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工增值免关税政策

搜索文档
【海南自贸港内销货值破百亿元】7月9日讯,2021年7月8日,加工增值免关税政策在洋浦保税港区率先实施。自加工增值免关税政策实施4年来,政策适用范围不断扩大,享惠面越来越广。目前,海南省共有加工增值备案或获批试点企业122家,覆盖行业从最初的粮油、玉石、肉类等领域,已拓展到医药、珠宝、石化等多个制造产业,呈现出产业“多点开花”的景象。据海口海关统计,加工增值免关税政策下,海南自贸港加工增值内销货值100.3亿元,减免税约8.4亿元。
快讯· 2025-07-09 09:55
海南自贸港加工增值免关税政策成效 - 加工增值免关税政策自2021年7月8日在洋浦保税港区率先实施 已持续4年 [1] - 政策适用范围不断扩大 享惠面持续拓宽 目前海南省共有122家加工增值备案或获批试点企业 [1] - 覆盖行业从最初粮油 玉石 肉类等领域 拓展至医药 珠宝 石化等多个制造产业 呈现产业"多点开花"格局 [1] 政策实施成果 - 海南自贸港加工增值内销货值突破100亿元 达100 3亿元 [1] - 累计减免税款约8 4亿元 [1]
从海南自贸港到中巴经济走廊 这些海关代表用自身力量赋能跨境贸易高质量发展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7-03 21:51
海南自贸港海关创新实践 - 创新运用"互联网+云审价"模式,将跨境磋商流程从7天压缩至1天,单次为企业节省成本近万元 [4] - 采用大型集装箱机检设备和智能辅助查验机器人,实现3-5分钟完成单箱查验,大幅提升通关效率 [4] - 已上线"零关税"交通工具及游艇、生产设备等五大监管场景,为全岛封关运作奠定基础 [5] 加工增值政策实施成效 - 政策实现从特定园区到全岛覆盖的"三级跳",覆盖食品加工、石化新材料等46家企业 [7] - 累计实现免关税内销货值90.56亿元,减免关税7.11亿元 [7] - 海关组建专项团队提供全流程服务,全国首票业务从政策发布到落地仅用15天 [6] 中巴经济走廊口岸建设 - 红其拉甫口岸实现全年开关,推动中巴经贸全年无休互通,包括海鲜、松子等商品贸易 [7] - 建立农副产品"绿色通道",樱桃进口通关流程提速6小时/车,单次成本降低1500元 [8] - 口岸从边陲小镇升级为中巴经济走廊"黄金枢纽",促进双向商品流通 [7]
又一首单落地海南!惠及纺织领域
海南日报· 2025-07-03 15:52
海南自贸港加工增值免关税政策 - 海南欣龙无纺股份有限公司生产的涤纶水刺布成为海南自贸港加工增值30%货物内销免关税政策首次惠及纺织工业的案例 [1] - 该政策为公司降本增效提供稳固支撑 提升纺织产品竞争力 [1] - 海口海关通过"量体裁衣"宣讲和"一对一"指导 帮助企业高效完成电子账册备案和通关流程 实现当日审核放行 [1] 无纺布行业与公司业务 - 无纺布作为新型材料广泛应用于医疗、卫生、家纺领域 是纺织工业重要组成部分 [1] - 海南欣龙无纺是椰城海关辖区首家无纺布加工增值企业 主要进口涤纶短纤加工后销往内地 [1] - 公司计划深挖进口原材料优势 借助自贸港政策进一步开拓内销市场 [1] 加工增值政策实施成效 - 2023年前五个月海口海关监管加工增值内销货值达23亿元 同比增长4.3倍 [2] - 同期减免税款1.8亿元 同比增长4.5倍 [2] - 海关将持续推行"一企一策"指导 促进纺织行业高质量发展 [2]
海南加工增值内销货值突破90亿元,为企业减免税款7.7亿元
海南日报· 2025-06-20 09:31
政策实施进展 - 加工增值免关税政策内销货值累计达90.56亿元,减免税款7.7亿元 [2] - 政策覆盖范围从洋浦保税港区逐步扩大至海南自贸港全域试点,实现全岛同享政策红利 [1] - 政策适用企业从海关高级认证企业扩展至除海关失信企业外的所有海南省内企业 [2] 行业影响 - 政策惠及行业从粮油加工扩展到肉类、水产、医疗器械、钻石珠宝、高性能新材料等多个领域 [2] - 带动儋州洋浦形成百亿级健康食品产业集群 [3] - 海南京润珍珠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通过政策节省关税成本约255万元,计划进口海水珍珠3万粒 [3] 企业受益情况 - 海南欧亿家食品有限公司完成首票加工增值业务,进口原材料货值300多万元,减免关税近20万元 [1] - 加工增值试点企业数量新增67家,内销货值同比增长14.3% [3] - 企业从申报到获批试点时间从2-3个月缩短至18个工作日以内 [3] 政策优化 - 加工增值试点线上申报系统上线,实现一网通办"零跑动" [3] - 政策税收优惠幅度远大于传统海关特殊监管区域内销选择性征收关税政策 [2] - 政策推动海南更好联结国内、国际两个市场,加快聚集全球优质生产要素 [2]
海南自贸港封关在即,先行免税政策成效几何?
第一财经· 2025-05-08 19:47
海南自贸港加工增值免关税政策 - 加工增值30%货物内销免关税政策是海南自贸港"一线"放开、"二线"管住的核心税收政策,对鼓励类产业企业生产的货物经"二线"进入内地免征进口关税[3] - 政策自2021年7月在洋浦保税港区率先落地,截至2025年3月已惠及43家企业,免关税内销货值75.5亿元,减免税款6.5亿元[7] - 2023年一季度开展加工增值内销企业21家,免关税内销货值7.9亿元同比增长11.5倍,减免税款6418万元同比增长24.6倍[7] 政策实施效果 - 海南红焱食品公司进口关税减免12%,以一货柜27吨生牛肉为例成本比内地加工低十几万元[4] - 尚岛供应链公司生产的西班牙火腿制品减免25%关税,最终成本比内地低7%到8%[5] - 京润珍珠公司首批货值8.36万元产品减免关税1.76万元,预计一年进口3万粒海水珍珠可节省关税255万元[7] 企业受益情况 - 海南红焱2022年两次赴琼考察后注册成立,在海关和地方政府指导下获得政策资质[4] - 京润珍珠计划将内地实体专卖店从100多家增至300家[7] - 政策已惠及农副食品加工、医药制造、通用设备制造、珠宝等多个行业领域[7] 政策执行挑战 - "增值超过30%"的红线让企业感到迷茫,缺乏明确标准导致执行困难[8] - 京润珍珠初期面临产品样式不确定问题,每粒进口珍珠需对应备案唯一最终产品[8] - 肉类加工行业面临加工增值界定不清晰问题,本地采购料件需纳入总成本计算[9] 企业应对措施 - 企业呼吁调整国内采购原料的增值计算方式,避免人为抬高增值率[10] - 海口海关优化企业应用体验,指派业务骨干"面对面"解答问题[11] - 海关将加大对优质企业支持力度,让更多企业惠享政策红利[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