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滴血验癌
icon
搜索文档
医健IPO解码丨觅瑞登陆港交所,“滴血验癌”故事能否持续撑起82亿港元市值?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5-23 20:22
公司上市表现 - 觅瑞于5月23日在港交所主板上市,开盘一度大涨超过70%,收盘报30 00港元,较发行价23 30港元上涨28 76%,总市值约82 90亿港元 [1] - 本次IPO全球发售4662万股,占发行后总股份16 87%,每股定价23 30港元,募集资金总额约10 86亿港元,净额约8 81亿港元 [1] - 公开发售部分获25 51倍认购,国际发售部分获0 98倍认购 [1] 基石投资者与认购情况 - 引入2名基石投资者合计认购1928 64万股(约4 49亿港元),占发售股份41 37%,占总股份6 98% [2] - 基石投资者包括九江市国资委旗下北京浔瑞(5000万美元)和复星国际旗下Evergreen Gate(792万美元) [2] 产品管线 - 拥有1款核心产品GASTROClear™、2款商业化产品(LUNGClear™及Fortitude™)及6种临床前候选产品 [3] - GASTROClear™是全球首款获批用于胃癌筛查的分子诊断IVD产品,已在新加坡、泰国等东南亚国家获批 [5] - 该产品2017年获欧盟CE认证,2023年获美国FDA突破性医疗器械认证 [5] - 2023年在中国完成9472例注册临床试验,已向NMPA提交注册,预计2025年上半年获批 [5] 财务表现 - 2022-2024年营业收入分别为1775 90万美元、2418 50万美元和2028 27万美元 [7] - 同期研发投入分别为1848 18万美元、2261 03万美元和1910 44万美元 [7] - 净亏损逐年扩大,2022年5620 27万美元,2023年6956 93万美元,2024年9221 47万美元 [7] 估值分析 - 2024年收入2028万美元(1 58亿港元),市值82 90亿港元对应市销率约52倍 [9] - 扣除新冠检测收入后为1765万美元(1 37亿港元),对应市销率约60倍 [9] - 对比诺辉健康2021年上市时市销率达456倍(2020年收入7056 7万人民币) [9] 商业化策略 - GASTROClear™获批后出厂价将从LDT服务的50-100美元降至IVD产品的25-75美元 [10] - 公司需通过增加检测量来消化价格和成本压力 [10] - 未来收益取决于GASTROClear™及其他候选产品的销售及商业化进展 [9] 市场前景 - 短期关注2025年中国NMPA审批进展 [11] - 中长期需验证miRNA技术在全球市场的颠覆性潜力 [11] - 市值稳定性取决于GASTROClear™商业化速度和多癌种管线价值 [11]
“滴血验癌”成真?这家筛查胃癌的公司要上市了
凤凰网财经· 2025-05-21 21:36
核心观点 - 觅瑞集团的核心技术基于miRNA检测,主打产品GASTROClear用于胃癌早筛,灵敏度达87.5%但特异性仅68.4% [5][9] - 公司面临技术未成熟、市场教育不足、商业化能力弱等问题,2024年营收下滑16.14%至2028万美元,亏损扩大32.55%至9221万美元 [6][22] - 产品定价150-250美元高于传统胃镜(80-200美元),且未被纳入医保,商业化前景存疑 [8][22] - 公司依赖资本市场输血,现金储备仅261万美元,IPO募资8.81亿港元仅能覆盖1.5年亏损 [18][23] 技术分析 - 核心技术基于诺贝尔奖研究成果miRNA,通过检测5ml血液实现胃癌筛查,一期灵敏度87.5%但假阳性率31.6% [5][9] - 对比传统胃镜,产品优势为无创检测,但需胃镜二次确认假阳性结果,消费者接受度受限 [10] - 研发投入占比达94.19%,但其他管线产品(九癌联检CADENCE等)均处早期阶段 [20] 商业化进展 - 集中资源推进GASTROClear在中国IVD注册,暂停印尼肺癌检测产品LUNGClear及新冠检测业务 [6] - 中国尚未批准任何癌症早筛产品进入医保,国家医保局明确表态条件不成熟 [22] - 2024年销售费用占比79.86%,行政费用占比226.59%,营销转化效率待验证 [22][23] 资本运作 - 获阿里系孙彤宇持续投资,持股22.03%为第一大股东,C轮融资8700万美元,D轮融资5000万美元 [13][15][16] - 行业热度消退,可比公司燃石医学成仙股、泛生子退市、诺辉健康陷造假风波 [17] - 港股IPO发行价23.3港元/股,募资净额8.81亿港元,市值约10.9亿港元 [23] 行业背景 - 癌症早筛被视为消费医疗"轻奢品",2021年诺辉健康等上市曾引发投资热潮 [12][14] - 中国缺乏标准化早筛体系,商保覆盖不足,依赖政府主导的医保推广 [22] - 行业面临技术验证周期长、市场教育成本高、政策不确定性三重挑战 [4][19]
“淘宝之父”孵化一个IPO
36氪· 2025-05-16 14:45
IPO进程 - 觅瑞在经历四轮港股递表后,IPO进程接近尾声,计划于5月23日在港交所主板上市,股份简称"MIRXES-B",股份代号为"2629" [1] - 觅瑞本次全球发售4662万股股份,发售价为每股23.30港元,募资净额8.88亿港元 [1] 基石投资者 - 觅瑞已引入两大基石投资者北京浔瑞和EvergreenGate,合计认购5792万美元(约4.49亿港元),占全球发售股份的41.37%,占公司上市后总股本的6.98% [2] - 北京浔瑞是九江国资委间接控股的鼎汇泓盈基金新设的有限合伙企业,认购5000万美元(约3.88亿港元) [2] - Evergreen Gate隶属于复星国际的全资子公司复星财富国际控股,认购792万美元(约6140万港元) [2] 股东结构 - IPO前,前淘宝总裁孙彤宇通过旗下Central Road持股22.03%,是觅瑞第一大股东 [3] - 孙彤宇于2016年通过VentureCraft Two参与觅瑞集团重组前的融资,2018年又通过Central Road出资3000万美元(约合人民币2.16亿元)参与B轮融资 [4] - 按照最后一轮融资投后6亿美元的估值计算,孙彤宇持股价值超过9亿元 [4] 融资情况 - 觅瑞集团累计进行B、C、D三轮融资,累计融资额1.672亿美元(约合人民币12.08亿元) [5] - 2021年底觅瑞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为1.02亿美元,到2025年一季度末只剩261.24万美元 [6] - 2022-2024年,觅瑞年内亏损分别为5620.27万美元、6956.93万美元、9221.47万美元 [6] - 2024年一季度觅瑞与康桥资本旗下瑞桥信贷基金达成4000万美元战略融资 [6] 产品与商业化 - 觅瑞核心商业化产品是胃癌早筛产品GASTROClear,只需5毫升血液检测12种miRNA标志物 [6] - GASTROClear于2019年在新加坡获批上市,2023年获美国FDA突破性医疗器械称号 [6] - 2023年觅瑞向中国药监部门提交GASTROClear的III类注册申请,预计2024年上半年上市 [7] - 觅瑞计划2024年下半年在印尼、日本和美国推进GASTROClear [7] - 觅瑞还推出肺癌早筛产品LungClear和新冠检测试剂盒Fortitude,并有6款候选产品在研发中 [7] - 2024年4月觅瑞与浙江省医疗健康集团等启动万人胃癌早筛计划,引入GASTROClear技术 [7] 募资用途 - 觅瑞IPO募资主要用于核心产品GASTROClear的研发、监管备案及生产以及商业化 [7] - 募资还将用于正在进行及计划进行的研发项目,加强并整合"端到端"能力 [7]
滴血验癌新思路:西湖大学高晓飞团队首创基于红细胞内DNA的多癌种液体活检技术
生物世界· 2025-05-16 11:54
研究背景与意义 - 癌症是全球第二大死亡原因,发病率和死亡率呈上升趋势,早期发现能显著提高生存率但缺乏有效筛查手段[3] - 现有液体活检技术(cfDNA/ctDNA)面临早期癌症中ctDNA含量有限、半衰期短及克隆性造血干扰等挑战[3] - 细胞质DNA(cytoDNA)因异常激活免疫信号通路成为癌症驱动因素,但临床关联性尚不明确[3] 技术突破与原理 - 首次系统性分析红细胞内残留DNA(rbcDNA),发现其包含微核、线粒体DNA残留及应激损伤断裂位点[1][4] - 实体瘤通过分泌信号因子远程调控造血干细胞分化,导致rbcDNA特征性变化[4] - 肠道肿瘤分泌IL-18引发骨髓造血干细胞DNA损伤,激活NR4A1转录因子使染色体不稳定区域断裂[10] 检测方法与性能 - 仅需1-2mL外周血,采用三步纯化技术排除白细胞DNA干扰,建立全球首个rbcDNA基因组图谱数据库[7][10] - 结直肠癌检测模型:灵敏度94%(I期89%、II期100%、III期91%),特异性96%,进展期腺瘤检出率85%[10] - 多癌种联合检测(肺癌/胃癌/乳腺癌/甲状腺癌):整体灵敏度93%,特异性96%,组织溯源准确率72%[10] 技术优势 - 样本量低且稳定性高:rbcDNA平均长度达4253bp(cfDNA仅167bp),封存于红细胞内不易降解[10] - 成本显著低于cfDNA测序,机制上反映肿瘤远程调控骨髓的染色体不稳定性特征[11] - 首创无创液体活检新范式,操作便捷高效,为多癌种早期检测提供全新解决方案[7][1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