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动汽车用动力蓄电池

搜索文档
模拟极端场景 检测机构推出超越电动汽车电池新国标标准测试
央视新闻· 2025-06-27 08:13
新国家标准实施 - 我国将于明年7月1日起实施电动汽车用动力蓄电池新国家标准 新增电池底部撞击测试、快充循环后安全测试等试验项目 [1] - 新标准将动力电池起火、爆炸前5分钟报警提升至不起火、不爆炸 从产品设计端降低动力电池自燃事故发生率 [1] - 近期多家检测机构围绕新国标的检测明显增多 并且新增了不少严于新国标的测试 [1] 测试内容 - 中汽中心新能源检验中心进行极端测试 车辆被架起至1米高度 4根钢针同时缓慢刺破电池板底部 远超新国标一根钢针的要求 [1] - 进行整车车辆托底叠加涉水测试 车辆以每小时30公里速度通过托底球 紧接着驶入最大深度300毫米、长度140米的涉水池 [1] - 电池包跌落测试将电池包从3米高度水平跌落至钢制工装上 模拟车辆跌落后遭遇底部撞击的场景 要求电池包不起火、不爆炸 [2] 行业影响 - 吉利品牌研究院院长表示测试模拟了极端真实场景 让消费者直观感受车辆安全保障能力 对新能源汽车行业安全发展是有力推动 [1] - 中汽中心高级工程师表示进行超越新国标标准的测试 旨在验证极端场景下新能源汽车是否能真正保护消费者安全 [2] - 除已展示测试外 还有整车火烧、整车叠加碰撞等多种测试形式验证新能源车电池安全 [2]
新国标明年实行,车企宣称已达标,听听专家律师怎么说
齐鲁晚报网· 2025-06-19 19:59
新国标核心要求 - 新国标GB38031-2025将电池热失控后"不起火、不爆炸"从技术储备升级为强制性要求 热失控后安全时限从当前5分钟延长至2小时 且烟气不得危害乘员 [1] - 新规实施时间为2026年7月1日 工信部于2024年4月3日发布该标准 [1] 消费者反应 - 部分消费者因新国标安全性提升选择暂缓购车 认为等待更安全产品值得 [1] - 安全性成为新能源汽车购买决策的关键因素之一 [1] 企业响应情况 - 小米汽车 小鹏汽车 极氪汽车 比亚迪等车企及宁德时代 欣旺达 国轩高科 中创新航等电池厂商宣布已达标或超越新国标 [2] - 头部厂商现有电池技术成熟 提前达标在业内属常见现象 [3] 标准执行细节 - 新国标实施前已量产产品仍按旧国标执行 即使技术达标也不适用新标准 [3] - 新国标设置过渡期主要考虑未达标中小车企的技术追赶需求 [4] 法律层面 - 企业提前达标声明具有法律效力 若未兑现可能构成虚假宣传 [4] - 违约赔偿将根据未达标严重程度和消费者具体诉求确定 [4]
6.18犀牛财经早报:医药主题基金迎上报高峰 韵达空包诈骗案公布结果
犀牛财经· 2025-06-18 09:43
医药行业投资 - 创新药板块行情向好 二季度公募机构上报医药主题基金约30只 与2024年全年成立数量相当 [1] - 医药行业估值未进入泡沫化阶段 临床数据持续向好将推动药品和个股价值提升 [1] - 主动权益类基金对医药行业配置有望从低配回归标配 [1] 红利资产配置 - 红利主题ETF份额创新高 易方达中证红利低波动ETF等多只产品份额创历史新高 [1] - 红利主题基金因稳健现金流和防御属性成为资金避险核心标的 部分产品出现提前结募现象 [1] 权益类基金动态 - 多只成立不满半个月的主动权益类基金净值频繁变动 显示基金经理已开始建仓 [2] - 部分基金提前结束发行 或因当前入场性价比较高 基金经理希望抓住优质建仓窗口 [2] 上市公司回购 - 8家科创板公司发布董事长提议回购股份公告 717.1亿元 [2] - 贵州茅台等9家公司回购金额超10亿元 上市公司回购增持贷款上限达1317.85亿元 [2] 港股市场 - 2025年港股股权融资额达2133.01亿港元 同比增超300% [3] - 港股IPO融资额779.88亿港元 同比增超500% 预计下半年回暖态势延续 [3] 3D打印行业 - 5月3D打印设备产量同比增40% 高于工业机器人(35.5%)和新能源汽车(31.7%) [3] - 消费级3D打印设备国内外销量双增长 4月同比增60.7% 一季度增44.9% [3] 电池安全新规 - 新国标将动力电池热失控后"不起火不爆炸"纳入强制标准 2026年7月实施 [4] - 宁德时代等头部企业率先布局符合新国标产品 行业准入门槛提高加速低端产能出清 [4] 支付行业 - 头部支付机构加快战略布局 年内6家支付机构牌照被注销 [4] - 市场份额向头部集中 大中型股东纷纷对旗下支付公司增资 [4] 新能源技术 - 中国科研团队研发半透明硫化铟光阳极 提升太阳能水分解制氢效率 [5] - 研究成果发表于《自然·通讯》 解决金属层不透光与光生电子传输障碍矛盾 [5] 金融科技 - 京东计划在全球主要货币国家申请稳定币牌照 目标降低跨境支付成本90% [5] - 企业汇款时间有望从2-4天缩短至10秒内 未来将向C端支付渗透 [5] 快递行业 - 韵达58家加盟网点因违规被罚款或停业整顿 总部被罚4万元 [6] - 违规行为包括未执行实名收寄 未备案协议客户 收寄禁寄物品等 [6] 汽车行业 - 宝能汽车否认解散清算传闻 称经营正常且有新车即将上市 [6][7] - 部分高管离职不影响公司正常运作 业务均正常开展 [6][7] 保险行业 - 富卫集团通过港交所聆讯 近三年亏损超10亿美元 [7] - 由李泽楷2013年创立 曾四次冲击上市 采用数码赋能模式 [7] 能源行业 - 中核汇能领导班子调整 张国斌任总经理 [8] - 王志刚不再担任董事 总经理 党委副书记职务 [8] 金融行业 - 国盛金控将公开选聘新国盛证券总经理 推进吸收合并事项 [8] - 合并后公司名称变更为国盛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8] 传媒行业 - 天威视讯8428万元收购天擎数字70%股权完成工商变更 [9] - 天擎数字成为控股子公司并纳入合并报表 [9] 半导体行业 - 宝馨科技子公司3.2亿元收购江苏影速40%股权事项被交易方单方面终止 [11] - 公司正积极沟通解决 将及时披露进展 [11] 美股市场 - 美股三大指数集体收跌 纳指跌0.91% 标普500跌0.84% 道指跌0.7% [13] - 特斯拉跌近4%领跌科技股 光伏股Sunrun暴跌40% [13]
四大证券报精华摘要:6月18日
新华财经· 2025-06-18 07:55
新华财经北京6月18日电四大证券报内容精华摘要如下: ·国企改革深化提升行动重点任务平均完成率超80% 6月17日,国务院国资委副主任李镇在国有企业改革深化提升行动2025年第二次专题推进会上表示,现 在距离深化提升行动收官只剩半年时间,要把高质量完成深化提升行动作为今年抓国企改革工作的重中 之重。截至一季度末,各中央企业、各地国有企业改革深化提升行动重点改革任务平均完成率已超过 80%。他表示,要加大力度推动相关改革持续深化。完善支持人工智能引领科研范式变革的制度机制。 对承担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的企业或项目,按照市场惯例,可设置亏损豁免期。 ·新产品净值频频变动基金经理坚信"入场时点"来临 多只成立时间不满半个月的主动权益类基金的净值近日频频发生变动,这意味着基金经理已开启建仓步 伐。此外,还有多只主动权益类基金提前结束发行,记者采访了解到,部分基金提前结募或许是因为当 下入场性价比较高,基金经理希望抓住优质建仓时间窗口,尽快开启投资运作。有业内人士表示,政策 呵护与上市公司业绩企稳是A股市场未来向好的底气所在,人工智能(AI)引领新的创新周期、"新消 费"成为内循环的新载体、新能源板块进入新的发展阶 ...
化工行业新材料周报(20250512-20250518):4月动力及其他电池同比+49%、环比-0.03%,本周电子级氮气、氧气涨价
华创证券· 2025-05-19 08:50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 推荐(维持) [1] 报告的核心观点 - 中美贸易战关税缓和,短期补库行为使交易环节回暖,但25年整体税率仍高于24年,市场对EPS下行和关税反复的担忧未消除,Q2和Q3看好成长板块,尤其是卡脖子和自主可控的新材料方向机会 [4][9] - 新材料总体可分为技术壁垒高需国产化突破、依靠下游增量需求加速国产化、因终端产业链内迁带来国产替代、内卷降价换需求空间四类 [18][19] - 新能源行业供给需求快速放大,锂电池关注新技术落地和储能需求,光伏关注落后产能出清,海风关注招标进展 [34] - 消费电子中手机销量恢复增长,可穿戴设备成新增长点,“国补”使2025年消费电子板块有望快速增长 [63][65] - 2025年有望成为人形机器人量产元年,智能化及成本优化是难题,高强度、轻量化、高性价比新材料是首选 [72] 各目录总结 行业更新 - 中美贸易战关税缓和,90天内中美贸易迎补库窗口期,外贸询单、集运价格、油价及化工品价格回暖,化工行业处于盈利和估值双底,建议关注新材料公司 [4][9] - 本周新材料板块跑输大盘和基础化工板块,价格上涨品种有氮气、氧气、环氧树脂,跌幅较大的有电子级硫酸G5级、磷酸铁锂、EVA [4][11] - 国家市场监管总局对杜邦中国立案调查,关注国产化受益方向 [4][12] - 最严动力电池安全令2026年开始强制执行,倒逼企业优化电池热管理系统,芳纶涂覆等新技术有望加速推广 [4][13] - 得益于国补政策,2025Q1中国智能手机出货量同比增长3.3% [14] - 特斯拉Optimus人形机器人试生产线亮相,马斯克称年底数千台将入驻工厂,有望引领人形机器人快速量产 [15] - 国家能源局发布《中国氢能发展报告(2025)》,截至2024年底全国氢气产能和产量同比增长,累计发布氢能专项政策超560项 [16] - 阿里巴巴发布并开源新一代通义千问模型Qwen3,参数量大幅下降,性能全面超越其他顶尖模型 [16] - 韩国国会表决通过《合成生物学促进法案》,将合成生物学确立为国家核心技术并制定专项培育政策 [17] - 英国石油公司牵头更新SAF标准,可在炼油厂中共处理高达30%可再生HEFA原料浓度的可持续航空燃料,为SAF快速规模化提供现实路径 [4][17] 交易数据 - 本周华创化工行业指数79.16,环比+0.95%,同比-21.44%;行业价格百分位为过去10年的21.88%,环比+0.37%;行业价差百分位为过去10年的0.78%,环比-0.88%;行业库存百分位为过去5年的76.78%,环比-6.29%;行业开工率为65.44%,环比-0.36% [20] - 本周价格上涨品种为氮气、氧气、环氧树脂,跌幅较大的为电子级硫酸G5级、磷酸铁锂、EVA [11][26] - 本周新材料板块跑输大盘、基础化工板块,涨幅较高的是机器人相关标的,涨幅前5的是渝三峡A、集泰股份等,跌幅前5的是永悦科技、长鸿高科等 [11][29] 新材料子板块基本面跟踪 新能源材料 - 4月动力及其他电池同比+49%/环比-0.03%,最严动力电池安全令2026年开始强制执行,芳纶涂覆等新技术有望加速推广 [4][33] - 锂电、光伏、风电等新能源行业供给需求快速放大,锂电池关注新技术落地和储能需求,光伏关注落后产能出清,海风关注招标进展 [34] - 关税下降美国或掀起电池囤货潮,4月动力电池出口环比下降2.9%,2025Q1全球磷酸铁锂动力电池装机占比51.5%,贝特瑞发布贝安固态电池材料整体解决方案,LG新能源启动电池技术合作计划,光伏硅料企业拟联合并购整合产能,维斯塔斯收购LM波兰叶片工厂 [35][36] - 重点公司包括龙蟠科技、川恒股份、金石资源等多家公司,各有其业务优势和发展前景 [37][49] 消费电子材料 - 得益于国补政策,2025Q1中国智能手机出货量同比增长3.3% [62] - 消费电子中手机销量恢复增长,可穿戴设备成新增长点,“国补”使2025年消费电子板块有望快速增长 [63][65] - 衡封新材获数千万元融资,华强北CPU等产品报价恢复正常,苹果涉足脑机接口领域 [66] - 重点公司为国瓷材料和松井股份,分别打造新材料平台型公司和进军全球高端涂料龙头 [67] 机器人前沿材料 - 特斯拉Optimus人形机器人试生产线亮相,马斯克称年底数千台将入驻工厂,有望引领人形机器人快速量产 [71] - 2025年有望成为人形机器人量产元年,智能化及成本优化是难题,高强度、轻量化、高性价比新材料是首选 [72] - 国产灵巧手四小龙之一傲意科技再获近亿融资,苹果计划推出折叠屏iPhone、AI眼镜与机器人,很多人形机器人企业爆单 [73][74] - 重点公司中研股份率先完成PEEK树脂国产化替代,PEEK后续有望应用于人形机器人 [75]
“不起火、不爆炸”的新国标动力电池有哪些不一样?记者探访
环球网资讯· 2025-05-17 07:17
新国标核心内容 - 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电动汽车用动力蓄电池安全要求》强制性国家标准 将于2026年7月1日实施 企业需在规定时间内完成技术升级 [1] - 新国标是对2020年版标准的修订 重点加强电池热扩散等安全要求 新增多项安全测试项目 [3] - 热扩散要求从原有"电池起火、爆炸前5分钟提供报警信号"提升至"不起火、不爆炸" 旨在从设计端降低新能源汽车自燃风险 [5] 技术改进方向 - 行业采用"疏堵结合"技术 包括电芯异常后的烟雾疏导与温度控制 以及电芯间隔热技术 需大量运用隔热材料 [9] - 企业已探明电池热失控机理 研发航天级高效隔热材料 耐高温高压绝缘防护技术 定向热导流设计等系统级解决方案 [11] 行业现状与影响 - 2024年初调研显示 80%企业已具备满足"不起火、不爆炸"热扩散测试的技术储备 [15] - 部分企业在国标发布前已按新要求改进产品设计 [13] - 新标准将推动新能源汽车产业和动力电池产业的产品品质与技术水平的持续提升 [15] 测试与生产验证 - 新国标要求电池包在单电芯温度达400摄氏度以上时仍保持"不起火、不爆炸" 测试通过内部加热方式验证 [3] - 汽车工厂已开始执行新国标对电池安全性能的更严苛要求 电池包安装环节同步升级 [7]
极氪成为首批通过动力电池新国标的新能源车企
快讯· 2025-05-08 19:48
行业认证与标准 - 极氪成为国内首批获得GB 38031-2025《电动汽车用动力蓄电池安全要求》检测报告的新能源车企 [1]
“史上最严电池安全令”或引发产业第四次大洗牌|独家
24潮· 2025-04-20 23:34
新国标对动力电池行业的影响 - 新国标《电动汽车用动力蓄电池安全要求》(GB38031-2025)将于2026年7月1日实施,首次提出热失控后不起火不爆炸的要求,被称为"史上最严电池安全令"[1] - 合规电池系统成本预计增加15%-20%,二线电池企业改造成本超5亿元[1] - 二线电池企业盈利能力薄弱,中创新航2024年毛利率15.89%,净利润5.91亿元;瑞浦兰钧2024年亏损11.63亿元;正力新能2024年仅盈利0.91亿元[1] 行业竞争格局 - 2024年宁德时代与比亚迪占据69.82%市场份额,第3-10名企业占26.19%,前10名合计占96%市场份额[1] - 资本向头部聚集,2024年上半年宁德时代资金净值2471.31亿元,占6家主要企业合计2584.35亿元的95.63%[2] - 部分企业资金状况恶化:中创新航资金净值-18.05亿元(同比-169%),国轩高科-67.5亿元(同比-200.97%)[3] 历史政策影响与行业洗牌 - 2016年产能门槛从0.2GWh提高至8GWh,导致大批企业出局,仅宁德时代和比亚迪达标[4] - 2018年补贴新政对电池能量密度提出更高要求,导致磷酸铁锂电池企业大量破产,沃特玛因此倒闭[5][7] - 2019年补贴退坡超50%导致新能源车销量"五连跌",动力电池装车量"三连跌"[5] 当前行业挑战与应对策略 - 市场悲观预测2027年前30%产能面临关停[3] - 行业历史三次洗牌中,最惨烈时不到两年淘汰1/3企业[3] - 2013-2017年规划产能228GWh,2017年仅用37GWh,出现结构性产能过剩[3] - 企业需保持财务健康,加速科技创新淘汰落后产能,构建一体化版图,扩大全球市场[6]
“史上最严电池安全令”或引发产业第四次大洗牌|独家
24潮· 2025-04-20 23:34
新国标对动力电池行业的影响 - 新国标《电动汽车用动力蓄电池安全要求》(GB38031-2025)将于2026年7月1日实施,首次提出热失控后不起火不爆炸的要求,被称为"史上最严电池安全令" [2] - 合规电池系统成本将增加15%-20%,二线电池企业改造成本超5亿元,对二三线企业构成巨大压力 [2] - 二线龙头企业中创新航2024年综合毛利率仅15.89%,净利润5.91亿元,瑞浦兰钧亏损11.63亿元,正力新能盈利仅0.91亿元 [2] 行业竞争格局 - 2024年宁德时代与比亚迪占据69.82%市场份额,第3-10名企业占26.19%,前10名合计96% [2] - 2024年上半年宁德时代资金净值达2471.31亿元,占6家头部企业总资金净值2584.35亿元的95.63% [2] - 中创新航资金净值-18.05亿元同比降169%,国轩高科-67.5亿元同比降200.97%,显示财务压力加剧 [3] 历史政策引发的行业洗牌 - 2016年产能门槛从0.2GWh提至8GWh,仅宁德时代和比亚迪达标,导致配套企业从150家降至100家 [3] - 2018年补贴新政对电池能量密度要求提升,磷酸铁锂企业沃特玛因技术不达标破产 [4] - 2019年补贴退坡超50%导致新能源车销量五连跌,外资企业重返加剧竞争 [4] 当前行业挑战与应对策略 - 悲观预测2027年前30%产能面临关停,历史三次洗牌中曾有1/3企业被淘汰 [3][4] - 企业需优先保障财务健康,其次推动科技创新、淘汰落后产能、构建一体化布局 [4] - 扩大全球市场开拓成为破局路径之一,需加速出海应对国内竞争 [4] 行业集中化趋势 - 资本加速向寡头聚集,宁德时代2471.31亿元资金净值同比增24.07%,而亿纬锂能、欣旺达分别下降11.47%和20.93% [2][3] - 2017年宁德时代以17%份额成为全球第一,政策变化使其成为最大受益者 [4]
吉利回应制定电池新国标
起点锂电· 2025-04-20 16:54
新国标实施与电池安全要求 - 工信部宣布2026年7月1日起正式实施《电动汽车用动力蓄电池安全要求》 新国标将"不起火、不爆炸"设为强制性要求 被称为"史上最严电池安全令" [2][3] - 相比2020年版国标要求电池热失控后5分钟内不起火、不爆炸 新规修改为"不起火、不爆炸(仍需报警) 烟气不对乘员造成伤害" [3] - 新标准涵盖7项单体测试和17项电池包或系统测试 新增电池底部撞击测试、快充循环后安全性测试等 强化热扩散等关键环节安全要求 [3] 吉利在电池安全领域的进展 - 新国标中新增的电池底部撞击测试标准由吉利牵头制定 公司表示安全是开发的核心理念和造车基本底线 [2][3] - 吉利2023年2月已公布新能源汽车底部碰撞测试标准 其车型在30公里时速托底冲击和20公里时速整车托底测试中均无损伤 [3] - 公司强调无论品牌与车型配置如何差异化 安全标准必须保持一致 确保用户享有同等安全保障 [3] 行业其他动态 - 多氟多新能源亮相第十五届丰县电动车展览会 [3] - 孚能科技通过欧盟电池法规动力电池符合性评估 [3] - 某30亿元锂电项目终止投资 [3] - 2025起点轻型动力及两轮车换电大会将于7月10-11日在无锡举办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