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科技教育
icon
搜索文档
【榆林】高中特色课堂百花齐放
陕西日报· 2025-11-18 06:49
教育实践与特色办学 - 榆林市第一中学举办捕鱼节,学生捕获500余公斤鱼,部分用于生物实验,部分由学生烹饪共享[1] - 佳县中学开展黄河生态文明教育,榆林中学通过“红色精神与绿色科技”主题活动育人,北师大榆林实验学校在校园农场开展劳动教育[1] 科技教育体系 - 神木中学航模社团配备C919大飞机1:1全真模拟舱,提供VR操控、航空模拟等沉浸式体验[1] - 学校构建校本课程、普惠活动、社团专修、拔尖竞赛4类科学教育体系,开发4门科学类校本课程,成立5个科普社团[2] - 学校高标准打造20个理化生科学实验室和6个科学探究室,拥有2000余件生物标本构建立体生态图谱[2] 艺体教育模式 - 榆林市第二中学获得全国校园足球特色学校等多项荣誉,大课间开展羽毛球、乒乓球、足球等多项体育活动[3][4] - 学校坚持“普高+艺体”双轨办学模式,建有1栋艺术楼及多个专用教室,开设音乐、体育舞蹈等8门艺体专业课程[5] 人文素养提升 - 子洲中学与西安中学建立帮扶合作,实施“人文素养提升计划”,推行“课程+竞赛+实践”融合育人模式[6] - 学校开设6大类人文素养选修课,组建跨学科人文竞赛教研团队,并开展“行走的课堂”等实践活动[6] 特色办学理念 - 榆林市教育局支持高中学校在办学机制、课程建设等方面培植特色,探索打造科技、人文、艺体等类型特色化学校[7] - 发展价值在于提供自主选择机会和资源,激发学生内在潜能,促进多元发展和个性成长[7]
机构可与中小学合作 建设数字化虚拟场馆
北京商报· 2025-11-12 23:47
政策核心目标 - 教育部等七部门联合印发《关于加强中小学科技教育的意见》,目标是到2030年基本建立中小学科技教育体系[1] - 该系统性工程覆盖从学生科学兴趣培养到师资队伍建设的全方位变革,旨在夯实科技创新人才培育基础[1] 分阶段培养路径 - 小学低年级段侧重感知体验和兴趣培养,通过生活化、游戏化情景设计激发好奇心[3] - 小学中高年级学生开始接触科学实验和项目任务,通过“做中学”建立跨学科联系[3] - 初中阶段侧重实践探究和技术应用,围绕解决真实问题开展跨学科项目式学习[3] - 高中阶段侧重实验探究和工程实践,引导学生了解科技前沿动态,鼓励开展基于真实情境的项目[3] - 特别强调科技教育与人文教育的协同发展,构建科技与人文有机统一的育人生态[3] 数字化教育资源建设 - 鼓励高校、科研院所、科技馆、科技企业等单位与中小学深度合作,建设数字化虚拟场馆和智能化学习课程[1][4] - 为学生提供虚拟仿真科学实验与工程实践等数字化学习场景,打破时间与空间限制[4] - 课程资源紧密围绕物质科学、生命科学、地球与宇宙科学、人工智能及量子信息等科技前沿领域[4] - 加强前沿科技成果向课程教学资源转化,开发优质科技教育课程资源及配套教学材料[4] 全球化与智能化发展 - 建立科技教育全球知识库,在全球范围内推动中小学科技教育研究与实践[5] - 支持建设“人工智能+科技教育”跨学科课程群和多语种科技教育精品课程包[5] - 开发基于智慧教育的“科技教育云课堂”系统,向发展中国家提供技术援助[5] 师资队伍建设 - 在“双一流”建设高校开展科技教育硕士培养,定向培育具备跨学科知识与技能的复合型教育人才[6] - 加强科技教育教师培训,在中小学幼儿园教师国家级培训计划中向科技教育教师倾斜[6] - 推行“学术+产业”双导师制,选派教师赴科研院所、高新企业挂职[6] - 支持高校、科研院所专家到中小学校担任兼职教师,参与课程开发和教学指导[6]
如何加强中小学科技教育?北京、浙江等地教育代表分享思考和实践
新京报· 2025-11-12 21:44
政策核心与目标 - 七部门发布《关于加强中小学科技教育的意见》,旨在系统提升中小学生科技素养 [1] - 核心方向包括推动跨学科融合、激发科学兴趣、培育科学思维和形成基本科技素养 [1] - 试点措施包括机器人进校园等,以提升科创意识 [1] 浙江省实践与规划 - 浙江省2014年率先将通用技术、信息技术纳入高考选考科目 [2] - 2016年起实施中小学工程启蒙教育,累计培育科技教育改革样本校101所,开发项目500多个 [2] - 全省近八成学校建有科技教育特色教室,建设3208个区域性科技教育基地 [2] - 协同13家单位成立STEM教育协同创新中心,聘请1000余名科研工作者担任中小学科学副校长 [2] - 未来将重点做好强基、试点、人工智能+三篇文章,聚焦人工智能素养提升与学教方式变革 [3] - 已初步制定实施方案,重点聚焦学科实践、工程启蒙、人工智能等领域 [3] 北京市小学实践与挑战 - 小学阶段是激发科学兴趣和形成科技素养的黄金阶段,需尊重儿童认知发展规律 [4] - 学校以课程标准为基础推动跨学科融合,加快前沿科技资源向课程转化 [5] - 面临专业师资不足、实践场所有限、课程资源碎片化等现实挑战 [5] - 计划从课程教学改革、教联体建设、教师培训三方面提升学生科技素养 [6] 湖南省农村中学实践与特色 - 农村学校科技教育曾长期处于边缘化状态,受限于资源短缺 [7] - 作为机器人进校园试点学校,科技活动室从50平米扩建至300平米,装备规模显著提升 [7] - 强调因地制宜原则,依托乡土资源,注重解决农村实际问题与多学科融合 [8] - 利用国家智慧教育平台,采用项目探究、任务驱动等方式引导学生主动学习 [8]
建设数字化虚拟场馆、开发优质课程资源,七部门联合推进中小学科技教育体系建设
北京商报· 2025-11-12 21:40
政策核心目标 - 教育部等七部门联合印发《关于加强中小学科技教育的意见》,明确以科学、技术、工程、数学为重点,加强中小学科技教育 [1] - 目标到2030年基本建立中小学科技教育体系,覆盖从学生科学兴趣培养到师资队伍建设的全方位变革 [1] 分阶段教学路径 - 小学低年级段侧重感知体验和兴趣培养,通过生活化、游戏化情景设计激发好奇心 [3] - 小学中高年级学生开始接触科学实验和项目任务,通过“做中学”建立跨学科联系 [3] - 初中阶段侧重实践探究和技术应用,围绕解决真实问题开展跨学科项目式学习 [3] - 高中阶段侧重实验探究和工程实践,引导学生了解科技前沿,鼓励开展基于真实情境的项目 [3] - 特别强调科技教育与人文教育的协同发展,构建科技与人文有机统一的育人生态 [3] 数字化教育资源建设 - 鼓励高校、科研院所、科技馆、科技企业等与中小学合作,建设数字化虚拟场馆和智能化学习课程 [4] - 为学生提供虚拟仿真科学实验与工程实践等数字化学习场景,打破时间与空间限制 [4] - 课程资源紧密围绕物质科学、生命科学、地球与宇宙科学、人工智能及量子信息等科技前沿领域 [4] - 建立科技教育全球知识库,支持建设“人工智能+科技教育”跨学科课程群和多语种精品课程包 [5] - 开发基于智慧教育的“科技教育云课堂”系统,向发展中国家提供技术援助 [5] 师资队伍建设举措 - 在“双一流”建设高校开展科技教育硕士培养,定向培育具备跨学科知识与技能的复合型教育人才 [6] - 加强科技教育教师培训,在“国培计划”和暑期教师研修中向科技教育教师倾斜 [6] - 推行“学术+产业”双导师制,选派教师赴科研院所、高新企业挂职 [6] - 支持高校、科研院所专家到中小学校担任兼职教师,参与课程开发和教学指导 [6]
高校硬核助力!科技教育走进中小学,你家小孩将成为下一代工程师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11-12 15:37
政策核心与定义 - 教育部等七部门印发《关于加强中小学科技教育的意见》,首次提出“中小学科技教育”概念 [1][5] - 政策核心以科学、技术、工程、数学为重点,对接国际STEM教育,但更强调打破学科壁垒 [2][13] - 与传统科学教育不同,科技教育更注重汇聚优质科技资源导入中小学,实现培养科技后备人才的战略目标 [4][5] 具体实施与试点案例 - 同济大学正全力打造面向未来的科技中学,将于2026年正式招生,并全面对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上海成立的国际STEM教育研究所 [7][8] - 浙江省实施“科技高中”改革试点,让学生早进课题、早进实验室,强化与浙江大学、西湖大学等高校和科研机构的实质性合作 [9] - 北京市海淀区公布首批10所科学技术高中名单,分别聚焦新智能、新空间等5大前沿领域,每所中小学均配备科技副校长,对接一所高校、一个实验室和一家科技企业 [9][11] - 福州市批复同意筹设福州市福耀未来学校,由河仁慈善基金会举办 [8] - 湖南省东安县耀祥中学作为农村中学,科技活动室从50平方米发展到300平方米,科技装备颇具规模 [15] 课程与教学改革 - 我国中小学一至九年级开设科技类课程,普通高中设置物理、化学、生物、技术必修学分 [12] - 课程改革方向是打破学科壁垒,建立跨学科整体视野,通过跨学科整合提升育人效能 [13][14] - 未来将螺旋式上升对接高等教育需求,将人工智能、量子信息等国家战略急需的科技前沿内容分学段融入课程体系 [15] 师资与资源建设 - 2022年全国小学科学专任教师24万人,校均科学教师人数为1.61人/校,数量严重不足 [17] - 小学科学教师中硕士研究生及以上学历比例仅为2.69%,平均百所小学有硕士研究生及以上学历教师4.32人 [17] - 《意见》提出将科技教育融入教师培养体系,在“双一流”建设高校开展科技教育硕士培养,支持高校专家到中小学兼职 [17] - 倡导高校、科研院所与中小学校共建区域科技教育中心,引导科技企业和公益组织参与学校科技项目 [17]
科技教育迎重磅新政!七部门发文:科技素养纳入综合评价重点
南方都市报· 2025-11-12 14:28
政策核心目标 - 教育部等七部门联合印发《关于加强中小学科技教育的意见》,明确将加强中小学科技教育作为服务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培养未来科技创新人才的重要路径 [1] - 总体发展目标为:到2030年基本建立中小学科技教育体系,到2035年全面构建科技教育生态系统,学生动手实践、解决问题的能力明显提升 [1] 课程与教学改革 - 建设开放融合的课程生态和教学方式,引导学生综合运用多学科知识解决问题 [3] - 以实用场景为对象的项目式、探究式、跨学科教学方式将普遍应用 [1] - 构建“阶梯式”育人体系:小学低年级重生活化、游戏化情境;小学中高年级重“做中学”;初中阶段聚焦真实问题解决;高中阶段鼓励接触科技前沿并进行工程实践 [4][5] 评价体系变革 - 要求教师综合运用过程性评价、结果性评价等多元化、发展性评价方式,不得简单以考试进行片面评价 [2] - 开发“科技素养数字画像”,追踪学生创新能力成长轨迹,重点关注合作学习、科学探究等活动中表现出的创新思维和迭代能力 [2] - 将科技素养作为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的重要内容 [2] 资源建设与师资发展 - 优化教学空间,建设科技教育栏目,推动优质数字资源共建共享 [3] - 将科技教育全面融入教师培养与培训体系,增强教师实施科技教育的能力素养 [3] - 鼓励推行“科学家+教师”联合授课的“双师课堂”,选派教师赴科研院所、高新企业挂职,支持专家到中小学担任兼职教师 [3] 协同发展与基础现状 - 将科技教育与人文教育协同发展纳入整体规划,在科技教育中融入人文元素,在人文教育中渗透科学思维 [2] - 目前国家义务教育质量监测结果显示,国内八成学生科学学业表现已达到中等及以上水平,学生动手做实验的比例等指标稳步提升 [1]
教育部等七部门:支持建设多语种科技教育精品课程包
北京商报· 2025-11-12 11:26
政策核心目标 - 提升国际竞争力 [1] 国际合作与研究 - 依托科技教育创新、协同研究与国际合作基地合作开展前瞻性创新性研究 [1] - 建立科技教育全球知识库在全球范围内推动中小学科技教育研究与实践 [1] 课程与系统开发 - 支持建设人工智能+科技教育跨学科课程群和多语种科技教育精品课程包 [1] - 开发基于智慧教育的科技教育云课堂系统向发展中国家提供技术援助 [1] 学生培养与交流 - 推动国际青少年科创成果展示交流推行双导师制项目学习 [1] - 聘请诺贝尔奖得主等国际专家在线指导培养学生全球意识和创新能力 [1] 教师发展计划 - 实施科技教育教师海外研修计划选派中小学教师赴海外名校访学 [1] - 提升教师国际视野和专业素养 [1]
教育部:将科技教育作为基础教育综合改革试点的重要内容,鼓励地方先行先试
经济观察网· 2025-11-12 10:57
政策动向 - 教育部将推动《关于加强中小学科技教育的意见》落实落地 [1] - 将科技教育作为基础教育综合改革试点的重要内容 [1] - 鼓励地方先行先试 大胆探索 破解课程资源不足 保障机制不健全 师资力量不强等问题 [1] 实施路径 - 探索行之有效的经验做法 [1] - 通过复制推广带动区域科技教育水平整体提升 [1]
乐昌学子逐梦广州:科技研学之旅点亮未来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8-29 20:25
活动概述 - 乐昌市76名学子于8月11日至16日参加"科技筑梦·点亮未来"科普夏令营活动 [1] - 活动由广东省科学院、南方财经全媒体集团、乐昌市人民政府等五家单位联合主办 [2] - "双百行动"驻乐昌服务队和乡村振兴驻廊田镇帮镇扶村工作队共同承办 [2] 科技教育内容 - 学生在广东科学中心体验数学、声学、光学、电磁学、力学等领域的互动展项 [3] - 参观广东省科学院11个研究所,观察智能机器人、3D打印技术、环保新能源设备等科技成果 [4] - 专家通过实验演示和讲解让科技知识更易理解 [4] - 广东省科学院自2024年11月起在乐昌市开展"手拉手 送科学"校园科技节活动 [6] - 2025年5月组织科技辅导员深入乡村课堂 [6] 自然教育体验 - 学生在广州长隆野生动物世界接触珍稀动物,学习动物习性知识 [7] - 观察到长颈鹿睡眠习性、河马散热行为等自然现象 [7] 相关ETF产品表现 - 食品饮料ETF(515170)近五日上涨0.50%,市盈率20.74倍,份额增加1.8亿份至68.3亿份 [11] - 游戏ETF(159869)近五日上涨3.39%,市盈率44.92倍,份额增加6100万份至53.5亿份 [11] - 科创半导体ETF(588170)近五日上涨10.78%,份额增加1600万份至3.9亿份,资金净流入2375.9万元 [11] - 云计算50ETF(516630)近五日上涨13.84%,市盈率123.45倍,份额增加300万份至4.0亿份 [12] - 云计算50ETF估值分位达91.73% [13]
高途上涨3.79%,报3.83美元/股,总市值9.49亿美元
金融界· 2025-08-25 21:48
股价表现与交易数据 - 8月25日开盘股价上涨3.79%至3.83美元/股,成交额12.7万美元,总市值9.49亿美元 [1] 财务业绩 - 截至2025年3月31日收入总额14.93亿人民币,同比增长57.68% [1] - 归母净利润1.24亿人民币,同比增长1108.3% [1] 公司信息披露安排 - 8月26日(美东时间)盘前披露2025财年中报 [2] 公司背景与业务结构 - 注册于开曼群岛,主要通过境内实体高途教育科技集团有限公司运营 [2] - 总部位于北京中关村科技园,兼具教育基因与科技驱动力 [2] - 业务涵盖中小学生素质教育培训、大学教育、成人教育、职业教育及智能学习服务 [2] 企业战略与技术应用 - 通过大数据与人工智能技术结合在线教育实现教育进步与普惠 [2] - 公司使命为"让学习更美好"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