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突击入股
icon
搜索文档
IPO雷达|弥富科技回复问询,申报前夕“狂拉”3机构股东,关联方销售金额增幅较大
搜狐财经· 2025-09-12 00:45
深圳商报·读创客户端记者 梁佳彤 9月11日,据北交所官网,弥富科技(浙江)股份有限公司(下称"弥富科技")发布首轮问询回复,关联方销售金额增幅较大、与阿雷蒙发生专利权纠纷等 情况被监管层聚焦。 | 代码 | 874649 | | --- | --- | | 公司全称 | 弥富科技(浙江) 股份有限公司 | | 审核状态 | 已问询 | | 保荐机构 | 中信建投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 | 会计师事务所 | 天健会计师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 | 律师事务所 | 浙江京衡律师事务所 | | 评估机构 | | 招股书显示,弥富科技成立于2016年,公司主营业务为汽车流体管路系统关键零部件以及导轨等其他塑料零部件的研发、生产及销售,主要产品包括流体管 路系统快插接头、通类接头、阀类等连接件、管夹等紧固件、传感器以及导轨等塑料产品,产品可适用于新能源汽车及传统燃油汽车等领域。 关联方销售金额增幅较大 对亏损客户应收账款上涨 2022年至2024年(下称"报告期"),弥富科技分别实现营收1.38亿元、2.02亿元、2.73亿元;归母净利润为3634.18万元、5816.74万元、7622.42万元,同比上 涨46.0 ...
逃逸式辞职+突击入股!原发行监管部监管四处处长被开除党籍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8-15 22:32
中国证监会原发行监管部监管四处处长杨郊红严重违纪违法案件 案件核心事实 - 杨郊红在职期间利用职务便利及离职后影响力认购拟上市公司原始股,属于"逃逸式辞职"腐败典型 [1] - 通过"白手套"、"影子股东"等手段逃避审查,销毁证据并与多人串供对抗调查 [1] - 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收受礼品和消费卡 [1] - 采用"突击入股"方式获取拟上市公司原始股并牟取巨额非法利益 [1] 违纪违法性质认定 - 同时违反政治纪律、廉洁纪律和中央八项规定精神 [1] - 涉嫌构成严重职务违法与受贿犯罪 [1] - 在十八大至二十大后持续违法且情节恶劣 [1] 处理结果 - 给予开除党籍处分并收缴全部违纪所得 [2] - 涉嫌犯罪问题移送检察机关审查起诉,涉案财物同步移交 [2]
艾为电气IPO:股权代持仲裁未决,单一产品隐忧下的创业板闯关
搜狐财经· 2025-07-24 13:45
公司IPO概况 - 深圳艾为电气技术股份有限公司于2025年6月20日向深交所递交创业板IPO申请,计划募资9.3亿元 [1] - 公司成立于2017年10月,是国内最大的新能源汽车热管理高压控制器第三方供应商,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 [1] - 2022至2024年营收从2.15亿元增至4.42亿元,净利润从5737万元增至1.06亿元,2025年7月4日审核状态更新为"已问询" [1] 股权结构问题 - 实控人梁向辉与韩光存在股权代持纠纷,涉及2017年95%股权及2018年15%股权的代持争议,2025年4月已提交仲裁和诉讼但未裁决 [3] - 股权代持纠纷未解决可能影响IPO进程,深交所对拟IPO企业股权清晰有硬性要求 [5] 业务与产品风险 - 99.86%营收依赖单一产品热管理高压控制器,2022-2024年产品单价从255.48元/套降至208.74元/套,累计降幅18.3% [6][8] - 2024年产销率88.09%低于前两年(2022年90.23%,2023年93.81%),存货账面价值1.03亿元较上年激增69.37% [6][8] - 计划募资5.45亿元用于扩产,但现有产品产销率持续下滑引发消化新增产能的担忧 [7] 财务运作矛盾 - 递表前累计现金分红5888万元(2022年3800万元,2024年990万元,2025年6月18日通过1098万元方案),但计划IPO募资7000万元补充流动资金 [9][11] - 2024年末货币资金余额4.12亿元,无短期借款,资产负债率29.62%为三年新低(2022年76.25%) [11][12] - 2024年末应收账款2.1亿元占资产总额32.98%,首次出现1年以上账龄应收账款占比1.35% [12] 研发与团队问题 - 研发费用从2022年1151.24万元激增至2024年4705.78万元,研发人员从30人增至138人,增幅360% [13][14][16] - 研发人员职工薪酬2023年同比增97.43%,2024年同比增88.32%,引发研发费用真实性担忧 [16] - 实控人梁向辉控制科学与工程专业背景与公司电力电子核心技术领域存在差异 [16] 资本运作争议 - IPO前8个月小米智造、蔚来等机构突击入股,小米以16.5亿元估值获7.38%股权,按IPO估值37.2亿元计算8个月翻倍 [17] - 投资机构签署带恢复条款的特殊权利终止协议,若IPO失败条款将恢复效力,可能影响控制权稳定性 [18][19] - 9.3亿元募资额超过公司2024年末8.17亿元总资产规模,补充流动资金7000万元的合理性受质疑 [20][21] 募投项目与行业环境 - 5.45亿元智能制造基地项目与88.09%的产销率形成反差,扩产可能导致产能利用率进一步下降 [22] - 2024年第一大客户苏州中成新能源贡献营收1.93亿元占比43.72%,行业价格战传导至供应链 [22] - 2024年存货1.03亿元成为潜在风险点,产品价格下滑与单一产品结构对37.2亿估值形成挑战 [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