玻尿酸过时论

搜索文档
玻尿酸龙头炮轰胶原神话!医美三巨头“成分大战”背后:业绩集体失速,概念炒作退潮
华夏时报· 2025-05-30 17:07
舆论风波与股价波动 - 华熙生物公开质疑券商研报"不科学对比",称其鼓吹"玻尿酸过时论"并贬低玻尿酸产业价值,暗指重组胶原蛋白概念被过度炒作 [2][3] - 巨子生物因产品检测报告显示其"胶原棒"中重组胶原蛋白含量0.0177%低于法定备案下限0.1%,且关键成分甘氨酸未检出,引发舆情 [4] - 巨子生物股价在5月26日开盘一度跌超8%,近5个交易日累计跌幅达9.97% [5] - 锦波生物股价受行业舆情牵连,5月22日暴跌超14%,5月30日盘中累计跌幅达17.23% [7] 业绩表现与增长趋势 - 华熙生物2024年营收53.71亿元同比下降11.61%,归母净利润1.74亿元同比下滑70.59%,第四季度首次出现单季度亏损1.91亿元 [9] - 巨子生物2024年营收55.39亿元同比增长57.2%,净利润20.62亿元同比增长42.4%,但核心产品"可复美"增速连续四年下滑(2021-2024年增速分别为113%、79.5%、73%、62.9%) [9] - 锦波生物2024年营收14.43亿元同比增长84.92%,净利润7.32亿元同比增长144.27%,但2025年一季度营收增速降至62.51%,净利润增速降至66.25% [10] 技术路线与行业竞争 - "成分之争"本质是玻尿酸与重组胶原蛋白两条技术路线的话语权争夺,华熙生物强调玻尿酸科学价值,巨子生物与锦波生物依托重组胶原蛋白概念获资本热捧 [11] - 行业观察人士指出,事件将加剧双方在技术研发、市场推广等方面的竞争,推动行业更注重产品真实功效与科学依据 [13]
深夜开炮!华熙生物发文驳斥 “玻尿酸过时论”,多家券商研报被点名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5-19 15:36
华熙生物驳斥"玻尿酸过时论" - 公司通过官方公众号发布文章《概念总在重演,科技永远向前》,明确反对"玻尿酸过时"的市场观点 [1] - 文章指出"透明质酸过时论"是由"浮躁资本"构建的题材幻象,目的是引导资本转向新题材 [2] - 公司认为这种论调试图绕开中国产业发展的进阶过程,用"新贵登场"塑造虚假繁荣 [2] 针对券商研究报告的争议 - 公司直接点名西部证券等多家券商研究所,批评其研究报告存在误导性内容 [2] - 指出这些研报通过"对比研究"刻意贬低中国透明质酸产业,为某重组胶原企业营造更大预期 [2][3] - 强调这些误导性结论被媒体和自媒体广泛传播,形成资本市场与消费市场的负面舆论共振 [3] 市场反应与股价表现 - 公司股价曾达到309.43元/股的历史高点,但自2021年7月底长期处于下行趋势 [3] - 截至5月19日收盘价为50.6元/股,微涨0.22% [3] - 公司工作人员表示股价波动是综合因素导致,未直接回应是否受研报言论影响 [3] 各方回应 - 公司工作人员表示对成分功效和应用范围的认知可能存在差异,目前公众号文章未引发纠纷 [3] - 关于是否对误导性言论采取维权行动,公司表示需看下一步安排 [3] - 西部证券工作人员回应称暂未注意到此事,研报内容问题需联系研报产出部门 [3]
太突然!昔日千亿巨头点名多家券商,称“遭遇谎言与践踏”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5-19 15:24
华熙生物驳斥"玻尿酸过时论" - 公司通过官方公众号发文《概念总在重演,科技永远向前》,强烈驳斥市场关于"玻尿酸过时"的观点,认为这是"浮躁资本"构建的题材幻象 [1][4] - 文章指出透明质酸产业是中国几代科学家努力的成果,近期却遭遇资本市场概念切换中的谎言与践踏 [1] - 公司批评部分资本试图用"神话过时"论调引导资源转向新题材,实质是在构建"沙土高楼" [4] 券商研报争议 - 公司直接点名西部证券等多家券商研究所,认为其研究报告存在误导性内容 [5][6] - 指出这些研报围绕某重组胶原企业进行"对比研究",散布针对中国透明质酸产业的负面结论 [6] - 公司表示这些误导性言论与随后兴起的"玻尿酸过时论"形成资本市场与消费市场的舆论共振,损害了产业发展基础 [6] 市场表现与业务状况 - 公司股价从2021年7月的历史高点309.43元/股持续下跌,截至5月19日报50.6元/股,市值从1400亿元缩水至244亿元 [9][12] - 核心业务皮肤科学创新转化业务2024年收入25.69亿元,占比47.92%,但同比下降31.62% [11] - 2023年以来公司净利润持续下滑,2024年净利润同比下滑70.6% [11][12] 行业竞争格局 - 重组胶原蛋白企业巨子生物市值近900亿港元,锦波生物市值达460亿元,两者均呈现业绩与股价齐升态势 [15] - 华熙生物2024年收入53.7亿元,同比下滑11.6%,预计2025年收入增长5.85%至56.8亿元 [11] - 公司2024年毛利率74.07%,净利率3.14%,负债率20.99% [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