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粮食产能提升
icon
搜索文档
全国夏粮实现稳产丰收(锐财经)
人民日报· 2025-07-11 05:18
夏粮产量 - 2025年全国夏粮产量2994.8亿斤,比上年减少3.1亿斤,下降0.1%,总体保持稳定 [1] - 在河南、陕西等主产区发生较重旱情的情况下,夏粮产量保持稳定为全年粮食生产奠定基础 [1] 播种面积与地区表现 - 夏粮播种面积基本稳定,25个有夏粮生产的省(区、市)中20个播种面积增加 [2] - 主产区中山东、河北、四川分别增产4.1亿斤、3.6亿斤和2.2亿斤,河南、陕西受旱情影响分别减产7.1亿斤和2.9亿斤,新疆因种植结构调整减产4.0亿斤 [2] - 西部部分地区调减夏杂粮、春小麦等夏收作物,改种玉米等秋粮作物,夏粮播种面积减少 [2] 播种面积稳定的原因 - 各地落实粮食安全党政同责,严格耕地保护和用途管控,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加大撂荒地复耕复垦力度 [2] - 国家提高小麦最低收购价,稳定耕地地力保护补贴政策,扩大完全成本保险和种植收入保险投保面积,启动粮食产销区省际横向利益补偿 [2] - 上年秋冬播期间冬小麦主产区光温水匹配良好,土壤墒情适宜,气象条件总体有利 [3] 单产与生产技术 - 2025年全国夏粮单产375.6公斤/亩,比上年增加0.1公斤,基本持平 [4] - 受旱地区积极引水调水,抗旱浇麦,大部分农田实现有效灌溉,高标准农田建设在抗旱减灾中发挥重要作用 [4] - 各地推进良田、良种、良机、良法深度融合,落实小麦宽幅精播、播前播后镇压、水肥一体化、"一喷三防"等关键措施 [4] - 中化农业MAP河南温县中心采用"农机+农技"策略,先进农机效率提高1倍,提前完成播种计划 [4] - 甘肃白银会宁县文兵农机专业合作社推广"全程托管"服务模式,覆盖小麦精准配方施肥、病虫害绿色防治等关键环节 [4] 政策与科技创新 - 粮食作物良种基本实现全覆盖,农作物自主选育品种种植面积占比超过95% [5] - 稳步实施智能农机、丘陵农机、农业机器人等农机研发专项,300马力无级变速拖拉机、15kg/s喂入量谷物联合收获机等高端智能农机开始产业化应用 [5] 粮食安全与产能建设 - 粮食生产实现"21连丰",去年迈上1.4万亿斤新台阶 [7] - "十四五"规划支持新建和改造提升高标准农田4.6亿亩,目前累计已建成超过10亿亩高标准农田 [7] - 全国粮食类农民合作社55.1万家、家庭农场174.9万个,109.4万个经营性主体开展社会化服务,年服务面积超过21.4亿亩次,其中服务粮食作物面积16.1亿亩次 [7] - 农业农村部将强化对农垦企业发展指导,加强粮食生产能力建设,实施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提质增效带动小农户增收行动,开展农业社会化服务扩面提质行动 [8]
全国夏粮小麦收获进度过半 为全年丰产丰收打好基础
快讯· 2025-06-05 21:01
夏粮小麦收获进度 - 全国夏粮小麦收获进度已过半 当前已收获小麦1 82亿亩 [1] - 大规模机收持续向北推进 湖北 四川 安徽 河南麦收陆续进入尾声 [1] 山东省小麦机收情况 - 山东省6000多万亩小麦大面积机收全面展开 预计持续7到10天 [1] - 山东重点打造"德聊吨半粮""黄三角"等六大主要粮食作物单产提升引领区 以片区辐射带动粮食产能提升 [1]
机械化助力单产提升,济南举办粮油作物高性能播种机现场演示活动
齐鲁晚报网· 2025-04-29 22:49
农机推广活动 - 山东省"十百千万"农机推广大行动暨济南市粮油作物高性能播种机现场作业演示活动在章丘区举办,活动包括作业演示、机具展示、政策解读和厂家参观四部分[1][3] - 11家农机生产企业展示了26台小麦、玉米、大豆高性能播种机械,技术人员详细讲解机具性能特点、应用范围和操作规程[3] - 高性能复式播种机械可一次性完成灭茬、混茬、松土、施肥、碎土、压实、精量播种、镇压等多道工序[5] 农机性能提升 - 新展演的气吹式高速播种机作业效率较传统机械播种方式提高5倍以上,作业精准度较气吸式播种方式进一步提升[5] - 气吸式玉米播种机单粒精播率超99%,作业速度达10公里/时,每亩可增产50公斤以上[9] - 玉米"品字形"播种机亩株数增加30%左右,肥料利用率提高20%左右,增产近30%[9] 农机应用现状 - 章丘区已建成高标准农田85.51万亩、吨粮田41万亩,粮食生产综合机械化率达97.5%,是济南市首个"全国主要农作物生产全程机械化示范县"[9] - 章丘区目前高性能播种机械达190余台,2024年高质量播种作业面积超40万亩[9] - 济南市将积极争取项目和政策支持,提升高性能播种机保有量和覆盖面[9] 农机企业互动 - 与会者参观山东易农智能农业装备有限公司生产车间,实地学习高性能播种机加工工艺和装配过程[9] - 厂家技术人员讲解企业先进装备并解答种植户疑问,为农机农艺融合提供新窗口[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