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植牙

搜索文档
爱牙日将至,这份护齿指南请查收
人民日报· 2025-09-19 10:13
口腔健康重要性 - 口腔健康直接影响生活质量和整体健康 是全身健康的重要组成部分 [1] 洗牙必要性及注意事项 - 洗牙可清除无法通过刷牙去除的牙菌斑和牙结石 防止龋齿、牙龈炎、牙周炎、牙齿松动甚至掉落 [1] - 洗牙后牙齿发酸松动是因去除牙结石后暴露了原本已被破坏的牙齿真实状态 牙缝变宽错觉会随牙龈炎症消失而好转 [2] - 健康人群建议半年到一年洗一次牙 牙周病患者3到6个月洗一次牙 抽烟人群和糖尿病患者需定制个性化计划 [2] 日常口腔护理工具选择 - 电动牙刷提高刷牙效率 对手部不灵活人群友好 但牙本质敏感和牙齿磨损严重者更适合普通牙刷 [2] - 刷牙只能清洁60%牙面 剩余40%牙缝区域需借助牙线 不建议长期使用牙签以免损伤牙龈 [2] - 牙线通过物理摩擦有效刮除邻面菌斑 冲牙器用高压水流清洁牙缝和牙龈沟 建议配合使用 [2] 牙齿矫正适应症分类 - 需要矫正的九类牙齿畸形包括:排列不齐、牙缝过大、咬合过深、龅牙、小下巴、露龈笑、地包天、前牙咬不上、恒牙长不出 [3] 矫正前准备及矫治器选择 - 矫正前需专业医生进行口腔扫描、X光片和照片评估 可能存在需先洗牙或补牙的情况 [3][4] - 活动或功能矫治器多用于青少年早期矫正 固定矫治器可矫正几乎所有畸形但美观度差 隐形矫治器美观舒适但适用症有限且价格较高 [4] - 戴固定矫治器需避免过硬过黏食物和碳酸饮料 进食后需认真清洁矫治器 [4] 矫正后保持要求 - 拆除牙套后需定期复查并佩戴保持器以防反弹 初始需全天佩戴 后续逐步减少至夜间佩戴 [5] 牙齿文身风险警示 - 牙冠表面刻字会损耗瓷层厚度 降低强度并增加崩裂风险 [6] - 个性化图案会导致表面形成菌斑滞留区 难以清洁并可能引发继发龋坏 [6] 缺牙危害及种植牙优势 - 缺牙会导致邻牙倾斜、影响咬合关系 可能引发牙周创伤甚至丧失咀嚼功能 [7] - 种植牙通过植入人工牙根实现接近真牙的功能 5年成功率可达94%以上 优于活动假牙和固定桥修复方式 [7] 种植牙适用人群及风险 - 适合人群包括身体健康、颌骨条件良好且不愿破坏邻牙的个别缺牙者 或全口缺牙不适应活动假牙者 [8] - 严重糖尿病、骨质疏松、长期吸烟或口腔卫生极差者需先控制状况再评估种植可行性 [8] - 手术存在肿胀、出血、疼痛、神经损伤等风险 但可通过术前评估和规范操作降低 [8]
爱牙日将至,这份护齿指南请查收(服务窗·爱牙日特别策划)
人民日报· 2025-09-19 06:12
9月20日是第三十七个"全国爱牙日",今年的宣传主题是"口腔健康 全身健康"。 口腔健康是全身健康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关系我们能否"咬得动、吃得香",更直接影响生活质量和整 体健康。定期洗牙是否有必要?哪些牙齿问题需要及时矫正?缺牙有什么危害,什么情况下需要选择种 植牙?本报请口腔专家为大家答疑解惑,这份护齿指南请读者查收。 ——编 者 定期洗牙有无必要 本报记者 姚雪青 "洗牙的时候感觉头皮发麻、牙齿发酸,洗牙后又觉得牙缝变大、牙齿松动,洗了两次不敢再去了。"前 不久,南京溧水区市民夏先生找到江苏省人民医院口腔科副主任、主任医师张继生咨询:"洗牙有没有 必要?" "洗牙很有必要。"张继生说,洗牙最重要的作用是清除牙菌斑和牙结石。食物残渣与口腔细菌产生化学 反应,就会形成附着在牙齿上的牙菌斑,牙菌斑是口腔疾病的始动因子,经过钙化就成了牙结石,无法 通过刷牙去除,时间一长会导致龋齿、牙龈炎、牙周炎、牙齿松动甚至掉落。牙结石要请专业人士使用 专业工具才能彻底去除。医生在洗牙时还能发现蛀牙、牙周疾病早期迹象。 张继生建议,健康人群半年到一年洗一次牙;牙周病患者3到6个月洗一次牙;抽烟人群、糖尿病患者以 及特殊人群应 ...
头豹研究院:中国口腔医疗行业
头豹研究院· 2025-09-15 20:33
行业概览 2025/08 报告标签:口腔医疗、种植牙、种植体 作者:何婉怡 报告提供的任何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数据、文字、图表、图像等)均系头豹研究院独有的高度机密性 文件(在报告中另行标明出处者除外)。 ,任何人不得以任何方式擅自 复制、再造、传播、出版、引用、改编、汇编本报告内容,若有违反上述约定的行为发生,头豹研究 院保留采取法律措施、追究相关人员责任的权利。头豹研究院开展的所有商业活动均使用"头豹研究院 "或"头豹"的商号、商标,头豹研究院无任何前述名称之外的其他分支机构,也未授权或聘用其他任何 第三方代表头豹研究院开展商业活动。 www.leadleo.com 行业概览 | 2025/08 中国口腔医疗行业 摘要 口腔种植是指应用生物材料制作的人工牙根、牙 冠等,修复缺失牙及周围组织,获得长期稳定、 舒适的咀嚼功能和牙齿外形。对比传统的治疗方 法,种植牙具备高舒适度、高美观度和长使用寿 命等优点,且对口腔整体影响较小,受到患者喜 爱 2022年,由四川省医保局牵头、所有省份参与 的种植牙联盟集采,近60款种植体产品系统参 与报价,最终拟中选产品共40款,市场主流产 品均有入选。中选产品价格区间为548 ...
民营口腔门诊面临大洗牌,瑞尔集团差异化发展稳穿集采阵痛期
国际金融报· 2025-09-10 18:26
行业规模与增长 - 中国口腔行业规模2023年达1446亿元 预计2030年将达4200亿元 [3][8] - 机构数量从2016年6.5万家增至2025年12万-15万家 其中民营市场增长显著 [3] - 行业经历前所未有的增长 受益于居民健康意识提升和消费能力增强 [3] 技术发展与国产化 - 国产口腔材料设备占比提升 实现从依赖进口到便宜好用的转变 [3] - AI技术深度赋能行业 通过远程诊疗和辅助诊断降低诊疗成本 [8] - 技术渗透加速成为明显趋势 临床实力持续提升 [2][3] 市场结构与竞争格局 - 种植和正畸业务营收占比超六成 但集采导致价格腰斩引发行业洗牌 [6] - 民营口腔机构采取差异化战略 高端市场不受价格战影响 [7] - 行业当前面临重新洗牌 未来将通过差异化道路发展 [7] 企业战略与运营 - 瑞尔集团实施双品牌战略 瑞尔齿科定位高端 瑞泰口腔参与集采且部分接入医保 [7] - 集团在15个城市拥有118家诊所及医院 999名牙医 种植牙业务占比稳定在20% [3][6] - 采取不扩张求合作策略 通过医疗支持和AI赋能开展业务拓展 [8] 健康意识与市场需求 - 中国牙病普遍但就诊率低 牙周炎与动脉粥样硬化 糖尿病等慢性病存在关联 [4] - 主动洗牙人群增多 口腔健康意识显著提升 [4] - 商业保险领域重视口腔健康 存在问题者保费相对昂贵 [4] 行业发展方向 - 未来将注重技术创新 服务升级和普惠医疗 加强口腔医学教育培养高素质医生 [8] - 拓展基层口腔医疗网络 提升偏远地区服务覆盖率 推进口腔医疗保险制度完善 [8] - 行业坚持回归医疗本质 强调基础治疗优先于种植牙选择 [6]
通策医疗(600763):业绩符合预期 公司各业务线呈现良好发展态势
新浪财经· 2025-08-26 08:25
财务业绩 - 2025年上半年收入14.48亿元,同比增长2.68% [1] - 归母净利润3.21亿元,同比增长3.66%;扣非净利润3.17亿元,同比增长3.85% [1] - 毛利率40.75%,净利润率26.26%,总体保持稳定 [2] - 维持2025年净利润预测5.49亿元(同比增长9.6%),2026年预测5.80亿元(同比增长5.6%) [4] 业务运营 - 截至2025年8月拥有89家医疗机构及3100台牙椅 [2] - 上半年口腔门诊量达173.22万人次,同比增长1.21% [2] - 正畸业务收入2.29亿元(同比+7.75%),修复业务收入2.30亿元(同比+3.59%) [2] - 种植牙收入2.55亿元(同比+0.02%),大综合业务收入3.94亿元(同比+2.44%) [2] 战略发展 - 通过"区域总院+分院"架构实现标准化输出,降低边际获客成本 [2] - "蒲公英计划"深化浙江省内渗透,构建规模化复制增长引擎 [2] - 儿科口腔业务被识别为潜在增长新引擎 [2] - 拟收购上海存济口腔门诊部100%股权,提升高端市场品牌辐射力 [3] 技术创新 - 采用和仁科技自研MindHub人工智能中台,支撑临床诊疗、患者服务及运营管理智能化 [3] - 深化"医疗+科技"双轮战略,强化高端市场技术制高点与下沉市场渗透加速度 [3] 估值表现 - 当前股价对应2025年38.4倍市盈率和2026年36.3倍市盈率 [4] - 基于DCF的目标价53.2元,对应43.3倍2025年市盈率和41.0倍2026年市盈率 [4] - 目标价较当前股价存在12.9%上行空间 [4]
从爱一颗牙,到爱一家人!爱顿口腔19周年庆典启幕,引领口腔健康新体验!
搜狐网· 2025-08-25 18:20
公司发展里程碑 - 公司迎来19周年庆典 自2006年创立至今始终坚持"爱D口腔"核心理念与服务宗旨 [1] - 周年庆期间推出多项口腔创新成果并通过服务升级重新定义高品质口腔关怀体验 [1] 技术创新与专业能力 - 举办RW不拔牙矫正专利学术沙龙 由创始人张耀院长亲自解析十大正畸维度影响 [2][4] - 引进美国正畸大师Roth与Williams提出的RW正畸理念 并创新性提出RW矫牙十维理念 [6] - 获得不拔牙矫正3项专利认证 体现技术研发实力 [6] - 建立正畸科以RW正畸理念为核心 设立RW国际正畸技术中心和RW-FACE教学培训基地 [9] - 正畸团队由RW-FACE联合创始人白海军领衔 致力于提供高标准正畸服务 [9] 客户体验升级 - 创新建立口腔科普馆 系统展示种植牙与正畸医学发展历程及前沿技术 [6] - 馆内集中呈现全球多种品牌的种植体 矫治器及修复材料 [6] - 全面公开产品价格 货源信息及供应商背景 实现零距离产品接触与比价 [8] - 通过透明化消费模式打破行业信息不对称 提升客户决策自主权 [8] 战略合作与科室建设 - 种植科与全球知名品牌士卓曼集团强强联合 成立瑞士ITI品牌种植中心 [11] - 获评"士卓曼钻石合作伙伴"称号 体现深度合作关系 [11] - 基于颌学整体观打造四大特色科室 包括正畸科 种植科和关节科 [9][11] - 开设颞颌关节科 通过调颌等技术手段完善诊疗体系 [11]
年内第二次并购!通策医疗加速省外扩张
IPO日报· 2025-08-25 17:24
公司战略与收购 - 公司通过两家全资子公司以4600万元总价收购上海存济口腔门诊部有限公司100%股权[1] - 此次收购是公司2025年第二次重要并购 此前于4月26日以5541.36万元完成收购杭州海胤科创有限公司100%股权[3] - 收购资金全部来源于公司自有资金 通过通策口腔投资收购99%股权 杭州通盛医疗投资管理有限公司收购1%股权[3] 区域扩张策略 - 公司长期以浙江省为"大本营" 通过"区域总院+分院"模式深耕本地市场 "蒲公英计划"已在浙江省内开设44家分院 覆盖全部11个地级市[3] - 2024年起公司调整省外策略 从自建转向"并购+轻资产加盟"双轮驱动[4] - 此次收购上海门诊部是公司突破区域限制、进军高端市场的重要落子[4] 被收购标的特色 - 上海存济口腔定位中高端会员制服务 建设"三叶儿童口腔上海国际中心"瞄准高净值家庭客群 会员制客单价超5万元[5] - 引入国际专家团队及"卫生士联合服务模式"提升技术壁垒[5] - 坐落于上海陆家嘴金融贸易核心区 精准覆盖高收入人群[5] 行业背景 - 2023年种植牙集采政策落地后单颗种植牙价格降幅超50% 直接刺激需求释放[6] - 2024年公司种植牙案例数增长24%至6.6万颗 成功实现"以量换价"[6] - 行业集中度处于低位 前五大民营口腔集团市占率合计仅9.6% 并购整合空间巨大[7] - 公司作为龙头企业2024年市场份额仅约2% 通过收购区域性优质标的扩张成为必然选择[8]
年内第二次并购!通策医疗加速省外扩张
国际金融报· 2025-08-25 16:33
收购交易概述 - 公司通过两家全资子公司以4600万元总价收购上海存济口腔门诊部有限公司100%股权 [1] - 交易资金全部来源于公司自有资金 其中通策口腔投资收购99%股权 杭州通盛医疗投资收购1%股权 [4] - 此次收购是公司2025年第二次重要并购 4月26日公司刚以5541.36万元完成收购杭州海胤科创有限公司100%股权 [3][4] 战略布局意义 - 公司长期以浙江省为大本营 通过区域总院+分院模式在省内开设44家分院覆盖全部11个地级市 [4] - 2024年起公司调整省外策略 从自建转向并购+轻资产加盟双轮驱动 [5] - 此次收购上海门诊部是突破区域限制、进军高端市场的重要落子 [5] 标的公司特点 - 上海存济口腔定位中高端会员制服务 儿童口腔专科客单价超5万元瞄准高净值家庭客群 [6] - 具备种植与综合科室技术优势 引入国际专家团队及卫生士联合服务模式 [6] - 坐落上海陆家嘴金融贸易核心区 精准覆盖高收入人群 [6] 行业背景分析 - 2023年种植牙集采政策落地后单颗种植牙价格降幅超50% 直接刺激需求释放 [6] - 2024年公司种植牙案例数增长24%至6.6万颗 成功实现以量换价 [6] - 行业集中度处于低位 前五大民营口腔集团市占率合计仅9.6% 并购整合空间巨大 [7] - 公司作为龙头企业2024年市场份额仅约2% 通过收购区域性优质标的扩张成为必然选择 [7]
从“暴利”到“暴雷”,牙科行业正在挤掉“水分”
首席商业评论· 2025-08-22 12:11
行业历史与规模 - 2015至2021年口腔行业保持约15%的年增速 2023年全行业规模达1446亿元[5][9] - 机构数量从2016年6.5万家增至2025年预计12万-15万家 民营市场增长显著[9] - 种植牙单颗价格区间3000-25000元 2023年北京朝阳区补牙参考价达17092元[9] - 2020年全国正畸案例310万例 贡献行业近30%利润[11] - 民营机构毛利率一度达60% 占据约80%市场份额[13] 行业转折与挑战 - 2023年口腔机构注销1068家 2024年一季度超230家停业 倒闭率达30%[6][13] - 资本涌入致连锁化率从2016年不足5%升至2023年18% 2021年融资总额破100亿元[15] - 2024年民营机构消费者选择意愿降至38% 较2021年下降42个百分点[17] - 2024年投融资总额仅35亿元 同比减少18%[17] - 种植牙集采使材料价格降超55% 单颗总费用从1.5万元降至千元级别[18] - 国产种植体价格低至630元/颗 市场份额低于10%[18][26] 市场潜力与发展方向 - 2030年行业规模预计达4200亿元[23] - 2024年底注册口腔执业医师约33万人 每10万人拥有23名牙医 低于美国60人和日本80人标准[23] - 全国口腔医疗机构约13.5万家 低于欧盟23万家和美国18万家[25] - 口腔医疗器械进口品牌占90%以上份额 国产在CBCT和隐形矫治器具价格优势[26] - DSO模式通过统一采购运营提升效率 专家型诊所瞄准高端客群[28] - 行业需从暴利回归医疗本质 提供透明定价与差异化服务[30]
瑞尔集团五年战略跃迁,逐浪口腔变革|我们这五年
华夏时报· 2025-08-18 18:13
公司业绩表现 - 2025财年收入达16.88亿元,运营利润同比大增39%至3623万元,净利润增长20.5%至1617万元 [2] - 忠诚客户复诊率达48%,新患者中21%来自现有客户推荐 [4] - 瑞泰口腔贡献收入9.53亿元,超越瑞尔齿科的7.35亿元 [6] 行业政策影响 - 2022年约2万—3万家口腔诊所关闭,占全国口腔医疗机构总数的20%—30% [3][4] - 种植牙集采导致单颗种植牙费用从3万—5万元降至1.5万—2万元,部分地区低至1万元左右,平均降幅达50% [4] - 2024年国家医保局整合口腔种植类价格项目为15项,推动行业规范化发展 [8] 公司战略调整 - 聚焦存量客户,老客户信任成为最坚固的护城河 [4] - 推出创新合伙人机制,多名牙医成为合伙人,其管理的诊所实现高速增收 [5] - 双品牌战略:瑞尔齿科定位中高端,瑞泰口腔定位大众市场,形成完美覆盖组合 [6][7] 数字化与AI技术应用 - 数字化系统积累上千万份病例数据,AI技术全面融入诊疗流程 [6] - AI影像筛查、病例辅助书写、医务质量检查及智能客服等应用落地 [6] - 每牙椅年均就诊次数同比增长约0.4% [6] 门店与医生团队 - 全国运营107家诊所和11家医院,其中瑞尔齿科诊所48家,瑞泰口腔诊所59家及医院11家 [7] - 全职牙医团队达999人,45.3%拥有硕士或以上学历,平均行业经验11.5年 [7] - 工作年限超过五年、十年及十五年的牙医占比分别达44.3%、16.7%和6.4% [7] 未来战略方向 - 持续强化AI技术赋能,深化合伙人机制,推进大区管理体系 [9] - 加大医务培训力度,严控质量标准 [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