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池安全标准

搜索文档
锂电池价格反弹or反转?
起点锂电· 2025-07-19 18:18
锂价格回暖与市场趋势 - 电池级碳酸锂价格从6月25日的60200元/吨涨至7月18日的69960元/吨,涨幅温和但趋于稳定 [2] - 材料进步与大圆柱电池量产可能带动锂电池价格偏强震荡,但市场基本面改善有限 [2] - 三元电池因刚果钴矿出口限制或面临价格上涨,但行业产能过剩仍显著 [2] 钴矿供应与市场影响 - 刚果(金)占全球钴产量76%,其出口限制政策导致全球钴市场震荡 [5] - 印尼钴矿产量占比10%,同比增长47%,可能成为替代来源但价格偏高 [5] - 中信证券预测2025年全球钴行业将从供应过剩5万吨转为短缺7.8万吨 [5] - 刚果限制令对中国的传导滞后3个月,目前下游企业仍按需采购 [6] 高压实磷酸铁锂技术进展 - 第四代高压实磷酸铁锂提升快充性能与能量密度,宁德时代、比亚迪已商用 [10] - 湖南裕能、富临精工等头部厂商实现量产,压实密度达2.60-2.65g/cc [12][13] - 宁德时代与富临精工、龙蟠科技等签订大额采购协议,订单规模超百万吨 [13] - 技术迭代导致二代/三代产品亏损,四代产品盈利,行业洗牌加速 [10][11] 政策与行业规范影响 - 固体废物专项整治行动聚焦退役电池回收,计划2027年底完成整改 [16][18][19] - 新国标GB38031-2025要求电池"零热失控",测试标准严格化,成本或增15%-20% [21][22][40] - 现有电池存货需在2026年前消化,否则将因不符新标而贬值 [22] 新能源汽车销量与技术驱动 - 小米YU7预售3分钟订单达20万台,搭载宁德时代三元锂与弗迪磷酸铁锂电池 [24][25] - 三元电池快充技术突破(15分钟补能620km)成为差异化优势 [26] - 比亚迪限时降价策略加剧车企价格战,间接压制电池价格 [26][28][29] 磷酸铁锂电池成本优势 - 中国占据全球80%锂电池产能,规模化生产使成本持续下降 [31] - 比亚迪刀片电池体积利用率达66%,成本比传统方形电池低10% [31] - 磷酸锰铁锂成本仅增5%-8%,能量密度显著提升 [32] 行业未来展望 - 锂电池价格仍处磨底阶段,产能过剩问题短期难解 [34][35][36] - 高端电池(快充、高安全、长寿命)将获技术溢价,低端产品承压 [40] - 技术突破(如高压实磷酸铁锂)与政策干预是价格反弹关键因素 [37][38][39]
SU7刹车盘生锈?小米紧急回应
中国基金报· 2025-06-13 23:27
刹车盘生锈问题 - 近期雨季来临导致小米SU7刹车盘出现轻微锈迹 属于正常现象 大多数汽车使用的灰铸铁材质刹车盘在潮湿环境中易生锈 [5][8] - 小米SU7搭载的动能回收制动机制减少了液压制动使用频率 可能加剧生锈现象 但轻微锈迹不影响制动性能 [9] - 公司提供被动和主动两种除锈方案:被动除锈通过高动能回收模式定期液压制动完成"磨盘除锈" 主动除锈针对长期停放车辆实现快速除锈 [9] - 开启除锈功能时需注意制动能量回收功能将暂时无法使用 需通过踩踏制动踏板获得制动力 [9] 电池安全标准 - 公司电池安全标准超过此前国家测试标准 并符合新国标测试要求 电池包具有14层物理防护 经过1050项安全验证 [10][11][12] - 在新国标新增的热扩散测试中 电池在55℃高温满电极端条件下仍满足无热扩散要求 标准远超行业要求 [12] - 3月29日事故车辆电池供应商引发关注 标准版车型电池供应商包含宁德时代与比亚迪弗迪电池 Pro/Max版仅采用宁德时代电池 [13] - 宁德时代公开否认涉事车辆使用其电池 比亚迪方面未对投资者询问作出回应 [14]
工信部颁史上最严电池令:强制2小时内不起火、不爆炸
汽车商业评论· 2025-04-17 23:56
电池安全新规核心内容 - 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GB 38031-2025《电动汽车用动力蓄电池安全要求》,将于2026年7月1日实施,被称为"史上最严电池安全令" [4] - 新规将"不起火、不爆炸"从企业技术储备上升为强制性要求,观察期从旧标的5分钟延长至2小时,且所有监测点温度不超过60℃ [4] - 新增三项测试项目:底部撞击测试、内部加热片触发热失控测试、快充循环后安全测试 [5] 新增测试项目具体要求 - 底部撞击测试:要求电池包在直径30毫米钢球以150焦耳能量(相当于50km/h车速)撞击后无泄漏、起火或爆炸,乘用车全系纳入监管 [5] - 内部加热片触发热失控测试:模拟电池内部短路等复杂故障,针刺速度从0.1-10mm/s调整为0.1-1mm/s [5] - 快充循环后安全测试:规定电池在完成300次快充循环(SOC区间20%-80%)后需通过外部短路测试 [5] 行业技术升级方向 - 电池系统需具备多层级热失控阻断能力,包括电芯级阻燃材料、模组级隔热设计、系统级智能监控等 [5] - 防火工艺需从两方面改进:制造不起火的电芯,以及电池结构件和连接件需满足防火要求 [5] - 传统云母防火材料存在使用背胶、无法无缝黏贴等缺陷,新型喷涂方案采用高温成瓷物质(硅酸盐、无机陶瓷和包覆纳米铝粉) [7] 成本与行业影响 - 新规下电芯之间和pack上的防火和隔热膜成本至少增加1% [7] - 主机厂电池研发人士表示,高速碰撞事故中电池起火难以完全避免,符合电化学原理 [7] - 小米SU7标准版使用气凝胶隔热,但极端事故中仍可能因隔膜破裂导致短路起火 [7] 行业现状与趋势 - 2019年后新能源汽车充电起火案例减少,但事故起火仍难以避免 [7] - 行业共识是零起火需实现电芯零起火和零热扩散双重防护 [5] - 母排成为典型防火应用代表,需在1200℃火烧10分钟后仍保持绝缘性能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