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科技创新债券
icon
搜索文档
天图投资(01973.HK)获准注册发行不超3亿元科技创新债券
格隆汇· 2025-11-03 18:58
根据接受注册通知函件,公司可发行本金总额不超过人民币3亿元的科技创新债券,有效期自接受注册 通知函件日期起不超过两年。科技创新债券将由国信证券股份有限公司作为主承销商,有效期内分批发 行,该等发行前将厘定各批发行的主承销商。 格隆汇11月3日丨天图投资(01973.HK)公告,公司收到中国银行间市场交易商协会就公司发行科技创新 债券接受注册的通知函件(中市协注[2025]PPN363号)。 ...
【豫财经】五年,河南资本市场按下“加速键”
新华财经· 2025-10-29 10:40
中国资本市场高质量发展 - "十四五"以来中国资本市场法规制度体系建构成型,市场体系更加完备,投融资功能不断健全 [1] 河南资本市场整体发展 - 河南资本市场为实体经济发展注入金融活水,推动传统产业升级和新兴产业发展 [2] - 河南资本市场通过多层次资本市场全面开花,展现出从"规模扩张"到"价值创造"的转型轨迹 [3][4] 河南上市公司发展 - 河南上市公司数量稳步增长,2021年至今新增28家,涵盖主板、创业板、科创板及北交所等多个板块 [3] - 河南在北交所上市企业数量达13家,位居全国第6位,中部六省第1位 [3] - 上市公司质量同步提升,规范运作水平和信息披露质量显著增强,核心竞争力与盈利能力提升 [4] - 市场加速出清,科迪乳业、猛狮科技等企业退市,促进市场良性循环 [4] 河南资本市场融资情况 - 过去五年河南28家新增上市公司通过IPO融资156.41亿元,平均每家首发募集资金5.59亿元 [6] - 共有4家上市公司首发募资金额超10亿元,华兰疫苗以22.75亿元成为过去五年河南最大IPO [6] 河南资本市场分红情况 - 近5年河南A股上市公司累计分红超1300亿元 [6] - 2024年河南82家A股上市公司实施现金分红,合计年度累计分红总额416.89亿元,较上一年度大幅增加 [6] 河南债券市场发展 - 2021年至今河南企业连续4年交易所市场债券融资超过1000亿元,存量规模突破5000亿元大关,增至5008亿元,较2021年翻一倍 [8] - 债券发行加权平均成本压降至2.54%,较期间最高点下降224个BP [8] - 绿色债、科技创新债等创新品种今年以来发行规模达195亿元,较去年全年发行量增长121% [8] 具体融资案例 - 牧原股份发行"牧原转债"拟募集资金不超过95.5亿元,网下申购总额达4.70万亿元,网上中签率仅为0.018% [7][8] - 神马股份发行"25神YK01"债券规模10亿元,票面利率2.59%创历史新低,全场认购倍数高达3.69倍 [11] 企业转型升级案例 - 洛阳钼业通过全球化并购整合资源成为全球矿业巨头 [11] - 宇通客车成为全球最大新能源客车生产商,推动河南汽车制造业向绿色低碳转型 [11] - 多氟多通过资本市场融资将业务拓展至锂电池、电子化学品等领域,实现向新能源、新材料领域转型升级 [11]
“十五五”资本市场发展重点任务划定
中国证券报· 2025-10-29 05:10
投资端方面,将扎实推进公募基金改革,推动企业年金、保险资金等全面落实长周期考核,丰富适配长 期投资的产品和风险管理工具,努力完善"长钱长投"市场生态等政策信号持续释放。 姚佩认为,随着资本市场对于居民资产配置的重要性不断提升,政策通过提高上市公司质量、引导上市 公司加大分红回购力度、完善"长钱长投"市场生态、提升投资者权益保护质效等手段,服务居民财富保 值增值,从而释放消费和投资潜力。"十五五"时期通过资本市场转型释放财富效应,或成为经济增长的 重要助力。 提高资本市场制度包容性、适应性 建议提出,提高资本市场制度包容性、适应性,健全投资和融资相协调的资本市场功能。 华创证券首席策略分析师姚佩认为,进一步增强多层次市场体系的包容性和覆盖面,应以科创板、创业 板改革为抓手,推进发行上市、并购重组等制度改革,设置更加契合新兴领域和未来产业创新创业企业 特征的上市标准,为新产业、新业态、新技术企业提供更加精准、包容的金融服务。 在"健全投资和融资相协调的资本市场功能"目标下,"十五五"时期资本市场"投融资一体化"生态系统的 构建将成为重点,融资端与投资端的改革将协同推进、相互赋能。 融资端方面,监管部门近期释放的政 ...
复星医药前三季度 净利增长25.5%
证券时报· 2025-10-29 02:11
10月28日晚间,复星医药(600196)披露2025年三季报,前三季度,复星医药实现营业收入293.93亿 元;归母净利润25.23亿元,同比增长25.5%。创新药品收入稳健增长,前三季度创新药品收入超67亿 元,同比增长18.09%,收入结构持续优化。 今年第三季度,复星医药自研的多款创新药品在主流市场取得关键进展,其中,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创 新型小分子CDK4/6抑制剂复妥宁^[](枸橼酸伏维西利胶囊)于中国境内新增获批1项适应症,用于激素受 体(HR)阳性、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ER2)阴性局部晚期或转移性乳腺癌成人患者,与芳香化酶抑制剂 联合使用作为初始内分泌治疗,为中国乳腺癌患者带来更丰富的治疗选择。 复星医药于2025年8月完成10亿元规模、2年期限的中长期科技创新债券发行,成为自2025年5月中国人 民银行与中国证监会联合发布《支持发行科技创新债券公告》后,民营医药行业首单中长期科创债,票 面利率2.70%。 2025年10月,注射用HLX43(靶向PD-L1抗体偶联药物)用于胸腺上皮肿瘤(TETs)治疗获美国FDA的孤儿 药资格认定(Orphan-drug Designation),将有助 ...
复星医药:前三季度归母净利润同比增25.5% 创新药品收入超67亿元
中证网· 2025-10-28 20:04
研发投入方面,2025年前三季度,复星医药研发投入共计39.98亿元,同比增长2.12%,其中研发费用 27.30亿元。2025年第三季度公司研发费用为10.13亿元,同比增长28.81%,主要投入于包括核药、细胞 治疗在内的创新平台及HLX22(重组人源化抗HER2单克隆抗体注射液)、注射用HLX43(靶向PD-L1抗体 偶联药物)等高价值管线的全球多中心临床研究。 复星医药表示,公司坚持以创新驱动长期发展,注重研发资源的合理配置与效率提升,已逐步构建高价 值管线组合,并通过布局核药、RNA、基因治疗、AI药物研发等前沿技术,完善研发产业链。同时, 不断加强原始创新能力建设,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 中证报中证网讯(记者李梦扬)10月28日晚间,复星医药(600196)公布2025年三季报。前三季度,复星 医药实现营业收入293.93亿元;归母净利润25.23亿元,同比增长25.5%。其中,创新药品收入稳健增 长,2025年前三季度创新药品收入超67亿元,同比增长18.09%,收入结构持续优化。 与此同时,复星医药表示,公司不断深化精益运营、推动降本增效和资产轻量化,以优化资产及财务结 构,同时通过 ...
特朗普宣布对加拿大征收10%额外关税;贵州茅台换帅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10-26 07:20
宏观经济 - 1-9月全国新设立外商投资企业48921家,同比增长16.2% [2] - 前三季度智能设备制造行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2.2%,工业机器人产量达59.5万套,已超上年全年产量 [3] - 农作物自主选育品种占比超过95% [3] - 9月末全国乘用车行业库存328万辆,较上月增12万辆,较2024年9月增26万辆 [3] - 拱北口岸本年度出入境旅客总量突破1亿人次,成为全国首个年客流量过亿人次的口岸 [2] 投资要闻 - 5月7日至9月末,全市场共530家机构发行科技创新债券11672.67亿元 [4] - 截至10月24日,1083家披露三季报的A股公司中,647家净利润同比增长,占比约59.74% [4] - 业绩大幅回暖公司主要集中在通信设备、半导体、化工、工业金属等行业 [4] - 2025年上半年险资增配红利股近3200亿元,超去年全年增配规模 [4] 公司动向 - 茅台集团宣布人事调整,陈华接任集团董事长 [5] - 涛涛车业美国团队已收到宇树科技机器人样机并进行测试,市场反响良好 [7] - 北鼎股份三季度国内自有品牌中蒸锅、养生壶等品类呈现不错增长,山姆渠道销售收入占比持续提升 [7] 行业动态 - 国家发展改革委等六部门拟将49个目的地纳入高质量户外运动目的地建设名单 [3] - 数控机床、工控系统、3D打印设备产量均实现两位数增长 [3] - 阿迪达斯在中国市场市占率位居耐克、安踏与李宁之后,处于明显扩张期 [11][12] - 花西子等多家化妆品牌因产品被检测出禁用成分苏丹红而下架相关产品 [13][14]
上海合晶硅材料股份有限公司2025年第三季度报告
上海证券报· 2025-10-25 04:26
公司融资计划 - 公司拟申请注册发行总额不超过人民币6亿元的科技创新债券 [9] - 债券期限不超过5年,具体发行方案授权董事长根据市场情况决定 [10] - 募集资金用于响应国家科技创新政策导向,加大科技创新投入并优化债务结构 [9] 外汇风险管理 - 公司及子公司拟开展远期结售汇业务以对冲汇率风险,最高合约价值不超过1.5亿元人民币 [20] - 业务动用的交易保证金和权利金上限不超过6,000万元人民币,期限为董事会审议通过后12个月内 [20][22] - 交易目的为锁定进出口订单收益,主要结算货币涉及美元、欧元、日元等 [20][22] 公司治理与会议安排 - 公司将于2025年11月12日召开2025年第一次临时股东会,审议发行科技创新债券等议案 [35][37] - 股东会采用现场投票与上海证券交易所网络投票系统相结合的表决方式 [37][40] - 股权登记日为会议前一个交易日,股东可通过指定邮箱办理出席登记 [43][44]
浙江首笔柜台渠道科技创新债券质押再贷款业务落地
新华财经· 2025-10-22 07:25
业务模式 - 浙江省金融机构探索并落地“柜台渠道+科创债+再贷款”联动模式 [1] - 该模式通过柜台购买科创债并质押以获得再贷款 构建债券与信贷“双路径”支持科创领域的新模式 [1] - 业务质押债券为“25浦发银行科创债01” 获批支小再贷款额度700万元 [1] 业务优势 - 有效打通债券市场与信贷市场联动支持科创企业的路径 实现信贷对科创领域的二次支持 [1] - 有效拓宽法人金融机构参与科技创新债券交易的渠道 兴业银行为金华银行开通绿色通道 两个工作日内完成业务办理 [1] - 相较于银行间债券市场交易 节约了交易费和账户维护费等费用 [1] - 有效提振科技创新债券二级市场活跃度 增加债券应用场景 促进投资者积极性 支持债券扩面增量 [2]
央行:着力培育支持科技创新的金融市场生态
中国证券报· 2025-10-20 04:13
10月18日,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邹澜在全球财富管理论坛·2025上海苏河湾大会上表示,科技金融没有 一条放之四海而皆准的通用路径,各国要根据本国科技发展阶段,塑造与之相适配的金融体系。在他看 来,大力发展直接融资,加快建设多层次资本市场,优化金融体系结构,使之更加适应创新驱动发展战 略需要,是深化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内容,也是建设现代中央银行制度的应有之义。中国人民 银行将与各方一道着力培育支持科技创新的金融市场生态,持续提升金融支持的能力、强度和水平。 今年5月,中国人民银行、中国证监会创新推出债券市场"科技板"。邹澜表示,支持股权投资机构融资 是债券市场"科技板"政策的重点,也是打通债券市场与股权市场连接的关键节点。中国人民银行借鉴 2018年推出民营企业债券融资支持工具的经验,按照市场化、法治化原则,创设了科技创新债券风险分 担工具,支持头部股权投资机构发行低成本、长期限债券,相关具体政策安排激发了市场活力和信心。 邹澜介绍,债券市场"科技板"落地5个月以来,科技创新债券融资增量扩面,资金加快流向科创领域, 银行间债券市场约280家主体发行科技创新债券6700亿元,呈现三个特点:一是科技型企业结构 ...
央行副行长邹澜:立足中国国情 构建与科技创新相适应的科技金融体系
证券时报网· 2025-10-19 11:35
10月18日,在全球财富管理论坛.2025上海苏河湾大会上,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邹澜表示,科技金融没 有一条放之四海皆准的通用路径。各国要根据本国科技发展阶段,塑造与之相适配的金融体系。在他看 来,我国应立足中国国情,构建与科技创新相适应的科技金融体系。 "支持股权投资机构融资是债券市场科技板政策的重点,也是打通债券市场与股权市场连接的关键节 点。"邹澜说,人民银行借鉴2018年推出民营企业债券融资支持工具的经验,按照市场化、法治化原 则,创设了科技创新债券风险分担工具,由央行提供再贷款资金,与地方政府市场化征信机构一起采取 多样化征信措施,矫正信息不对称、风险偏好错配等市场失灵,还原市场正常的投融资功能,支持头部 股权投资机构发行低成本长期债券。 邹澜表示,这些具体政策安排激发了活力和信心。债券市场科技板落地五个月以来,科技创新债券融资 增量扩面,资金加快流向科创领域,银行间债券市场约280家主体发行科技创新债券6700亿元。 据介绍,债券市场科技板呈现三个特点:一是科技型企业结构多元,分布广泛,191家科技型企业发行 3770亿元科技创新债券,涉及集成电路、智算中心、生物医药等前沿新兴领域企业;二是支持发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