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板

搜索文档
600亿元险资长期投资入市倒计时,多家保险机构正在积极争取试点资格
华夏时报· 2025-05-14 17:37
保险资金长期投资试点扩容 - 金融监管总局宣布将进一步扩大保险资金长期投资试点范围 近期拟再批复600亿元增量资金 [1] - 截至目前已有8家保险公司获批试点 总金额达1620亿元 新增600亿元后总规模将增至2220亿元 [1] - 国寿资产和中邮保险资管正在积极争取三期试点资格 获批后将积极入市发挥引领作用 [1][3] 试点进展与基金运作 - 首批试点于2023年10月启动 中国人寿和新华保险各出资250亿元设立500亿元规模的鸿鹄基金 2024年3月正式投资 [2] - 鸿鹄基金一期重点投向新能源、生物医药、高端装备制造等战略性新兴产业 风险低于基准且收益高于基准 [2] - 第二批试点新增太保寿险等6家保险公司 新华保险与中国人寿拟各出资100亿元认购鸿鹄基金二期份额 合计200亿元投向中证A500指数成分股 [2] 政策支持与市场影响 - 金融监管总局调降股票投资风险因子10% 降低保险公司权益类资产风险资本占用 释放更多资金入市 [4] - 央行首次提出创设"科技创新债券风险分担工具" 建立"共保体"机制降低科创企业发债门槛 推动科技债市场扩容 [5] - 债券市场"科技板"准备工作基本完成 对标股票市场科创板 通过股债贷联动扩大债券资金支持科创领域范围 [5] 投资方向与战略布局 - 国寿资产表示将推动权益投资规模增长 布局战略性新兴产业与未来产业 围绕新质生产力优化配置 [6] - 重点聚焦科技、养老、消费领域 科技领域参与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投资 养老领域把握人口结构转型机遇 消费领域关注新业态及基础设施升级 [6] - 保险资金具有期限长和风格稳健特性 是支撑股市健康发展的重要力量 加大入市力度有利于减少波动倡导价值投资 [3]
一线|超1300亿元科创债密集发行!超60只在3年期以上,近半数设置特殊条款
券商中国· 2025-05-12 11:19
科创债发行概况 - 5月6日至5月15日期间共有85只科创债(含科创票据)密集发行,合计规模达1358亿元 [1] - 发行主体覆盖新材料、信息技术、金融、生物医药、电器设备等行业的国央企和民企,债券类型包括中期票据、公司债、超短融、私募债等 [2] - 发行期限以中长期为主,超60只债券期限达3年或5年及以上,显示科技企业获得稳定中长期资金支持 [2] 科创债市场特征 - 已发行科创债呈现票面利率低、认购倍数高的特点,反映投资者对债券信用资质的认可 [3][5] - 长江产业投资集团3年期14亿元科创债票面利率2%(创该公司中长期债利率新低),认购倍数3.7倍 [6] - 上海新微科技2亿元科创债票面利率2.37%,较去年同期同类型产品下降151BP [6] - 东方证券10亿元科创债认购倍数超8倍,杭州银行50亿元3年期科创债利率低至1.67%,认购倍数4.47倍 [6] 金融机构参与动态 - 银行通过科创贷(间接融资)和科创债(直接融资)双渠道支持科技企业,部分银行已响应政策完成首期科创债发行 [6] - 银行内部考核机制逐步细化,涵盖科技贷款余额、科创板客户及"独角兽"企业覆盖情况 [7] - 券商将募资用于科创领域做市承销业务,例如招商证券拟投入25亿元用于科创债做市、风险对冲及承销业务 [7] 未来发展趋势 - 预计更多成熟期/成长期民营科技企业将通过科创债融资,当前发行主体仍以高等级央国企和头部民企为主 [8] - 债券条款创新将加速,含权结构、收益质押担保、知识产权质押等创新条款可提高债券吸引力 [8] - 沪深北交易所明确支持设置与科创企业成长挂钩的票面利率、项目收益偿债等创新条款 [8] - 统计显示85只科创债中37只已设置特殊条款,包括回售、利率调整、利息递延权等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