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混合机器人
搜索文档
肺细胞制成的微型生物机器人问世
科技日报· 2025-10-01 07:44
技术突破 - 美国卡内基梅隆大学研究团队开发出由人类肺细胞制成的微型生物机器人AggreBots,其运动由纤毛驱动 [1] - 该研究首创模块化组装策略,通过拼接肺干细胞培育的微小组织球体并精准调控纤毛分布和数量,以控制机器人运动模式 [1] - 这是首次通过组织拼接和纤毛调控有效引导生物机器人运动行为,解决了长期存在的控制挑战 [1] 应用前景 - 未来随着对运动模式控制能力提升,这些机器人有望在人体复杂环境中执行特定任务,例如输送药物 [1] - 由于完全由生物材料组成,AggreBots具备天然可降解性和生物相容性,未来有望直接用于医疗场景 [2] - 该生物机器人可利用患者自身细胞制造,从而构建个性化药物递送载体,避免免疫排斥 [2] 行业意义 - 该方法为生物机器人和生物混合机器人设计提供了新角度,模块化组合可创造出具有特定运动模式的机器人 [2] - 此前生物机器人运动主要依赖肌肉纤维收缩和舒张,此项研究采用了纤毛驱动这一不同的自然机制 [1]
上海促进高端医疗器械发展;华龛生物完成数亿元B+轮融资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9-16 07:41
政策动向 - 上海市计划到2027年新增境内第三类医疗器械注册证超500件 海外市场获批产品超100件 培育年产值超100亿元龙头企业2家 建设产业集聚区3个 [1] - 河南省加快人工智能赋能现代医药产业 应用大模型于药物筛选、临床试验设计及中医药研究 攻克中药产品一致性难题 提升医疗器械灵敏度 [2] 药械审批 - 默沙东来特莫韦片(Ⅱ)获NMPA批准 用于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后巨细胞病毒感染预防 [3] - 博瑞医药GLP-1/GIP双重激动剂BGM0504片获批开展超重/肥胖临床试验 全球尚无同类口服剂型上市 [4] - 康泰生物Sabin株脊髓灰质炎灭活疫苗获批上市 用于预防脊髓灰质炎 [5] 资本市场 - 华龛生物完成数亿元B+轮融资 投资方包括北京市医药健康产业投资基金等多家机构 [6][7] - 上海医药控股股东上实集团计划增持5500万至7400万股H股 占总股本不超过2% 已首次增持10万股 [8] - 湃诺瓦医疗完成B轮首关融资数千万元 由集富亚洲领投 资金用于神经外科器械商业化 [9] 行业大事 - 中山医院联合华为、联影智能等发布"元医疗模拟实验室" 开展人工智能医疗应用测试 [10] - 熙软科技战略并购易策医管 打造"软件+数据+咨询"一体化医疗运营服务体系 [11] - 新型生物混合爬行机器人研究成果发表于《科学·机器人》 实现光刺激控制运动 [12] 人事变动 - 福安药业副总经理黄涛辞任 保留副董事长职务 [13]
西贝内部人士回应“华与华10年咨询费6000万”:属实|首席资讯日报
首席商业评论· 2025-09-15 12:25
西贝与华与华合作 - 华与华董事长确认公司为西贝提供十年咨询服务,收取咨询费超过6000万元 [3] - 西贝内部人士回应确认6000万咨询费说法属实 [3] - 华与华开创订阅制咨询服务模式,下一个十年咨询费目标为1至2亿元 [3] 金逸影视股价波动 - 公司股票连续三个交易日收盘价格涨幅偏离值累计超过20%,属于交易异常波动 [4] - 公司声明近期经营情况正常,内外部经营环境未发生重大变化 [4] - 公司核实未发现应披露而未披露的重大事项或处于筹划阶段的重大事项 [4] 生物混合机器人技术突破 - 新型生物混合机器人可在光刺激下以不同速度实现爬行 [5] - 研究揭示神经信号与肌肉驱动内在关联,神经元有望成为控制复杂生物混合系统的“生物控制器” [5] - 相关研究成果发表在《科学·机器人》期刊上 [5] 联合健康集团游说动态 - 美国最大健康保险公司联合健康集团寻求与美国总统特朗普会面 [7] - 公司当前面临多项监管挑战,寻求会面是其在华盛顿特区加强游说力度的举措 [7] - 目前会面安排尚未确定 [7] 美国关税政策影响 - 货运平台Freightos对336家中小企业调查显示,近半数企业因美国关税政策导致成本上升20%以上 [8] - 约一半企业因成本压力减少运输量,支付关税的痛苦正取代不确定性成为更大负担 [8] 罗永浩与西贝舆论争议 - 罗永浩在直播间回应被贾国龙称为“网络黑社会”,强调自己只是揭露真相而非刻意干黄对方企业 [9] - 罗永浩微博发文表示与贾国龙的事件无法揭过,并称劝阻的朋友一律绝交 [9] 电影市场表现 - 电影《轻于鸿毛》上映2天,总票房突破1000万元 [9] - 电影《浪浪山小妖怪》累计票房(含预售)突破16.031亿元,超越《姜子牙》进入中国影史动画电影票房榜前五 [13] 中美贸易与科技摩擦 - 中国通信企业协会发布声明支持商务部对美相关产品及措施发起调查 [10] - 声明指责美国政府滥用出口管制与“长臂管辖”手段,损害中国信息通信企业权益并破坏全球产业链稳定 [10] 特斯拉德国工厂产能 - 特斯拉德国工厂负责人透露,得益于出色销量数据,工厂已上调第三季度和第四季度生产计划 [12] - 工厂位于柏林附近,预计其供应的所有市场将传来积极信号,但未透露新生产目标具体数值 [12] 博泰车联网IPO进展 - 智能汽车技术企业上海博泰车联网已向香港联交所提交聆讯后文件,表明IPO申请获批准 [14] - 此次IPO联席保荐人包括中金公司、国泰君安、建银国际、华泰证券及中信证券 [14]
当人造肌肉遇上机器人:牛津大学最新综述揭示组织工程与生物机器人的双向奔赴
机器人大讲堂· 2025-08-16 12:06
骨骼肌组织工程与生物机器人发展 核心观点 - 骨骼肌组织工程从医疗需求延伸至生物机器人领域,成为关键技术突破点 [1][5] - 工程化肌肉具备机械顺应性、高能量效率和精细运动控制能力,是软体机器人理想驱动器 [5] - 该领域融合生物学、工程学与材料科学,催生生物混合机器人新方向 [12][13] 技术演进路径 医疗需求驱动 - 人体骨骼肌占体重40%以上,缺损超过15%-20%会导致永久功能丧失,现有自体移植方案存在供体有限、创伤大等缺陷 [4] - 体外培养功能性肌肉组织成为解决方案,意外发现其在机器人领域的应用潜力 [5] 关键技术要素 1. **支架设计** - 需满足生物相容性、降解速率匹配、硬度接近天然肌肉(10-20 kPa)等要求 [6] - 材料创新:合成聚合物(PCL、PLGA)与天然材料(胶原蛋白、海藻酸盐)并行,植物脱细胞支架(白芦笋、苹果片)跨界应用 [6] - 制造技术:静电纺丝(纳米级纤维)、3D生物打印(复杂三维结构)、水凝胶微成型(微米级图案) [6] 2. **细胞来源** - 卫星细胞分化效果佳但获取创伤大,间充质干细胞易获但分化有限,iPSCs有致瘤风险 [7] - 当前主流使用小鼠C2C12肌母细胞系进行验证 [7] 3. **外部刺激** - 机械刺激:8-11 kPa基质硬度最佳,35%应变率动态拉伸促进肌纤维成熟 [7] - 电刺激:间歇性刺激(1Hz/10Hz)使收缩力提高3倍,非接触式装置解决电极腐蚀问题 [8] - 生化刺激:IGF-1促进增殖与分化,地塞米松加速肌管形成 [8] 4. **生物反应器技术** - 从静态培养发展到柔性生物反应器,人形机器人平台提供生理级机械刺激 [8][10] 生物混合机器人应用 - **优势对比传统电机**:精细控制、内在柔顺性、自主力度调节、潜在自我修复能力 [12] - **原型案例**: - 2D肌肉薄膜驱动悬臂梁(微型药物递送) [13] - 3D肌肉构建体驱动抓取器/步行器/游泳器 [13] - 18厘米高生物混合手实现单指操控物体 [13] - **控制技术**:光遗传学、磁控制、化学响应、神经-肌肉单元构建 [13] 挑战与未来方向 - **核心瓶颈**:血管化问题限制尺寸、长期体外培养难度、伦理合规细胞来源 [13] - **跨领域潜力**:个性化医疗移植、软体机器人驱动系统、培养肉生产、药物筛选平台 [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