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农药

搜索文档
废弃水果“变形记”(科技瞭望)
人民日报海外版· 2025-07-02 06:47
生物农药创新技术 - 中国农业科学院烟草研究所成功将废弃水果通过发酵转化为天然抗菌物质伊快霉素,开创绿色农药生产新路径 [2] - 伊快霉素对灰霉病等作物病害田间防效达70%以上,接近化学农药水平,且具备全新抗菌靶点,无抗药性风险 [7][8] - 使用废弃苹果提取液作为培养基时,伊快霉素产量达20.8毫克/升,原料成本降低60%以上,实现资源循环利用 [4][7] 生产工艺突破 - 液体发酵采用废弃水果提取液替代传统葡萄糖培养基,果糖和淀粉直接参与微生物代谢,激活关键酶活性提升合成效率 [3][4] - 实验发现蔗糖会抑制伊快霉素合成,选择性代谢特性为优化发酵工艺提供方向 [6] - 团队放弃分离单一异构体,转向研究混合物生物活性,加速产业化进程 [9] 经济与环保价值 - 每吨废弃水果可转化为生物农药原料,形成"种植-加工-废弃物利用-农业保护"闭环产业链 [9] - 推广后预计年消化数百万吨废弃水果,减少数千万吨碳排放,同时降低农药残留 [8][9] - 微生物直接发酵模式省去化学合成步骤,生产成本和环保优势显著 [7] 行业战略意义 - 伊快霉素作为新靶标天然产物农药,可提升我国在国际新农药创制领域的竞争力 [8] - 我国已具备数十种绿色农药研发能力,但在原创分子和靶标研究方面仍需突破 [8] - 目前正与农药企业合作开发制剂产品,推动化学农药减量增效 [9]