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科技产业融合
icon
搜索文档
武汉:规上工业总值突破1.67万亿,培育6个千亿产业
第一财经· 2025-09-10 21:04
宏观经济表现 - 地区生产总值实现跨越2万亿,每年跃上一个千亿台阶,经济总量稳居全国城市前10、中部城市第1 [1] - 2025年上半年全市地区生产总值增长5.5%,规模与增速在15个副省级城市中均排名第5位 [1] - "十四五"前四年规上工业总产值突破1.67万亿元,年均增速7.1% [1] 工业与投资 - 全部工业增加值达到5070亿元,居副省级城市第4位 [1] - 制造业和软件对全市税收贡献超四成 [1] - 工业投资总量突破两千亿元,占全市投资比重接近1/4 [1] - 2024年1~7月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速5.4%,工业投资增速11.1%,连续19个月保持两位数增长 [1] 科技创新与产业融合 - 建成2家国家级、7家省级制造业创新中心,打造21家省级制造业中试平台,7家入选国家级培育名单,培育11家产业创新联合实验室 [5] - 在高端芯片、工业母机、医工交叉等前沿领域形成一批世界领先的创新成果 [5] - 光电子信息、汽车两大先进制造业集群和4个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群跻身"国家队",6个主导产业产值过千亿元 [5] 高新技术与新兴产业 - 2024年全市高新技术企业总量达1.65万家,实现三年翻番 [5] - 软件、人工智能、生物医药等产业规模保持年均两位数增长,软件业务收入增速近三年在全国14座软件名城中稳居第一 [5] - 规上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实现年均16%高速增长,对规上工业增长贡献率突破90% [5] - 在脑机接口、量子科技等13个未来产业的细分领域加快布局 [5] 数字化转型与基础设施 - 5G基站达到5.65万个,较"十三五"末增长4.5倍 [6] - 算力总规模突破5300P,运载力指数居全国前3 [6] - 建成300条数字化生产线、122个智能化车间、30个标杆智能工厂、3个数字领航企业 [6] - 培育垂直行业模型超40个,人工智能加速渗透到制造、交通、医疗等众多领域 [6] 民营经济与企业培育 - 民营企业总数突破117万户,较"十三五"末翻倍 [6] - 民营经济增加值占GDP比重达到48.4%,较"十三五"末提高8.1个百分点 [6] - "十四五"期间累计培育规上工业企业3701家、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348家、国家级单项冠军22家 [6] - 新增首批"未来之鹰"企业30家 [6]
分析上半年经济形势 安排下半年重点工作
西安日报· 2025-07-23 10:42
经济形势与重点工作 - 全市上半年经济运行呈现稳中有进、提质向好态势 实现"双过半"目标 [1] - 主动适应城市发展从大规模增量扩张转向存量提质增效为主的阶段特征 加快转变发展方式 [1] - 增强城市核心功能 大力提升经济综合实力和竞争力 [1] 财政与投资管理 - 增强财政收支管理效益 提升惠企政策实施效果 [2] - 提高项目投资建设效率 加强资源盘活利用效能 [2] - 探索建立符合文化旅游大市特点的提振消费政策体系 [2] 产业与科技发展 - 积极构建制造业和生产性服务业融合共生的良好生态 [2] - 有组织推动产业链内协同和链间联动 清单化推动重点工作落地见效 [2] - 营造开放型、紧密型的产业发展生态 [2] 消费与投资联动 - 注重投资于人、治和环境 以美好生活新空间塑造新的消费增长极 [2] - 促进投资和消费联动互促 [2] 安全与发展 - 积极防范化解债务风险 做实做细城市运行保障工作 [2] - 深化安全生产治本攻坚成效 打好防汛减灾工作主动仗 [2] - 细致排查化解矛盾纠纷 为高质量发展营造安全稳定的社会环境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