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数融合

搜索文档
武汉:规上工业总值突破1.67万亿 培育6个千亿产业
第一财经· 2025-09-10 21:35
在科技产业融合上,武汉已建成2家国家级、7家省级制造业创新中心,打造了21家省级制造业中试平 台、7家入选国家级培育名单,培育11家产业创新联合实验室。在高端芯片、工业母机、医工交叉、人 形机器人、北斗通导遥一体化、新材料等前沿领域,形成了一批世界领先的创新成果。 产业转型上,光电子信息、汽车两大先进制造业集群和4个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群跻身"国家队",6个主 导产业产值过千亿元。2024年全市高新技术企业总量达1.65万家、实现三年翻番。汽车、钢铁、石化等 传统产业的技改投资占工业投资比重达到50%。软件、人工智能、生物医药、商业航天、绿色船舶等产 业规模保持年均两位数增长。其中,软件业务收入增速近三年在全国14座软件名城中稳居第一。规上高 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实现年均16%的高速增长,对规上工业增长贡献率突破90%。在脑机接口、量子科技 等13个未来产业的细分领域加快布局。 "十四五"以来,武汉经济实现了复元打平、重回主赛道、跨越2万亿的转折性变化,地区生产总值每年 跃上一个千亿台阶,经济总量稳居全国城市前10、中部城市第1,增速持续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9月10日下午,武汉对外发布首份"十四五"成绩单。武汉市发 ...
武汉:规上工业总值突破1.67万亿,培育6个千亿产业
第一财经· 2025-09-10 21:04
"十四五"实现了复元打平、重回主赛道、跨越2万亿 在科技产业融合上,武汉已建成2家国家级、7家省级制造业创新中心,打造了21家省级制造业中试平台、7家入选国家级培育名单,培育11家产业创新联合 实验室。在高端芯片、工业母机、医工交叉、人形机器人、北斗通导遥一体化、新材料等前沿领域,形成了一批世界领先的创新成果。 产业转型上,光电子信息、汽车两大先进制造业集群和4个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群跻身"国家队",6个主导产业产值过千亿元。2024年全市高新技术企业总量 达1.65万家、实现三年翻番。汽车、钢铁、石化等传统产业的技改投资占工业投资比重达到50%。软件、人工智能、生物医药、商业航天、绿色船舶等产业 规模保持年均两位数增长。其中,软件业务收入增速近三年在全国14座软件名城中稳居第一。规上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实现年均16%的高速增长,对规上工 业增长贡献率突破90%。在脑机接口、量子科技等13个未来产业的细分领域加快布局。 实数融合上,武汉5G基站达到5.65万个,较"十三五"末增长4.5倍;算力总规模突破5300P,运载力指数居全国前3。数字化转型全国领先,建成300条数字化 生产线、122个智能化车间、30个标杆 ...
湖北聚焦产业倍增战略“三线并进” 五大支柱产业2025年有望全部迈入万亿级
长江商报· 2025-09-03 07:55
产业规模与结构 - 2024年湖北省规上工业企业营收达4.7万亿元 居中部第二 制造业增加值达1.76万亿元 工业对GDP增长贡献率达37.7% [1] - 12个市州营收过千亿 其中武汉超1.5万亿元 襄阳 宜昌 荆门 孝感等市超3000亿元 [1] - 千亿级产业达到19个 2024年五大支柱产业有望全部迈入万亿级 6个优势产业有望突破五千亿级 [2] - 全省规上工业企业总量从"十三五"末的15769家增至20179家 净增4410家 [4] 产业集群与体系 - 做大做强"51020"先进制造业产业集群 14个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群获批国家级 [2] - 光电子信息 汽车制造与服务 大健康三大产业突破万亿规模 节能环保 高端装备 新材料等优势产业过五千亿级 [8] - 五大优势产业营收达3.3万亿 12个新兴特色产业达到2.3万亿 [8] - 集成电路 信息网络 新型显示 生物医药等4个国家级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发展成效显著 [8] 科技创新与研发 - 湖北入选"国家激发产业创新活力专项行动"5个省份之一 累计建成2个国家级 12个省级制造业创新中心 [3] - 2021年以来实施121项关键核心技术"揭榜挂帅" 2024年规上工业企业有效发明专利增长28.9% 增幅全国第3 [3] - 2024年全社会研发投入同比增长12.2% 增幅全国第三 研发投入强度2.7% 较上年提高0.2个百分点 增幅全国第一 [8] - 规上工业企业研发机构覆盖率2024年有望达50% 累计选派1476名"科技副总"促进科技成果转化2789项 [3] 数字经济与智能化 - 2024年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达5743亿元 是2020年的2.4倍 [4] - 5G基站从"十三五"末的3.1万个增至17.6万个 增长4.6倍 算力规模达到1.58万P 算力运载力指数居全国前3 [4] - 全省上云工业企业超5.8万家 占比近六成 较"十三五"末增长81% [4] - 入选国家5G工厂名录101家 居全国第三 国家卓越级智能工厂13家 居全国第四 [4] 企业培育与绩效 - 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从51家增至722家 增长13.2倍 13家企业入围2025中国民营企业500强 [4] - 2025年1-7月软件业务收入达2071亿元 占中部六省比重接近50% [4] - 2025年上半年规上工业企业利润增长13.2% 高于全国15个百分点 利润总额中部第一 [4] - 年主营业务收入过千亿元企业由2020年的1家增长至9家 过百亿元企业由2020年23家增长至100家 [7] 新兴产业与高技术产业 - 全省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年均增速达19.7% 对规上工业增长贡献率年均超过30% [7] - 2024年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增长22.7% 对工业增长贡献率达到35.1% [7] - 数字经济增加值占比超过50% 中部领先 [7] - 全省高新技术企业总量五年增长2.9倍 2024年突破3万家 居中部第一 科技型中小企业达到4.5万家 连续4年保持20%以上增长 [7] 绿色制造与可持续发展 - 单位工业增加值能耗累计下降11.8% [5] - 提前半年完成478家沿江化工企业关改搬转任务 全省化工企业入园率76.8% 高于全国16.8个百分点 [5] - 累计创建国家级绿色工厂268家 建成国家级绿色工业园区10家 绿色工厂产值占工业总产值24.72% [5] 未来产业与创新布局 - 大力实施未来产业八大工程 认定5个省级未来产业先导区 9家企业入选全国独角兽榜单 [2] - 人形机器人 人工智能等产业保持20%以上增速 [2] - 设立政府主导的7000亿投资基金群 为每个重点产业配套一只100亿投资基金 [8]
聊城|“新20条”赋能制造业高质量发展
大众日报· 2025-09-02 09:19
政策内容 - 聊城市出台《聊城市支持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政策》共20条 整合原政策14条并新增16条内容 形成全新政策支持体系[1] - 政策重点聚焦制造业发展六大核心环节 包括推动创新能力提升 鼓励企业做大做强 促进企业提质增效 加快智改数转步伐 打造公共服务平台 提升绿色制造水平[1] - 新增支持未来产业发展政策 首次列入支持新能源新材料制造业企业 中国消费名品区域品牌 企业品牌 "聊城优品" 产业链促进机构奖励 资源综合利用引导政策[2] 产业发展现状 - 制造业增加值占全市GDP比重从2022年30.2%提高至2024年32.5%[3] - 有色金属及深加工 农副产品加工两大产业规模突破千亿级 绿色化工 绿色建材 黑色金属加工三个产业规模突破500亿元[3] - 近三年工业技改投资年均增幅达17.5% 累计培育国家级省级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群16个[3] 企业培育成果 - 拥有省级以上单项冠军 专精特新 瞪羚等优质企业1166家 数量为2021年底的近10倍[3] - 培育省级"产业大脑"5个 省级DCMM贯标试点106个[3] - 建成卓越级智能工厂1家 先进级智能工厂20家[3] - 连续三年入选"全国先进制造业百强市" 连续两年入选省级先进制造业集群 连续三年入选国家级特色产业集群[3]
湖北数字经济综合实力 跻身全国第一梯队
证券时报· 2025-08-27 06:24
数字经济规模与增长 - 2024年湖北省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达5742.93亿元 是2020年的2.4倍 占GDP比重年内突破10% [1] - 武汉市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年均增长10%以上 占GDP比重每年提高1个百分点 2024年达3087亿元 [1] - 2024年上半年武汉市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开票额3542亿元 同比增长14.7% [1] 企业生态与资本市场表现 - 湖北省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四上"企业总量超6000家 包括92家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 48家A股上市企业 6家全球独角兽榜单企业 [1] - 武汉涌现5个全国上市"第一股":黑芝麻智能(智能汽车AI芯片) 达梦数据(国产数据库) 声通科技(交互式AI) 星竞威武(电竞) 元光科技(智能时序数据) [1] 产业集群发展 - 光电子信息产业规模2023年突破万亿元 软件业务收入占中部六省总和近一半 [2] - 人工智能 算力与大数据产业加速发展 集成电路 北斗及应用 元宇宙等数字产业新集群加速形成 [2] 算力基础设施 - 算力总规模突破1.5万P 其中智算占比超70% 建成武汉超算中心 智算中心 十堰武当云谷 东岳庙数据中心等重大项目 [2] - 基础电信企业通算规模达320万核 智算规模达5100P 边缘算力覆盖所有市州 [2] 网络与算力协同 - 建成武汉-宜昌 武汉-襄阳-十堰400G算力大通道 形成以武汉为中心的"1-5-7-10"超低时延圈(同城1毫秒 省内5毫秒 长江经济带7毫秒 全国八大枢纽10毫秒) [2] - 武汉算力公共服务平台正式上线运行 [2] 数据要素体系建设 - 推动可信数据空间"建、用、管、服"体系化发展 首批公布15个省级试点项目 [3] - "十五五"期间规划建设中部算力和数据要素双枢纽 打造全国实数融合发展示范区与数智经济发展先导区 [3]
湖北数字经济综合实力跻身全国第一梯队
证券时报网· 2025-08-26 20:10
2024年湖北省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达5742.93亿元,是2020年的2.4倍,占GDP比重年内将突破 10%。8月26日,湖北省人民政府新闻办举行"决胜收官'十四五' 谋篇布局'十五五'"系列新闻发布会第三 场——数字湖北篇,证券时报记者从现场了解到,湖北数字经济综合实力迈入全国第一梯队。 发布会现场公布的数据显示,湖北省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四上"企业总量已超过6000家。其中,数字经济 领域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92家,A股上市企业48家,全球独角兽榜单企业在榜6家。 省会武汉在"十四五"期间数字经济发展亮点颇多。武汉市数据局党组书记、局长王烁表示,武汉市数字 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年均增长10%以上,占GDP比重每年提高1个百分点,2024年达3087亿元。今年上 半年,全市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开票额3542亿元,同比增长14.7%,综合实力稳居全国前十。 目前,武汉涌现出智能汽车AI芯片黑芝麻(000716)智能、国产数据库达梦数据、交互式AI声通科 技、电竞星竞威武、智能时序数据元光科技等5个全国上市"第一股"。 从全省范围来看,湖北省数据局党组书记、局长周森锋介绍,全省数字经济产业不断升级,光电子 ...
海珠:首创线上“增值包”助推“政策找企业”
广州日报· 2025-08-14 09:50
从审批后台到企业前台的工作场所转变,正是践行"海珠合伙人"助企服务理念的生动体现,更是助力企 业数字化转型和产业高质量发展的一个缩影。这样的"政企接力"在海珠这片超7000家泛人工智能企业集 聚的热土上,正成为护航企业成长、产业发展的日常。 当算法工程师面对备案材料一筹莫展时,政务专员带着"备案指南"上门手把手辅导;当企业深陷"政策 迷宫"时,结构化整合的73项跨界政策已主动匹配推送——广州市海珠区打破传统桎梏,首创的"产业政 务增值包"正掀起产业服务新浪潮。通过将政策"碎片"变"礼包","人找服务"变"服务追人",海珠区已为 超7000家泛人工智能企业构建起"财税+人才+资金"三维政策矩阵,单类产业精准匹配45项政策事项, 更让企业以"数据经纪人"等创新身份实现年营收破亿元。 从材料优化到细节把控 全流程"手把手"指导 "嘀嘀嘀",只见算法备案辅导工作群图标闪动。屏幕那端,海珠区政务和数据局的企业政务专员与琶洲 管委会的辅导专家正指尖不停,为和元达信息科技有限公司算法备案细节反复推敲。"由于备案手续相 对复杂,代码工程师们对如何写好备案材料一筹莫展,多亏了海珠区工作人员的专业指导,从材料优化 到细节把控全流 ...
中国互联网协会黄澄清:数智技术是产业升级的核心驱动力
广州日报· 2025-07-26 20:41
中国互联网大会主题与数智化发展 - 2025中国互联网大会主题为"数驱新质·智创未来",强调数字化与智能化融合推动产业升级 [1] - 数智技术被定义为数字化与智能化有机融合的新形态,是产业升级和新质生产力发展的核心驱动力 [1] 数智化发展政策建议 - 建议以政策引领数智化发展,完善人工智能、6G等前沿技术领域的专项扶持政策 [1] - 政策需引导资本、人才、技术等要素集聚,抢占技术制高点 [1] - 战略布局应与网络强国、数字中国建设目标深度契合,把握政策红利 [1] 数智化技术创新路径 - 核心技术是数智化发展的关键,需加大研发投入,构建产学研用协同创新体系 [2] - 需集中攻关"卡脖子"技术领域,同时完善技术伦理框架以防范风险 [2] - 技术创新需与国家战略、社会伦理、法治文明同步发展 [2] 数智化赋能实体经济 - 数智化赋能是推动实体经济与数字技术深度融合的重要路径 [2] - 行业应聚焦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等领域,优化产业链并提升竞争力 [2] - 数智融合可完善生产流程、创新商业模式、提升产业链韧性,实现提质增效和降本降耗 [2]
双融日报-20250725
华鑫证券· 2025-07-25 09:34
核心观点 - 华鑫市场情绪温度指标显示市场情绪综合评分为91分,处于“过热”状态,当情绪值低于或接近30分时市场获支撑,高于90分时出现阻力 [5][9] 热点主题追踪 - 机器人主题:7月15日有民营企业家见面会,智元机器人和宇树科技中标人形双足机器人代工服务采购项目,金额达1.24亿元,相关标的有卧龙电驱、长盛轴承 [6] - RDA主题:上海数交所首提RDA新范式,强调与实体资产融合,相关标的有通行宝、万达信息 [6] - 水电主题:7月19日雅鲁藏布江下游水电工程开工,将建5座梯级电站,总投资约1.2万亿元,相关标的有东方电气、西藏天路 [6] 资金流向 个股 - 主力净流入前十个股:东方财富、天齐锂业、智飞生物等 [10] - 主力净流出前十个股:中国电建、高争民爆、中国能建等 [12] - 融资净买入前十个股:中国电建、中金黄金、北方稀土等 [12] - 融券净卖出前十个股:中国电建、太平洋、东吴证券等 [13] 行业 - 主力资金净流入前十行业:有色金属、非银金融、银行等 [16] - 主力资金净流出前十行业:轻工制造、环保、计算机等 [17] - 融资净买入前十行业:有色金属、医药生物、电子等 [18] 市场情绪指标 - 华鑫市场情绪温度指标从6大维度搭建,属于摆荡指标,适用于区间震荡行情,出现趋势时可能钝化 [20] - 市场情绪综合评分分为过冷、较冷、中性、较热、过热五个区间 [20] 行业组介绍 - 万蓉为华鑫证券分析师,商业管理硕士,2007年7月加入华鑫证券研发部 [21]
双融日报-20250723
华鑫证券· 2025-07-23 09:36
核心观点 - 华鑫市场情绪温度指标显示当前市场情绪综合评分为 81 分,处于“过热”状态,市场逐渐进入上涨态势,情绪值低于或接近 30 分时市场获支撑,高于 90 分时出现阻力,过热时建议考虑适时减仓 [6][10][22] 热点主题追踪 - 机器人主题:国务院新闻办举行见面会,智元机器人和宇树科技中标人形双足机器人代工服务采购项目,总标包金额 1.24 亿元,相关标的有卧龙电驱、长盛轴承 [7] - RDA 主题:上海数交所首提 RDA 新范式,强调与实体资产融合,相关标的有通行宝、万达信息 [7] - 水电主题:雅鲁藏布江下游水电工程开工,将建设 5 座梯级电站,总投资约 1.2 万亿元,相关标的有东方电气、西藏天路 [7] 资金流向 个股 - 主力净流入前十个股:歌尔股份、宁德时代、长城军工等 [11] - 主力净流出前十个股:建设工业、胜宏科技、新易盛等 [13] - 融资净买入前十个股:胜宏科技、三一重工、特变电工等 [13] - 融券净卖出前十个股:三一重工、贵州茅台、中联重科等 [14] 行业 - 主力资金前一日净流入前十行业:食品饮料、煤炭、美容护理等 [17] - 主力资金前一日净流出前十行业:计算机、电子、机械设备等 [18] - 融资前一日净买入前十行业:电子、医药生物、电力设备等 [20] - 融券前一日净卖出前十行业报告未详细列出数据 [23] 指标说明 - 融资净买入表明投资者乐观,但融资余额过高有过度投机风险 [23] - 融券净卖出表明投资者悲观,是高风险交易策略 [23] - 期间净买入额=融资净买入 - 融券净卖出 [23] - 华鑫市场情绪温度指标通过 6 大维度搭建,适用于区间震荡行情,指标长时间在 80 附近及以上或 20 附近及以下需重新判断适用性 [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