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牙周病
icon
搜索文档
刷牙出血有口臭不是小事 可能是牙周在求救
中国青年报· 2025-07-05 10:11
牙周病现状与危害 - 我国90%以上的成年人有不同程度的牙周问题[1] - 牙周病早期信号包括牙龈出血和口臭,但常被忽视[2] - 牙周病与糖尿病相互影响,增加心血管疾病和阿尔茨海默病风险[2] 牙周病成因 - 口腔卫生欠佳导致牙菌斑和牙结石形成[2] - 局部因素包括牙齿排列不齐、咬合异常[3] - 全身因素涉及免疫功能、遗传、激素水平、精神压力、吸烟等[3] 牙周病治疗 - 治疗分为基础治疗、牙周手术、修复/正畸、长期维护四个阶段[4] - 牙周炎无法完全治愈,只能控制症状和保护剩余牙槽骨[4] - 治疗过程漫长且可能反复,但能控制炎症和改善症状[5] 牙周病对生活影响 - 导致缺牙、口臭、牙缝变大等问题,影响社交[6] - 患者可能产生焦虑和恐惧心理[5] - 牙周健康是美观的前提,不解决牙周问题直接做美容修复会恶化状况[7] 口腔护理建议 - 每天两次刷牙,使用巴氏刷牙法,配合牙线清洁[8] - 建议每3个月进行一次口腔检查[8] - 每年或每半年接受专业口腔检查,纳入常规体检[9] - 戒烟、控制血糖、保持健康作息有助于牙周健康[8]
“老掉牙”是病!如何守护老年人牙健康?
新华社· 2025-06-29 21:02
老年人口腔健康现状 - 我国65岁至74岁老年人平均缺失5.5颗牙,全口无牙比例达4.5%,牙列完整者不足20% [2] - 老年人定期洗牙比例不足10%,导致口腔疾病延误治疗 [2] 牙周病认知与防治 - 牙周病是导致老年人牙齿缺失的主要原因,可防可治但早期症状隐匿 [2] - 牙龈出血、牙龈退缩是牙周病早期症状,刷牙或咬硬物时出血是牙齿发出的求救信号 [2] - 口腔细菌以牙菌斑形式附着在牙齿表面,引发牙龈炎症,长期不清理会破坏牙槽骨 [4] 牙齿缺失的危害与修复方式 - 牙齿缺失影响咀嚼、发音、美观,余留牙齿易发生食物嵌塞、磨损加重等问题 [4] - 种植牙咀嚼功能接近天然牙,但治疗周期长,需手术植入,骨量不足者需先植骨 [4] - 固定义齿需磨小缺牙两侧的健康牙,对余留牙的数量和稳定性要求较高 [6] - 活动义齿价格亲民但对余留牙要求低,舒适度较差,存在异物感强、咀嚼效率低等问题 [6] 口腔健康维护建议 - "牙刷+牙线"组合可清除80%的牙菌斑,老年人应选用软毛牙刷,每日早晚刷牙两次,每次不少于3分钟 [6] - 义齿清洁需注意,活动义齿需在进食后摘下清洁,睡前应摘下浸泡在冷水中或用假牙清洁剂浸泡 [7] - 老年人应每半年至一年进行一次口腔检查和洗牙,及时发现并处理口腔问题 [7] 政策与社会支持 - 国家将健康口腔纳入《"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部分地区将洗牙、补牙纳入医保 [9] - 社区开展老年人口腔健康讲座,普及巴氏刷牙法、牙线使用等知识 [9] - 多地乡镇卫生院增设口腔科,让农村老年人就近就医 [9]
牙周病:“难以启齿”源于长期忽视(看新闻·说健康)
人民日报海外版· 2025-06-10 06:58
牙周病概述 - 牙周炎是牙周病的一种,属于慢性感染性疾病,病程长且需要终身定期复诊复治 [6] - 牙周病早期不易被察觉,容易被忽视,并非仅是中老年人的疾病 [6] - 牙周病的主要致病菌是口腔中的常驻菌,菌群平衡被打破会导致疾病产生 [6] 牙周病发病机理 - 牙周病是牙齿周围支持组织发生炎症破坏,包括牙龈、牙周膜、牙槽骨和牙骨质 [7] - 致病菌过度繁殖导致牙周组织破坏,可能出现牙龈充血水肿、牙周膜破坏、牙槽骨吸收 [7] - 牙周病早期症状可能只是牙龈红肿、刷牙出血,随着病程加重会出现口臭、咬合不适、牙齿松动甚至脱落 [7] 牙周病危害 - 牙周病可造成口腔异味、牙齿移位、牙齿松动脱落,影响咀嚼功能、美观和发音 [8] - 牙周病与全身系统性疾病相关,如血糖较高患者牙周破坏更严重且进展迅速 [8] - 牙周致病菌在动脉粥样硬化斑块中被检测到,提示与心血管疾病可能存在密切关系 [8] - 口腔菌群可能异位定植到肺部或消化系统,与呼吸系统及消化系统疾病相互影响 [8] 牙周病促进因素 - 局部因素包括牙结石、牙齿位置异常、排列不齐、咬合问题等 [10] - 全身因素包括免疫功能、遗传因素、激素水平、环境因素、精神因素、吸烟、全身系统性疾病等 [10] - 紧张、焦虑、长期熬夜可能加重牙周病病程 [10] 牙周病发病率 - 中国35-44岁居民牙龈出血检出率为87.4%,较10年前上升10.1% [11] - 中国成人牙周健康人群仅占10%左右 [11] 牙周病预防治疗 - 最重要的是养成良好口腔保健意识和口腔卫生习惯 [12] - 推荐水平颤动拂刷法(改良Bass法),辅助使用牙线、牙缝刷、冲牙器等 [12] - 定期进行口腔检查及洁治牙齿,早发现并按医嘱治疗 [12] - 临床治疗包括龈上洁治和龈下刮治,必要时进行牙周手术 [12] 牙周病辅助治疗 - 通常牙周治疗不用吃药,除非是牙周脓肿、急性炎症或牙周炎症非常重的患者 [13] - 对牙膏没有特别要求,只需做好刷牙和清洁 [13] - 牙刷不易清洁到的部位可使用牙线、牙缝刷或冲牙器辅助清洁 [13] 牙齿脱落修复 - 牙齿脱落后应尽早进行修复,方式包括种植义齿、固定义齿或活动义齿 [14] - 修复方式需根据患者余留牙和牙槽骨情况综合判断 [14] - 必须维护好剩余牙齿的牙周情况,否则会影响义齿修复效果和存留时间 [14] 营养与牙周健康 - 长期单一饮食习惯、营养不均衡可能导致机体代谢、免疫失衡,影响牙周健康 [15] - 营养因素与牙周健康密切相关 [15]
粉丝猛涨2200万,韦东奕引全网心疼!成年国民牙周健康率不到10%,专家提示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6-08 23:53
韦东奕社交媒体账号情况 - 韦东奕在社交平台发布视频后粉丝数突破2260万,视频点赞量达1350万 [2] - 账号由韦东奕本人在家人协助下申请,后续将分享数学相关内容 [2] - 视频中韦东奕身形消瘦拘谨,自我介绍简短 [2] 公众对韦东奕健康的关注 - 网友普遍关心其牙齿脱落问题,推测与营养不良有关 [5] - 家属回应牙齿脱落因牙周炎多次治疗,需进一步检查 [5] - 原央视主持人赵普呼吁北大和家属加强对其健康的干预 [5] 牙周炎的病理特征与危害 - 牙周炎是由牙菌斑微生物引起的慢性炎症,可导致牙龈萎缩、牙齿松动甚至脱落 [8] - 全国成年居民牙周健康率不足10%,是成年人牙齿丧失的首要原因 [8] - 早期症状隐蔽(如牙龈出血),易被忽视 [8] - 牙周炎细菌可能通过血液循环引发全身感染,与糖尿病、心血管疾病等存在双向关联 [10][11] 牙周炎的预防与治疗技术发展 - 主要诱因包括牙菌斑、牙结石及不良用牙习惯(如吸烟、咬硬物) [13] - 预防需结合定期洁牙、使用辅助清洁工具(牙线、冲牙器)及均衡饮食 [14] - AI技术已应用于牙周病早期诊断、个性化治疗及远程监测,提升诊疗效率 [14] - 当前技术无法根治牙周炎,但可通过治疗维持稳定功能状态 [15] 行业建议 - 强调早期干预的重要性,建议出现症状及时就医 [16]
悄悄发生的牙周病破坏力惊人 快来自查口腔健康状况
央视新闻· 2025-06-07 19:55
口腔健康问题分析 牙缝变大的原因 - 年龄增长导致牙龈萎缩和牙槽骨密度降低,牙槽骨吸收活动大于形成,最终出现自然萎缩 [4] - 牙周病是导致牙缝变大的主要因素,90%的成年人存在不同程度的牙周问题,牙周病会破坏牙龈、牙周膜和牙槽骨 [5][6] - 错误的用牙方式如长期咬硬物、夜间磨牙、不当刷牙或使用牙签会损伤牙龈,加速牙缝变大 [7] - 缺牙未修复会导致邻牙倾斜或移动,对应咬合牙齿伸长,进一步增大牙缝 [10] 牙缝变大的危害 - 美观影响,牙缝大给人衰老印象,若伴随牙齿发黄或缺损更影响观感 [11] - 功能损害,食物嵌塞增加牙龈出血和萎缩风险 [12] - 健康隐患,食物残渣清理不净易诱发蛀牙和口臭问题 [12] 牙缝变大的解决方案 - 定期洗牙去除牙结石,建议每1~2年洁牙一次,牙周病患者需更频繁 [13] - 正确刷牙并使用牙线替代牙签,推荐改良巴氏刷牙法和小头软毛牙刷 [14] - 缺牙后及时修复,选择种植牙、烤瓷桥或活动假牙等方式恢复咬合平衡 [16] - 自查牙龈出血、牙齿松动、牙根暴露或口臭等问题,及时就医 [16][17] 口腔护理建议 - 科学护理和定期检查可延缓牙缝变大进程,坦然接受年龄增长的影响 [17] - 使用牙线棒、冲牙器或牙缝刷辅助清洁,尤其适合牙缝较大人群 [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