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发管线推进

搜索文档
南微医学(688029):2025Q2海外超预期,创新产品表现靓丽,全球服务能力稳步提升
国盛证券· 2025-08-18 08:45
投资评级 - 维持"买入"评级,对应2025-2027年PE分别为27X、23X、19X [4][6] 核心财务表现 - 2025H1营业收入15.65亿元(同比+17.36%),归母净利润3.63亿元(同比+17.04%),扣非净利润3.64亿元(同比+18.90%)[1] - 2025Q2单季度收入8.66亿元(同比+21.36%),归母净利润2.02亿元(同比+21.22%),扣非净利润2.03亿元(同比+22.92%)[1] - 2025-2027年盈利预测:营收33.41/39.93/47.54亿元(CAGR 19.9%),归母净利润6.71/8.07/9.68亿元(CAGR 20.5%)[4][10] 产品结构分析 - 创新产品收入1.1亿元(同比+40%),其中可视化类增长88%,海绵支架增长94% [2] - 分产品线毛利率:内镜耗材类68.11%(同比-1.12pp),肿瘤介入类70.44%(同比-2.97pp),可视化类15.32%(同比-35.63pp)[2] - 自产核心产品切换将驱动毛利率提升,其他类收入2.06亿元(同比+164.99%)[2] 海外市场拓展 - 海外收入9.10亿元(同比+44.85%),占比提升至58% [3] - 区域表现:美洲市场收入3.41亿元(同比+21.75%),欧洲/中东/非洲市场4.16亿元(含CME,同比+89%)[3] - 完成西班牙Creo Medical 51%股权收购,泰国制造中心预计2025年底投产 [3] 研发管线进展 - 可视化类产品:二代胆道镜预计2026年上市 [4] - 内镜耗材类:优化GI耗材成本工程,开发热穿刺支架/EUS介入/AI手术应用产品 [4] - 肿瘤介入类:康友医疗完善热消融平台,研发导管/导丝等配套产品 [4] 估值与市场表现 - 当前股价97.91元,总市值183.92亿元,30日日均成交量410万股 [6] - 2025年8月15日收盘价对应P/B 4.3倍,EV/EBITDA 20.1倍 [10] - 股价相对沪深300指数超额收益显著(2024年8月至2025年8月累计涨幅80%)[8]
再鼎医药(09688)上半年总收入同比增长15.35%至约2.16亿美元 创新管线与商业化进程双丰收
智通财经网· 2025-08-07 19:17
财务业绩 - 2025年第二季度总收入1.1亿美元,同比增长9.43% [1] - 2025年上半年总收入2.16亿美元,同比增长15.35% [3] - 经营亏损5490万美元,同比收窄28%,调整后经营亏损3420万美元,同比收窄37% [1] - 亏损净额4072.7万美元,同比收窄49.27% [1] - 现金及等价物等总计8.323亿美元 [1] - 重申2025年全年收入指引5.60亿至5.90亿美元 [1] 产品收入表现 - 卫伟迦及卫力迦Q2收入2650万美元,环比增长46%,主要因治疗时间延长和市场渗透率提升 [1] - 则乐Q2收入4100万美元,同比下降8.89%,主要受PARPi类产品竞争影响 [1] - 鼎优乐Q2收入460万美元,2024年Q4上市 [1] - 纽再乐Q2收入1430万美元,同比增长16.26%,因市场覆盖扩大和渗透率提升 [2] 成本控制 - Q2研发开支5060万美元,同比下降17.86%,因资源优化和临床研究费用降低 [2] - Q2销售及行政开支7100万美元,同比下降10.91%,因资源优化带来人员成本下降 [2] 研发进展与战略 - ZL-1310 (DLL3 ADC)在ASCO公布数据,显示二线小细胞肺癌治疗潜力,正推进关键临床阶段 [3] - 贝玛妥珠单抗一线胃癌数据积极,IL-13/IL-31双抗展现特应性皮炎潜力 [3] - 艾加莫德患者使用量创新高,中国重症肌无力诊疗指南更新强化其治疗地位 [3] - 正在筹备KarXT和贝玛妥珠单抗等多款产品上市 [3] 管理层展望 - 公司进入创新、规模化和高效执行的关键发展阶段 [3] - 预计Q4实现盈利目标,凭借现金储备和商业化业务为股东创造长期价值 [3] - 多款产品上市在即,研发管线推进,向全球领先生物制药公司愿景迈进 [3]
微电生理(688351):1Q25归母净利率提升明显 27省联盟集采续约有望于2H25启动
新浪财经· 2025-05-02 16:36
文章核心观点 公司1Q25收入增长稳健,归母净利同比高增长,预计全年海外收入维持较高增速,27省联盟集采续约或于2H25启动,中标价有温和下降压力,维持“买入”评级及目标价27.9元 [1][4] 1Q25业绩表现 - 收入同比+17%至1.0亿元,国内业务个位数增长,海外收入增速>50% [1] - 主要新产品占比约30%,销售收入同比增长超50% [1] - 国内及海外设备投放约20台,装机量约400台,国内销售人员160人 [1] - 毛利率60.6%,同比基本持平,归母净利润同比+329%至1787万元,归母净利率提升12.5pcts至17.2% [1] 市场业务情况 海外市场 - 1Q25手术量1000+台,同比双位数增长,约一半手术用压力导管,拉美市场增速最高 [2] - 预计全年海外收入维持较高增速,但较2024年放缓,2024年海外收入同比+52% [2] 国内市场 - 1Q25手术量5000+台,同比个位数增长,约30%使用压力导管 [2] - 进入约50家国内手术量排名前200的手术中心,入院数量有提升空间 [2] 集采与原材料情况 - 27省联盟电生理集采续约有望于2H25启动,中标价有温和下降压力 [1][3] - 2024年原材料进口比例约40%(2022年约60%),美国进口比例约10%(2022年约30%),正加快美国进口原材料替代 [3] 研发管线进展 - PFA:参股商阳医疗产品4月获批,公司自研导管预计2025年内获批 [3] - RDN:多家中心开展临床入组,有望2026年获批 [3] - 3D心腔内超声:已启动临床研究,有望2026年获批 [3] 评级与目标价 - 维持“买入”评级及目标价27.9元,预计2025 - 27E公司收入5.1亿/6.6亿/8.4亿元,给予20x 2026E PS目标估值倍数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