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港股通科技
icon
搜索文档
8月1日港股通科技ETF(159262)份额增加1700.00万份,最新份额24.77亿份,最新规模26.40亿元
新浪财经· 2025-08-04 09:12
8月1日,港股通科技ETF(159262)跌0.28%,成交额2.17亿元。当日份额增加1700.00万份,最新份额 为24.77亿份,近20个交易日份额增加11.36亿份。最新资产净值计算值为26.40亿元。 港股通科技ETF(159262)业绩比较基准为同期恒生港股通科技主题指数收益率(使用估值汇率折算), 管理人为广发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基金经理为夏浩洋,成立(2025-06-26)以来回报为6.57%,近一个 月回报为6.93%。 来源:新浪基金∞工作室 风险提示: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本文为AI大模型自动发布,任何在本文出现的信息(包括但不 限于个股、评论、预测、图表、指标、理论、任何形式的表述等)均只作为参考,不构成个人投资建 议。 ...
股票型基金新发首次成主流,保险产品结构转型趋势初显
华创证券· 2025-07-31 15:18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报告未提及行业投资评级相关内容 报告的核心观点 - 2025年7月12 - 25日,银行理财产品新发数量平稳,平均业绩比较基准持平,结构分化明显,固收类和封闭式产品为主,理财公司新发占比提升[1][10] - 同期,公募基金新成立数量和规模大幅增长,股票型、混合型基金新发份额大增,股票型成主导类型,反映投资者对股市预期乐观,资金向权益类迁移[7] - 保险产品新发数量大幅减少,人寿保险和年金险传统产品新发减少、分红险增加,行业协会下调预定利率,推动分红型产品转型[7][31]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银行理财产品 银行理财市场新发总体情况 - 2025年7月12 - 25日,全市场新发1290款理财产品,较上期基本平稳,平均业绩比较基准2.55%,与上期一致[10] - 固收类产品新发1253只,占比97.13%;封闭式产品新发989只;理财公司新发962只,占比74.57%,较上期提高,平均业绩比较基准2.61%为最高[10] 新发市场趋势总结 - 产品类型特征:固定收益类产品占比高,“固收+”型为主,反映投资者风险偏好保守,倾向稳定收益产品[16] - 期限选择特征:1年(不含) - 3年(含)期限产品占比最高,投资者关注长期配置,可锁定较高收益率,发行机构利于资产配置和降低流动性风险[19] 代表性新发理财产品分析 - 华夏理财固定收益增强型封闭式理财产品181号:华夏理财发行,公募产品,面向个人和机构,中低风险,固收+性质,期限1092天,业绩比较基准3.40% - 5.40%,可分红[20] - 浦银理财益臻封闭式18号理财产品:浦银理财发行,私募产品,面向个人,中低风险,固收+性质,期限440天,业绩比较基准2.40% - 4.20%,覆盖主要省市[21] 基金产品 新发基金市场总体情况 - 2025年7月12 - 25日,全市场新成立公募基金69只,发行规模490.89亿份,较上期增长62.83%,第3周新发份额多于第2周[7] - 股票型、混合型基金新发份额大增,分别增加280.86%和539.03%,股票型占比48.62%成主导类型[7] 基金新发规律总结 - 股票型基金代替债券型基金成新发主导,市场风险偏好回升,受市场风险偏好提升、政策支持等因素驱动,与股市上涨形成正循环[24] - 热门行业主题赛道吸引资金布局,新发权益基金多聚焦“人工智能”“科创板”“港股通科技”等高景气赛道[25][26] 代表性新发基金产品分析 - 汇添富稳惠6个月持有A(024582.OF):混合债券型一级基金,“中债AA+信用债指数+可转债”策略,发行规模37.41亿份,“固收+”契合避险需求,管理人有优势[27] - 华宝沪深300自由现金流联接A(024367.OF):被动指数型基金,跟踪“自由现金流”因子,发行规模26.97亿份,筛选现金流健康企业[27] 保险产品 人寿保险 - 2025年7月12 - 25日,新发12款人寿保险,较上期下降29.41%,传统型寿险新发3款,占比降至25.00%,分红型从6款增至7款,占比58.33%,万能型从3款降至2款[7][32] 年金保险 - 新发产品从19只降至6只,传统型年金从12只骤减到3只,分红险从6只降至3只,万能型连续四期无新发[7][33] - 近期销售的年金保险产品有中信保诚、同方全球、合众人寿等公司的多款产品[33]
本周36只新基来袭:股混债QDII全品类上线 朱红裕、袁航、农冰立等名将“对决”
新浪基金· 2025-06-03 16:50
新发基金概况 - 本周新发基金36只,涵盖股票、混合、QDII等多种类型,涉及26家基金公司[1] - 股票型基金13只,混合型基金11只,债券型基金10只,FOF基金1只,QDII基金1只,股票型和混合型合计占比66.7%[1] - 汇添富基金、工银瑞信基金、华富基金各发行3只产品,博时基金等6家公司各发行2只,其余20家各发行1只[3] 股票型基金特点 - 以ETF和指数产品为主,覆盖科创板人工智能、港股通科技、汽车产业、创新药、国证大盘成长等热门板块[4] - 博时国证大盘成长ETF(159203)等13只产品认购起点1000元或更低,业绩基准涉及国证大盘成长指数等[5] - 基金经理包括博时尹浩、工银瑞信焦文龙、汇添富乐无穹等知名人士[4] 混合型基金特点 - 11只产品认购起点低至1元,业绩基准涵盖中证800指数、恒生指数等综合指标[6] - 招商朱红裕、鹏华袁航等老将,景顺长城农冰立等中生代基金经理同台竞技[6] - 东方阿尔法科技优选A(024423)等产品聚焦战略新兴产业、智能制造等主题[7] 债券型基金特点 - 10只产品包含混合二级债(鹏扬合利A)、纯债(惠升和盛纯债)、同业存单指数型(中信保诚7天持有)等[8] - 泓德裕惠A(023809)等产品采用中债综合指数为主的多资产基准[9] - 认购起点普遍为1元,持有期从7天至12个月不等[9] 其他基金类型 - QDII基金时隔10周再度发行,长城恒生科技指数A(未列代码)投向恒生科技指数,认购1元起[10] - FOF基金1只未披露具体信息[10]
中概成分股持续反弹,每经品牌100指数巩固千点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5-05 18:53
市场表现 - 五一节前A股市场维持震荡整理,港股市场延续反弹,每经品牌100指数微跌0.12%,报收1052点 [1] - 中概成分股领涨,小米集团、京东集团、拼多多分别周涨11.32%、6.7%、6.64%,阿里巴巴、腾讯控股市值增长千亿元左右 [2] - 4月份每经品牌100指数呈现"V"字行情,尚未完全回补4月7日跳空缺口 [2] 经济与政策支撑 - 政策措施加力扩围,存量与增量政策共同显效,推动一季度国内经济"开门红" [3] - 政治局强调实施更加积极有为的宏观政策,各方持续稳定资本市场,为基本面提供支撑 [3] 基金持仓动态 - 2025年一季度末公募基金规模达31.62万亿元,环比减少1.93% [4] - 主动权益基金重仓前10名包括腾讯控股、宁德时代、贵州茅台、阿里巴巴-W等 [4] - 腾讯控股、阿里巴巴-W、中芯国际持仓规模增加显著,分别增224.7亿元、223.7亿元、150.08亿元 [4] - 阿里巴巴一季度股价涨幅55.34%,公司剥离非核心资产并聚焦通义千问大模型迭代 [4] 港股市场与ETF布局 - 2025年港股市场表现亮眼,恒生指数与恒生科技指数年内涨幅优于沪深两指 [5] - 港股通科技30ETF(159636)覆盖阿里巴巴、腾讯控股、小米集团,三者在国证港股通科技指数权重占比约45% [6][7] - 中证港股通科技指数年化收益12.34%,Sharpe比率0.52,风险收益较高 [12] 指数成分股详情 - 国证港股通科技指数前三大权重股为阿里巴巴-W(16.56%)、腾讯控股(14.07%)、小米集团-W(13.02%) [7] - 中证港股通科技指数前三大权重股为小米集团-W(13.65%)、阿里巴巴-W(11.16%)、比亚迪股份(10.92%)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