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阅读

搜索文档
“读书人”正在快速消失
虎嗅APP· 2025-07-31 22:02
数智化时代阅读趋势与出版业变革 核心观点 - 全球范围内深度阅读习惯显著衰退,碎片化数字内容占据主流,传统"读书人"群体快速萎缩 [1][2][5] - 出版行业面临结构性挑战,纸质书销量断崖式下跌,行业加速向数智化融合转型 [6][7][8] - 文字介质在信息传递中的权重持续下降,音频/视频/游戏等新型媒介重塑文化形态 [9][10] 阅读行为变迁 - 中国成年国民日均手机浏览时长108分钟,纸质阅读仅24分钟,Z世代日均屏幕阅读达6.2小时 [5] - 美国大学生普遍丧失长篇文本处理能力,哥伦比亚大学学生难以专注读完十四行诗 [3] - 深度阅读培养的批判性思维和复杂同理心被碎片化阅读削弱,经典著作阅读沦为"黑胶唱片式"小众行为 [4][10] 出版行业现状 - 全球学术书籍印量锐减:美国东亚研究类书籍从800-1000册降至200册,中国学术书首印普遍800-1000册 [2][6] - 头部出版社印量暴跌:三联书店新书首印从5000-8000册降至4000册,整体行业发货量同比下降20%-30% [6] - 销售规模萎缩:年销超10万册的图书已成凤毛麟角,年销1万册即需庆祝,儿童读物等特定品类除外 [7] 行业转型方向 - 传统出版向"数智化融合出版"转型,重点开发IP全产业链(影视/游戏/知识付费/文创等) [7] - 纸质书可能演变为文化奢侈品,通过签名本、个性化定制等象征性消费维持存在 [8] - 出版业核心逻辑被颠覆:作者群体泛化(自媒体/AI创作),知识垄断体系瓦解 [10] 技术驱动变革 - 互联网普及30年来,文字介质权重持续让位于音视频,形成"数据库动物"式新型认知模式 [9] - 人工智能发展加速行业重构,2025年可能成为传统出版业的"奇点"年份 [6][9] - 后现代文化形态消解传统书籍概念,知识传播范式需要重新定义 [9][10]
调研显示:近六成乡村教师愿意用AI备课
中国经济网· 2025-05-28 17:18
数字化发展对乡村儿童阅读的影响 - 85.4%的乡村教师认为短视频显著缩短了学生的专注力时长 [1] - 超八成教师担忧学生因沉迷短视频的"快速切换模式"而丧失深度阅读耐心 [1] - 57.58%的教师愿用AI辅助备课,但超半数担忧"内容不可控" [1] 短视频对乡村儿童的影响 - 45.12%的学生"经常"观看短视频,远超电子书(12.83%)和纸质书(42.13%)的使用频率 [1] - 82.14%的教师指出短视频改变了学生的认知习惯,使其更倾向于接受碎片化信息 [1] - 49.56%的教师强烈认同课外不受限制的短视频削弱了学生深度阅读的耐心 [2] - 超四成教师观察到学生因受短视频习惯影响会频繁切换手头任务 [2] AI技术在乡村教育中的应用 - 46.65%的受访教师使用AI进行个性化阅读推荐 [2] - 38.19%的受访教师借助AI自动批改作文 [2] - 34.48%的受访教师依赖AI生成练习题 [2] - 52.99%的教师认为"AI提供的内容不可控" [2] - 四成以上的老师担心新技术的使用将加剧教育的不均等 [2] 教师对数字技术的态度 - 75%的教师承认教学中适当采用短视频元素能直观呈现知识、激发学生兴趣 [2] - 多数教师对AI的真实效果抱以观望态度,坦言"影响还难以看清" [2] - 将近一半的老师认为AI工具是否会削弱教师的教学主导权难以辨清 [2] - 超过八成的受访乡村老师表示书籍阅读尤其是深度阅读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