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穹顶

搜索文档
新知|这个夏天热辣滚烫,幕后推手是“热穹顶”这家伙!
齐鲁晚报· 2025-07-19 17:49
全球高温现象与"热穹顶"效应 - 2025年6月以来北半球多国出现极端高温,西班牙、葡萄牙气温超43℃,西亚、北非持续40℃以上高温[6][10] - 中国6月25日全国平均气温达21 1℃,较常年偏高0 9℃,华北局部7月气温或超42℃且持续30天以上[6] - 世界气象组织确认高温与"热穹顶"效应直接相关,该现象由高空热高压停滞形成Ω形环流,阻隔冷空气进入[11][13] "热穹顶"形成机制与影响 - 三大成因:高压系统致空气下沉、晴空少云增强太阳辐射、高温干旱形成正反馈循环[13] - 类比"高压锅"效应,热空气持续积聚无法扩散,导致极端高温持续[4][6] - 全球变暖加剧其频率与强度,欧洲热浪频率每十年增6天,持续时间每十年增2天[26][29] 湿球温度与人体极限 - 湿球温度35℃为人类生存红线,此时汗液蒸发散热失效,6小时暴露可致器官衰竭[14][16] - 悉尼大学研究显示湿球温度31℃即引发核心体温失控,湿度>60%时35-38℃干球温度即具高致死风险[16] - 2021年加拿大立顿镇湿球温度达35℃致数百人死亡,气温每升1℃心血管疾病死亡风险增2 1%[19] 气象测量与体感温度差异 - 气象温度测量需距地1 5米百叶箱内,体感温度受风速、湿度、日照综合影响[19][23] - 湿度80%+且低风速时,30℃气温体感等同闷热中暑环境,与40%湿度同温差值可达6℃[25] 气候变化连锁反应 - 全球平均气温每十年升0 27℃,高温干旱正反馈循环加剧气候不稳定性[29] - 北极涛动变化致热穹顶停留更久,夏季极地急流减弱至3米/秒易引发洪灾[29] - 3500+动物物种受威胁,2021年热穹顶事件致数十亿潮间带生物死亡[32] 低温应用科学 - 4℃为水最大密度温度,形成湖底"生命温室"庇护水生生物越冬[34] - 实验室4℃环境可抑制细胞代谢,血液储存4℃能有效控制细菌繁殖[36][37] - 食品冷藏4℃平衡保鲜与防冻伤,低温暴露训练可激活抑癌信号[38][40]
北半球夏季提前进入“炙烤模式”,会带来哪些经济影响|树线图
第一财经· 2025-07-10 20:02
全球热浪现象 - 北半球遭遇的热浪与"热穹顶"现象相关,暖空气被困于地表导致持续炎热、晴朗且干燥的天气 [1][5] - 2025年6月是全球有气象记录以来第三热的6月,平均地表气温达16.46摄氏度,比1991~2020年均值高0.47摄氏度 [2] - 欧洲在6月中下旬至7月初经历两次显著热浪,巴黎气温达42.3摄氏度,突破1947年纪录 [2] 极端高温数据 - 西班牙、葡萄牙气温一度超43摄氏度,美国凤凰城机场跑道因高温热裂 [2] - 欧洲自1950年以来三分之二以上的极端高温天气出现在2000年之后 [3] - 地中海沿岸6月出现10~15个"热带夜"(夜间平均气温超25摄氏度),远超历史同期水平 [3] 全球变暖趋势 - 2024年全球年均温度较工业化前水平升温约1.55摄氏度,可能成为175年来最热年份 [5] - 欧洲、亚洲和北美洲1991年以来变暖速度显著,每10年分别升温0.40、0.28和0.23摄氏度 [5] - 2024年全球海洋表面平均温度比2023年升高0.07摄氏度,上层2000米热含量达历史新高 [6] 经济影响 - 极端高温导致全球经济增长放缓0.6个百分点,一天气温超32摄氏度相当于停工半天 [10] - 2024年与能源相关的二氧化碳排放总量增长0.8%至378亿吨,大气二氧化碳浓度达422.5PPM [7] - 极端天气导致2024年新增流离失所人数达2008年以来最高纪录,18国粮食危机加剧 [9] 气候系统变化 - ENSO现象对气候系统影响增强,暖事件导致拉丁美洲洪涝与澳大利亚等地干旱 [9] - 全球正面临有记录以来范围最广、破坏性最强的干旱事件 [9] - 世界气象组织预测2025~2029年有80%概率出现最暖年份,升温超1.5摄氏度的概率达86% [2] 国际合作需求 - 全球仅50%国家具备多灾种早期预警系统,需加强数据共享与技术合作 [10] - 国际金融机构需增加气候变化应对融资,提升资金透明度与可获得性 [10]
西欧迎有记录以来最热6月!欧盟气候机构:两次显著热浪均与热穹顶相关
第一财经· 2025-07-09 15:55
全球气温异常 - 2025年6月全球平均地表气温为16.46摄氏度,比1991-2020年同期均值高0.47摄氏度,成为有记录以来"第三热"的6月 [2][4] - 2024年7月至2025年6月的12个月期间,全球气温比工业化前水平高出1.55摄氏度 [4] - 欧洲陆地6月平均气温为18.46摄氏度,比1991-2020年均值高1.10摄氏度,为欧洲"第五热"的6月 [4] 欧洲极端热浪事件 - 西欧2025年6月平均气温达20.49摄氏度,比1991-2020年均值高2.81摄氏度,创该地区最热6月纪录 [7] - 6月17-22日及6月30日-7月2日两波热浪导致西班牙、葡萄牙气温达46摄氏度,体感温度最高达48摄氏度 [2][7] - 地中海西部6月日均海表温度达27.0摄氏度,比平均值高3.7摄氏度,创单月最高异常值 [8] 其他地区气温异常 - 美国东部/中部多州气温突破40摄氏度,纽约曼哈顿达37摄氏度,肯尼迪机场达38.9摄氏度 [6] - 日本2025年6月平均气温较1991-2020年均值高2.34摄氏度,刷新1898年有记录以来最热6月纪录 [6] - 南美洲南部气温低于均值,阿根廷和智利出现创纪录低温 [6] 热浪衍生影响 - 南欧出现异常热带夜晚(气温>20℃),西班牙部分地区热带夜晚数量比均值多18个 [7] - 地中海高温减少夜间空气冷却,导致海洋生物热应激并影响渔业/水产养殖 [8] - 长期高温加剧臭氧污染和野火风险 [9]
欧盟气候机构:今年6月是全球有记录以来第三热6月
快讯· 2025-07-09 10:07
气候数据 - 2025年6月是全球第三热的6月 平均地表气温为16.46摄氏度 比1991年-2020年期间6月平均值高0.47摄氏度 [1] 热浪事件 - 2025年6月中旬和6月下旬至7月初 欧洲大陆经历两次显著热浪 [1] - 第一次热浪在6月17日至22日达到顶峰 影响西欧和南欧大部分地区 [1] - 第二次热浪发生在6月30日至7月2日 同一地区气温更加极端 [1] - 西班牙和葡萄牙气温高达46摄氏度 部分国家地表气温超过40摄氏度 [1] 气象成因 - 两次热浪与持续的高压系统"热穹顶"有关 该系统将暖空气困在空气中 [1] - "热穹顶"导致长时间的炎热 晴朗和干燥天气 [1]
最高46.6℃!欧亚多地出现史上最热6月
财联社· 2025-07-02 17:43
全球极端高温现象 - 北半球7月初已出现往年盛夏才有的极端高温,欧洲、亚洲多国6月气温纪录被"粉碎" [1] - 西班牙6月平均气温达23.6摄氏度,超过7、8月正常水平 [2] - 英国英格兰地区6月平均气温16.9摄氏度创历史新高,全英遭遇1884年以来第二热6月 [2] - 日本6月平均气温较1991-2020年均值高2.34摄氏度,打破2020年1.43摄氏度的原纪录 [2] 极端高温成因 - 欧洲"热穹顶"现象导致高压系统困住热空气,形成持续晴朗无风天气 [2] - 日本西风带北移和强盛太平洋高压系统引发7、8月特有的大气环流形势 [3] - 比利时原子球塔因1958年建造时未考虑极端高温,不锈钢球体吸热导致内部酷热 [6] 破纪录高温数据 - 西班牙埃尔格拉纳多6月28日出现46摄氏度极端高温 [4] - 葡萄牙莫拉镇6月29日测得46.6摄氏度,刷新大陆地区6月纪录 [5] - 法国本周部分地区将超40摄氏度,导致1900所学校停课 [5] - 巴黎大区时隔5年再发红色高温警报,埃菲尔铁塔观景平台关闭 [6] 高温影响 - 法国已有两人因高温相关疾病死亡 [6] - 布鲁塞尔原子球塔史上第二次因高温缩短开放时间 [6] - 比利时皇家气象研究所预警气温或达37摄氏度 [8] 气候专家观点 - 联合国秘书长称极端高温已成"新常态",地球正变得更炎热危险 [9] - 哥白尼气候变化服务中心主任指出热浪将更强烈持久频繁 [10]
“热穹顶”笼罩,北半球热晕了
华尔街见闻· 2025-07-02 08:53
热穹顶现象概述 - "热穹顶"现象正同时袭击欧洲和美国,导致数千万人面临危险高温天气 [1] - 自1950年代以来,极端大气事件在强度和持续时间上已增长近两倍 [1] - 热穹顶是一种自然现象,指高层大气热高压停滞不动,形成稳定的"Ω"型环流,导致温度持续升高 [1] 欧洲高温情况 - 英国6月份创下英格兰地区有记录以来最热月份,为1884年以来英国第二热的6月 [1] - 伦敦周二最高气温预计达35℃,法国对84个省份发布橙色警报 [1] - 法国和比荷卢地区的温度偏离季节平均值10°C至14°C,法国认为"史无前例" [2] - 英国西南部海域海洋温度比平均水平高出2°C,西地中海地区温度更高 [2] 美国高温情况 - 美国东部和中部地区气温超过40°C,纽约曼哈顿达37℃,肯尼迪机场达38.9°C [1][4] - 过去一周美国东部和中部各州被热穹顶笼罩 [4] 气候科学分析 - 人类活动导致的温室气体水平上升使地球更难散发多余热量,加剧热浪 [2] - 急流中的波动放大现象导致大气阻塞事件显著增加,过去70年此类事件频率从每年1次增至3次 [8] - 现有气候模型未能完全捕捉到急流波动及其与人为变暖的关系 [10] - 温室气体浓度持续上升必将加剧热浪,温度纪录将被频繁打破 [10] 专家观点 - 欧洲和北美的"双热穹顶"现象随着地球变暖将更常见 [7] - 过去被认为是夏季"典型"的天气已成为历史,极端温度和降雨事件常态化 [10] - 气候危机就在眼前,当前现象并非正常现象 [10]
“热穹顶”效应下, 新一轮热浪“烤”验北半球多国
南方都市报· 2025-07-02 07:57
高温天气影响 - 法国四分之三地区最高气温超过35摄氏度,局部达40摄氏度,巴黎等16省发布红色高温预警 [2] - 法国电力公司因加龙河冷却水过热暂时关闭戈尔费什核电站 [4] - 西班牙14个自治区最高气温超40摄氏度,安达卢西亚创6月纪录46摄氏度 [6] - 葡萄牙中南部小城莫拉6月29日气温达46.6摄氏度,创该国6月纪录 [8] - 德国7月2日局部气温或达41摄氏度,全国大部分地区超35摄氏度 [9] - 英国6月平均气温创1884年以来最高纪录,伦敦体感温度近35摄氏度 [12][14] - 比利时原子球塔因极端高温关闭,为2019年后首次 [18] 行业应对措施 - 柏林动物园通过冰镇食物和淋浴为动物消暑 [11] - 英国温网观众使用帽子、扇子及大量饮水应对高温 [15][17] 气象成因分析 - 本轮高温由"热穹顶"效应导致,高层热高压停滞形成封闭热循环 [19] - 专家指出全球变暖加剧"热穹顶"效应,极端高温将更频繁且持续时间更长 [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