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副食品加工

搜索文档
深州市张牛农副食品加工厂(个体工商户)成立 注册资本20万人民币
搜狐财经· 2025-09-18 05:54
天眼查App显示,近日,深州市张牛农副食品加工厂(个体工商户)成立,法定代表人为张英豪,注册 资本20万人民币,经营范围为许可项目:食品销售;食品互联网销售(依法须经批准的项目,经相关部 门批准后方可开展经营活动,具体经营项目以相关部门批准文件或许可证件为准) 一般项目:食用农 产品零售;食用农产品初加工(除依法须经批准的项目外,凭营业执照依法自主开展经营活动)。 ...
税收数据显示:青海高原特色产业增速显著
中国新闻网· 2025-09-11 04:03
发票数据显示,前七个月,该省农副食品加工业开票销售收入增速达100.4%,远高于上游生产环节, 产品附加值显著提高。全省蕨麻、酸奶等特色产品销量大幅提升,特色产品市场认可度与销售表现持续 提升。(完) 前七个月,该省农林牧渔业经营主体开票销售收入同比增长21.3%,农副食品加工、食品制造、批发零 售及相关服务等关联行业开票销售收入同比增长48.1%。 税收数据显示,前七个月,该省农作物种植开票销售收入同比增长22.8%,其中青稞、小麦等高原特色 谷物增长54.8%,饲草种植增长61%。冷水鱼养殖开票销售收入增长35.5%,渔业成为农牧业增长新亮 点。 从开票数据看,前七个月,该省畜牧业总体开票销售收入增长18.7%,牛羊饲养占主导地位,占比超六 成。蜜蜂、家禽等特色养殖业实现较快增长,同比增幅分别为44.2%和16.2%。 中新网西宁9月10日电(李隽常红武生芳)10日,记者从国家税务总局青海省税务局获悉,增值税发票数 据显示,今年1至7月,该省农牧业呈现全面稳健发展态势,高原特色产业增速显著。 据悉,今年,青海税务部门持续优化服务举措,落实涉农税收优惠政策,加强对农牧业经营主体的精准 辅导和政策支持,助力全 ...
2025年1-7月农副食品加工业企业有26538个,同比增长2.08%
产业信息网· 2025-09-05 09:30
行业规模 - 2025年1-7月农副食品加工业企业总数达26538家[1] - 企业数量较上年同期增加540家[1] - 同比增长2.08%[1] 行业占比 - 农副食品加工业企业占工业总企业比重为5.1%[1] 统计范围 - 数据统计对象为规模以上工业企业[1] - 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标准为年主营业务收入2000万元[1]
中国中信金融资产管理股份有限公司山东省分公司资产处置公告
齐鲁晚报· 2025-09-01 05:32
债权资产概况 - 中国中信金融资产管理股份有限公司山东省分公司公开处置8户债权资产 总本金金额约546.194百万元人民币 总利息金额约490.180百万元人民币[1] - 债权资产覆盖济宁 济南 枣庄等地区 涉及房地产 建筑 能源 贸易等多个行业[1] - 主要担保方式包括企业保证 个人保证及不动产抵押 抵押物类型涵盖土地使用权 在建工程及商业房产[1] 重点债权明细 - 东方文博城文化发展有限公司债权规模最大 本金130.928百万元 利息104.140百万元 由8家企业及个人共同担保 抵押物包括济宁土地使用权 在建工程及曲阜商业房产[1] - 济宁金城房地产综合开发有限责任公司债权本金250.640百万元 利息237.769百万元 附有济宁土地使用权及商业房产抵押[1] - 山东华金集团债权本金50.000百万元 利息6.987百万元 无实物担保 仅由山东冠洲股份及个人提供保证[1] - 枣庄市亚森实业债权本金50.000百万元 利息52.668百万元 由山东皇佳置业等企业及个人担保[1] 处置方式与条件 - 资产处置采用挂牌转让 公开竞价或拍卖方式 依据《金融资产管理公司不良资产业务管理办法》执行[2] - 要求买受人信誉良好 能按指定方式付款且资金来源合法 需接受资产瑕疵及风险[2] - 明确排除国家公务员 资产管理公司工作人员 中介机构人员 债务人关联方等特定主体参与受让[2] 交易安排 - 公告期自发布日起7个工作日 期间受理异议及咨询[2] - 提供0531-86059767及0531-86059724作为业务咨询电话[3] - 设置0531-86059702 0531-86063100(财政部监管局)及0531-86192983(金融监管总局)作为阻挠征询举报电话[4]
推动农业转型金融标准试用工作走深走实
金融时报· 2025-08-28 10:33
农业转型金融试点推进 - 中国人民银行在江西等五省市启动农业转型金融标准试用工作 宜春市被选为重点实施区域[1] - 创新"四个一"行动框架 包括一个重点项目库 一家第三方机构 一组创新产品和一批配套政策[1] - 截至2025年7月末 推动12个农业转型项目贷款落地 年碳减排量达6000吨[1] 工作机制构建 - 建立"双牵头+专班化"推进体系 由中国人民银行宜春市分行与宜春市政府办联合牵头[2] - 实行"周调度 月创新 季评估"工作节奏 与农业农村局建立信息共享机制[2] - 动态管理农业转型金融项目库 从全市农业重点项目库中筛选符合标准的企业[2] 碳核算评估体系 - 采用"自评估+第三方评估"并行模式 内部精选人员开展预评估[2] - 通过"白名单"方式推介第三方评估机构 联合赤道机构为3家企业制定《转型行动计划书》[2] - 精准核算项目碳排放量 为银行发放绿色贷款提供关键依据[2] 金融产品创新 - 创新"碳减排挂钩贷+"产品矩阵 将企业减排成效与融资条件深度绑定[3] - 在信贷准入 授信审批 利率定价等方面给予倾斜支持 利率最低至3.1%[1][3] - 累计投放3.73亿元转型贷款 覆盖农副食品加工 智慧农业 养鸡 油茶种植等领域[1][3] 政策支持措施 - 建立"银行+政府+第三方"联动培训机制 金融机构覆盖率达70%以上[3] - 配套支农支小再贷款资金 地方政府专项奖补资金和政策性担保增信等工具[3] - 通过银担联动机制解决抵押物不足问题 下调贷款利率13个基点[3] 减排成效 - 预计每年合计减少碳排放量近6000万吨 油茶园项目第一阶段减少30%化肥使用量和40%设备能耗[4] - 丰城海清禽业项目预计2026年末碳强度不高于1.3吨二氧化碳/吨鸡蛋[4] - 12家入库企业实现碳减排3.5万吨[4] 经济效益 - 企业完成碳减排目标可获得利率优惠 江西金雉食品节省融资成本12.7万元[5] - 畜禽粪污综合减排转型项目年产有机肥1.2万吨 年产值720万元[6] - 形成经济效益与环境效益双赢局面[5] 金融支持规模 - 累计发放农业转型贷款3.73亿元 较2024年末增加3.36亿元[6] - 对农业企业转型融资需求满足率达90%以上[6] - 推动全链条转型格局形成 涵盖种植养殖 加工和销售环节[6] 面临挑战 - 第三方碳核算费用5万-20万元 评估周期2-3个月 专业机构数量不足[7] - 部分县市财政贴息政策与再贷款政策衔接不畅 银行总行支持力度有限[7] - 环境信息披露进展缓慢 数据采集难度大 披露模板复杂[7] 未来工作计划 - 扩充项目储备 围绕低碳生产加工 畜禽粪污减排等转型路径摸排企业[8] - 对推进缓慢银行实行"一对一"辅导 扩大第三方评估范围[8] - 推动纳入支农再贷款支持范围 提高不良风险容忍度[8] - 简化披露流程 推动从鼓励性披露向强制性披露过渡[8]
产业西移与西电西用协同发展新路径
中国电力报· 2025-08-22 11:13
产业西移政策背景与战略意义 - 国家推动产业向中西部梯度转移以促进产业结构升级、区域协调发展和"双碳"目标实现 [1] - 国家能源局提出引导高载能产业向可再生能源富集地区转移并推动"西电西用" [1] - 该战略对"十五五"电力和产业协同规划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1] 甘肃省产业转移现状 - 2023年甘肃GDP占全国比重0.94% 较2020年提升0.05个百分点 [3] - 2023年工业增加值占全国比重0.85% 较2020年提升0.13个百分点 [3] - "十四五"期间25个工业大类呈现产业转入 较"十三五"增加16个 [3] - 规上工业企业营收份额提升0.13个百分点 用工份额提升0.06个百分点 [3] - 转入产业以能源密集型、矿产资源密集型和劳动密集型为主 [3] 用电量变化与行业特征 - 工业用电占比维持在70%以上 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4] - 产业转移带来年均增加电量约10亿千瓦时 [4] - 13个行业用电量占全国份额明显增加 包括有色金属冶炼、化学制品、电子设备制造等 [4] - 4个行业用电量份额降低 包括黑色金属冶炼和石油加工等 [4] 新能源消纳影响分析 - 2025年产业转移增加电量20亿千瓦时时 新能源利用率提升0.2-0.4个百分点 [5] - 2025年增加电量40亿千瓦时时 新能源利用率提升0.5-0.8个百分点 [5] - 2030年增加电量70亿千瓦时时 新能源利用率提升1.0-1.9个百分点 [5] - 2030年增加电量140亿千瓦时时 新能源利用率提升1.7-3.8个百分点 [5] 产业布局区域差异 - 产业布局河西地区较中东地区新能源利用率提升更显著 [6] - 2030年转移电量140亿千瓦时全部布局河西地区 新能源利用率较中东地区高2.1个百分点 [6] - 小规模产业转移时布局负荷聚集区更有利 大规模时布局新能源聚集区更有效 [7] 战略实施路径 - 建立省域产业规划与新能源协调滚动修编机制 [8] - 引导工业负荷向新能源富集区布局 构建清洁能源基地与制造业产业集群融合体 [8] - 加强西北区域产业和电力协同谋划 完善区域电力市场 [8] - 探索新能源与传统高耗能产业及新兴用能产业的融合发展模式 [9]
华康股份:8月21日召开董事会会议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8-21 20:35
公司会议与报告 - 公司第六届第三十二次董事会会议于2025年8月21日以现场与通讯相结合方式召开 [2] - 会议审议《关于公司2025年半年度报告及其摘要的议案》等文件 [2] 营业收入构成 - 2024年度农副食品加工行业营收占比99.51% [2] - 其他业务营收占比0.49% [2] 基础信息 - 公司证券代码SH 605077 [2] - 收盘价18.2元(公告发布当日)[2]
双塔食品股价上涨1.83% 上半年净利润同比增长0.89%
金融界· 2025-08-20 01:48
股价表现 - 最新股价报5 56元 较前一交易日上涨1 83% [1] - 盘中最高触及5 60元 最低下探5 44元 [1] - 成交金额达2 02亿元 [1] 财务数据 - 2025年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10 47亿元 同比增长6 18% [1]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5436 35万元 同比增长0 89% [1] - 计提存货减值准备3446 5万元 导致净利润减少相应金额 [1] 公司业务 - 主营业务为豌豆蛋白、粉丝、膳食纤维等农副食品加工业务 [1] 利润分配 - 拟实施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0 1元的利润分配方案 [1] 资金流向 - 8月19日主力资金净流出1150 89万元 [1] - 近五个交易日累计净流入1695 14万元 [1]
上半年广西外贸持续增长
经济日报· 2025-08-16 10:15
外贸增长表现 - 广西上半年进出口3871.5亿元 同比增长13% 增速较全国高10.1个百分点 [1] - 生产型企业进出口1299.4亿元 增长16.5% 高于整体外贸增速3.5个百分点 [2] - 对东盟进出口2060.8亿元 增长11.9% 占同期广西外贸总值53.2% [3] 外向型产业发展 - 机电产品出口1391.3亿元 增长29.4% 劳动密集型产品出口380.7亿元 增长4.5% [1] - 进口大宗商品902.3亿元 增长2.4% 占同期广西进口总值59.2% [1] - 培育壮大广西供应链集团 中马投控 交投商贸等多个供应链服务平台 [1] 桂企桂品出海 - 柳钢集团钢材出口销售量增长106.3% 订单量增长57.45% 创历史同期最好水平 [1] - 通过国际展会 线上推广等多渠道拓展市场 提升品牌知名度 [1] - 深化与RCEP国家经贸往来 推动更多桂品走向世界 [1] 生产型企业表现 - 有色金属 装备制造 造纸 农副食品加工 木材加工等行业进出口增速超过20% [2] - 生产型企业出口增长25.6% 进口增长11.7% 较一季度增速分别加快9.3个 6.6个百分点 [2] 边境贸易情况 - 对越南进出口1498.8亿元 增长4.3% [3] - 边境小额贸易进出口437.8亿元 边民互市贸易进出口123亿元 [3]
2025年上半年农副食品加工业企业有26513个,同比增长2.13%
产业信息网· 2025-08-14 11:10
上市公司名单 - 涉及上市公司包括黑芝麻(000716)、双汇发展(000895)、千味央厨(001215)、青岛食品(001219)、三全食品(002216)、得利斯(002330)、金字火腿(002515)、洽洽食品(002557)、五芳斋(603237)、安井食品(603345)、绝味食品(603517)、惠发食品(603536)、有友食品(603697)、良品铺子(603719)、来伊份(603777)、桃李面包(603866)[1] 农副食品加工行业数据 - 2025年上半年农副食品加工业企业数为26513个,同比增加552个,同比增长2.13%[1] - 农副食品加工业企业占工业总企业比重为5.1%[1] - 统计范围为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年主营业务收入2000万元以上)[1] 研究报告信息 - 相关报告为智研咨询发布的《2025-2031年中国农副食品加工专用设备制造行业市场动态分析及发展前景研判报告》[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