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险资金长期投资

搜索文档
★险资长期投资试点扩围 中小险企将入场
证券时报· 2025-07-03 09:56
保险资金长期投资改革试点新进展 - 第三批试点机构新增多家中小保险公司 包括中邮保险及中邮保险资管(规模100亿元) 中汇人寿 农银人寿 交银人寿等银行系险企 这些机构资产体量均在千亿元以上 [1] - 鸿鹄基金三期获批金额400亿元 意向出资方包括中国人寿 新华保险及多家中小险企 [1] - 第三批试点总规模600亿元 批复后试点总规模将增至2220亿元 [3] 试点参与模式创新 - 第三批试点出现私募基金管理人与出资人来自不同险资系统的新模式 如国丰兴华(国寿资产和新华资产共同成立)管理第三方保险资金 [2] - 中小险企通过"搭便车"方式参与试点 即投资其他保险资管公司发起的私募基金 无需自建资管平台 [2] - 新模式有助于中小险企提高参与效率 同时为保险资管公司带来管理第三方资金的新业务机会 [2][3] 试点资金投向与政策效果 - 鸿鹄基金三期将长期投资治理良好 运作稳健 股息稳定的大盘蓝筹股 [2] - 试点采用权益法核算和OCI资产计量方式 可降低权益市场波动对保险公司利润表的影响 [3] - 首批500亿元试点资金已于2024年3月全部投资落地 第二批1120亿元试点正在推进基金设立 [3] 行业影响与市场意义 - 长期投资试点有助于保险公司提升权益投资比例 实现资产长期配置 [4] - 政策可发挥保险资金市场稳定器作用 促进资本市场与保险资金的良性互动 [4] - 试点突破传统系统内合作模式 推动行业资源整合与专业化分工 [2][3]
非银金融周报:国泰君安国际获批虚拟资产交易资格,险资长期股票投资试点加速推进-20250629
华西证券· 2025-06-29 20:58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 行业评级为推荐 [5] 报告的核心观点 - 本周非银金融申万指数上涨跑赢沪深 300 指数 国泰君安国际获批虚拟资产交易资格 险资长期股票投资试点加速推进 非银金融行业发展态势良好 [1][2][3][8]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非银金融周观点 市场及板块行情 - 本周非银金融申万指数上涨 6.66% 跑赢沪深 300 指数 4.70 个百分点 位列所有一级行业第 3 名 细分板块中证券、保险、多元金融、互联网金融、金融科技均上涨 弘业期货等涨幅靠前 江苏金租跌幅靠前 [2][16] 券商:国泰君安国际获批虚拟资产交易资格 - 6 月 25 日国泰君安国际公告子公司牌照升级可提供虚拟资产交易服务 当日股价大涨 短期因稀缺牌照和小市值弹性 中长期内资券商以香港稳定币获新业务机会 盈利模式多样 预计香港稳定币发行推进 内资券商将申请业务拓宽 出海等成提升竞争力路径 受益标的有中国银河等 [3][17][18] 保险:险资长期股票投资试点加速推进 - 太保致远完成备案 中国太保参与试点落地 此前已发布相关基金 泰康稳行完成首笔投资 首期规模预计 120 亿元 保险机构参与试点落实政策要求 解决险资入市堵点 利于资本市场稳健运行 [8][19][20][21] 市场指标 - A 股成交方面 本周日均交易额环比和同比均大幅增加 2025 年二季度至今及全年日均成交额较 2024 年也有显著增长 投行方面 本周发行和上市新股各 1 家 2025 年至今 IPO 上市家数和募集金额与 2024 年有差异 两融方面 截至 6 月 26 日 两市两融余额环比增加 融券余额占比 0.65% 自营业务中沪深 300 等指数有不同表现 股票质押方面 截至 6 月 27 日有相关数据 [22][23] 行业资讯 - 沪深交易所拟调整主板风险警示股票涨跌幅 央行提及维护资本市场稳定等工作 沪深北三大交易所发声 六部门鼓励商业保险创新 中国平安增持中资银行 H 股 中信金融资产等成立股权投资基金 [42]
加速入市!2220亿增量资金!这类标的或更受关注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5-29 10:18
保险资金长期投资试点规模扩大 - 第三批600亿元保险资金长期投资试点机构陆续获批 试点总规模将增至2220亿元 [1] - 首批500亿元试点由中国人寿和新华保险通过鸿鹄志远私募基金实施 截至2025年3月已全额落地 [2] - 第二批1120亿元试点分两阶段批复:2025年1月520亿元 3月新增600亿元 [3] 试点政策与投资方向 - 2025年1月六部门联合印发方案 明确扩大试点机构范围与资金规模以解决"长钱短配"问题 [2] - 鸿鹄基金三期400亿元获批 投资标的聚焦大盘蓝筹股 要求公司治理良好/股息稳定/流动性佳 [3] - 试点创新引入私募基金管理人模式 允许管理第三方保险资金 [1] 市场影响与投资参考 - 鸿鹄基金运行实现效益性/安全性/流动性动态平衡 首批试点达成活跃资本市场目标 [2] - 机构建议个人投资者参考险资策略:选择稳定股息率行业 通过银行ETF(515020)等工具分散投资 [3] - 港股市场推荐关注港股通金融ETF(高银行含量)和港股央企红利ETF(513910)等标的 [3] 参与主体动态 - 试点参与方从头部险企扩展至中小保险公司 鸿鹄基金三期意向出资方包含多家中型险企 [3] - 中国人寿(601628)和新华保险(601336)作为首批试点主体 已建立成熟运作机制 [2]
恒指收跌283点,仍守十天线
国都香港· 2025-05-23 14:02
报告核心观点 报告对2025年5月23日港股市场表现进行复盘,分析宏观与行业动态及上市公司要闻,为投资决策提供参考 [2][3][4] 海外与内地股市表现 - 海外市场中,纳斯达克综合指数涨0.28%,道琼斯工业指数持平,标普500指数跌0.04%,英国富时100指数、德国DAX指数、日经225指数、台湾加权指数均下跌 [2] - 内地股市中,上证指数跌0.22%,深证成指跌0.72% [2] - 香港股市中,恒生指数、国企指数跌1.19%,红筹指数跌0.55%,恒生科技指数跌1.70%,AH股溢价指数涨0.57%,恒生期货(5月)跌0.04%,恒生期货(6月)跌0.05% [2] 港股市场复盘 - 恒指低开79点或0.3%,最多跌356点,收报23544,跌283点或1.2%;国指跌1.2%,科指跌1.7%;大市全日成交1982.29亿元,北水净入38.8亿元 [3] - 友邦、港交所、美团、腾讯等股价下滑,小米因雷军微博及新品发布股价挫2.3%,联想因上财年毛利率下滑股价跌5.4%,阿里健康泻6.4%,周大福扬4.4% [4] 宏观&行业动态 - 本港4月通胀升至2%,基本通胀率为1.3%,消费物价升幅扩大因差饷宽减上限降低,部分类别价格有升有跌 [7] - 金管局将「商业数据通」与土地注册处连接,促进银行土地查册流程自动化,简化业务流程,提升风险管理 [8] - 中证监支持科技企业境外上市,备案管理机制运行平稳,截至4月底完成242家境内企业备案,将提供更透明监管环境 [9] - 内地将批复第三批600亿元保险资金长期投资试点,联通前两批总规模2220亿元,银行对高新技术企业贷款按年升近20% [10] 上市公司要闻 - 金界控股主席Timothy Patrick McNally退休,副主席Philip Lee Wai Tuck 7月接任主席等职务 [11] - 小米将发布自主研发的「玄戒O1」芯片,雷军称研发艰难,公司投入135亿元,已开始大规模量产 [12] - 联想集团杨元庆发内部信,称有信心加强各市场竞争力,过去财年是业绩最佳年份之一 [13] - 阿里巴巴吴泳铭表示,未来3年将投入超3800亿元建设云和AI硬件基础设施,助力中国企业出海 [14]
险资私募加速入场!超千亿资金将启动,这些投资方向或受青睐
新浪财经· 2025-05-23 10:22
保险资金长期投资改革试点进展 - 新华保险与中国人寿各出资100亿元认购鸿鹄基金二期份额,基金总规模200亿元,存续期限10年并可延长,采用低频交易、长期持有策略获取稳健股息收益 [1] - 保险资金长期投资改革试点已启动三批,总规模达2220亿元,首批500亿元于2023年10月获批,第二批1120亿元于2024年1月和3月获批,第三批600亿元近期陆续批复 [2][4] - 鸿鹄基金一期已投资落地500亿元,二期于2024年3月获批并计划近期入市,三期于2024年5月获批,中国人寿正推进三期落地工作以实现中长期资金尽早入市 [7] 保险系私募机构设立动态 - 泰康稳行私募于2024年5月提交管理人备案申请,将作为基金管理人向泰康人寿定向发行私募基金,首期规模预计120亿元 [6] - 太保致远私募于2024年5月成立,由太平洋资产100%控股,经营范围包括私募证券投资基金管理服务 [6] - 阳光资管拟发起设立阳光和远私募基金,总规模200亿元由阳光人寿全额认购 [6] - 国丰兴华私募作为鸿鹄基金运营主体于2023年12月成立,2024年1月完成备案,由中国人寿和新华保险高管分别担任法定代表人和总经理 [4] 保险系私募投资方向 - 鸿鹄基金二期投资范围为中证A500指数成分股中符合条件的大型上市公司A+H股,要求公司治理良好、经营稳健、股息稳定且流动性好 [9] - 鸿鹄基金三期将投资大盘蓝筹公司股票,聚焦公司治理良好、经营稳健、股息稳定且流动性好的标的 [9] - 阳光保险试点基金权益类资产将聚焦沪深300指数成分股、恒生港股通指数成分股及相关指数ETF [9] - 泰康稳行私募将精选境内和香港市场优质上市公司,追求中长期稳健增值 [9] 保险资金历史投资偏好 - 保险公司重仓股涉及738家上市公司,电子、医药生物、机械设备、电力设备行业个股数量最多(均超50只),基础化工等9个行业合计占比57.86% [10] - 鸿鹄基金曾出现在伊利股份、陕西煤业和中国电信前十大流通股东中,2025年一季度末持仓参考市值合计125.74亿元,其中中国电信持仓7.62亿股市值59.8亿元 [10][11] - 鸿鹄基金持续增持伊利股份,持股从2024年中报1.19亿股增至2025年一季报1.53亿股,市值从30.85亿元增至42.9亿元 [11]
我国险资长投试点规模将达2220亿
南方都市报· 2025-05-23 07:08
保险资金加快入市步伐 - 阳光保险宣布设立200亿元私募基金参与保险资金长期投资改革试点 [1] - 中国人寿、中国平安、泰康保险等多家险企近期也在积极布局 [1] - 三批试点推进后保险资金长期投资试点总体规模将提升至2220亿元 [1] 阳光保险试点基金详情 - 阳光资管拟发起设立阳光和远私募证券投资基金 总规模200亿元 [2] - 投资范围包括权益类、固定收益类及现金管理类工具 [2] - 权益类投资重点布局沪深300指数成分股和恒生港股通指数成分股 [2] - 基金将作为阳光保险参与第二批保险资金长期投资改革试点的重要抓手 [3] 其他险企布局情况 - 中国人寿获批参与第三批试点 此前与新华保险联合设立500亿元鸿鹄基金 [4] - 中国平安3月获批长期股票投资试点 正在推动落地 [4] - 泰康保险4月设立私募基金子公司 首期规模120亿元 [4] 监管政策与市场影响 - 国家金融监管总局拟再批复600亿元增量资金 [5] - 三批试点规模分别为:首批500亿元 第二批520亿元 第三批600亿元 [5] - 监管将调降股票投资风险因子10% 鼓励险企加大入市力度 [6] - 政策引导大型国有险企将新增保费30%投资于A股 [6]
中国人寿鸿鹄三期获批二期200亿即将入市 投资收益大增驱动首季净利288亿增近四成
长江商报· 2025-05-20 07:22
中国人寿获批参与第三批保险资金长期投资改革试点 - 公司获批参与第三批保险资金长期投资改革试点,连同前两批试点资金共同助力"鸿鹄基金"发挥更大作用 [1] - 鸿鹄一期500亿资金已成功落地,鸿鹄二期200亿资金计划近期入市 [1] - 金融监管总局近期拟再批复600亿元扩大保险资金长期投资试点范围 [3] - 鸿鹄基金三期将秉持市场化、法治化和"长钱长投"原则,尽快推进落地 [3] 鸿鹄基金运作情况 - 鸿鹄一期由中国人寿与新华保险各出资250亿元设立,总规模500亿元 [4] - 鸿鹄一期聚焦投资二级市场优质上市公司,重点投向新能源、生物医药、高端装备制造等战略性新兴产业 [4] - 截至2024年末,鸿鹄一期总资产533.76亿元,净资产527.16亿元,2024年营业收入12.61亿元、净利润9.17亿元 [4] - 鸿鹄二期获批200亿元,将投资中证A500指数成分股中符合条件的A+H股 [4] 公司财务表现 - 2025年一季度归母净利润达288.02亿元,同比增长39.5% [2] - 投资收益从2024年一季度的54.64亿元增至251.79亿元,增长3.6倍 [6] - 2024年营业收入5285.67亿元,同比增长30.50%,归母净利润1069.35亿元,同比增长108.9% [7] - 2025年一季度总保费3544.09亿元,同比增长5.0%,续期保费2469.75亿元,同比增长9.7% [7] 资产与偿付能力 - 截至2025年一季度末,总资产达6.97万亿元,投资资产6.82万亿元,较2024年底均增长3.1% [8] - 核心偿付能力充足率146.12%,综合偿付能力充足率199.34% [8] - 公司连续27个季度保持A类风险综合评级 [8] 战略与投资布局 - 2024年投资实体经济存量规模超4.62万亿元 [5] - 服务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投资规模达2.37万亿元,服务国家区域战略投资规模达3.03万亿元 [5] - 公司大力发展浮动收益型业务,2025年一季度首年期交保费占比达51.72% [7]
600亿元险资长期投资入市倒计时,多家保险机构正在积极争取试点资格
华夏时报· 2025-05-14 17:37
保险资金长期投资试点扩容 - 金融监管总局宣布将进一步扩大保险资金长期投资试点范围 近期拟再批复600亿元增量资金 [1] - 截至目前已有8家保险公司获批试点 总金额达1620亿元 新增600亿元后总规模将增至2220亿元 [1] - 国寿资产和中邮保险资管正在积极争取三期试点资格 获批后将积极入市发挥引领作用 [1][3] 试点进展与基金运作 - 首批试点于2023年10月启动 中国人寿和新华保险各出资250亿元设立500亿元规模的鸿鹄基金 2024年3月正式投资 [2] - 鸿鹄基金一期重点投向新能源、生物医药、高端装备制造等战略性新兴产业 风险低于基准且收益高于基准 [2] - 第二批试点新增太保寿险等6家保险公司 新华保险与中国人寿拟各出资100亿元认购鸿鹄基金二期份额 合计200亿元投向中证A500指数成分股 [2] 政策支持与市场影响 - 金融监管总局调降股票投资风险因子10% 降低保险公司权益类资产风险资本占用 释放更多资金入市 [4] - 央行首次提出创设"科技创新债券风险分担工具" 建立"共保体"机制降低科创企业发债门槛 推动科技债市场扩容 [5] - 债券市场"科技板"准备工作基本完成 对标股票市场科创板 通过股债贷联动扩大债券资金支持科创领域范围 [5] 投资方向与战略布局 - 国寿资产表示将推动权益投资规模增长 布局战略性新兴产业与未来产业 围绕新质生产力优化配置 [6] - 重点聚焦科技、养老、消费领域 科技领域参与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投资 养老领域把握人口结构转型机遇 消费领域关注新业态及基础设施升级 [6] - 保险资金具有期限长和风格稳健特性 是支撑股市健康发展的重要力量 加大入市力度有利于减少波动倡导价值投资 [3]
港股保险午后拉升!全市场唯一港股非银ETF(513750)强势反弹,盘中涨近4%
新浪财经· 2025-05-14 14:08
指数表现 - 中证港股通非银行金融主题指数(931024)上涨3 74% [1] - 成分股弘业期货(03678)上涨16 01% 中国太平(00966)上涨8 85% 中国太保(02601)上涨6 99% [1] - 港股非银ETF(513750)上涨3 92% 近22个交易日累计上涨超20% [1] 流动性及规模 - 港股非银ETF盘中换手12 32% 成交1 97亿元 [1] - 近1周日均成交1 21亿元 [1] - 最新规模达15 66亿元 [1] 估值水平 - 中证港股通非银行金融主题指数最新市盈率(PE-TTM)仅7 65倍 处于近1年10%分位 [1] 产品特征 - 港股非银ETF(513750)为全市场唯一跟踪港股通非银指数的产品 [1] - 主要投资香港保险股(占比超7成)和券商股 指数弹性高 [1][2] 政策动态 - 国家金融监管总局提出扩大保险资金长期投资试点范围 调整偿付能力监管规则 推动长周期考核机制 [2] 行业分析 - 保险行业一季报总体超预期 新业务价值高增长验证头部公司受益市场洗牌 [2] - 分红险转型成效验证类资管商业模式可行性 核心偿付能力充足率大幅改善 [2] - 券商被视为牛市旗手 保险为第二旗手 [1][2]
险资加大入市稳市力度
经济日报· 2025-05-14 05:48
政策动向 - 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局长李云泽表示保险资金将加大入市稳市力度 前期试点已为股市提供增量资金 [1] - 保险资金权益类资产投资比例上限上调 进一步释放投资空间 [1] - 拟推出三项具体措施支持资本市场:扩大保险资金长期投资试点范围600亿元 调降股票投资风险因子10% 推动长周期考核机制 [1] 行业影响 - 股票投资风险因子调降10%将降低保险公司权益类资产风险资本占用 释放更多资金入市 [2] - 保险资金权益投资比例上限提升政策背景下 行业有望加大对高成长性板块配置 增强市场流动性 [2] - 600亿元长期投资试点额度将为市场引入增量资金 推动保险资金参与基建/绿色经济/科技创新等长期项目 [2] 公司动态 - 中国人寿资产公司表示将利用政策红利 推动权益投资规模增长 加大中长期资金入市力度 [3] - 新华保险表态将优化资产配置结构 强化长期价值投资理念 深化科技/绿色金融/养老等领域布局 [3] - 中国人寿计划发挥鸿鹄基金"四稳"作用 培育长期资本 争取保险资金长期投资试点三期资格 [3] 业务机遇 - 央行创设"科技创新债券风险分担工具" 建立"共保体"机制降低科创企业发债门槛 [2] - 科技保险迎来发展机遇 金融监管总局将制定高质量发展意见完善科技型企业风险补偿机制 [2] - 保险公司可通过参与科技债市场扩容和科技保险业务开辟新增长点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