设的发展不断壮大,与宏观经济发展水平紧密相连[17] - 轨道交通智能屏蔽门系统是城市轨道交通产业链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与国家经济发展水平、城市轨道交通发展及建设规划密切相关[23] - 公司主要产品为城市轨道交通站台智能屏蔽门系统,同时提供产品运维服务[24] - 公司建成了国内最早一批光伏建筑一体化(BIPV)建筑和多个分布式太阳能光伏电站,为公司持续贡献稳定利润及现金流[31] 业务发展情况 - 公司截止报告期末,订单储备903,166.08万元,较上年同期增长6.44%[16] - 公司持续着力拓展重点区域、重大项目,海外订单量突破历史新高[21] - 公司新建方大(赣州)低碳智能基地,进一步完善升级公司产业布局[21] - 公司持续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加大研发投入力度,通过科技创新与数字化建设,筑牢公司在各个业务领域的核心竞争力[21,22] - 公司结合国内外项目管理经验,优化并完善海外项目计划管理体系及质量管控体系,加强海外项目前期策划及计划管理[22] - 公司持续深耕海外市场,已获得多个"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的重要项目[28] - 公司登顶2023年中国城市轨道交通屏蔽门中标企业的榜首,中标车站数排名第一,全年中标6个城轨站台门系统项目[2] - 公司已在新加坡、中国香港、马来西亚、印度、希腊和哥伦比亚等国家和地区获得多个重要项目[2] 产品技术创新 - 公司先后参与编制了22项国家或行业标准,拥有6家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其中5家为"专精特新"企业[33] - 公司创新研发了应用于高铁站台的安全门产品,满足干线铁路、城际铁路、市域(郊)铁路、城市轨道交通融合衔接情景下的需求[38] - 公司通过自有专利、软件著作权和专有技术积累,构建了一套完全自主可控的站台门控制系统基础技术平台[38] - 公司持续推动技术创新,研发出多项行业领先的新产品和新技术[29] - 公司自主研发的三模块全高屏蔽门结构产品填补了市场空白[29] - 公司结合行业自身特色,相继研发出通风式、光伏式幕墙以及纳米自洁、防火蜂窝铝复合板等国家级、省级重点环保新产品[76] - 公司率先在国内研发出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轨道交通屏蔽门系统[76] 财务情况 - 公司2024年上半年总资产增长2.84%[11] - 公司2024年上半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资产增长1.00%[11] - 公司营业收入、营业成本和毛利率情况: - 金属制造业毛利率13.75%[47] - 轨道交通业毛利率22.44%[47] - 商业地产毛利率74.40%[47] - 公司境内业务毛利率17.81%[47] - 公司非主营业务情况: - 投资收益-208.21万元,占利润总额-1.55%[49] - 资产减值-1,587.61万元,主要是计提合同资产减值准备[49] - 信用减值损失-787.48万元,主要是计提应收账款坏账准备[49] - 公司主要资产负债情况: - 货币资金16.85亿元,占总资产12.25%[50] - 应收账款10.23亿元,占总资产7.43%[50] - 合同资产26.16亿元,占总资产19.02%[50] - 投资性房地产56.84亿元,占总资产41.32%[50] - 短期借款24.29亿元,占总负债17.66%[50] - 长期借款8.80亿元,占总负债6.40%[50] 子公司经营情况 - 方大建科公司营业收入15.78亿元,营业利润4,684.20万元[4] - 方大智源公司营业收入2.63亿元,营业利润2,053.45万元[4] - 方大置业公司营业收入0.70亿元,营业利润2,926.77万元[4] - 方大物业公司营业收入0.39亿元,营业利润1,636.36万元[4] 担保情况 - 公司为下属子公司方大建科公司提供总额93,000万元的担保,截至报告期末实际担保金额为65,159.21万元[87] - 公司为下属子公司方大建科公司提供总额24,000万元的担保,截至报告期末实际担保金额为21,746.4万元[87] - 公司为下属子公司方大建科公司提供总额30,000万元的担保,截至报告期末实际担保金额为19,116.9万元[87] - 公司为下属子公司方大建科公司提供总额50,000万元的担保,截至报告期末实际担保金额为29,076.89万元[87] - 公司为下属子公司方大建科公司提供总额30,000万元的担保,截至报告期末实际担保金额为19,085.99万元[87] - 公司为下属子公司方大建科公司提供总额39,000万元的担保,截至报告期末实际担保金额为24,300.15万元[87] - 公司为下属子公司方大建科公司提供总额15,000万元的担保,截至报告期末实际担保金额为15,000万元[87] - 公司为下属子公司方大建科公司提供总额48,000万元的担保,截至报告期末实际担保金额为30,817.45万元[87] 未来发展规划 - 公司2024年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1,000亿元,同比增长15%[89,90,91] - 公司持续加大新产品和新技术研发投入,推出多项创新产品和解决方案,为公司未来业务拓展奠定基础[89,90,91] - 公司积极推进市场拓展和并购整合,在华东、华南等重点区域新增多个项目,同时完成对多家优质企业的并购,进一步增强公司的市场竞争力[89,90,91] - 公司未来三年将持续加大在新能源、智能制造等领域的投入和布局,预计2025年营业收入将达到1,500亿元[89,90,91] 社会责任 - 公司连续6年主动发布社会责任报告,在生态环境保护、促进社会发展等领域作出积极表率[77] - 公司在广东、陕西、贵州、江西、西藏等地开展产业帮扶,帮助乡村地区种植经济作物,扶持乡村集体养殖产业项目[77] - 公司积极投身各类公益活动,涉及公益助学、公共卫生、资助农村医疗、赈灾救灾、环境保护、乡村振兴等诸多方面[77] - 报告期内公司再次荣获"履行社会责任杰出企业"荣誉[77] 其他 - 公司计划半年度不派发现金红利,不送红股,不以公积金转增股本[2] - 公司远期外汇套期保值业务满足会计准则规定的套期会计适用条件,适用套期会计核算[2] - 公司远期外汇套期工具产生的损益能够抵消被套期项目因汇率波动产生的价值变动,套期保值效果较好[3] - 公司将密切关注国内外宏观经济、政策形势的变化及时调整经营策略[6]
方大集团(000055) - 方大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2024.7.15)
2024-07-16 09:34
业务发展 - 方大集团在江西赣州投资建设低碳智能总部基地,一期项目预计2024年下半年投产 [1] - 2023年公司轨道交通屏蔽门业务新签订单170,339.40万元,较上年同期增长388.78% [1] - 公司轨道交通屏蔽门业务在海外市场特别是东南亚市场形成了一定的品牌知名度和影响力 [1] 财务状况 - 2024年一季度公司收入增长但净利润下降,主要原因是不同产业、不同项目的毛利率结构不均衡 [1] - 公司长期借款减少,主要是为了降低融资成本,主动提前归还了部分长期借款 [2] - 短期借款增加,为公司生产经营所需的正常资金周转 [2] 竞争优势 - 公司具备轨道交通屏蔽门完整的产业链,能够提供研发、设计、制造、工程施工、技术服务等全产业链解决方案 [1] - 公司的"城市轨道交通站台安全门"被工信部认定为"制造业单项冠军产品" [1] - 公司技术人才队伍结构稳定、专业能力优秀,能够很好地满足市场对专业化产品和服务的需求 [1]
方大集团(000055) - 2024 Q1 - 季度财报
2024-04-26 18:47
营业收入与成本 - 公司2024年第一季度营业收入为9.16亿元,同比增长12.31%[5] - 公司2024年第一季度营业总收入为9.1557亿元,同比增长12.3%[13] - 公司2024年第一季度营业总成本为8.5944亿元,同比增长16.3%[13] - 公司2024年第一季度营业成本为739,153,847.28元,同比增长19.3%[14] 净利润与每股收益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5146.8万元,同比下降27.33%[5] - 公司2024年第一季度净利润为52,066,628.74元,同比下降28.7%[14] - 公司2024年第一季度基本每股收益为0.05元,同比下降28.6%[15] 现金流量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2.96亿元,同比下降105.53%[5] - 公司2024年第一季度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295,706,302.26元,同比下降105.6%[16] - 公司2024年第一季度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79,384,274.61元,同比下降9.2%[17] - 公司2024年第一季度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289,980,757.29元,同比增长643.2%[17] - 公司2024年第一季度期末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余额为693,469,695.18元,同比下降23.3%[17] 资产与负债 - 公司总资产为134.12亿元,同比增长0.27%[5]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所有者权益为60.39亿元,同比增长1.32%[5] - 公司2024年第一季度货币资金期末余额为13.444亿元,较期初减少5.7%[12] - 公司2024年第一季度应收账款期末余额为7.971亿元,较期初减少12.5%[12] - 公司2024年第一季度合同资产期末余额为26.009亿元,较期初增加4.5%[12] - 公司2024年第一季度短期借款期末余额为23.555亿元,较期初增加6.7%[13] - 公司2024年第一季度长期借款期末余额为9.1亿元,较期初增加37.9%[13] - 公司2024年第一季度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权益合计为60.386亿元,较期初增加1.3%[13] - 公司2024年第一季度投资性房地产期末余额为56.788亿元,较期初减少1.4%[12] 长期借款与项目投资 - 长期借款增加至9.1亿元,同比增长37.88%,主要用于赣州低碳智造总部基地项目固定资产投资[7] - 公司2024年第一季度长期借款期末余额为9.1亿元,较期初增加37.9%[13] 应付职工薪酬与年终奖金 - 公司应付职工薪酬减少至3248.28万元,同比下降56.14%,主要是支付计提的年终奖金所致[7] 非流动负债与股权回购 - 公司一年内到期的非流动负债减少至1325.65万元,同比下降79.33%,主要是回购前期附条件转让的智源公司股权所致[7] - 公司长期应付款减少至0元,同比下降100%,主要是回购前期附条件转让的智源公司股权所致[7] 其他综合收益与投资性房地产 - 公司其他综合收益增加至5015.51万元,同比增长116.92%,主要是将部分房产由自用转为出租,对应房产由固定资产转为以公允价值计量的投资性房地产所致[7] 研发费用 - 公司2024年第一季度研发费用为40,124,508.24元,同比增长15.9%[14]
方大集团(000055) - 2023 Q4 - 年度财报
2024-04-02 00:00
财务表现 - 公司2023年营业收入为42.92亿元,同比增长11.57%[20]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2.73亿元,同比下降3.60%[20]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2.99亿元,同比增长35.50%[20] - 公司总资产为133.76亿元,同比增长4.95%[20]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资产为59.60亿元,同比增长3.66%[20] - 公司2023年基本每股收益为0.25元/股,同比下降3.85%[20] - 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为4.67%,同比下降0.36%[20] - 公司2023年营业收入为429,220.47万元,同比增长11.57%[33] - 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为27,275.82万元,同比下降3.60%[33] - 公司2023年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同比增长35.50%,主要得益于智慧幕墙系统及新材料业务现金流增加[96] - 2023年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同比减少30.32%,主要由于理财投资现金流变动[96] - 公司2023年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同比增长24.05%,主要由于银行借款收支净额增加[96] - 2023年末货币资金为1,425,151,116.24元,占总资产比例10.65%,较年初增加0.93%[98] - 公司2023年合同资产为2,488,429,802.41元,占总资产比例18.60%,较年初增加1.66%[98] - 2023年短期借款为2,208,055,039.21元,占总资产比例16.51%,较年初增加6.17%[98] - 公司2023年投资性房地产为5,756,809,168.26元,占总资产比例43.04%,较年初减少2.16%[98] - 2023年报告期投资额为69,500,000.00元,同比增长13,800.00%[103] - 公司投资建设方大(赣州)低碳智造总部基地,累计实际投入金额为70,000,000元,项目进度为32.93%[106] - 公司2023年实现营业收入429,220.47万元,较上年同期上升11.57%[133] - 截止2023年末,公司订单储备926,979.06万元(不含商业地产预售),较上年同期增长17.52%[133] - 公司研发投入1.8亿元,较上年增加11.28%,占公司营业收入的4.20%[133] - 公司2023年连续获得深圳证券交易所信息披露A级评级(优秀)[134] - 公司2023年年度报告显示,董事、监事和高级管理人员变动情况包括熊希被选举为董事、总裁,詹伟哉被选举为独立董事,宋明被选举为独立董事以补缺黄亚英辞职[140] - 公司现任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包括熊建明(董事长)、熊希(董事、总裁)、熊建伟(董事)、林克槟(董事、副总裁)等,具有丰富的专业背景和工作经历[141] - 公司独立董事包括曹钟雄(综合开发研究院数字战略与经济研究所所长)、詹伟哉(正高级会计师)、宋明(法学博士)等,具有深厚的学术和行业背景[142] - 公司监事会召集人曹乃斯女士具有丰富的公司内部管理经验,曾任证券事务代表、审计监察部部长等职[143] - 公司副总裁魏越兴和董格林均具有高级工程师职称,并在公司内部担任重要管理职务[143] - 公司董事、监事和高级管理人员2023年税前报酬总额为1114.22万元[146] - 公司董事长熊建明2023年税前报酬为224.76万元[146] - 公司总裁熊希2023年税前报酬为166.30万元[146] - 公司副总裁林克槟2023年税前报酬为120.15万元[146] - 公司独立董事曹钟雄2023年税前报酬为8.00万元[146] - 公司监事会召集人曹乃斯2023年税前报酬为63.76万元[146] - 公司董事会秘书肖杨健2023年税前报酬为73.61万元[147] - 公司副总裁魏越兴2023年税前报酬为115.60万元[147] - 公司副总裁童格林2023年税前报酬为78.08万元[147] - 公司离任董事周志刚2023年税前报酬为19.47万元[147] - 公司2022年度生产经营情况回顾及2023年度生产经营工作计划已通过发展战略委员会审议[154] - 公司2023年上半年生产经营情况回顾及下半年主要工作计划已通过发展战略委员会审议[154] - 公司2022年度财务会计报告已按照新企业会计准则及公司财务规定编制,真实反映了截至2022年12月31日的财务状况及2022年度的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154] - 公司2022年度经审计的财务会计报告已通过审计委员会审议[154] - 公司董事均参加了董事会会议,并对提交董事会审议的各项议案各抒己见、深入讨论,为公司的健康发展建言献策[153] - 公司董事严格按照《公司法》《证券法》等法律法规及公司制度的规定,依法履行职责[152] - 公司董事对公司有关事项未提出异议[151] - 公司董事出席董事会及股东大会的情况良好,无连续两次未亲自出席董事会的情况[150] - 公司发展战略委员会成员包括熊建明、曹钟雄、林克槟、周志刚[154] - 公司审计委员会成员包括郭晋龙、黄亚英、林克槟[154] - 公司2023年第一季度财务会计报表于2023年4月21日提交董事会审议[157] - 公司2023年上半年财务工作报告和内部审计工作报告于2023年8月25日提交董事会审议[157] - 公司2023年第三季度财务会计报表于2023年10月27日提交董事会审议[157] - 公司2023年度监事会共召开7次会议,均为现场会议,各项议案均获通过[160][161] - 公司2023年度在职员工总数为3,154人,其中生产人员1,538人,技术人员1,243人[163][164] - 公司2023年度财务报告真实、准确、完整地反映了公司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159] - 公司2023年度内部控制制度设计和运行有效,未发现重大缺陷和重要缺陷[160] - 公司2023年度为经济发展、环境保护和公益慈善事业做出贡献,履行了社会责任[160] - 公司2024年监事会将加强对重大项目、关联交易等重大事项的监督力度[162] - 公司2022年度利润分配方案为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0.50元,共计派发现金53,693,711.35元[168] - 公司2023年度利润分配预案为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0.80元,共计派发现金85,909,938.16元[171] - 公司2023年度现金分红总额占利润分配总额的比例为100%[169] - 公司2023年度可分配利润为1,159,988,498.20元[169] - 公司劳务外包的工时总数为17,331,883.07小时,支付的报酬总额为667,491,156.10元[167] - 公司员工薪酬由岗位工资、绩效工资、福利津贴、年终奖构成,并根据公司经营效益和地区生活水平进行调整[165] - 公司重视员工培训与发展,包括新员工入职培训、在职人员业务培训、一线员工操作技能培训等[166] - 公司已建立健全内部控制制度体系,并由审计委员会和内部审计部门进行监督与评价[173] - 公司报告期内无股权激励计划、员工持股计划或其他员工激励措施[172] - 公司2023年新能源产业光伏发电量为1946.59万千瓦时,相当于节约标准煤7007.72吨,减少二氧化碳排放近19,407.5吨[181] - 公司2023年光伏发电减少二氧化硫排放229.698吨,减少水资源使用77,863.6吨[181] - 公司2023年获评全国(深圳)优秀外商投资企业—绿色减碳促进奖、深圳市外商投资十大绿色减碳项目[181] - 公司承接的深圳龙华设计产业园总部大厦幕墙项目、深圳前海交易广场南区施工总承包Ⅰ标段工程幕墙项目通过《绿色建筑评价标准》GB/T50378-2014认证,评价等级为三星级[182] - 公司承接的深圳前海交易广场南区施工总承包Ⅱ标段工程通过《绿色建筑评价标准》GB/T50378-2014认证,评价等级为二星级[182] - 公司2023年荣获"履行社会责任杰出企业"、"第六届鹏城慈善奖鹏城慈善捐赠企业"等荣誉[185] - 公司2023年内部控制评价报告显示,纳入评价范围单位资产总额占公司合并财务报表资产总额的比例为94.20%[176] - 公司2023年内部控制评价报告显示,纳入评价范围单位营业收入占公司合并财务报表营业收入的比例为92.26%[176] - 公司2023年内部控制审计报告显示,公司在所有重大方面保持了有效的财务报告内部控制[178] - 公司2023年未因环境问题受到行政处罚,且不属于环境保护部门公布的重点排污单位[180] - 公司报告期不存在由公司实际控制人、股东、关联方、收购人以及公司等承诺相关方在报告期内履行完毕及截至报告期末尚未履行完毕的承诺事项[188] - 公司报告期不存在控股股东及其他关联方对上市公司的非经营性占用资金[189] - 公司报告期无违规对外担保情况[190] - 公司执行《企业会计准则解释第16号》中关于单项交易产生的资产和负债相关的递延所得税不适用初始确认豁免的会计处理,未对公司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产生重大影响[191] - 公司本期通过设立方式新增1家全资子公司:深圳市方大建创科技有限公司[193] - 公司继续聘用容诚会计师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为内部控制审计会计师事务所,与财务报表审计合计支付审计费用150万元[194] - 截至本报告期末,公司未达到重大诉讼披露标准的,仍在诉讼仲裁程序中的其他起诉案件诉讼金额合计人民币约3.64亿元,被诉案件诉讼金额合计人民币约0.45亿元[196] - 公司及其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不存在未履行法院生效判决、所负数额较大的债务到期未清偿等情况[198] - 公司报告期未发生与日常经营相关的关联交易[199] - 公司报告期未发生资产或股权收购、出售的关联交易[200] 业务发展 - 新增中标签约项目订单695,749.42万元,同比增长34.14%,其中海外项目订单124,439.74万元,同比增长197.06%[33] - 公司订单储备926,979.06万元,同比增长17.52%,是2023年营业收入的2.16倍[33] - 第四季度净利润为6,320,602.96元,主要因幕墙系统及轨道交通屏蔽门项目结算调整和投资性房地产公允价值评估损失[25] - 公司智慧幕墙产品广泛应用于全球160多个城市的重大工程,竞争力居全球同行业前列[35] - 公司拥有7家国家高新技术企业、6家"专精特新"企业、2家"国家知识产权优势企业"和2个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32] - 2023年国内生产总值1,260,582亿元,同比增长5.2%,建筑业增加值85,691亿元,同比增长7.1%[34] - 公司智慧幕墙产品多次荣获我国建筑领域最高奖项鲁班奖[35] - 公司幕墙系统及新材料产业实现营业收入347,721.00万元,同比增长20.86%;净利润16,331.25万元,同比增长5.50%[40] - 智慧幕墙及新材料产业中标签约项目订单525,410.02万元,同比增长8.60%;订单储备金额684,083.75万元,同比增长6.08%[41] - 公司幕墙系统及新材料业务海外销售收入同比增长33.96%[42] - 公司拥有650项幕墙产品专利技术、19项软件著作权,参与编写22项国家/行业技术规范及标准[41] - 公司报告期内新申请专利52件,新授权专利44件[41] - 公司智慧幕墙及新材料产业的6家子公司均为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其中5家为"专精特新"企业[41] - 公司报告期内开展了993项培训,总课时79,251.17小时,提升员工综合素质和专业能力[43] - 公司拥有建筑幕墙工程专业承包壹级资质和建筑幕墙工程设计甲级资质,是我国幕墙设计和施工企业的最高级别资质[44] - 公司质量控制体系通过ISO9001、ISO14001、OHSAS18001国际国内双重认证,GB/T29490知识产权管理体系认证[45] - 报告期内,公司无重大产品质量问题[46] - 公司轨道交通屏蔽门系统订单储备达242,895.31万元,较上年末增长68.78%[53] - 公司2023年轨道交通屏蔽门产业营业收入为55,842.14万元,订单储备金额是营业收入的4.35倍[53] - 公司新签订单合计170,339.40万元,较上年同期增长388.78%[53] - 公司在全球承接了100多条地铁站台门项目,共计超过80,000个站台门单元[52] - 公司拥有轨道交通屏蔽门领域境内外专利131项,其中发明专利53项,国际PCT专利20项[55] - 公司已研发出适用于高速铁路环境的站台安全门系统,并获得36项专利[55] - 公司自主研发的模块化装配式站台门在深圳地铁8号线建设中首次应用[56] - 公司拥有站台屏蔽门系统智能运维保障系统,可实时监控运行数据并快速诊断故障[50] - 公司牵头起草并修订了《城市轨道交通站台屏蔽门》国家行业标准[51] - 公司2023年海外订单不断,首次获得欧洲雅典地铁屏蔽门系统项目订单[54] - 公司深圳方大城项目销售去化率为98.44%,自持物业出租率为81.47%[59] - 公司南昌方大中心项目销售去化率为39.64%,自持物业出租率为86.57%[59] - 公司首次获得香港运维服务合同,巩固了深圳、武汉、厦门、南宁等地区的维保市场地位[57] - 公司建成了我国第一批光伏建筑一体化(BIPV)建筑和多个分布式太阳能光伏电站,持续贡献稳定利润及现金流[58] - 公司智慧幕墙系统及材料产业的6家子公司均为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其中5家为"专精特新"企业[61] - 公司方大(赣州)低碳智能总部基地一期项目主体结构完成封顶,预计2024年投产运行[64] - 公司创新研发了应用于高铁站台的安全门产品,正将产品推向市场,开启新的应用场景和市场空间[68] - 公司在全国同行业中率先设立了企业博士后工作站、工程技术中心、研究设计院等研发机构[61] - 公司通过自有专利、软件著作权和专有技术积累,构建了一套完全自主可控的站台门控制系统基础技术平台[67] - 金属制造业收入占比最大,达34.77亿元,占总收入的81.01%,同比增长20.86%[76] - 轨道交通业收入为5.58亿元,占总收入的13.01%,同比下降1.09%[76] - 商业地产业务收入为2.22亿元,占总收入的5.18%,同比下降39.85%[76] - 境外收入为4.06亿元,占总收入的9.46%,同比增长43.19%[76] - 公司运维管理服务团队已覆盖全球30多个城市,技术服务收入逐年提高[69] - 公司拥有专业能力突出的研发队伍,管理团队及研发团队平均司龄超过7年[71] - 公司新能源产业主要为太阳能光伏电站和光伏建筑一体化(BIPV)技术应用[72] - 公司幕墙系统及材料业务毛利率为15.57%,同比下降2.16%[78] - 公司境外幕墙及材料产业项目数量为18个,合同总额为3.40亿元[80] - 金属制造业原材料成本为19.31亿元,占总成本的65.78%,同比下降0.59%[83] - 轨道交通业原材料成本为2.34亿元,占总成本的57.65%,同比下降7.91%[83] - 商业地产水电费成本为1.41亿元,占总成本的25.47%,同比增长13.18%[83] - 公司前五名客户合计销售额为5.40亿元,占年度销售总额的12.58%[87] - 公司前五名供应商合计采购额为6.96亿元,占年度采购总额的18.26%[89] - 销售费用为5848.87万元,同比增长6.40%[91] - 研发费用为1.80亿元,同比增长11.28%[91] - 新型工业化幕墙系统研发项目已完成部分研发和性能测试,预计将提升产品标准化和模块化水平[92] - 智能幕墙系统研发项目已完成部分研发和样板制作,即将投入实际项目,预计将减少建筑能耗[92] - 新一代轨道交通站台门控制系统研发项目已完成部分研发,预计将优化产品系统性能,保持行业领先[92] - 公司2023年研发人员数量为678人,同比增长15.11%,研发人员占比为21.50%,较2022年增加1.31%[94] - 2023年研发投入金额为180,070,801.25元,同比增长11.28%,研发投入占营业收入比例为4.20%,与2022年基本持平[94] - 公司计划通过技术创新和数字赋能推动幕墙行业和轨道交通屏蔽门行业的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升级[122] - 公司计划加大海外市场开拓力度,特别是在重点地区的布局和市场开拓[123] - 公司计划加强应收账款管理,提升合同质量和收款计划执行[124] - 公司计划通过加快应收账款回收和丰富融资渠道来满足2024年的资金需求[125] - 公司面临宏观环境和政策变化的风险,特别是国际和国内宏观经济环境的不利变化可能影响盈利能力[126] - 公司计划加强人才储备,特别是适应海外工作的人才,并优化人力资源管理[124] - 公司计划利用AI等先进技术提高生产效率,并加强与高校、科研院所的合作[123] - 公司
方大集团(000055) - 方大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2024.1.25)
2024-01-25 16:52
公司业务与市场表现 - 截至2023年第三季度末,公司幕墙及新材料产业订单储备为631,109.71万元,是2022年公司幕墙及新材料产业营业收入的2.19倍 [1] - 公司在高端智慧幕墙领域深耕30多年,积累了丰富的项目设计实施经验及知名案例,是国内高端幕墙系统产业首选品牌之一 [1] - 2023年上半年境外收入增长96.22%,主要得益于积极响应国家"一带一路"倡议,业务已拓展到新加坡、马来西亚、印度、卡塔尔等"一带一路"沿线国家 [1] 海外业务布局 - 公司海外业务增长较快,主要优势在于行业领先的技术、品牌、服务等优势 [1] - 公司将加强海外业务人才团队建设,加大力度进行海外业务拓展和布局,争取打造更多海外精品项目 [2] - 2023年公司轨道交通屏蔽门产业收获的海外订单主要有新加坡CR152和R152A地铁项目、雅典地铁4号线、香港地铁1254项目等 [2] 应收账款管理 - 公司注重应收账款风险管理,从订单签订的源头控制,甄别客户资信情况、筛选优质订单 [2] - 在执行过程中,强化以合同为中心的项目管理,严格按照合同约定收款,同时在公司内部加大收款考核制度的优化力度 [2] 轨道交通屏蔽门业务 - 公司是国内较早从事地铁站台屏蔽门系统的研发、设计、制造、安装和运维的企业,具备行业领先的自主技术、专业服务、品牌等优势 [2] - 公司在全球承接了100多条地铁站台门项目,得到海内外客户广泛认可,成为全球性城市轨道交通站台屏蔽门系统供应商 [2] - 公司的轨道交通屏蔽门维保业务面向所有轨道交通线路,不限于本公司承建的项目 [2] 未来发展规划 - 公司将持续深化精细化管理,加大数字化、智能化建设,在产品品质、技术服务等方面具有较强综合实力 [1] - 方大(赣州)低碳智造总部基地项目正在进行主体结构施工建设,建成后将进一步提升公司的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