稀土政策
搜索文档
特朗普宣布中美贸易战开始,美国扬言以34敌1,对我们加税500%
搜狐财经· 2025-10-20 07:22
中美贸易战态势 - 美国宣布与中国进行贸易战,威胁对华加征500%关税,并考虑终止部分对华贸易[1][3] - 美国财长要求中国在推迟稀土出口管制与延长关税休战期、或承受美国严厉惩罚之间做出选择[3] - 中国方面回应称要谈大门敞开,要打奉陪到底,展现出临危不乱的姿态[1][9] 美国具体报复措施 - 85名美国参议员准备授权对中国购买俄罗斯石油加征500%关税[6] - 美国政府计划通过产业政策加强对稀土、半导体、制药和钢铁等战略性行业的控制[6] - 美国意图拉拢包括G7、欧盟及印太盟友在内的33个国家,组建“稀土产业联盟”以对抗中国[6][9] 稀土领域竞争格局 - 中国在稀土加工设备和技术上拥有全球独有的优势,使西方国家被卡脖子[14] - 美国联合盟友在稀土领域对抗中国的举措被评估为难以成功,暴露出其技术短板[14] - 中国亮出“稀土”手段后,西方出现抱团倾向,但美国主导的联盟被认为无法撼动中国的地位[3][14] 中美经济依存与反制能力 - 中国作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已为美国商品建立多元化供应链,例如大豆可从其他国家购买[12] - 中俄能源合作使用本币结算,脱离了美元体系,使美国针对中国购买俄石油的加税威胁效力大减[12] - 美国对华贸易脱钩的威胁被认为会先损害美国自身利益,美国民众可能首先不答应[12]
泥沙俱下!股市到了关键时刻
搜狐财经· 2025-10-17 17:22
市场整体表现 - 市场出现广泛下跌,近4800只股票下跌,呈现无差别伤害态势 [2] - 恐慌情绪蔓延,导致水电、银行等传统避险板块在午盘后也未能扛住压力 [3] - 上证指数在3900点后上涨乏力,科技赛道板块集体处于高位,缺乏资金接力,选择向下释放获利盘和割肉盘 [4] 下跌驱动因素 - 美国财政部长发表针对中国贸易谈判代表的言论,同时稀土政策引发欧美日等国集体恐慌 [4] - 欧盟要求在其市场销售的新能源车进行技术转让,荷兰直接没收一家荷兰半导体企业的资产 [4] - 恐慌情绪和避险需求推动黄金价格突破4200美元 [4] 科技板块状况 - 科技赛道集体处于高位,获利盘较多 [2] - 资金不再接力高位科技股,板块需要释放获利盘后才有资金抄底 [4] - 操作上建议不要追高科技赛道,均衡配置避险与科技仓位 [3][5] 未来市场展望与关键节点 - 市场后续走势取决于贸易谈判进展,可能出现谈判延期或继续打两种情况 [4] - 关键时间节点包括10月20-23日国内会议、10月31日APEC峰会、10月30日美联储议息会议、11月初美国最高法院对关税合法性的辩论 [4] - 稀土政策于11月8日实施,关税延期时间为11月10日,双方均在为谈判争取筹码 [4] - 预测在31日前释放谈判信号,于韩国会面并达成部分关税协议,但无法完全达成 [5] - 上证指数预计在3900-3800点之间震荡,等待消息落地 [5] 投资策略建议 - 建议不要追高科技赛道和接盘高位股,应积极避险 [3] - 当前操作需均衡配置仓位,同时持有避险和科技资产,不追高 [5] - 建议等待市场走出底部后再进行补仓 [5]
中国压箱底的稀土技术,被巴基斯坦偷送给美国?中方的驳斥很及时
搜狐财经· 2025-10-14 18:19
中国稀土出口新规 - 中国商务部于2025年10月9日宣布对稀土原料、稀土磁体及相关技术实行更严格的出口许可制度 [1] - 政策核心是对稀土精炼工艺、磁体制造设备、关键催化剂等环节加强出口许可,而非禁止资源贸易 [5] - 此次政策调整是基于中国自身产业安全与出口监管需要,是制度升级而非突发行动 [5][11] 谣言事件与官方回应 - 外网出现“巴基斯坦将中国稀土技术送给美国”的传言,中国外交部迅速回应,指其“毫无根据,纯属捏造” [1][7] - 中方澄清所谓“样品”实为宝石原矿礼品,与稀土无关,不存在技术转移 [5] - 巴基斯坦方面也作出说明,矿产交流属正常商业行为,不涉及中国设备或技术 [7][9] 中国稀土技术优势 - 中国稀土技术的核心在于高纯度分离、磁体热处理、氧化物控制等复杂工艺,而非矿石本身 [7] - 稀土生产工艺涉及超过三百个步骤、数十种独特化学剂,技术壁垒高 [15] - 真正的核心技术是难以复制的工艺细节,例如“烧炉子时的温度曲线” [15] 国际媒体与市场反应 - 国际媒体对中国稀土新规有诸多解读,包括“科技反击战”、“针对美国芯片产业”等猜测 [3] - 欧洲舆论相对冷静,认为“技术外泄”传言缺乏实证,更像针对性谣言战 [13] - 政策宣布后伦敦稀土期货市场小幅回落,显示投资者意识到中国并未“封锁出口” [17] 政策深层含义与行业影响 - 稀土政策调整是中国对芯片设备、石墨制品、关键金属等实施出口许可制的逻辑延续 [11] - 新规促使中国稀土行业进入“正规化时代”,过去靠关系的小渠道被清理出局 [17] - 政策传递出稀土是技术护城河、中国意在设立规则而非封锁世界的信号 [17] 地缘关系影响 - 谣言事件后,巴基斯坦政府重申中巴战略合作不动摇,并宣布共同推进稀土替代材料研究 [19] - 事件反而强化了中巴之间的战略伙伴关系,合作得到深化 [9][19] - 外界研究机构认为中国稀土政策是全球供应链成熟的体现,意在建立规则框架 [20]
稀土专家交流
2025-09-11 22:33
行业与公司 * 稀土行业 政策收紧 溯源体系从矿端到冶炼分离端逐步完善 但执行力度有待加强[2] * 中国稀土集团和北方稀土集团负责审核分配生产指标[3] * 盛和资源在非洲的稀土项目符合国家战略导向 受到支持[3][34] 核心政策与监管变化 * 2024年10月1日开始实施系统管理条例 2025年2月19日发布征求意见稿 8月22日出台管理暂行办法[3] * 政策要求企业明确记录生产来源及数量以便追踪源头[3] * 总量控制指标不仅覆盖国内开采 还将进口矿纳入管理[2][3] * 生产管理从2012年的指导性计划转变为强制性计划[3] * 处罚机制更严格 对超计划生产或环保不达标的企业采取停产或罚款措施[3][4] * 稀土回收部分目前不在计划产量控制范围内[8] 市场供需与产量数据 * 2025年上半年稀土产量同比增长约11% 若计入进口矿 市场供应增长约10%[2][9] * 预计2025年下半年产量指标将不低于上半年 全年总量预计增长至少10%[2][10] * 海外稀土产线建设严格按照计划进行 今年整体增速预计为10%左右 重稀土和磁材厂增速可能达到10%至20%[35] * 迪特的供给增速比2024年有所放缓 但仍高于普女 从5月份开始氧化铍增速达到了16%至20%[30] 价格动态与影响因素 * 氧化钕价格下跌受下游需求疲软 市场供应增加预期以及头部企业压价行为影响[2][11] * 市场经营者认为氧化钕合理定价应在50万至55万之间[2][13] * 重稀土加工费上涨 从矿石到氧化物的加工费从1万至1.6万元上涨至2.2万至2.4万元[26][27] * 美国国防部为MP材料提供每公斤110美元的托底价格 导致美国市场价格显著高于国内[14] 进出口与海外市场 * 2025年1月至7月中国稀土出口量同比减少18%[2][16] * 7月份石材出口同比增长明显 主要由于前期累积订单获批[2][16] * 预计国外订单将在10月份恢复 海外客户通常在10月份制定下一年度计划[16][17] * 韩迪韩特瓷材出口到国外价格可达280-300元 国内售价约200元 溢价较2024年增加了50%至80%[24] 回收利用 * 稀土回收利用率从过去的20%-30%提高到2025年的37%[2][6] * 回收量增加得益于国家环保政策和以旧换新政策的推动[7] * 回收对供给贡献较大 但回收企业并不会特别侧重于某一类稀土元素[29] 重要风险与不确定性 * 缅甸矿区受战乱影响 生产不稳定 采矿许可证将在12月到期[3][18][19] * 莱纳斯矿区生产状况不佳[3][18] * 全球范围内 日本是主要的永磁体生产国之一 对迪特的需求较为紧迫 但其产能占全球比例较小 大约只有10%左右[22][23] * 国家严格管控稀土冶炼分离技术出口 对国内企业在海外探矿持谨慎态度[3][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