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股通科技

搜索文档
中证港股通科技指数上涨2.46%
金融界· 2025-06-24 20:36
指数表现 - 中证港股通科技指数上涨2 46%报3184 52点成交额686 97亿元 [1] - 近一个月下跌1 56%近三个月下跌3 92%年至今上涨29 38% [1] 指数构成 - 选取港股通范围内50只市值较大、研发投入较高且营收增速较好的科技龙头上市公司证券作为样本 [1] - 基日为2014年12月31日基点为1000 0点 [1] - 香港证券交易所占比100 00% [1] 样本调整机制 - 样本每半年调整一次实施时间为每年6月和12月的第二个星期五的下一交易日 [2] - 权重因子随样本定期调整而调整特殊情况可临时调整 [2] - 新上市证券市值排名前十且进入港股通后第十一个交易日快速纳入指数 [2] - 样本退市时从指数中剔除港股通范围变动导致样本不符资格时进行调整 [2] 跟踪基金 - 公募基金包括景顺长城中证港股通科技联接C/A、华泰柏瑞中证港股通科技ETF等10只产品 [2]
本周36只新基来袭:股混债QDII全品类上线 朱红裕、袁航、农冰立等名将“对决”
新浪基金· 2025-06-03 16:50
新发基金概况 - 本周新发基金36只,涵盖股票、混合、QDII等多种类型,涉及26家基金公司[1] - 股票型基金13只,混合型基金11只,债券型基金10只,FOF基金1只,QDII基金1只,股票型和混合型合计占比66.7%[1] - 汇添富基金、工银瑞信基金、华富基金各发行3只产品,博时基金等6家公司各发行2只,其余20家各发行1只[3] 股票型基金特点 - 以ETF和指数产品为主,覆盖科创板人工智能、港股通科技、汽车产业、创新药、国证大盘成长等热门板块[4] - 博时国证大盘成长ETF(159203)等13只产品认购起点1000元或更低,业绩基准涉及国证大盘成长指数等[5] - 基金经理包括博时尹浩、工银瑞信焦文龙、汇添富乐无穹等知名人士[4] 混合型基金特点 - 11只产品认购起点低至1元,业绩基准涵盖中证800指数、恒生指数等综合指标[6] - 招商朱红裕、鹏华袁航等老将,景顺长城农冰立等中生代基金经理同台竞技[6] - 东方阿尔法科技优选A(024423)等产品聚焦战略新兴产业、智能制造等主题[7] 债券型基金特点 - 10只产品包含混合二级债(鹏扬合利A)、纯债(惠升和盛纯债)、同业存单指数型(中信保诚7天持有)等[8] - 泓德裕惠A(023809)等产品采用中债综合指数为主的多资产基准[9] - 认购起点普遍为1元,持有期从7天至12个月不等[9] 其他基金类型 - QDII基金时隔10周再度发行,长城恒生科技指数A(未列代码)投向恒生科技指数,认购1元起[10] - FOF基金1只未披露具体信息[10]
万家国证港股通科技交易型开放式指数证券投资基金 基金份额发售公告
中国证券报-中证网· 2025-05-16 06:57
4.本基金募集对象为符合法律法规规定的可投资于证券投资基金的个人投资者、机构投资者、合格境外 投资者以及法律法规或中国证监会允许购买证券投资基金的其他投资人。 5.本基金将自2025年6月9日至2025年6月18日通过网上现金认购、网下现金认购2种认购方式公开发售。 如深圳证券交易所对网上现金认购时间作出调整,本公司将作出相应调整并及时公告。本公司可根据募 集情况适当延长或缩短本基金的募集期限,但最长不超过法定募集期限,并予以公告。 登录新浪财经APP 搜索【信披】查看更多考评等级 基金管理人:万家基金管理有限公司 基金托管人:国投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重要提示 1.万家国证港股通科技交易型开放式指数证券投资基金(以下简称"本基金")于2025年4月27日经中国 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证监许可[2025]943号文准予注册。中国证监会对本基金募集的注册,并不表明其 对本基金的投资价值和市场前景做出实质性判断或保证,也不表明投资于本基金没有风险。 2.本基金为交易型开放式、股票型证券投资基金。 3.本基金的管理人为万家基金管理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本公司"),登记机构为中国证券登记结算有限 责任公司,托管人为国投证券股份 ...
中概成分股持续反弹,每经品牌100指数巩固千点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5-05 18:53
市场表现 - 五一节前A股市场维持震荡整理,港股市场延续反弹,每经品牌100指数微跌0.12%,报收1052点 [1] - 中概成分股领涨,小米集团、京东集团、拼多多分别周涨11.32%、6.7%、6.64%,阿里巴巴、腾讯控股市值增长千亿元左右 [2] - 4月份每经品牌100指数呈现"V"字行情,尚未完全回补4月7日跳空缺口 [2] 经济与政策支撑 - 政策措施加力扩围,存量与增量政策共同显效,推动一季度国内经济"开门红" [3] - 政治局强调实施更加积极有为的宏观政策,各方持续稳定资本市场,为基本面提供支撑 [3] 基金持仓动态 - 2025年一季度末公募基金规模达31.62万亿元,环比减少1.93% [4] - 主动权益基金重仓前10名包括腾讯控股、宁德时代、贵州茅台、阿里巴巴-W等 [4] - 腾讯控股、阿里巴巴-W、中芯国际持仓规模增加显著,分别增224.7亿元、223.7亿元、150.08亿元 [4] - 阿里巴巴一季度股价涨幅55.34%,公司剥离非核心资产并聚焦通义千问大模型迭代 [4] 港股市场与ETF布局 - 2025年港股市场表现亮眼,恒生指数与恒生科技指数年内涨幅优于沪深两指 [5] - 港股通科技30ETF(159636)覆盖阿里巴巴、腾讯控股、小米集团,三者在国证港股通科技指数权重占比约45% [6][7] - 中证港股通科技指数年化收益12.34%,Sharpe比率0.52,风险收益较高 [12] 指数成分股详情 - 国证港股通科技指数前三大权重股为阿里巴巴-W(16.56%)、腾讯控股(14.07%)、小米集团-W(13.02%) [7] - 中证港股通科技指数前三大权重股为小米集团-W(13.65%)、阿里巴巴-W(11.16%)、比亚迪股份(10.92%)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