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灾后恢复重建
icon
搜索文档
海口紧急驰援三亚 开展灾后恢复重建
海南日报· 2025-08-27 09:08
救援行动组织与执行 - 海口市组织160人专业支援队伍包括森林消防队员 环卫工人和园林工人 于8月25日上午7时整装出发[1] - 海口市消防救援支队提前于25日凌晨3时30分调派14辆消防车和111名消防救援人员连夜驰援三亚[1] - 支援队伍抵达后立即投入道路清运工作 用时不足7小时完成海榆西线20公里路段倒伏树木初步清理[1] 跨区域协作机制 - 支援行动基于省防减救灾委统一部署 体现兄弟城市间灾害应急联动机制[1] - 海口市城市管理局专门调配具有多年环卫工作经验人员 其中多数参与过摩羯台风后清运工作[1] - 跨区域增援预案迅速启动 消防力量与市政清运队伍形成协同作战模式[1][2] 灾害影响与响应背景 - 第13号台风剑鱼过境导致三亚多地出现树木倒伏和道路阻断灾情 严重影响群众出行与生活[1] - 海榆西线桶井路段为通往机场的重要道路 其畅通对恢复交通枢纽功能具有关键意义[1] - 海口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灾情响应 第一时间组织专业力量支援三亚灾后重建[1]
甘肃榆中初步制定灾后恢复重建方案 24处水质抽检达标
央视新闻· 2025-08-13 06:46
灾后基础设施恢复进展 - 榆中县灾毁公路全部实现应急抢通 [1] - 因灾停运10千伏线7条全部修复 15037户停电用户全部恢复供电 [1] - 累计抢修恢复退服基站349个 剩余117个基站正在抢修 [1] 供水系统恢复状况 - 5个受灾严重乡镇23个村基本通信已恢复正常 [1] - 马坡乡6个村采用统一送水及自有水窖方式保障供水 [1] - 兴隆水厂集中供水的3个乡镇全部恢复供水 [1] 水质监测与地质灾害排查 - 两个专业水质检测组对24处水厂原水、出厂水及农户末梢水进行抽检 结果均达标 [1] - 累计派出地质灾害排查人员1771人次 [1] - 排查304处地质灾害隐患点 包括292处原有隐患点和12处新发现隐患点 [1]
北京市政府召开常务会议,研究疏解整治促提升专项行动进展情况等事项
新京报· 2025-08-12 21:49
城市治理专项行动 - 疏解整治促提升专项行动是推动城市减量发展与功能优化的重要抓手 以效果为导向和群众满意为目标推进工作 确保按期高质量完成目标任务[1] - 持续巩固违法建设治理成效 加快清理侵占河湖水域岸线及滨水空间的违法违规建设 确保河道行洪安全[1] - 加强交通综合治理 持续整治违规电动三四轮车 完善电动自行车停放及充电等配套基础设施建设[1] - 精细化治理城市家具 打造安全舒适清朗有序的城市公共空间 疏堵结合解决占道经营问题并动态补齐便民商业网点[1] - 紧盯村民经营性自建房等人员密集场所 严格落实两个以上独立逃生通道等兜底措施消除火灾隐患[1] 农业普查与经济运行 - 以首善标准推进第四次全国农业普查 全面摸清全市三农家底 客观反映农业发展新情况和乡村建设新面貌[2] - 普查工作反映农民生活新变化和农村改革新成效 为科学制定三农政策提供准确信息支撑 推进乡村全面振兴和城乡融合发展[2] - 加强重点行业领域调度 统筹推进灾后恢复重建和经济社会发展 努力完成全年目标任务[2] - 发挥有效投资关键作用 加快推进重点项目开工建设 加强重大项目谋划储备和实施[2] - 聚焦提振消费关键环节 规范市场秩序并激发市场活力 培育服务经营主体举办更多消费活动并增加高品质消费供给[2] - 提升体育赛事和场馆综合效益 推动文商旅体深度融合发展 用好项目联审联批和绿色审批通道机制[2] - 全面推进灾后恢复重建 清单台账落实各部门责任 加强与国家有关部门沟通对接争取支持[2] 防汛工作 - 当前全市处于防汛关键期 保持高度警惕并密切关注气象情况 加强预报预警信息发布和风险研判处置[3] - 全力抓好各项防汛措施落实 确保首都安全度汛[3]
北京市灾后将推动哪些重大项目建设?
中国经营报· 2025-08-01 15:23
二是加快损毁基础设施抢修。加快受损道路、供电、供水、通讯设施恢复,力争8月2日实现全面"四 通"。加强对受损山体、河道等关键设施和部位的拉网式排查,严防发生各种次生灾害。加强受灾地区 垃圾清理、渠道清淤、环境整治、消杀防疫,确保"大灾之后无大疫"。 三是持续做好防汛应对。目前还处于"七下八上"防汛关键期,加强气象监测预报预警,针对这轮强降雨 发现的问题,持续抓好各项防汛措施落实。 四是全力推进生产经营恢复。抓住农时窗口期加快恢复生产,最大限度降低受灾减产影响。加强对因灾 停工项目、停产企业的政策帮扶,协助复工复产。做好受损房屋、车辆等资产统计,及时开通政策性农 业保险理赔通道,简化理赔流程,提高理赔效率。 五是抓紧开展灾后恢复重建工作。按照"一年基本恢复、三年全面提升、长远高质量发展"的总体目标, 制定恢复重建总体方案,结合"十五五"规划编制,围绕恢复提升目标谋划一批重大项目。建立结对帮扶 机制,发挥好军地协同、央地协作机制,形成全社会共建合力。 哪些重点项目? 在7月31日举行的北京市防汛救灾新闻发布会上,北京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夏林茂表示,北京市将抓 紧开展灾后恢复重建工作,按照"一年基本恢复、三年全面提 ...
京津冀有序开展灾后恢复重建工作 “多点发力”保障受灾群众基本生活
央视网· 2025-08-01 10:39
北京:312公里水毁道路断点全部打通 本轮京津冀暴雨受灾严重地区救援仍在紧张进行。经过数日昼夜奋战,到7月31日下午13点40分,北京市312公里水毁道路断点全部打通。 这不仅畅通了抢险救援与物资运输的"生命通道",更为后续灾情处置、民生保障等工作筑牢了基础。 8月1日起京包客运专线列车运行秩序逐步恢复 记者从国铁呼和浩特局了解到,近期由于地区连续强降雨和上游水库泄洪,京包客运专线高铁和动车组列车运行秩序受到影响。8月1日 起,京包客运专线图定82趟高铁和动车组列车恢复开行80趟,列车运行秩序逐步恢复。 京津冀有序开展灾后重建 本轮京津冀受暴雨影响,险情不断。从7月29日开始,京津冀地区强降雨过程陆续结束。目前,受灾严重地区正全力开展灾后恢复重建工 作。 央视网消息:记者从应急管理部获悉,国家防灾减灾救灾委员会于7月31日将针对河北的国家救灾应急响应级别提升至三级,派出由相关 部门组成的工作组赴受灾地区指导灾害救助工作,核查灾情、慰问群众,切实做好受灾群众基本生活保障等各项工作。 据了解,7月31日,大型机械已经开始进场,施工人员将从五道河村开始铺路,逐步修复通往响水湖村的唯一道路。 目前,兴隆县六道河镇六道 ...
北京密云一养老照料中心因灾死亡31人,详情公布
中国基金报· 2025-07-31 17:12
发布会上,北京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夏林茂介绍,7月23日至29日,北京遭遇强降雨天气,密云、怀 柔、平谷、延庆4个北部山区突发山洪,造成重大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截至7月31日12时,全市因灾 死亡44人,失踪失联9人。其中,密云太师屯镇养老照料中心死亡31人,失踪失联人员中有4名是一线抢 险救灾的村党支部书记。目前搜救工作仍在紧张进行中。 此次洪涝灾害共造成30余万人受灾,2.4万间房屋受损。 夏林茂介绍,目前,北京424条中断的乡村公路中,抢通364条,力争今天干线公路全部抢通。 夏林茂介绍,要抓紧开展灾后恢复重建工作。北京将按照"一年基本恢复、三年全面提升、长远高质量 发展"的目标,制定恢复重建总体方案。同时结合"十五五"规划编制,围绕恢复提升目标,谋划一批重 大项目,建立结对帮扶机制,形成全社会共同参与的局面。 北京密云全区约11.3万群众受灾,共转移20个镇街205个村1.6万余人 "我怀着十分沉重的心情向大家介绍密云区这次防汛救灾有关情况。"今天下午,北京市人民政府新闻办 公室举行北京市防汛救灾新闻发布会,密云区委书记余卫国介绍密云防汛救灾情况。 (原标题:北京密云一养老照料中心因灾死亡31人,详 ...
北京密云一养老照料中心因灾死亡31人,详情公布
中国基金报· 2025-07-31 16:47
灾情概况 - 北京7月23日至29日遭遇强降雨 密云、怀柔、平谷、延庆4个北部山区突发山洪 造成重大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1] - 截至7月31日12时 全市因灾死亡44人 失踪失联9人 其中密云太师屯镇养老照料中心死亡31人 [1] - 洪涝灾害共造成30余万人受灾 2.4万间房屋受损 [2] 密云区灾情 - 密云区受灾最严重 全区17个镇162个村受灾 房屋受损3.1万余间 车辆受损6994辆 10条公路受损 [3][5] - 全区约11.3万群众受灾 因灾死亡37人 其中含太师屯镇养老照料中心31人 [3][5] - 本轮强降雨特点:降雨时间长(7天) 降雨总量大(全区平均降水量366.6毫米 局地最大573.5毫米) 连续发生极端强对流天气 [3] 太师屯镇灾情 - 太师屯镇上游干峪沟12小时降雨量达290.7毫米(特大暴雨级别) 清水河水位暴涨 最大流量达每秒2800立方米(超百年一遇) [4] - 洪水冲进街道 整条街被淹没 最深处达2米 养老照料中心当天共有77人(工作人员8名 老人69名 其中失能半失能55人) [5] 救援与重建 - 北京424条中断的乡村公路中已抢通364条 力争干线公路全部抢通 [2] - 密云区共转移20个镇街205个村1.6万余人 [3][5] - 北京将按照"一年基本恢复 三年全面提升 长远高质量发展"目标 制定恢复重建总体方案 [2] 反思与改进 - 预案存在漏洞 未将养老中心所在镇中心区域列入转移范围 对极端天气认识不足 [6] - 面对日益频繁的极端天气 需强化底线思维 极限思维 不能用传统思维方式对待涉及老人等特殊群体的问题 [6] 密云水库作用 - 密云水库拦洪削峰作用有效发挥 7月27日15时开始有序向下游泄流 库区转移6个镇927人 下游河道沿线转移12个村5295人 [6] - 1000多名武警官兵搭建1.7公里临时堤坝 搬运沙袋15万多袋 目前密云水库泄流平稳 [6]
北京确定灾后重建目标 将制定恢复重建总体方案
快讯· 2025-07-31 16:31
智通财经7月31日电,北京市召开防汛救灾新闻发布会,北京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夏林茂介绍,要抓 紧开展灾后恢复重建工作。北京将按照"一年基本恢复、三年全面提升、长远高质量发展"的目标,制定 恢复重建总体方案。同时结合"十五五"规划编制,围绕恢复提升目标,谋划一批重大项目,建立结对帮 扶机制,形成全社会共同参与的局面。 北京确定灾后重建目标 将制定恢复重建总体方案 ...
变“盘山”为“穿山”,京西“生命线”升级,施工现场直击
北京日报客户端· 2025-06-11 20:00
项目概况 - 国道108三期工程门头沟段位于门头沟与房山交界处 全长3.72公里 按一级公路标准建设 设计时速60公里 双向四车道 包含1座隧道 3座桥梁及11道涵洞 [3] - 工程起于松树岭西侧 终于鲁家滩村 是首都西部山区"三横三纵"路网体系关键组成部分 建成后将优化区域交通格局并提升防灾减灾能力 [1][3] 工程技术 - 松树岭隧道采用分离式双洞设计 全长2.6公里 最大埋深156米 施工面临断裂带和溶洞等复杂地质条件 项目团队采用地质雷达和超前地质预报技术控制风险 [3] - 针对邻近运营数十年的老隧道 施工采用精准控制爆破技术 爆破振速限制在每秒5厘米以内 并在老隧道内部布设监测点位确保安全 [4] - 鲁家滩立交桥采用以桥代路方案 桥面抬高10多米形成泄洪通道 桥梁宽度9米 跨越现况匝道段采用钢混组合梁方案 目前箱梁施工有序推进 [6] 战略意义 - 项目被纳入北京市灾后恢复重建重点工程 将盘山路改为穿山路 大幅缩短通行时间 增强区域交通韧性 [3][8] - 2023年7月特大暴雨后 国道108承担抢险救灾生命线功能 新工程将实现从通行功能到救灾应急能力的全面升级 [8][10] - 鲁家滩立交设置三条匝道 连接潭柘寺镇 房山区 北京城区及鲁家滩景区 形成互联互通的路网转换枢纽 [6] 建设进展 - 隧道左洞已进洞施工 右洞具备掘进条件 施工单位加大资源投入 在确保质量安全前提下全力推进工程进度 [4][12] - 工程通过穿山隧道与空中匝道桥相结合的方式 在京西山区构建新的交通动脉 完善"三横三纵"路网拼图 [8]
门头沟国道108三期工程加紧建设中,将完善“三横三纵”路网
新京报· 2025-06-11 12:39
国道108三期工程概况 - 国道108三期工程(门头沟段)是北京市重点工程、灾后恢复重建和防灾减灾关键项目,全长3.72公里,设计速度60公里/小时,按一级公路标准建设,双向四车道 [1][3] - 工程包含1座隧道、3座主线桥梁及11道涵洞,起于松树岭西侧,终于鲁家滩村 [3] - 建成后将完善"三横三纵"路网体系,提升区域防灾抗灾能力,优化路网格局,促进地方经济发展 [1][3] 松树岭隧道工程 - 松树岭隧道采用"分离式双洞"设计,左右洞全长2.6公里,最大埋深156米 [5] - 隧道地质条件复杂,存在溶洞、断裂带等地质情况,且距离老的108国道和隧道仅34米,施工难度大 [5][7] - 建设团队制定专项安全技术方案,利用先进技术设备,目前左洞已进洞施工,右洞具备进洞条件 [5][7] 鲁家滩立交工程 - 鲁家滩立交是"互联互通"重要枢纽,连接现况国道108旧路和房山、北京城区与鲁家滩景区 [1][8] - 工程包括鲁家滩主线桥、鲁家滩3号桥及三条匝道,其中L3匝道桥长487米,采用单向单车道设计,桥宽9米 [8] - L3匝道桥跨越现况匝道段采用钢混组合梁方案,建设团队正全力攻克钢混组合梁安装等关键难点 [8][10] 工程进展与意义 - 目前松树岭隧道和鲁家滩立交两大关键节点进展迅速 [3] - 工程建成后将显著提升区域交通能力,为抢险救灾提供重要通道 [1][3] - 门头沟公路分局将加大资源投入,在确保质量安全前提下加速推进施工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